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7 毫秒
1.
基于"用日语促进彼此的理解"的理念,日本国际交流基金于2010年开发出了一套日语教育、学习、评估的参考标准——《JF(Japan Foundation)日语教育标准》。"Can-do模式"是JF标准对语言能力和语言活动进行不同分类后的详细描述。本文秉承《JF日语教育标准》的理念,围绕《JF日语教育标准》的理念和内容展开,探求将其与我国现行日语教学实际相结合、并以此来提高学生日语应用能力、跨文化理解能力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2.
已经举行24年的日语能力考试在2005年又开始了新一轮的改革.改革重点在于着力检测应试者运用外语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交际能力.欧洲委员会组织语言专家编写的<欧洲语言教学与评估共同纲领>对欧洲多种语言的教学和评价提供了参照标准,共同纲领的核心部分就在于通过对能力指标的规范,从而引导学习者提高语言的交际能力.在提高交际能力上,日语能力考试和欧洲语言教学与评估共同纲领找到了交界点.  相似文献   

3.
日本国际交流基金以“用日语促进彼此的理解”为理念,开发出一套日语教育、学习、评估的参考标准《JF日语教育Standard 2010》(以下简称JF标准).这套标准的开发首次以“使用日语能够胜任和完成什么任务?”(Can-do Statements)为语言技能的划分标准,强调日语学习者使用学习档案(Portfolio)记...  相似文献   

4.
正多元化的价值观和日益增多的人际交往使得沟通变得愈加重要。可以让对方理解的、成功的语言交际需要人们具备两种能力:一是完成任务的能力,包括人们能够通过语言实现什么;二是跨文化理解的能力,包括通过接触多种文化开拓眼界,理解并尊重其他文化。日本国际交流基金会以"用日语促进彼此的理解"为发展理念,开发出了一套日语教育、学习、评估的参考标准《日本国际交流基金会日语教学标准(2010)》。该标准强调使用日语  相似文献   

5.
高校的非专业日语学习人数年年呈上升趋势,但传统非专业日语教学与学生的需求和学生的实际能力,培养之间存在一定的差距。从非专业日语学习者的学习状况以及社会和学习者自身需求来看,非专业日语教学还存在不少值得探讨和改进之处。  相似文献   

6.
21世纪的日语教育不仅仅是学习语言,应该有更深层次的意义和更高的价值,就是说把日语教育的视点也放在培养人的整体素质上。即在学习日语语言的同时,学习日本文化、理解日本文化,在这教育过程中对日语学习者进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7.
新日语能力考试基于"项目反应理论",并参考欧洲语言共同参考框架,对其考试宗旨、得分形式、等级设置等方面进行了较大的改革,它的实施必将对我国日语教学产生重大的影响。对此,我们在具体的日语教学实践中,也要重视和加强学生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另外,根据现阶段的教育现状,日语界有必要制定统一的中国日语能力评价标准。  相似文献   

8.
欧美许多国家非常重视外语教育,对外语能力标准的研究已有六十多年的历史,制定的语言能力标准也日趋完善;日本也发表了《JF日语教育标准2010》。多年来,我国日语教学大纲一直是日语教育的评价标准和教学目标,为日语教材的编写、日语教学的规范化及日语能力评估等方面提供了一定的指导依据。但我国对于日语教育却一直没有一个更为详细的标准出台。文章介绍了国外的外语能力标准,并分析其最新理念,以期为我国的日语能力标准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新日语能力考试基于"项目反应理论",并参考欧洲语言共同参考框架,对其考试宗旨、得分形式、等级设置等方面进行了较大的改革,它的实施必将对我国日语教学产生重大的影响。对此,我们在具体的日语教学实践中,也要重视和加强学生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另外,根据现阶段的教育现状,日语界有必要制定统一的中国日语能力评价标准。  相似文献   

10.
2010年日本国际交流基金会发布的《JF日语教育标准2010》是用以促进国际日语教育、学习和评估的参考标准,其主要目的是培养日语学习者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这与我国2020年发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外国语言文学类专业教学指南》中提出的日语专业应该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策略完成跨文化交流任务的目标不谋而合。在新文科建设以及新国标颁布的背景下,高校的日语教育面临着诸多新的挑战,该文旨在通过结合TPR教学法,在基础日语教学中创新应用JF标准中的“Can-do”模式以及导入、完善电子学习档案等,以促进学习者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提升。与此同时,还将从打造师生学习共同体、创新教学内容和探索多维化教学等去构建有利于学习者主体能动性发挥的基础日语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1.
“外语应用能力”是我国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国家技能振兴战略》中提到的核心技能之一,实用性日语应用能力的培养向来是教学的一道难关.笔者认为,能够用日语与他人交流才叫“会”日语,而学习者往往在学习过程中重视国际日语能力测试,却忽略了日语应用能力的学习与提高.学习中“输出”环节的写作能力、口语交流能力恰恰是学习者的短板.“人生在勤,不索何获”,试从商务日语写作能力的提升及口语交流能力的提升为视点,阐述非语言环境下提高日语应用能力的日常学习策略.  相似文献   

