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背越式跳高杆上的挺髋动作是顺利完成过杆任务的关键技术动作之一。在教学实践中初学者往往在腾空状态中肌肉感觉模糊,感知不到挺髋动作的用力部位,常犯屈髋“坐着”过杆的错误动作,延缓了挺髋动作的掌握。在背越式跳高过竿教学中,强调学生在空中运用臀部的左右两部分向中间快速短暂的强力挤压的动作(即臀部的两边向身体中心矢状面挤压,本文简称  相似文献   

2.
背越式跳高可以分成助跑、起跳、过杆这三个步骤,教师可以通过专项训练,指导学生逐个突破。在助跑环节要设计组合训练和计时训练,提升他们合理分配时间的能力;在起跳阶段要引导学生掌握缓冲蹬伸的技术要点,学会协调身体,掌握转身动作;在过杆环节要引导学生通过立式练习、仰式练习形成腾空感,提升腾空过杆的能力。经过专项训练,学生能循序渐进,真正掌握背越式跳高。  相似文献   

3.
巧用跳箱     
跳箱除了用于体操教学之外,还是学习、改进田径跳跃项目技术和进行力量训练的好“帮手”。现将用途及方法介绍如下:一、跳高 (一)俯卧式跳高过杆练习。将跳高海绵垫紧贴跳箱外侧放置。练习者起跳后身体俯卧在箱体上,起跳腿屈膝于箱侧,然后做起一跳腿外展翻转身体落垫的俯卧式跳高过杆模仿练习。 (二)背越式跳高过杆练习。将一块体操海绵垫搭在箱体上,跳箱外侧放置跳高垫。练习者站在助跳板上,背靠横箱站立,然后做原地上体后倒仰卧成“桥”练习,继而进行原地起跳背越过箱的练习。为了有较长的腾空时间体会过杆时的身体感受,也可…  相似文献   

4.
背越式跳高是人体通过助跑、起跳、以背对横杆的姿势越过横杆的方法。它的核心是人体在空中成仰卧背弓姿势,使身体各部位依次越过横杆,用肩背着垫。空中仰卧背弓姿势,是过杆技术的显著标志,肩背首先着垫,是顺利过杆的必然结果。依照传统的教学程序,在相当长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很难完成背越式跳高技术动作的学习。其原因不是由于学生身体素质差和动作技术复杂,而是存在其它因素所致。本文揭示影响完成背越式跳高技术动作学习的主要障碍。为消除障碍加速教学过程,提出运用逆进分段法进行教学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背越式跳高是人体通过助跑、起跳、以背对横杆的姿势越过横杆的方法。它的核心是人体在空中成仰卧背弓姿势,使身体各部位依次越过横杆,用肩背着垫。空中仰卧背弓姿势,是过杆技术的显著标志,肩背首先着垫,是顺利过杆的必然结果。依照传统的教学程序,在相当长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很难完成背越式跳高技术动作的学习。其原因不是由于学生身体素质差和动作技术复杂,而是存在其它因素所致。本文揭示影响完成背越式跳高技术动作学习的主要障碍。为消除障碍加速教学过程:提出运用逆进分段法进行教学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过杆动作——“桥”是背越式跳高教学中学生较难学会和掌握的一项技术。传统的教学手段通常是让学生背向横杆做原地双脚起跳的过杆动作,以体验完成相向运动时的感觉,这种间接的手段学生能很快学会并完成得很充分,但接下来过渡到单脚起跳过杆时,“桥”的过程却消失了。  相似文献   

7.
背越式跳高过杆技术教学,一 般采用先双脚跳背越式过海绵垫和过杆练习,待背越挺髋、后屈膝、压肩、收腿过杆动作熟练掌握之后,再通过短助跑单腿起跳等背越横杆的练习巩固背越式过杆技术。而单脚起跳背越过杆与双脚起跳背越过杆技术有较大差别,所以学生尽管双脚起跳背越式过杆技术已经掌握了,一进入短助跑单脚起跳过杆总会出现一些技术变形,成为背越式跳高过杆技术教学的一个难点。 单脚起跳背越过杆与双脚起跳背越横杆的判别主要有两点:第一,单脚起跳不像双脚起跳那样背对横杆,而是身体侧对横杆,在空中要转体形成背对横杆姿势,所以在起跳中要注意有助于空中转体的动能形成。第二,  相似文献   

