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聚乙二醇、乙氧基烷基醚、聚氧乙烯-聚氧丙烯-聚氧乙烯三嵌段共聚物为例,在这些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与CTAB的复配体系中制备得到了不同形貌的介孔氧化硅,考察了反应体系中各种物质浓度的影响;基于研究结果阐明了介孔氧化硅的形貌调控机理。对介孔氧化硅的制备和应用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通过超声处理将Fe_3O_4微球颗粒负载在具有大比表面积的氧化石墨烯(Graphene Oxide,GO)表面,成功合成了Fe_3O_4微球/氧化石墨烯复合物(Fe_3O_4-GO),并将该复合物应用于有机酚类化合物的测定分析。首先根据Hummers法制备了GO;然后使用溶剂热法制备了粒径200 nm左右的Fe_3O_4微球;最后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材料的形貌结构进行探索。结果表明,该合成方法简单有效,制备的复合物能够有效地应用于电化学传感器的构建,并对有机酚类化合物进行检测分析。  相似文献   

3.
利用电导率法研究了在35℃和45℃下,乙酸异戊酯在阳离子表面活性剂CTAB(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阴离子表面活性剂LAS(十二烷基苯磺酸钠)以及非离子表面活性剂Tween80(聚氧乙烯失水山梨醇单油酸酯)介质中的碱性水解反应。结果表明,乙酸异戊酯在CTAB、LAS、Tween80介质中的碱性水解反应速率常数都小于不加表面活性剂时的速率常数,且随表面活性剂浓度的增加呈下降趋势,显示出CTAB、LAS、Tween80对乙酸异戊酯碱性水解反应的禁阻作用。本文还讨论了上述表面活性剂对乙酸异戊酯碱性水解禁阻作用的原因。  相似文献   

4.
目的:采用共沉淀法和溶剂热法制备Fe_3O_4纳米磁性粒子,对其药物控释性能进行检测。方法:以正硅酸乙酯(TEOS)为前驱体,采用Stober法,在乙醇/水溶液中,通过氨水催化水解硅醇盐,制得核壳式结构的Fe_3O_4/SiO_2复合磁性微球;以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Fourier红外光谱(FTIR)等手段表征样品的结构,研究复合材料的耐酸性、磁分离行为及对药物布洛芬的缓释行为。结果:SEM显示Fe_3O_4与Fe_3O_4/SiO_2粒子均为纳米颗粒,粒径分布基本均匀;与溶剂热法比较,共沉淀法制得的Fe_3O_4晶粒结晶度较好,XRD衍射峰强,SiO_2的包裹使得Fe_3O_4尖锐的特征衍射峰稍微下降,表明包覆过程没有破坏其晶体结构,Fe_3O_4/SiO_2样品谱图中出现了无定型SiO_2的衍射峰,红外谱图同样出现了无定型SiO_2的透射峰。结论:表面二氧化硅的包覆显著改善了四氧化三铁纳米粒子的耐酸性,磁分离实验表明二氧化硅的包裹减弱了Fe_3O_4的磁性,布洛芬缓释实验表明Fe_3O_4/SiO_2复合磁性微球具有较好的药物缓释效果。  相似文献   

5.
采用共沉淀法合成纳米Fe_3O_4,将其作为非均相类Fenton反应催化剂,在紫外光辅助作用下,以氧化石墨烯为原料,制备石墨烯量子点。借助扫描电镜、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和分子荧光光度计分别对Fe_3O_4纳米颗粒的形貌和产物的光谱特性进行表征。实验结果表明:在紫外光辐射作用下,类Fenton试剂产生的强氧化性的·OH与GO反应,从而形成GQDs;GO悬浮液pH值约4.0,满足Fenton反应的pH值条件,无需调节pH值,操作简便。此外,通过外加磁场容易分离产物,并且纳米Fe_3O_4可重复使用,能保持很好的活性。该实验有利于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和科研能力,增强学生对非均相催化作用的认知及对Fenton反应和石墨烯量子点的光学性质的理解。  相似文献   

6.
利用非离子表面活性剂-TritonX-100、环己烷、正戊醇、水组成的四元微乳体系来合成CdS纳米颗粒,通过反相微乳法、正相微乳法,改变反应物离子的相对浓度,实现了对胶体粒子形貌的调控。在常温常压下,用正相微乳液合成了CdS纳米球,该反应操作简单,重复性好,产率高达97%,因此可用于大规模的工业生产。  相似文献   

