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研制了高温高压岩石压缩系数教学实验装置,基于该装置测试了温度对岩石压缩系数的影响。结果表明:岩石压缩系数与岩石所处的应力状态和温度密切相关,压缩系数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随净有效覆盖压力的增大而降低;在进行温度和孔隙压力循环后,岩石的压缩系数大幅降低;在进行第2次循环时压缩系数降低幅度最大,随后压缩系数降低的幅度逐渐减小。对衰竭式开采的油气藏进行产能预测时需要充分考虑温度对储层压缩系数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利用热系数测试仪对岩石的导热系数进行测量,并分析了岩石成份、孔隙度、元素分布以及岩石形貌等参数对岩石导热系数的影响。结果表明,岩石孔隙度对岩石导热系数影响较大,同时岩石导热系数与所处的环境温度、岩石的结构以及金属元素和石英含量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3.
胡明霞 《物理教师》2005,26(12):62-62
教材中说:对机械波来说,波速是由介质决定的.教材中又说:地震波是机械波!地震波中既有横波又有纵波.当地震波中的横波和纵波在同一种介质(地球)中传播时,为什么速度不一样呢?事实上纵波的速度大于横波的速度.  相似文献   

4.
王海岳 《物理教师》2002,23(6):13-13
“声源”在空气中振动时 ,一会儿压缩空气 ,使其变得“稠密” ;一会儿空气膨胀 ,变得“稀疏” ,形成一系列疏、密变化的波 ,将振动能量传送出去 .这种媒介质点的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一致的波 ,称为“纵波” .不过要注意 ,声波虽然一般是纵波 ,但在固体中传播时 ,也可以同时有纵波及横波 ,横波速度约为纵波速度的5 0 % - 6 0 % .在空气中的声波是纵波 ,原因是气体或液体 (合称流体 )不能承受切力 ,因此声波在流体中传播时不可能为横波 ;但固体不仅可承受压 (张 )应力 ,也可以承受切应力 ,因此在固体中可以同时有纵波及横波 .地震波其实就…  相似文献   

5.
石灰岩扩容过程中的物理参数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三轴实验对石灰岩扩容过程中物理参数的实验结果进行分析表明:岩石存在裂纹稳定性传播与裂纹的非稳定性传播和宏观破裂过程;在前期研究三轴实验中横波速度极大值作为岩石应力门槛值的基础上,增添了横波的衰减系数的最小值,即品质因子的最大值作为新的判据;提出了裂纹稳定性传播阶段与裂纹的非稳定性传播阶段分界的特征是:横波的衰减系数、横波损伤因子、泊松比、体积应变曲线在该分界处出现拐点。将其归属于裂纹从局部微裂到宏观贯通时破裂的特征,该分界点处在岩石的应力门槛值与抗压强度之间。此项研究结果具有其广泛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利用霍普金森冲击压杆试验系统(SHPB)测量岩石在冲击荷载下的动态力学性能,开设自主探究性科研实验教学项目,让学生了解岩石动态力学性能与静态力学性能的区别,以及围压对动应力下岩石的有利作用,学习SHPB系统进行岩石动载实验的原理和理论方法,熟练掌握SHPB实验设备操作过程及数据处理方法。通过该教学实验,锻炼了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及科研素养,增强了学生科研创新与探索精神。  相似文献   

7.
中学物理教材机械振动和机械波一章,讲到了纵波和横波一样,它们在给定时刻的图象都是一条余弦(或正弦)曲线;高等学校使用的有关物理教材中也谈到了这一点。我们知道,横波的图象能直观地表现横波在某一时刻的波形,而纵波的图象却不能直观地表现纵波的情况。为了加深对纵波的理解,使我们在看到纵波的图象时,能很快想象出纵波的实际情况,很有必要找出纵波的图象和纵波的实际情况相联系的  相似文献   

8.
张秀娥  康永刚 《考试周刊》2011,(28):189-190
共振干涉法测量空气中超声波声速时,声波形成了纵驻波。由于纵波比较抽象。物理教材通常以横波为例来介绍机械波的一些基本性质.对纵波的介绍较少。导致学生对纵波的认识远远不及横波。本文利用相对形变这个物理量,基于驻波渡函数.指出纵驻波密部和疏部的位置和质元密度随时间的变化情况.以加深学生对纵驻波的认识。  相似文献   

9.
一、大陆科学钻的地学意义地球内部的结构 ,人类无法直接观察。到目前为止 ,关于地球内部的知识 ,主要来自对地震波的研究。当地震发生时 ,地下岩石受强烈冲击 ,产生弹性震动 ,并以弹性波—地震波 (纵波、横波 )的形式向四周传播。纵波 (P波 )传播速度较快 ,可通过固体、液体和气体传播 ;而横波 (S波 )传播速度较慢 ,只能通过固体传播。纵波和横波的传播速度 ,都随着所通过物质的性质而变化。根据地震波的这些特点 ,人们通过它在地球内部传播速度和衰减规律的记录、研究 ,来了解地球内部情况。若将收集到的地震波记录输入电脑加以计算分析…  相似文献   

10.
弹性模量和泊松比是岩石最重要的弹性参数,是衡量岩石抵抗弹性变形能力大小的尺度。为了满足资源勘查工程专业学生的理论及实践教学需要,本文通过设计并制作了机械法岩石变形实验的夹具,利用压力机对圆柱体岩石试样施加一定的轴向压力,用4个轴向千分尺测量岩石的轴向应变,并利用径向的8个千分尺测量岩石试样的径向应变,实现了岩石弹性模量和泊松比的测量和计算。本实验有利于学生更好的掌握岩石变形特征和机理,增强了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相似文献   

