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创设问题情境,引发探究愿望 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意识的形成,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在教学中是非常重要的。首先要鼓励他们敢于和善于质疑问难。古人说:“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要培养学生善于从无疑处生疑,从而激发学生参与的热情,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  相似文献   

2.
古人云"疑是思之始,学之端"、"于不疑处有疑,方是进矣"、"循疑而进,大疑则大进,小疑则小进".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策略是基于问题解决的方式来构建知识,充分发挥"问题"在教学中的功能,用问题来激活学生内在的学习动力,用问题来深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用问题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3.
古人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不疑则不进”。美国学者布鲁巴克也认为:“最精湛的教学艺术,遵循的最高准则就是让学生提问”。有疑,学生才会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质疑,学生才会主动学习,主动探究,创新思维,才能有效改进学习策略,学生的学习能力才能得到锻炼和提高,学生才能由此步人良性循环轨道。因此,作为一名英语教师,要在教学工作中采  相似文献   

4.
古人云:“学贵于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者觉悟之机,一番觉悟,一番长进。”爱因斯坦说: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提出问题需要有一定的对问题的感如力和创造想象力,这就要求教师在阅读教学中教会学生思考,会提问题,于无疑处生疑,这是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能力的重要途径。其目的可以使学生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  相似文献   

5.
古人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可见,质疑能力对学生学习的重要性.质疑是学生探究的开始.  相似文献   

6.
古人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可见,质疑能力对学生学习的重要性,质疑是学生探究的开始。  相似文献   

7.
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抓住读题,读文,学文后激励学生抓住紧扣题眼,课题中的标点,课题中的关键词,文中内容的重点词语、句子等方法质疑,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使学生真正成为了课堂学习的主人。  相似文献   

8.
中学物理教学,不仅要把物理知识系统地传授给学生,更重要的是要教给学生研究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科学素养,提高科学探究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我们知道物理学的研究始于问题,学习的创造性也源于问题的解决,提出问题对物理学研究来说非常重要。古人云:"学起于思,思起于疑。""大疑则大悟,小疑则小悟,不疑则不悟。"在新课程教学中,  相似文献   

9.
古人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现代心理学研究发现.质疑是学生求知欲由潜伏状态转入活跃状态的转折点。它能促使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有利于儿童创新心理品质的构建。因此,小学数学课上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0.
段作华 《教育艺术》2008,(12):34-35
古人云:疑是思之始,学之端;于不疑处有疑,方是进矣;大疑则大进,小疑则小进。创新是对未知的探索与求解,而质疑则是发现的设想,是探索的动力,是创新的前提。因此,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关键就是要以疑导学,从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着手,让学生敢问、敢说、敢想、敢做,即围绕所学内容敢问与众不同的问题,敢说与众不同的话语。  相似文献   

11.
古人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学生在学习中,有了质疑才会去进一步思考问题,在反复思考碰撞的过程中才能有所发现,从而有所创新,所以质疑是学生探究能力培养的开始.孔子也曾说过:"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可见,人的思维往往从质疑开始的,推行创新教育,更是起始于质疑,收获于质疑.  相似文献   

12.
我国古代学者曾说过,“为学患无疑,疑则有进,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教师的作用在于使学生于无疑处生疑,有疑处却教无疑,释疑解难也是物理教学中一个不可偏废的重要环节。为了调动学生的思维积极性,唤起学习的内动力,教师常常需要在教学的关隘之处有意识地设置疑障,激疑探思;另一方面,对于学生  相似文献   

13.
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在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教师应重视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敢于质疑、善于质疑,逐渐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探究欲望。  相似文献   

14.
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创新,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既是对传统语文教学经验的继承,也是当今社会培养创新思维的必需。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呢?一、利用教材,设置疑问,提高学生质疑能力第一,以疑激疑。一篇文章,疑隐含于难点处,易错处,关键处。教师应把各处之疑抓出来启发学生思考,引出学生新的疑问来,这就是以疑激疑。  相似文献   

15.
古人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学生在学习中,有了质疑才会去进一步思考问题,在反复思考碰撞的过程中才能有所发现,从而有所创新,所以质疑是学生探究能力培养的开始。孔子也曾说过:“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可见,人的思维往往从质疑开始的,推行创新教育,更是起始于质疑,收获于质疑。  相似文献   

16.
袁凤瑛 《河南教育》2004,(10):24-24
古人云:疑是思之始,学之端;于不疑处有疑,方是进矣;大疑则大进,小疑则小进。创新是对未知的探索与求解,而质疑则是发现的设想,是探索的动力,是创新的前提。因此,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关键就是要以疑导学,从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着手,让学生敢问、敢说、敢想、敢做,即围绕所学内容敢问与众不同的问题,敢说与众不同的话,敢想  相似文献   

17.
陶行知先生说得好:"发明千千万,起点在一问.禽兽不如人,过在不会问."确实,发现、创新都是由疑问开始的.有疑才有进步,所谓"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善于发现问题或提出问题是学生自主学习与主动探求知识的生动表现,并且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能够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去,学习兴趣高,学习效率高.同时学生大胆地提出不同的见解,不但培养他们发现问题的能力,而且也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呢?  相似文献   

18.
申莉 《天津教育》2002,(3):38-39
如何实施创新教育,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笔者以为,学习创新的主体是学生,思想精髓是自主发展。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要凭借课文,紧扣语言,利用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在自主中学习,在学习中创新。一、以质疑促自主,在讨论中创新“为学患无疑,疑则有进。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质疑是学生在对教材深层次理解和探究的基础上的一种求真、求异的思维过程,它蕴含着学生可贵的创新意识,也是学生自主学习精神的提升和外露。1.疑点探究引创新。在学习过程中,学生易于遇到新困难和新问题。有问题是积极思维活动的表现,探…  相似文献   

19.
一、引导学生质疑就是促进创新学习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江泽民总书记一再强调创新对于国家和民族的重大意义。创新同样是教育面临的重要任务,第三次全教会把创新作为素质教育的重点。创新学习是培养创新素质的有效途径,它以创造性的方式,致力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大大提高了学习的质量和效率。质疑即提问,创新来自质疑,引导学生质疑就是引导学生创新,就是促进创新学习。宋代学者陆九渊说:“学患无疑,疑则有进”、“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能够质疑,就意味着思维有了方向、有了…  相似文献   

20.
学须有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不疑则不进。一个明智的老师不但要把“释疑”作为天职。更要鼓励学生大胆地就学习上不懂的问题提问,以求最后释疑。如何激发学生质疑的兴趣、质疑的信心和培养学生质疑的能力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