7.
用化学共沉淀法合成出平均粒径在40-50nm的NdxFc_(3-x)O_4纳米晶,用TEM和PSD及XRD分析其结构、粒径和形貌.用磁天平和交流性自动测量仪研究其磁性能.结果表明,NdxFc_(3-x)O_4纳米晶是尖晶石结构,晶粒为立方形.比饱和磁化强度虽比相同制备条件下的Fe_3O_4略小,但矫顽力比Fe_3O_4高50%左右.  相似文献   

8.
以仲钼酸铵和硝酸为原料,采用液相化学法制备超细MoO3.研究了表面活性剂类型及浓度对产物形貌的影响.结果表明,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的分散性能优于阳离子和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在添加浓度为1.8mmol/L十二烷基苯磺酸钠(DBS)时,能够制备出分散性较好、粒径为100nm左右的球形超细MoO3粉末.  相似文献   

9.
在非离子表面活性剂F127(EO_(106)PO_(70)EO_(106))和阳离子表面活性剂CTAB复配体系中,通过酸性介质中正硅酸乙酯(TEOS)的水解,得到了形貌均一、孔道规则的介孔氧化硅。通过对反应物F127、CTAB、HCl和TEOS浓度效应和温度效应的单因素探究,发现反应物浓度和温度的改变对产物的形貌都有很大的影响,只有在一个很窄的浓度区间且室温条件下才可以得到形貌规整的螺旋结构。在该混合表面活性剂复配体系中,CTAB起到了致孔剂的作用;而F127则起到了调控产物形貌的作用,且F127的浓度需要控制在临界胶束浓度以下一个合适的浓度范围内。对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和阳离子型表面活性剂(两者均为非手性试剂)复配体系中得到了螺旋状介孔SiO_2的反应机理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
以Fe_3O_4纳米粒为磁性组分,绿原酸为模板分子,甲基丙烯酸和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分别为功能单体和交联剂,采用多重乳液悬浮聚合法制备了绿原酸磁性印迹聚合微球,并对形态、大小、组成和磁响应性进行了表征.采用静态平衡吸附试验研究了绿原酸磁性印迹聚合微球的吸附性能,发现其对绿原酸表现出较好的吸附特异性,进一步的Scatchard分析表明存在两类不同性能的吸附位点.  相似文献   

11.
正"铁"是初中化学中重要的金属元素,其氧化物有以下三种:FeO(氧化亚铁)、Fe_2O_3,(氧化铁、三氧化二铁)、Fe_3O_4(四氧化三铁)。有关铁的氧化物计算题常常以多种形式出现在中考试题中,下面举例说明,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一、求相对分子质量例1求四氧化三铁的相对分子质量。解析四氧化三铁(Fe_3O_4)的相对分子质量=56×3+16×4=232。  相似文献   

12.
乳液体系已广泛应用于工业活动和日常生活中,胶体稳定性是一个关键参数。因此,本次实验通过将大豆油和水与表面活性剂失水山梨醇聚氧乙烯(20)醚月桂酸酯(Tween 20)混合制备研究水包油乳液的胶体稳定性。采用动态光散射技术,通过粒径和ζ电位测量,考察了沉淀时间和乳化剂浓度对纳米乳液胶体稳定性的影响。样品制备1天后,纳米乳液在Tween 20浓度为2-5%(重量)下保持稳定,最佳表面活性剂浓度是3.5%,在该浓度下ζ电位和粒径分别为-35.93 mV和37.17 nm。进一步研究了胶体在唾液、胃液和肠液等体液中的稳定性,结果显示颗粒大小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3.
彭荣  代剑红 《襄樊学院学报》2011,32(5):31-33,47
利用非离子表面活性剂Brij56的层状液晶为模板,以HAuCl4和H2PtCl6的混合水溶液作为体系的反应物,在Au丝的工作电极表面电沉积制备Au/Pt合金.研究表明、反应物的浓度、液晶体系的组成和反应时间都将影响产物的形貌.适当条件下得到直径约为30nm的纳米合金孔状结构,用循环伏安法对合金电极的电化学性能进行测试,结果表明合金具有良好的电催化甲醇的氧化性能.  相似文献   