12.
日语学习中的听解能力代表着日语实际交流能力,近来愈受到各界重视。最近的听力教学研究成果大多偏重宏观内容。文章通过对细微的日语语言特征进行分析,认为教师应该在听力课堂上加强学习者的日语语音辨别能力,如:日语中的特殊读音、句子结构、语气语调方面,均存在着不同于阅读学习的特点,教师恰当的听解指导将起到事半功倍的成效。  相似文献   

13.
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要求日语教学不仅仅要提高日语学习者的语言技能,还必须提高学习者的日语综合能力,培养良好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本文分析了日语教学中忽视跨文化教育问题的产生原因,以日语教育的基础阶段几个值得重视的环节为例,从古汉语文化底蕴有助于日语能力的培养、通过学习了解日本文化来掌握日语的语法规则及其应用两个方面,重点论述了怎样进行"双语双文化"能力培养。  相似文献   

14.
日语能力考试改革给我们日语教学工作带来了很多影响。究其原因,日本国内的政策导向以及目前日语教学工作落后是这次改革的主要动因。对此,我们的教学工作需要回归语言教学本质,强化基础知识的学习和听读能力的练习,只有这样才可以让学生更加适应日语能力等级考试,进而提高学生实际应用日语的能力。  相似文献   

15.
《JF日语教育标准》是由日本国际交流基金于2010年开发了一套日语学习、交流、评估的参考标准,而"Can-do模式"主要是根据JF标准对语言能力和语言活动进行分类。本文首先分析了"Can-do模式"和JF日语教育标准的含义,同时阐述了当前日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总结了日语教学中运用"Can-do模式"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6.
依据二语习得主流理论,高校英语专业第二外语(日语)教材需具备以下特点:符合语言自身的规律、未彻底撇开语法不论、遵循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学习规律、能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动力且能使学习者沉浸于所学语境中。结合我国高校英语专业第二外语(日语)教学现状,目前教学中主要采用的三种教材《中日交流标准日本语(旧版)》、《中日交流标准日本语(新版)》、《新编日语》在此方面可谓各有利弊,应根据学生的学习动机等灵活选用。  相似文献   

17.
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对教育需求正发生巨大变化,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应用型日语专业人才是大势所趋。而传统外语教学只重视语言技能,忽视了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本文结合日语专业学生的实际,介绍了在高级日语课堂教学中进行的项目教学实践,试图阐释该教学法在课程教学中起到的积极作用,旨在提高高年级日语学习者学习效率和语言运用能力。  相似文献   

18.
随着我国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加深,外国语言的使用也变得更加广泛。本文通过文献查阅、师生的访谈以及多年的日语教学积累,发现日语教学中的文化认知与采纳是学习者在基础阶段通向提高阶段的主要难点,关系到最终的日语学习翻译和口语能力。而文化教学并不等于日本文化的导入以及简单地把中外文化强行叠加,应采用双向文化教育逻辑进行。  相似文献   

19.
从某种程度上讲,日语已成为我国外语学习者的第二大语种。这对于以汉语为母语的学习者来说,无疑是有益于学习的事情。但另一方面,由于第一外语与第二外语两种语言语系间的差异,以及学习者习得第一外语的时间相对较长,对此形成了一种较为固定的语言模式的认识,大部分学习者认为二外掌握起来难度较大。因此,兼顾第一外语与二外日语教学的进度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20.
陈亚敏  陈新 《考试周刊》2012,(56):76-77
针对目前国内日语专业的学生,日语的学习归为第二语言习得(简称二语习得)。影响二语习得的因素很多,主要涉及语言因素、非语言因素及包括学习者自身的条件等。目前从语言的因素进行日语学习方面的研究比较多,也有对从非语言自身因素的研究。对于高校日语学习课堂来讲,如何提高学习者的二语习得能力就显得非常重要。除了日常的系统语法学习之外,语用文化意识的导入也成了必不可少的一环。如果不重视,就会造成符合语法表达的句子却不是最恰当的,日语课堂当中出现的语法与文化脱节的现象。要引导学生应语境而学习,不是死板硬套语法结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