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程建华 《班主任》2005,(11):24-24
世事无完满,而人人又都在追求完满.<杂文月刊>2003年第2期<弱点>一文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二战期间,美国陆军反间谍队的高级教官伯尼·费德曼不幸被德军俘虏.德国审讯员使出浑身解数,也没能从他嘴里撬出半点机密.后来,德国人把他送到德国一所培养间谍的学校,让他陪同一位教官上课.那位教官授课时错误迭出,刚开始费德曼极力忍耐,一笑置之.最终他忍无可忍,情不自禁地历陈德国教官的错误,告诉他们应该怎样培养优秀间谍,不知不觉中泄露了美英情报机关的工作内幕,而这正是德国人梦寐以求的.故事耐人寻味,这位铁打的硬汉最终"出卖"了国家机密,而"出卖"机密正是缘于他自己的弱点.狡猾的德国人一手导演了费德曼的悲剧.该文一针见血地指出,费德曼的悲剧就在于他不容亵渎的职业神圣感和强烈的敬业精神.  相似文献   

2.
美国,华盛顿,一个星期天的早晨,一名50多岁的男子手提一个机密文件包,若无其事地走进华盛顿郊区的一座公园,他看四下无人,就把包放在一个很隐蔽的地方,然后匆匆离去。9分钟后,他在家里被美国联邦调查局(FBI)逮捕,他就是罗伯特·汉森。他被美国政府指控在过去15年中为莫斯科充当间谍,严重损害了美国的国家安全,他很可能出卖了美国最珍贵的情报机密,包括美国收集的各国潜艇情报以及原子武器、化学武器等情报。这些技术情报的泄露会使美国遭受无与伦比的损失。如果汉森出卖了这些东西的话,那美国的损失就大了去了。汉森案引发…  相似文献   

3.
输在一句话     
<正>二战时,法国反间谍军官马罗尔抓捕了一名叫保罗的可疑分子。保罗自称是比利时北部的农民,可根据有关情报,马罗尔怀疑他是德国纳粹间谍,但是没有证据。他决定通过审讯来找出保罗的破绽,于是问:"你会法语和德语吗?"保罗想摆脱嫌疑,便认真答道:"我只会法  相似文献   

4.
<正>泄密的邮戳在二战中,有一位法国的排长到前线参战。他非常爱自己的妻子,每天都会写一封信给她。刚好,他的妻子有一位要好的女友,特别喜欢集邮,所以这些信上盖有邮戳的邮票一张不落地被她的女友搜集去了。这样持续了约半个月,排长的妻子又接到了丈夫的来信,信中说:"德国间谍的情报实在太准确了。你知道吗?半个月之内我们转移了五次阵地,德军的炮  相似文献   

5.
<正>得到帮助的人再去帮助10个人,这是对帮助者最好的感谢;每帮助一个人,就请求这个人去帮助10个人,想以此找到最想见的"母亲"。一个孩子对母亲的爱竟如此深沉,可爱可敬!9岁的孤儿德比为了寻找母亲,为了表达对母亲的爱,他每帮助一个人,就请求这个人去帮助另外10个人。他想,以这种爱心传递的方式,总有一天自己的母亲也会成为被帮助的对象。他对母亲的这份深沉的爱感动了整个德国,人们掀起了"十件好事"的行动,德比  相似文献   

6.
我是间谍     
<正>我是个常常被同学们遗忘的角色。从一年级到五年级,我在他们眼里都是一个样儿:学习中等,没有什么特长,沉默寡言。这天,杨小光在班上大讲间谍故事。有人问:"什么样的人才能做间谍呢?"杨小光在教室里看了一圈,最后看着我说:"像桑克这样的就可以,他的模样一般,人家看过他一次也记不住什么特征。"从此,我就连名字也被同学们遗忘了,大家都叫我"间谍"。就这样,我突然发现了  相似文献   

7.
二战期间,美国陆军反间谍队的高级教官伯尼·费德曼不幸被德军俘虏,德国审讯员使出了浑身解数,也没能从他嘴里撬出半点秘密。后来,他被送到了德国一所培养间谍的学校,去陪同一个教官上课。这位教官上课时错误百出,是非颠倒,最终让费德曼忍无可忍,情不自禁地指出了他的错误,告诉  相似文献   

8.
1.巧设疑问设"疑"恰当,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兴趣,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例如,讲"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时,我先讲了两个故事,然后提出问题."二战结束之前,德国间谍得到盟军将在诺曼底登陆的消息,即发射情报给本部,但本部没有反应,盟军顺利登陆.原因是德国间谍发射出的无线电波因受耀斑影响,德国本部没能及时收到消息."学生急于想知道什么是耀斑爆发,它为什么能对地球产生那么大的影响,通过这样的设"疑"很自然地导入新课,学生就会带着问题去学习,从而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9.
"傻瓜当不了将军和间谍."在谍战剧和间谍小说中,间谍总是被塑造成神秘、机智、聪慧过人的人.他们乔装打扮,神不知鬼不觉地混入对方内部,为己方窃取重要的机密情报. 事实上情况也的确如此.真正的间谍大都有着超人的毅力和惊人的智慧,经过严格的专业训练,他们非常善于伪装自己,一般人很难识破.不过,智者千虑,必有一失.一个不留神,无懈可击的间谍也会露馅儿——暴露身份.  相似文献   