8.
庄容 《体育教学》2002,(3):39-39
众所周知,背越式跳高有两大特点:一是有趣学生爱学;二是掌握技术后,提高成绩较快。尤其是学生,对此项目都比较感兴趣,可往往对杆上技术的“挺髋”动作,不能很快掌握。当然,背越式跳高的技术应该有助跑、起跳、腾空过杆、落地四个部分组成。这里,就杆上“挺髋”动作,介绍几个辅助练习,通过实战,效果很好,而且对于场地器材的要求不高。  相似文献   

9.
笔者通过对体院学生背越式跳高常见错误动作类型及其产生原因的调查分析 ,根据小弧线助跑的生物力学原理与动作技能学习的类属同化理论 ,提出了背越式跳高的“小弧线教学法”及其应用原则。认为小弧线助跑可以使身体获得较大的内倾 ,可帮助初学者较好地体会和掌握助跑的节奏与起跳过杆技术 ,从而有利于提高背越式跳高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0.
    
G823.119,G823.12 9803403背越式跳高过杆技术教学中的错误动作分析与纠正[刊,中,A]/宫新清,孙守正//北京体育师范学院学报.-1998.-10(1).-74-79参3(XH)背越式跳高//过杆//技术//动作分析//教学//错误动作//纠正本文通过背越式跳高过杆技术教学中错误动作概念的确定,从技术动作的整体性出发,提出了背越式跳高过杆技术教学中的常见错误动作错误动作产生原因的分析方法以及“防止错误动作”出现的教学思想,以探讨教学理论和教学思想对技术教学的指导意义。G823.114.87,G804.87 9803404跳高运动员竞赛心理准备的教育教学方法探讨[刊,中,I]/姚辉洲//广西体育科技.-1998.-19(1).-22-24(SML)  相似文献   

11.
<正>背越式跳高是小学田径项目的主要内容之一,过杆动作是整个背越式跳高动作的核心环节,笔者借助海绵滚筒(以下简称滚筒)、软垫和小垫,采用靠、倒、裹、贴4个环节感受过杆顺序;引、沉、挺、踢4种方式掌握过杆发力;挤、抬、试、练4个阶段提升过杆能力,针对背越式跳高过杆技术进行个性化、游戏化练习,帮助学生掌握背越式跳高过杆动作。  相似文献   

12.
在背越式跳高的教学和训练中,杆上错误动作如“杆上落”“坐着过杆”等现象会经常出现。在解决这些问题时,也往往会陷入杆上动作就在杆上解决的误区,结果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效果不是很理想。我在进行背越式跳高教学时,通过助跑和起跳解决杆上错误动作,效果很好。 背越式跳高过杯中常见的错误及杆下解决方法: 一、杆上做不出“背弓” 一般认为,杆上做不出“背弓”是由于杆上低头而不抬头、协调用力能力较差或者是腾空后上体过于直立以  相似文献   

13.
<正>高中体育课的跳跃教学内容有跳远、三级跳远、背越式跳高等。跳远技术动作由助跑、起跳、腾空、落地缓冲四部分组成;三级跳远技术动作由助跑、单脚跳、跨步跳、腾空、落地缓冲五部分组成;背越式跳高技术动作由弧形助跑、起跳、腾空过杆、落地缓冲四部分组成,这些动作都包括奔跑速度、下肢爆发力、腰腹肌的力量、身体的协调  相似文献   

