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女书"是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是珍稀的民间文学艺术形式之一。公法侧重保护女书的文化价值,著作权法为主的私法侧重保护女书作品创作者的权利。在现有著作权制度下,化解女书文化生存和传承危机的有效出路是将女书文化中构成作品的部分纳入著作权体系,并根据女书作品的内容,对不同的作品类型进行分类保护。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女书传人生活的社会环境、婚恋习俗、家庭状况进行详细叙述,在此基础上对女书传人在婚姻家庭中的角色及地位作了初步探索.  相似文献   

3.
一引言 国内国际女书学术研究20多年来,几次高潮迭起,研究成果蜚然。但对涉及女书文化的核心问题以及与女书文化相关称呼,如“女书传人”、“女书流传地”、“女书文化圈”等是否应该有个层次之分的问题,尚未看见相关的学术论著。  相似文献   

4.
女书是世界唯一的女性文字,具有独特的文化价值。20世纪90年代,女书传人高银仙、义年华等去世后,女书濒临灭绝,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是女书文化抢救和保护的迫切要求。虽然已经为此作了不少工作,创建了女书数字博物馆和浦尾女书生态博物馆,培养了一批女书新传人。女书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已经取得一些成果,但还存在一些问题,特别是2008年申遗工作失利后,需要采取相应措施,确保今后女书申遗工作取得成功。  相似文献   

5.
女书文化的传承与女大学生创新性人文素养的培育在理念上甚为契合,其实质都是对平等、独立和自由的吁求和践行。女书作品蕴含了丰富多彩的人文知识,女书文化中的人文精神主体意识鲜明,女书传承形式多元化的人文行为建构,这些都是夯实女大学生创新性人文素养的传统基石。高等院校在切实加强女大学生创新性人文素养培育的同时,应充分发挥“女书”传承的社会功用,使女大学生成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新型人才。  相似文献   

6.
谢燮 《文教资料》2014,(20):5-6
历代女书文本由于大多随着所有者的逝世而被焚化或作为殉葬品,因此所遗存下来的女书作品数量并不算多,但是作品内容却比较多元化,文化内涵较为丰富。女书作品中,有一部分作品,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地的民风民俗,补充和扩展了当地志书等的相关记述,为全面了解和研究当地习俗提供了一个新视角。  相似文献   

7.
郑州大学李小江主编、中南民族学院谢志民注译的《江永女书之谜》,由河南人民出版社于1991年出版。全书共录女文六万余字,意译之后,用国际音标注出方言语音,并作了许多注释,分上中下三册。洋洋大观,对研究女书似乎应该具有参考价值。但笔者发现,书中仅注释部分存在的重大谬误竟达160多条,确实令人吃惊. 目前,由于从事研究“女书”这种奇特文化的人越来越多,但能全面准确认识这种文字的则甚少。能识别《江永女书之谜》注释当中的谬误的人,当然就更少了。我是江永人,从小就接触这种文字,而且一直对这种文字进行搜集、整理和研究,有责任对《江永女书之谜》的谬误加以评述,藉此区分真伪。现特分类举例并略加说  相似文献   

8.
传承湖湘女性文化,《女书文化概论》课程版本亟需升级。创客时代弘扬创客精神,《女书咖啡》课程应运而生。实践性教学环节可以培养学生的湖湘女性文化认知能力、文化市场调查能力。深掘创客时代下“众创空间”的内涵与诉求;明确湖湘女性文化女书禀赋的中华传统文化精髓和女书意蕴的无限女性创新人文素养;再现女书传承中所勾勒了的独特美丽的女性教育图景;实现女大学生创业启蒙课《女书咖啡》与意蕴创业因子的青年众创空间“女书咖啡”的有机无缝对接,旨在培育女性的创意、创新和创业能力。  相似文献   

9.
女书是一种独特的女性文字,女书作品大多是诗体唱本。在这些作品中,出现了个性鲜明的女子形象,众多的女性形象构成了女书中江永女性的整体风貌。这些女性性格特点的形成与江永长期受到儒家文化的浸润及其瑶汉杂居的环境有关。  相似文献   

