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的安全生产管理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强调了预防在安全管理工作中居于主要地位。本文根据近期化学类实验室所发生的事故类型及特点,分析了此类实验室中存在的主要危险有害因素,继而应用本质安全的原理提出了若干管理措施。本质安全理论强调通过减少危险有害因素来加强安全管理,通过加强对危险化学品、化学实验过程和设备三个方面的本质安全管理,来构建和完善化学类实验室安全管理体系,可以更加有效地预防安全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压力气瓶是高校实验室常用的高危储气设备,气瓶事故屡见不鲜。分析了近十年我国气瓶事故的总体发展趋势,然后结合典型案例选取了52起高校实验室气瓶事故进行统计分析,得出了发生倾倒、泄漏和爆炸三类事故的可能性以及事故后果严重程度的概率。然后根据事故调查报告从人、机、环、管四方面总结分析了高校实验室气瓶事故发生的原因,为安全管理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3.
为提升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水平,该文分析了高校实验室各类事故特征,尝试将6SIGMA理论应用于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按照界定、测量、分析、改善、控制5个过程,将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与6SIGMA管理模型相结合,以实验室火灾爆炸典型事故类型作为研究对象,建立相应的火灾爆炸事故DMAIC模型;运用故障类型影响分析法,找出实验室事故主要影响因素,进一步提出切实可行的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改进方案。  相似文献   

4.
对2001年以来100起典型实验室事故的类型、发生原因、危险物质类别等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火灾和爆炸是实验室事故的主要类型,实验室中的危险化学品、仪器设备和压力容器是引发实验室安全事故的主要危险因素,仪器设备、试剂使用环节是事故发生的主要环节,违反操作规程或操作不当、疏忽大意以及电线短路、老化是导致事故的重要原因。从安全管理制度、实验室安全标准化建设、安全教育和培训、事故应急预案等方面提出预防和控制实验室事故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随着近年来实验室火灾爆炸事故愈见于报端,化学实验室安全也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防患于未然一直是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者不懈努力的目标。针对目前高校化学实验室存在的问题,本文具体分析容易引起实验室火灾的危险有害因素。随后从第一线安全管理人员角度出发,建立适合实际工作需要的高等院校化学类实验室火灾风险的预警指标和安全检查表,并总结了安全检查中的经验,这些措施得到了良好的效果,相信能提高了实验室安全管理水平,并为高校建立和完善安全检查体系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实验室的安全教育是为了确保师生员工的人身安全和避免学校的财产损失。它是大学新生始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有效地减少实验室事故发生的机率。结合化学实验室、生物实验室上的管理经验,阐述实验室在防火、防水、防中毒、防触电和防烫伤教育方法及内容,重点论述实验室火灾产生的原因及火灾发生后的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7.
李韬 《电大理工》2010,(2):20-21
从事故预防和安全管理的角度,对化工企业发生火灾及爆炸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对化工企业有效预防火灾和爆炸事故的发生有一定的指导和提示作用。  相似文献   

8.
高校烹饪工艺实验室存在燃气爆炸、火灾、机电打击、刀具伤害等风险因素和事故隐患。为了提高安全管理中的预警能力和遏制事故发生,采用文献归纳和实践研究的方法,分析烹饪工艺实验室安全教育缺失,安全制度滞后,安全防范设施不足,以及各种刀具使用的风险因素和燃气爆炸的事故隐患等现状。探讨了烹饪工艺实验室强化安全教育的有效路径,排查安全隐患及堵塞安全漏洞的方式方法,以及遏制事故发生的预警控制措施等应对策略,从而不断提高实验室安全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9.
《实验技术与管理》2016,(11):279-281
操作失误是导致高校实验室发生火灾爆炸事故的重要原因。介绍了清华大学材料学院研究生实验室安全教育课程的开设情况,总结了研究生安全教育在实验室火灾预防中发挥的重要作用,说明了高校开展研究生安全教育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0.
火灾、爆炸是高校实验室主要的事故类型,消防是实验室安全的重中之重。近年来,高校汲取国内外重大事故的教训,普遍加强了实验室安全管理,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是,目前高校实验室消防安全管理仍然存在一些薄弱环节,在安全知识和技术防范方面,存在一些误区,安全隐患令人担忧,有必要正本清源。以高校实验室消防安全为例,剖析了一些常见误区,并给出了管理规范和应对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