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本文阐述了依托我校固体废物处理与资源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的创新实验平台,围绕校污水处理厂剩余污泥的处理、处置与综合利用和最终处置,高校环境工程专业主干课程《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的实验教学内容体系的设计思路,分析了实验项目开设与科研平台相结合的可行性。该课程实验教学体系既能突出专业课程特色,体现了分层教学,又培养了环境工程专业学生综合应用能力与科学素养。  相似文献   

2.
通过有机废水发酵产氢教改实验项目的探索与研究,自行设计、开发了暗-光发酵耦合产氢反应器,利用污水处理厂的剩余污泥以及实际环境中的有机废水发酵产氢,将有机废水进行资源化利用。通过本教改实验项目的实施,以"产氢菌的纯种分离与培养"为内容,在环境微生物学实验中开展产氢实验教学的探索与研究,促进了学生对有机废水资源化的认识与理解,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促进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相似文献   

3.
目前常规的活性污泥处理的方法都存在投资大、处理成本高等各种问题,本文介绍了剩余污泥可溶化回流氧化处理技术及其尚待改进的问题,并重点列举了臭氧、超声波法处理剩余污泥工艺的应用实例和研究现状.为达到污泥零排放的目的并能从本质上减少污泥排放量提出了未来的发展方向和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4.
剩余污泥好氧减量实验与经济可行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序批式试验,检测剩余污泥在不同温度条件下(25℃、35℃、45℃),好氧消化减量反应前后污泥的沉降性、体积和质量的变化;研究污泥在相应条件下消化减量效率及能耗;对比污泥消化减量的其它方法,对剩余污泥高温好氧消化减量的经济可行性进行分析。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后发现:污水厂剩余污泥通过好氧消化减量处理后污泥的体积与质量大幅度减少,与直接将剩余污泥运输填埋处理方法相比,该方法能够大幅度降低污泥处置成本,具有显著的经济优势。  相似文献   

5.
为了提升岩石物理课程的实验教学效果,基于科研成果的认识,在任务驱动教学模式下,将研究思维融入岩石物理课程综合性实验教学设计。让学生自主完成实验,引导学生对实验数据分析,发挥学生的学习能动性,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实践能力、团队协作能力,从而激发学生的科研创新意识。根据教学条件,设计了岩石热物理参数测定的综合性实验,该实验内容涉及多方面,不仅检验了学生对前期实验项目掌握程度,也能加深学生对岩石热物理参数的认识,更能帮助学生深度理解岩石热物理参数与其他岩石物理参数间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6.
鼓励学生应用非平衡电桥和敏感电阻独立设计实验方案,对直流电桥测电阻实验进行改进.这既保证了基本实验的训练要求,又能以现代科技应用为背景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积极性,更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创新思维.  相似文献   

7.
本文选择了7,7—二氯双环[4,1,0]庚烷的合成作为学生的一次文献实验,学生按原料配比、碱的浓度、碱的加入方式等不同因素设计了一系列对比试验,总结出了最佳实验条件,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8.
把废旧塑料矿泉水瓶用于化学实验,设计了探究气体的溶解性、验证二氧化碳的性质、验证二氧化碳与碱的反应、探究分子的运动等实验.实验方案的设计增强了实验的趣味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拉近了化学与生活的距离,提高学生对身边物质有用性的认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  相似文献   

9.
环境生态学课程不仅要教授学生生态学基础理论,更重要的是锻炼学生利用生态学原理解决实际环境问题的能力,由此必须重视和强化课程的实践教学环节.本文以"污泥重金属生物有效性评价"为例,设计了一个环境生态学研究性创新实验,详细阐述了该创新实验的项目背景和教学目标、实验构思及技术路线,实验材料和方法、样品测试和数据分析,以及科研报告撰写等内容,以期为环境生态学课程研究性创新实验教学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正一、背景本节内容是九年级科学(上)第一章探索物质的变化中碱与盐的性质学生实验的内容。初步学习了第一章中碱的化学特性,并结合已学习的用实验现象确定物质性质的检测方法(如用试剂、试纸检测颜色变化,化学反应中产生的气体等),在实验室中进行碱的  相似文献   