14.
背越式跳高技术自从 1 968年的出现 ,经过了多年与俯卧式跳高技术的抗衡 ,以它独特的技术特点和技术的经济性和实效性 ,在世界田径大赛上已经完全取代了俯卧式 ,目前 ,在体育院校的跳高教学中也占有很大的比重。因此 ,深入研究背越式跳高教法手段 ,对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是很有必要的。在教学实践中 ,常常出现这样一些问题 :在学好助跑起跳技术和原地过杆技术后 ,再学习二者相结合技术时 ,往往结合不好 ,易出现“起跳过早倒体、屈体或坐着过杆”等错误动作。学生过杆时 ,时空感不强 ,易出现“收腹举腿过早”的现象。针对这些问题 ,多年来笔者…  相似文献   

15.
王勇 《体育教学》2012,32(12):56-57
指导思想: 本课学习的主要内容是高中体育教材中的背越式跳高技术,辅教学内容是游戏方式的身体素质练习.背越式跳高技术是高中体育与健康田径类运动项目中的内容,学习背越式跳高对高中阶段的学生身心具有非常积极的影响.首先跳高运动对学生的身体协调、肌肉力量有很好的促进作用,有利于他们的生长发育;其次跳高运动是一项和自己比赛的运动,每一次起跳腾空过杆的过程就是一次克服自身心理障碍的过程.  相似文献   

16.
过杆动作——"桥"是背越式跳高教学中学生较难学会和掌握的一项技术。传统的教学手段通常是让学生背向横杆做原地双脚起跳的过杆动作,以体验完成相向运动时的感觉,这种间接的手段学生能很快学会并完成得很充分,但接下来过渡到单脚起跳过杆时,"桥"的过程却消失了。  相似文献   

17.
正背越式跳高是集技术、速度、力量于一体的项目,现行的跳高教材中的教法,又比较简单不够详细,对初学者来说难以掌握正确的技术动作和练习方法。笔者经过多年的教学与训练实践,对背越式跳高技术有了一定的教学经验,下面就教学与训练中所掌握的一些方法谈几点体会。一、解决腰、腹、髋的用力感觉背越式跳高腾空过杆技术在空中完成,身体在空中要完成某一动作时,首先要找到空中用力的感觉,如果缺乏空中用力的感觉,能力再强的学生也不一定能取得好成绩,而且随着横杆的不断升高,身体在空中用力的感觉越显得重要,对成绩的影响就越来越大。要解决腰、腹、髋的用力感觉可以采用一些辅助性的动作,如垫上动作进行练习。(一)平地上放一张垫子,练习者仰卧垫子上,双脚弯曲脚掌着垫,双手放于肩背上反撑垫子,做向上挺腰、收腹、挺髋的动作,挺起身体停  相似文献   

18.
背越式跳高过杆时“头后伸”的必要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过杆技术是背越式跳高的关键,而过杆姿势又是过杆技术的重中之重。正确、合理的杆上动作,对提高背越式跳高成绩有着重要的作用。“头后伸”动作是背越式跳高技术中极其重要的一环,如何改进和提高“头后伸”动作的质量,采用哪些简便而实用的训练方法?本文就此从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理学和运动生物力学的角度,结合训练实践进行剖析。  相似文献   

19.
跳高教学过程中,包括踏跳、腾空、过杆、落地等动作,都对头部姿势作出要求。因为头部位置的改变对完成动作起到了关键性作用,这是由于头部位置的改变刺激本体感受器,反射性引起身体肌紧张重新分配,产生状态反射,从而保证技术动作的顺利完成。综上所述,头后仰动作在背越式跳高的过杆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掌握好正确的头后仰动作,控制好头后仰动作的速度和幅度,形成最佳的过杆姿态对提高背越式跳高的运动成绩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头后仰”动作主要是靠主动肌的头夹肌、颈夹肌和对抗肌的胸销乳突肌,是属前纵韧带伸。在实际练习中应注重对这…  相似文献   

20.
背越式跳高是一项技术动作较为复杂的运动项目,本文以成都体育学院田径专修学生为研究对象,通过对背跃式跳高起跳以及过杆阶段容易产生的错误动作进行总结,针对这些问题进行了细致剖析,说明其产生的原因,并提出应对的措施,为更好地学习背越式跳高提出自己的一些理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