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0 毫秒
1.
赵振铎先生的辞书学研究具有以传统小学之精华为基石、以理论实践互证为指归的学术特征。其研究不仅对辞书学的学科建设做了系统的构建与论述,更对汉语辞书编纂的理论、原则、方法、体例等做了细致的概括和总结,从而为现代辞书学的建立和发展以及汉语辞书的编纂实践做出了十分重要的贡献。  相似文献   

2.
在辞书学科从其他学科独立出来的过程中,在我国由辞书大国向辞书强国转变的过程中,需要对古今汉语辞书已有的研究成果进行摸查、梳理与述评,对已有的辞书理论资源进行综述整理,此举对辞书学学术史梳理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宋元以来民间文书含有丰富的近代汉语词汇,具有珍贵的辞书学价值。研究宋元以来民间文书词语,可为包括《汉语大词典》在内的大型语文辞书补充失载的词语,可为部分词语补充新义,可纠正部分词语释义的不确和为部分词语提供例证,从而提高语文辞书编纂的质量。  相似文献   

4.
《汉语大字典》释义以新、准、全为目标,达到了空前的水平,对后世的影响和贡献巨大。运用现代语言学和辞书学的相关理论对该辞书中的释义进行分析,发现存在着一些疏漏和错误,兹列举数条,以期有助于完善辞书释义的理论和《汉语大字典》的修订。  相似文献   

5.
明清徽州契约文书中含有大量的方言俗语词,具有重要的词汇学、方言学、辞书学价值。本文运用辞例归纳法,考释徽州契约文书中21则方言俗语词,补充《汉语大词典》、《汉语方言大词典》等大型辞书失收的词条和义项。  相似文献   

6.
明清徽州契约文书中含有大量方言口语词,具有十分重要的词汇学、方言学、辞书学价值.运用辞例归纳法,考释徽州契约文书中10则方言口语词,补充大型语文辞书《汉语大词典》编纂之缺失,并为近代汉语词汇、徽州方言等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明清徽州契约文书中含有大量的方言口语词,具有重要的词汇学、方言学、辞书学价值。运用辞例归纳法,考释徽州契约文书中24则方言口语词,补充大型辞书《汉语大词典》失收的词条和义项,并为近代汉语词汇、徽州方言等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明清徽州契约文书中含有大量方言口语词,具有重要的词汇学、方言学、辞书学价值。运用词例归纳法,考释徽州契约文书中的方言口语词,可为大型语文辞书的编纂和近代汉语词汇、徽州方言等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明清徽州契约文书中含有大量方言口语词,具有重要的词汇学、方言学、辞书学价值。通过对徽州契约文书中28则明清时期方言口语词的考释,可补充大型语文辞书《汉语大词典》失收的词、义项和语例,为研究徽州方言、探讨近代汉语词义的演变提供丰富的语料。  相似文献   

10.
什么是部首?《辞书学辞典》说:“部首有两种性质不同的涵义:1.文字学术语。指将汉字归类后用以标志该类字的·本·义·所·属·的·门·类。2.辞书学术语。指汉语辞书排检法中,按照汉字形体结构,取其相同部分,作为·查·字·依·据·的·符·号。”(着重号为作...  相似文献   

11.
文章运用词汇学、词典学的相关知识,以墓志文献为主要研究语料,以《汉语大词典》为参照系,对汉魏以来墓志词汇进行了研读,发现部分墓志词汇研究可以弥补《汉语大词典》例证之不足,我们的研究将有助于《汉语大词典》的修订,从一个侧面为汉语词汇史研究提供有益的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12.
《说文解字》(以下简称《说文》)是我国传统语言文字学的不朽名著,它在文字学、训诂学、词汇学以及语音学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至今仍然值得深入研究。现以《说文》中的“某,某某也”释语为切入点,对采取这种释义格式的语料,从双字释语与被释字之间复杂的形、义关系以及双字释语本身的形态结构两个方面进行全面的分析、比较和说明。这种研究可以为《说文》的深入探讨提供新的角度,进而加深对其精神内涵的理解。  相似文献   

13.
宋代的大型韵书《广韵》是在唐代孙忄面《唐韵》的基础上编订的,两书在收字及文字释义方面有许多相似之处。然而目前对两书训释进行比较的研究很少,且很不系统。通过对两书中的"训异义同"用例进行系统比较和分析,为中古时期的词汇学史、词义学、训诂学和古籍整理等方面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中古、近代汉语词汇研究始于词语考释.近十余年来,中古、近代汉语词汇研究方面有代表性的著作种类繁多,大致可概括为断代词语通释、专书语言词典、专类语言词典和断代语言词典等.考察这些词语训释专书,可以从宏观上展示中古、近代汉语词汇研究的现状和成果,细心的读者还可从中领悟到继续从事这方面研究的门径和方向.  相似文献   

15.
汉语电子词典是汉语自动分词及词性标注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性能直接影响到分词及词性标注系统的速度和效果。本文介绍了一种通用的基于PB的汉语电子词典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过程,通过该系统能有效地管理汉语电子词典,使得词典具有良好的性能和可扩展性,为汉语自动分词和词性标注等研究工作提供有力的工具支持。  相似文献   

16.
<尔雅>是我国先秦时期的重要古籍,为训诂名物之书.它的以义训为主的释义方法开创了按意义分类编排的辞书体例,体现出模糊的整体词汇系统观.本文即以此为出发点,以<尔雅·释乐>为研究对象,借鉴现代语义场理论,试图分析<尔雅·释乐>的词义系统,并构建出其语义场结构,以便于人们更直观、更明晰地理解古词语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尚书正义》虽然是对《尚书》经文以及汉晋以来旧注所作的注解和阐释,但书中多涉及对语言现象的分析和总结,有不少是前人所未发的内容,如比较早地关注词义引申、最早提出“对文”的概念、比较早地揭示出“复语”现象等问题。这些资料对语言学研究弥足珍贵。从语言学角度揭示出《尚书》所反映出来的词汇观,可以为丰富汉语词汇理论提供某些重要的资料。  相似文献   

18.
文章分析了《汉语大词典》在词条词义解释、词目的确立、条目之间的相互关联、书证的引用以及注音或标注语音信息等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并从词汇学、词典学的角度提出解决的办法,有助于汉语词汇研究、辞书的正确使用和《汉语大词典》的重新修订。  相似文献   

19.
《中华新字典》是民国初期一部注重实用性与时代性的辞书,是中国传统字书向现代语文字典、词典过渡的产物。该书在体例和内容上的革新,促进了语文辞书及外汉双语辞典的编纂及发展。然而在中国辞书史上却鲜有论及,其历史地位也尚未得到肯定。本文通过比较此前出版的《康熙字典》以及其后出版的《中华大字典》,旨在探讨分析该书的成就与不足,客观地评价其历史地位。  相似文献   

20.
韩国《 》是以高丽大学民族文化研究院中韩双语词典为内容编订的带发音功能的网络电子词典,根据调查,该词典在学习汉语的韩国学生中使用频率较高,目前韩汉双语电子词典内容基本出自这部词典。由于该词典在汉语收词中特别是在示例里出现了一些问题,给学生利用工具书学习汉语造成了较大的误导。文章以HSK动词为例,通过对该词典动词及收词示例的检索,划分出示例错误类型,分析了错误原因,提出了词典修订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