10.
灭蟑记     
"啊——"每当厨房突然传出一声尖叫的时候,我就知道妈妈又去打蟑螂了!这是一种非常不受人欢迎的昆虫。英国人把它叫德国蟑螂,德国人把它叫俄罗斯蟑螂,可是俄罗斯人说这种蟑螂起源于东南亚。现在,我家里的蟑螂是越来越多了。以前爷爷负责消灭蟑螂,自从爷爷回乡下之后,我们家的蟑螂就泛滥成灾了。  相似文献   

11.
<正>在许多间谍影片中,常常把间谍描写成慌里慌张、东张西望或刨根问底的人。实际上真正的间谍大都有超人的毅力和惊人的智慧,他们经过严格的科学训练,善于伪装自己,一般人是很难识破他们的。中国有句俗话,说"傻瓜当不了将军和间谍"。在英国也有一条铁的原则,叫"间谍是最高级的知识分子,非绅士不可为"。但是,智者千虑,必有一失,一个微小的细节就有可能使一个间谍露出自己的马脚。听懂德语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法国反间谍机关在农村收审了一个可疑分子。此人自称  相似文献   

12.
了解自己     
《家教世界》2013,(Z1):65
一个英国出版商想得到大文豪肖伯纳对他的赞誉,借以抬高自己的身价。于是他就去拜访肖伯纳。当他看到肖伯纳正在写文章评论莎士比亚的作品时,就说:"啊,先生,您又评莎士比亚了。是的,从古至今,真正懂得莎士比亚的人实在是太少了,算来算去也只有屈指可数的两个。"肖伯纳已明白了他的意思,没有说什么。出版商继续说":这第一个自然是您肖伯纳先生。可  相似文献   

13.
艾伦·图灵生于1912年,是英国杰出的数学家,也是世界计算机科学的奠基人."二战"爆发后,为破译德国情报密码,27岁的图灵于1939年被派往距伦敦西北70公里的"布雷契莱庄园",承担截获、破译德国军事情报的任务.在这里,没有人知道他的真名,都称他为"教授".  相似文献   

14.
高明的审讯     
二战期间,盟军抓到一个怀疑为德国纳粹服务的人,他们怀疑他就是找寻已久的德国间谍。然而审讯几天都没有任何结果,那个人否认自己是德国人。对他进行审讯的过程中,盟军军官一直注意他的语言,因为德国人说英语的一些词的发音较为独特,然而疑犯表现得天衣无缝,盟军甚至找来一些德国人与他用德语交谈,而疑犯的表情还是茫然不知所措。最后,军官们把疑犯带进来,进行最后一次审讯,仍然没有突破。“好吧”,军官说道,“很遗憾,我们只有放了你。”军官这时用的是德语。疑犯欣喜若狂地站了起来,向外走去,可是还未走到门口,他就缓过神来,但为时已晚。高…  相似文献   

15.
动物间谍     
<正>"让人的意识进入动物的大脑,我们就会得到世界上最优秀的间谍。譬如,有谁会怀疑一只不起眼的苍蝇呢?它可以自由地进入敌营,为我们获取许多有用的情报。"听完布鲁克博士对新研制出的高科技武器——"意识传导器"的介绍后,军队几位高官都很感兴趣。在他们的强烈要求下,尚在实验阶段的"意识传导器"被提前送到了前线,并挑选了部分士兵来充当试验品,杰克便是其中的一个。他望着玻璃罩内那只黑色的蜘蛛,它背上的花纹酷似一张邪恶的人脸。一想到自己的意识将要进入这只可怕的蜘蛛  相似文献   

16.
败给经验     
二战后期,在地中海的一个海湾,有段时间德国军舰总是每周一三五日去布水雷,而英国扫雷舰则逢二四六日去扫雷。这样日复一日,渐渐成了双方的行动规律。有一天,不知为什么,英国军队没有去例行扫雷。第二天,德国军舰却照旧去布雷,结果撞上了自己上次布在水下的鱼雷,军舰沉没了。英国人把落水的德国人作为俘虏救了起来。德国舰长被救上英国军舰后,居然  相似文献   

17.
小胖历险记     
袁华铮 《新作文》2011,(3):31-31
从前,有一个小朋友。名叫小胖,一天,他要去探险。他划着小船,看见了一个小岛,非常美丽。于是小胖想上岸去看看。可是,船一靠近小岛,他就被风吹走了。被吹到了一个很奇怪的地方。那个地方除了有些奇怪的树,似乎什么都没有。  相似文献   

18.
林泉 《留学生》2014,(17):22-25
正项颉的人生充满了变化。他说自己不喜欢一成不变的生活和工作,喜欢一些新的挑战。大学毕业后他被分配到部委工作,但随即离开并在香港大美公司上海办事处工作了3年;之后,他意识到自身在管理和经济方面的知识比较欠缺,于是去往荷兰的马斯特里赫特工商管理学院读MBA;在荷兰念完书,他去了瑞士ABB公司,又是一个3年,他选择离开ABB,回国创业。用项颉的话就是,他一直就想自己创业的,从最开始就在为创业做准备。"我不想一辈子就这么过"ABB是全球500强公司,作为一个中国人在里  相似文献   

19.
狡猾的间谍     
一个海外来人被警方怀疑为某国的间谍。据有关情报,此人带有一大笔财宝,作为他从事颠覆这个国家活动的经费。  相似文献   

20.
间谍战,犹如一条看不见的战线,扑朔迷离。许多战例表明,谁先获取了对方的绝密情报,谁就可以先机制敌。于是,在战争中,为了争夺情报,各国间谍竞施绝技,上演了一幕幕争夺情报的活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