11.
1 基本知识回顾 机械振动在介质中传播而形成的波.按介质中质点振动方向和波传播方向间的关系,可分为横波和纵波两种:质点振动方向与波传播方向垂直的叫横波;在一条直线上的则叫纵波.固体中既能传播横波又能传播纵波;液体和气体中只能传播纵波.  相似文献   

12.
基于双相各向同性介质模型,推导了双相各向同性介质中波动方程的有限差分格式,并对其进行了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弹性波在双相各向同性介质中传播时除了存在常规的快纵波(qP1)和横波以外,还存在慢纵波(qP2),并且慢纵波的速度明显小于快纵波.  相似文献   

13.
自主研制了基于划痕原理的岩石耐磨仪,可得出岩石试样的耐磨性指数CAI,以此来评价岩石对TBM刀具的磨损能力。该装置采用了较为简便的机械构造与显微镜测试,具有结合现有TBM隧道施工技术实践的特点,以及易于操作、便于学习、结合的知识点丰富等优点。非常适合在"岩石力学"实验教学环节中让学生动手实践,是对土木工程、地质工程专业"岩石力学"、"工程地质学"课程中关于岩石性质的一个很好的补充及有效的拓展,相关实验已在本科生课程实验中开展。  相似文献   

14.
为培养卓越人才,在岩石力学实验教学中,需加强学生对岩石动力学特性的理解与认识。分离式霍普金森压杆(SHPB)是岩石中高应变率行为测试设备之一,在岩石力学教学中引入SHPB实验可以让学生深入了解岩石的动力学性质,并为以后的科研与工作打下基础。SHPB实验的开展,加深了学生对岩石动态压缩和动态拉伸性质的了解,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论文首先详细介绍了SHPB装置的构成与实验原理,接着分析教学过程面临的问题,提出了解决措施。结合教学实践与改革,逐渐探索并发展出了成熟的实验教学方法和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式。从理论知识储备,到实验教学探索与实践,逐步深入推进,在培养学生思考能力、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上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采用RLW-2000M微机控制煤岩流变仪,以细粒砂岩为研究对象,对三轴压缩条件下岩石孔隙水压力分级加载蠕变试验进行了蠕变特性及模型研究.重点分析了孔隙水压力分级加载时蠕变条件下岩石的应变、渗流体积演化曲线,同时对不同渗流水压力分级加载条件下的岩石蠕变演化曲线进行了模型分析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逐级加载孔隙水压作用下细粒砂岩的蠕变曲线符合蠕变演化三阶段特征;利用西原体模型进行理论与实验蠕变曲线对比,蠕变方程曲线与实验曲线的演化规律吻合.  相似文献   

16.
河流与岩石     
一条小河正流向山谷和平原,但当流到一块岩石边时,它因为害怕而开始颤抖。岩石说:嗨,你要去哪里?小河怯怯地说:我要去山谷和平原那里。它们在等着我呢。岩石戏谑河流道:你还很小,马上回到山里,别再回到这里来了!  相似文献   

17.
纵波是和横波不同的一种机械波,在波动中,质点的振动方向和波的传播方向平行。同横波一样,介质中质点只是在平衡位置附近作周期性的振动,不会随着波的传播而前进。纵波的形成不需要介质具有切向弹性力。只需要体变弹性力即可,因此,纵波可以在固体中、液体中及气体中传播。纵波在传播时,沿传播方向介质的密度不断发生变化,对弹簧来说,纵波的传播使疏密度不断变化。该演示可以真实地观察纵波的形成与传播过程。  相似文献   

18.
针对常规耦合剂不能很好适应特殊条件下的声波测试问题,在综合分析现有耦合剂特性及其适用条件的基础上,以熟石膏为基础原料配置耦合剂,通过系列实验,研究了水膏比、促凝剂、缓凝剂和环境温度等对其耦合效果的影响及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凝结时间随水膏比和缓凝剂添加量的升高逐渐增加,随促凝剂添加量的升高呈先降低后增加的规律;黏结强度随水膏比和促凝剂含量的升高先增加后降低,随缓凝剂添加量的升高不断降低;温度对耦合效果基本不产生影响。耦合剂应用于声波-应力同向同步联合测试,对试件应力方向的变形影响很小,能获得理想的纵波及横波,可为声波和地震波测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9.
分离式霍普金森压杆(SHPB)是材料中高应变率行为测试设备之一.在岩石力学教学中引入SHPB实验可以让学生深入了解岩石的动力学性质,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基础.首先介绍了SHPB实验的基本原理,接着详述了SHPB实验的特点和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指出目前实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学生不理解实验的基本原理以及实验的参与性差.提出了在岩石力学实验教学中,应加强SHPB设计原理的讲解,着重进行岩石强度的率相关性实验、开展节理岩体的动力性质有关实验,并在实验教学中引入数值模拟技术,此外还可以开展创新性实验研究.采用这种分阶段的教学模式,不仅能使学生了解岩石动力学的基本理论,同时也向他们介绍SHPB实验的相关前沿,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20.
为研究岩溶水库蓄水不同时期碳酸盐岩的溶蚀作用机理,研制了一套开放体系下岩石高压溶蚀试验设备,在02 MPa动水压力和152 MPa动水压力和1585℃条件下,对碳酸盐岩的溶蚀作用进行实验模拟。结果显示,动水压力和温度增大都会引起碳酸盐岩的溶蚀作用加剧。溶蚀速率随压力的增大先降低再增大;随着温度的升高先增大再降低,75℃时溶蚀速率达到最大值。该实验方法和结果为岩溶地区水利水电工程中碳酸盐岩水岩作用分析及水库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