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信息化条件下安全学科对安全工程方向人才培养需求,结合安全学科中的岩土安全监测技术、工业安全监测、安全监测信息化及公共安全管理与应急技术,阐述了多元化安全科学与工程创新实验平台建设的任务、目标及具体的建设流程。给出了多元创新实验平台所包含的信息化矿山安全创新实验室、信息化的工业安全监测及预警平台、智能化的公共安全监测平台及湖北省精品课程网站。实现了融合不同方向的多元化安全科学与工程创新试验平台的硬件和软件的建设,给出了具体的构建过程,并在实验平台建设过程中融合了安全监测创新实验室、精品网上课程及实验资源网络平台的综合功能。重点对多元化安全监测及安全监测平台建设成果进行了详细的讨论。  相似文献   

2.
从信息化测绘对人才培养需求出发,结合测绘科学的发展趋势和实验学科的特点,阐述了信息化测绘创新实验平台建设目标和具体建设过程,给出了平台所包含的信息化测绘创新实验室、系列精品课程网站、创新实验资源网络平台和测绘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网站具备的功能和作用。重点对地面数字化测图模拟与仿真平台、精密三维全景控制场检校实验平台、"武汉大学地震大地测量实验站"演示与实验平台、GNSS接收机原理可视化学习平台、GPS测量与数据处理互动教学平台的建设成果和使用情况作了详细的论述。  相似文献   

3.
为了有效地推进国家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计划,探讨适合武汉理工大学安全科学与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的实验教学模式。基于卓越工程师计划的教学发展理念,提出了进行安全科学与工程实验教学体系改革基本思路。以建立行业特色为主的实验教学平台为突破口,依托学校矿业工程、土木工程、交通工程和社会管理4个行业领域,突出地理空间信息技术应用特色,综合考虑基础、综合、设计和创新4个不同层次的实践教学需要,建立了数字矿山安全实验平台、工程安全与防灾减灾实验平台、水陆交通安全实验平台和社会安全管理与应用实验平台,并提出了详细设计方案及实施策略,形成了具有典型行业特色安全科学与工程卓越工程师实验教学体系。  相似文献   

4.
在"互联网+"大背景下,根据"互联网+"融合发展需求,结合我校信息工程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优势和人才培养现状,以"互联网+"核心技术为切入点,从人才培养体系建设和人才培养环境平台建设以及以平台为基础构建创新创业教育教学三方面,来探索构建"互联网+"信息技术类专业的创新创业精英技术人才培养模式,以此推动创新创业人才培养。  相似文献   

5.
为尽快适应新工科建设人才培养的需求,河南理工大学矿物加工工程学科从凝炼专业定位与学科特色出发,通过明确人才培养目标、科学规划课程体系、创新教学方法、规范教学过程、建设高水平师资队伍、完善教学质量监控与保障制度体系等途径,积极构建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人才培养体系和育人模式,切实提升学生综合能力,确保人才培养质量。对河南理工大学矿物加工工程专业在新工科建设背景下人才培养体系的改革与实践等进行探讨,以期为国内高校相关学科的专业建设与改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交叉学科的产生是学科发展逻辑、产业发展需求和国家政策催化共同作用的结果。作为交叉学科门类下首批设立的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是支撑我国集成电路产业转型升级的核心学科,是从传统半导体领域中演进产生的新兴学科。文章提出要以大学科观构建集成电路学科的理论体系,夯实学科建设基础,以构建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为目标,以解决集成电路产业实际问题为方向,搭建高水平协同创新平台,加快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学科建设路径。  相似文献   

7.
围绕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宗旨,水产实验教学中心紧抓水产学科特色和海岛优势,通过构建实验教学体系,深化实验教学方法和手段改革,建设层次分明的实验平台,优化实验室功能和管理模式,强化实验队伍建设,同时依托省海洋渔业科学与技术省重中之重学科的建设和科研项目的展开,示范中心建设取得明显成效,自制了一批渔具教学模具,建立了信息化平台,实现了实验资源共享,"基于产业发展需求的水产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践"获得浙江省第七届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  相似文献   

8.
在大材料学科理念的指导下,根据我校建设高水平特色大学的要求和国家林业科技大学的战略需求以及市场对人才的需求,学校应突出林业特色,构建具有鲜明林业高校特色的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课程教学新体系和以自主科研为导向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建立创新开放性实验平台,建设专业特色实践教学体系,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培养具有高素质的创新人才。  相似文献   

9.
信息化测绘创新实验教学平台的建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信息化测绘对测绘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带来了新的动力,对于实验教学的创新是一个挑战。结合信息化测绘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及国家级测绘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建设,介绍了信息化测绘创新实验教学平台建设经验,利用三维地形测绘仿真模型构建了多媒体辅助教学及模拟与仿真实习平台,通过引入高水准研究成果,开发了一批创新型实验项目,有利于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意识的提高。  相似文献   

10.
分析了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对"卓越工程师"培养规格定位的影响,研究了信息产业特性,分析得出了在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背景下"卓越工程师"内涵的五大要素。从构筑学科交融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构建融合信息要素的工程实践教育体系、建设基于信息技术的工程实践教育平台、实施系统的工程训练与多模式创新训练,以及海外研修相结合的实践教学过程等层面论述了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视角下"卓越工程师"培养体系的构建。这些实践层面的思考与推进,对深化我国高等工程教育改革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