10.
女书的女性文化透视及文化生态保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女书体现着独特的女性文化特质,并具有多样性文化价值。它在湖南江永县及其毗邻地区的出现和发展是当地独特的女性文化和文化生态孕育的结果。面临女书现代传承危机,如何有效的保护女书与当地的文化生态成为女书保护的一个重要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在延安文学的经典叙事中,"穷人恨"叙事与解放区土地改革有紧密的关系。"穷人恨"的出现与土地改革中的阶级教育有直接的联系,而因为很多"穷人恨"叙事作品出现在诸如"斗争会"等场合,形成了其独特的文学形式。为了实现"穷人恨"的效果,"穷人恨"叙事利用群众私怨、通过暴力手段、制造仇富心理等手段,既形成其叙事的自身特色,也对当代大众审美产生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12.
对联是我国汉民族特有的一种文学体裁 ,是中国文学大家庭中的重要成员之一。在汉民族思维方式、汉语文字个性与文学创作特征长期交融孕育的过程中 ,受唐代律诗对仗、用韵的催化作用 ,对联遂正式诞生。对联具有时代性、广泛性、实用性、概括性、独特性、趣巧性的文体特征。创作对联有三法 ,即 :集诗文成句 ;改换诗文成句 ;拟作新联 (严对仗 ,调平仄 ,重修辞 )。清代梁章钜《楹联丛话》是第一部联话著作。刘勰《文心雕龙》是六朝骈文的优秀代表 ,是对联写作与研究不可或缺的一部重要著作。庶可称为第一部萌芽状态的“准联话”。  相似文献   

13.
青年作家余华的小说创作中有一个一以贯之的主题,那就是对生存的关注。无论是其前期作品还是后期作品,作家都叙述了人类当下的生存境遇,体现了余华对生存困境的关注和积极探索:  相似文献   

14.
转观念,出精品,创品牌--高校学报如何应对入世后的挑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面对入世挑战,高校学报必须创立品牌,一要转变编辑观念,树立全新的办刊理念;二要树立精品意识,出精品,创品牌;三要坚持特色化与国际规范化。  相似文献   

15.
本文补录《全唐诗》及其续补著作失收作者胡生并诗三首,刘采春诗一首,《南岳魏夫人传》中诗一首,补道士吴子诗二首并删正作者名条;考订《全唐诗续拾》卷五七所收作者贾松实为晚唐曹松;考订《全唐诗》及《全唐诗续拾》所收李山甫诗本事及题赠对象。  相似文献   

16.
《玉台新咏》序中指明收录的作品属于“艳歌”,但是一直以来对“艳歌”的内涵理解不尽相同,至今仍无确切定论,仅凭《玉台新咏》多收录描写女性外貌及其生活的内容就归于色情诗是不公正的。“艳歌”本身是一种音乐,《玉台新咏》选录“艳歌”体现了当时娱乐化文学观,这种文风符合徐陵本人的审美观及六朝上层社会的生活氛围,是一种历史的必然。  相似文献   

17.
异质美重构是原作美在译作中的重新构建,主要体现在音韵美、词句美和篇章美的重构。重构的过程就是译者翻译思想美学特征的显性表达。曹明伦教授的三篇译文《苏格兰》、《豹子身上的斑纹是怎样来的(节选)》及《广告三则》作为异质美重构的典范,完整地呈现了其翻译思想的美学特征:敏锐的审美直觉、主观能动性的充分发挥、语言文言美及语域风格美。  相似文献   

18.
东汉王逸在《楚辞章句》中收录的汉代楚辞作品,都是祖述屈骚的模拟之作。这些作品在模拟的过程中沿着屈骚的游仙情节,大肆铺绘神仙幻境的离奇缥缈,在对游仙幻境描绘的指向上,丰富的想象和大胆夸张的游仙幻境被有意放大;同时,在游仙修德的想象中,以人间的社会现实为立足点,刻意将隐居仙境描绘得十分清新优美。但由于汉人已经少了屈原的那份执著与刚烈,这些拟骚体诗作在寓托屈原式思君贤臣之形象的哀怨主题、落拓志士远游自疏的情结时表现出了比较明显的隐逸化倾向。  相似文献   

19.
桂文灿是广东近代少有的著作丰富的经学大家,《经学博采录》是他终其一生都在修补的著作。经历了100多年的沉淀,就是那些当年鲜为人知的经学家和许多不知所踪的著作,成为了这本意在与江藩的《汉学师承记》、方东树的《汉学商兑》分庭抗礼的《经学博采录》最弥足珍贵的地方。与中国南北学者均有密切交往的桂文灿,与其中一些传主有相同的地缘、学缘,于是书中的某些记载颇有神来之笔和属于有思想的史料,使《经学博采录》具有较大的阅读价值。  相似文献   

20.
刘真伦 《天中学刊》2005,20(3):87-95
前人常常推崇<韩文考异>旁稽博证,而事实上<考异>文字校理的文献来源大多是第二手资料,其中公开引用它本的资料多达百余种;不公开地间接转录它本资料计14种;实际采用的第一手资料,底本之外,计25种,127条,此外,以"或本"形式采录原始文献8种.除去重复,<考异>实际征引原始文献仅31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