11.
谈初中科学实验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探究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也是义务教育阶段科学课程的重要内容。在科学实验教学过程中,要有计划地培养学生问题意识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设计实验和实验操作的能力,培养学生实验观察和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相似文献   

12.
以“基础实验8——酸与碱的化学性质”学生实验的教学为例,尝试以主题探究的方式组织学生实验.认为:合作能力的培养是学生实验探究的重要前提,知识网络的形成是学生实验探究的主要任务,课堂预设和生成关系的恰当处理是成功保障,探究主题的确立是学生实验教学的核心设计.  相似文献   

13.
从碱发生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特征出发,以系列魔术表演为兴趣线,引出相应的知识线,最后以处理魔术废液为探究方向,设置能力线。整个教学设计力求给学生创设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建构知识、运用知识积极解决实际问题的有效学习情境。  相似文献   

14.
方科 《快乐阅读》2011,(12):35-36
新课程教育中,探究性学习方式,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主要方向。科学教育中,为达到教育目标,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和自主学习的能力,实验和活动的开展和落实就尤为重要。下面我从三个方面论述科学教学中学生实验设计能力的培养。首先要改变传统思想,创造一切条件发展学生实验设计能力;其次要减少机械重复的实验,培养学生改进和设计实验的能力;最后要充分培养学生处理实验和设计实验的能力及学生自主实验设计的指导和落实。  相似文献   

15.
在学生经过理论课和基础实验阶段的教学之后,将设计实验的教学环节引入到分析样品前处理技术实验教学改革中,有助于提升学生综合运用所学样品前处理技术解决实际应用问题的能力。设计实验的教学采取以学生自行设计为主,教师指导为辅的教学方式,教师给出实验目的要求与设计提示,从资料查阅、方案设计、仪器调试、溶液配制到样品提取、富集、浓缩等样品分析过程、数据记录与处理、结果分析与讨论,整个实验过程放手让学生自己完成,实现巩固理论知识、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及科研创新能力的目的,为其后续的毕业论文、进一步深造学习和科学研究奠定较为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热驱动的扩散吸收式制冷空调教学实验装置的研制背景、组成、工作原理及应用情况。实验内容设计为开放式、研究性,因而通过本实验装置,学生不仅可以巩固扩散吸收式制冷系统的基本原理、流程、结构,而且对扩散吸收式制冷系统常见的故障可以较为熟练地排除,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和动手能力,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创新思维意识和创新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17.
分析印染废水好氧生物处理工艺的剩余污泥作高浓度印染废水预处理的生物絮凝剂,并与粉煤灰协同作用的机理;对比不同实验条件下影响废水中化学需氧量、色度和悬浮物去除率的作用和因素;为减轻后续生化处理负荷、有效降低高浓度印染废水处理成本,探索废物资源化、以废物治理废水产业化的工艺设计方向和途径,提供合理的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8.
分析印染废水好氧生物处理工艺的剩余污泥作高浓度印染废水预处理的生物絮凝剂,并与粉煤灰协同作用的机理;对比不同实验条件下影响废水中化学需氧量、色度和悬浮物去除率的作用和因素;为减轻后续生化处理负荷、有效降低高浓度印染废水处理成本,探索废物资源化、以废物治理废水产业化的工艺设计方向和途径,提供合理的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9.
从高考物理实验试题的设计看,特别重视对考生实验设计能力的考察。实验设计是对考生实验知识和实验能力的综合考察,是让学生利用已学知识、原理和方法在题设条件和背景下,按要求制定出实验方案、选择实验器材、安排实验步骤、设计实验数据处理方法及实验误差分析,能有效考察学生对实验原理和方法的理解、迁移和应用以及综合创新的思维能力。我们可以通过典型实例让学生了解实验设计类型和突破方法。  相似文献   

20.
<正>一、活动设计背景英语学科素养主要由语言能力、思维品质、文化意识和学习能力四方面构成[1]。在课堂教学实践中,英语阅读教学陷入了基本流程模式化误区,表现为读前阶段引导学生预测文本内容和处理重点词汇,读中阶段设计若干问题或任务帮助学生理解文本内容和结构,读后阶段就文本内容组织学生讨论、复述课文和表达。这种教学使得英语课堂千篇一律,单调乏味,在内容处理上呈现表层化和单一性,在活动设计上产生无序化和碎片化,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无法形成完整的情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