14.
以乙酸钴、乙酸镍为前驱物,在络合剂乙二胺四乙酸二钠(EDTA)存在的条件下,加入表面活性剂聚丙烯酰胺,采用水热法制备出了面心立方晶型钴镍合金微球。使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能谱仪(EDS)、X射线衍射仪(XRD)对样品进行了表征。SEM照片显示该微球由众多纳米小球团聚而成,微球表面粗糙,充满了厚度为20nm的纳米片。研究发现表面活性剂对产物的形貌有显著的影响,当表面活性剂为油酸和聚乙二醇,分别得到椰菜花状微球和纳米板组成的三维微结构。  相似文献   

15.
读了贵刊1988年第六期第42页《Fe_3O_4能与酸反应吗?》一文后,我不同意文中提出的Fe_3O_4不能与酸反应的观点。事实上不仅许多化学手册有关于Fe_3O_4溶于酸的记载,而且更重要的是我经过多次实验证实:Fe_3O_3是可以和酸反应的。只不过与不同种酸、同一种酸但浓度不同时,反应情况不同罢了。为了证实这一观点,我们可做如  相似文献   

16.
采用一步合成法,以十六烷基乙二胺三乙酸(HED3A)为表面活性剂,氯金酸为金源,抗坏血酸(AA)为还原剂,在室温下高效制备形貌可控的金纳米花。改变HED3A、抗坏血酸、氯金酸的浓度和反应温度,实现对金纳米花形貌的调控。研究发现:在其他条件相同,当HED3A的浓度从0.1 mmol/L增加到50 mmol/L时,金纳米颗粒由花形变成了球形;当AA的浓度从0.06 mol/L增加到0.2 mol/L时,金纳米花由致密变得疏松;氯金酸浓度从0.5 mg/m L增加到3 mg/m L时,金纳米颗粒由球形变成花形;温度20°C升高到80°C时,金纳米颗粒由花形变成了球形;金纳米花稳定12个月之后,形貌无变化。以金纳米花为表面增强拉曼基底材料,罗丹明6G为拉曼探针,检出限可达10 nmol/L;并且细胞毒性实验表明其细胞毒性小。结果表明,使用该表面活性剂可有效调控金纳米花的形貌,制得的金纳米花在表面增强拉曼基底和生物材料等方面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7.
本文扼要报告了围内外目前制备超微粒子氧化铁的四条路线。考察了由Fe_2(SO_4)_3水溶液利用沉淀法制备α—FeO(OH)和α—Fe_2O_3的工艺过程。在沉淀反应温度40℃,晶型转化温度85℃和表面活性剂浓度为0.1mol/l时,可得到长轴为40—60nm,短轴10—15nm的纺锤状超微粒子氧化铁。  相似文献   

18.
探索了表面活性剂调控下磁性氧化物微米晶溶剂热合成实验的新方法。以二茂铁和乙醇为初始原料,利用表面活性剂修饰产物表面,在溶剂热体系中制备了单分散性、形貌均一的球状Fe3O4微米晶体,实现了对Fe3O4晶体形貌及尺寸的调控,并用XRD、ESEM、TEM等手段进行了表征。通过对乙酸钠的添加量、温度效应和时间效应的单因素探究,发现反应物浓度、温度和时间的改变对产物的形貌都有很大的影响,只有在一个较窄的区间内才可以得到形貌规整的球状微米晶体。总结了反应物浓度、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等实验条件与产物晶体尺度及形貌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采用潜溶剂法合成了咪唑啉表面活性剂(命名为IM-14),核磁共振氢谱证实为目标产物;通过芘荧光探针法探究其胶束化性质,测得临界胶束浓度为9. 3μmol/L。选择氧化铝纳米颗粒(Al_2O_3NPs)作为固体模型,研究了咪唑啉表面活性剂在纳米颗粒上的吸附动力学和吸附热力学,确定了吸附方式是多层吸附;通过改变环境温度和引入竞争吸附确立了吸附主要通过氢键作用、π-π堆积和疏水作用进行。  相似文献   

20.
表面活性剂对复合电沉积法制备纳米碳管复合镀层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复合电沉积法制备纳米碳管复合镀层,在控制实验基本工艺参数不变的条件下,通过加入不同的表面活性剂进行电镀,测量纳米碳管的质量占所得镀层总质量的百分比。经过分析后可以得到:阳离子表面活性剂更有利于制备纳米碳管复合镀层的电沉积;而阴离子表面活性剂以及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则不利于制备纳米碳管复合镀层的电沉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