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阿兰是赛珍珠成名作《大地》中的重要人物,这一形象充分展现了封建社会女性的特征和赛珍珠理解的中国女性之美。笔者从女性主义视角具体分析阿兰的美德和反抗意识,她的勤劳、勇敢、坚韧以及超越男人智慧的特质预示着女性解放的可能,体现了赛珍珠的女性主义思想。  相似文献   

2.
作为深谙中国传统文化和熟悉中国妇女的赛珍珠,她笔下的女性形象如同她的名字一样灼灼生辉。阿兰是赛珍珠成名作《大地》中的重要人物,分析阿兰这一女性形象是了解封建社会下中国妇女及中国传统文化对妇女影响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3.
赛珍珠在小说《大地》塑造了一位中国封建社会没落时期的农村妇女代表——阿兰。她长相平庸,但是却朴实能干,帮助王龙支撑起了整个家庭。前人对阿兰的分析多从女性主义入手。文章尝试从叙述视角(point of view)来对比分析不同叙事角度下阿兰形象的异化,叙述者和感知者王龙视角下的阿兰凸显了不同的性格特征,这与作者对小说的总体布局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女性主义视角考察了赛珍珠《大地》的女主角阿兰,推翻了阿兰是男权制的牺牲品之结论,把她恢复为男权制夹缝中的勇敢反抗者。文章首先考察了赛珍珠跨文化的视角和她对中国传统女性的关注,她把后者再现为男权制的反抗者而非屈从者。接下来考察了阿兰和王龙与家庭的关系以及她守旧的一面,以《大地》里的事实证明了阿兰的主体性和反抗性。本文的结论是,阿兰没有屈服于男权制的压迫,而是进行了有效的反抗;并打破了性别界限,证明了女性顽强不屈的生命力和不亚于男性的能力。  相似文献   

5.
本文旨在米兰昆德拉《庆祝无意义》文本分析的基础上,探索书中频繁登场的一名女性角色——阿兰母亲所代表的女性形象。笔者认为米兰昆德拉在《庆祝无意义》一书中通过对阿兰母亲的描写,刻画的是为我存在女性主义者形象。  相似文献   

6.
从女性主义视角分析赛珍珠最具代表性的小说《大地》的女主角阿兰,重新审视与阿兰相关的情节,解读阿兰这一人物所带有的女性意识。阿兰并非具有反抗男权制的意识,她并没有从沉默顺从走向觉醒成熟,她没有把自己看成主体,她丧失了自我意识,成为"他者",她的一切行为都来自于将自己置于"他者"地位的意识,至死都未改变。  相似文献   

7.
赛珍珠是美国著名女作家,1938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赛珍珠在中国生活长达41年,一生与中国结下了不解之缘,中国和中国文化对其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虽然赛珍珠长期被西方女性主义者所忽略,但她确实是支持妇女解放的先驱者之一。本文从女性主义视角分析赛珍珠的《大地》中女主角阿兰的形象,重新审视与阿兰相关的情节,解读阿兰这一人物所具有的女性意识。  相似文献   

8.
女性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女性经济权利的实现是社会文明程度的体现,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因素。我国经历了漫长的封建社会,传统文化习俗深刻影响着人们的观念。当代女性尽管生活在现代文化环境下.但传统文化习俗仍然对女性的经济独立有着巨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阿兰是赛珍珠的代表作《大地》中旧中国农村妇女的文学形象,她忠厚老实,勤劳朴素,任劳任怨,深受男权社会的迫害。文中分析阿兰对王龙的奉献及其所受到的屈辱,进而揭示旧中国女性难以摆脱男权重压下的悲惨命运。  相似文献   

10.
女性主义教育思潮与我国女性教育发展的新思路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女性主义教育思潮研究所有的女性教育问题。中国封建社会女性教育以“女子无才便是德”为指导思想,扼杀了女性自身的优势,造成几千年来妇女教育几乎处于空白状态;近代中国女性教育开始萌芽、发展。义务教育必须追求教育公平,今天我们的女性教育研究应该把农村女童教育作为新的理论关注点.  相似文献   

11.
赛珍珠(1892-1973)的获诺奖作品《大地》(1931)与美国经典女作家凯特·肖邦(1850-1904)的《觉醒》(1899)(一般被视为美国女性文学的开山之作),分别塑造了为人妻、为人母的阿兰和爱德娜形象。本文通过细读文本、对比发现,阿兰是一位符合中华传统女德的贤妻良母形象;而爱德娜则不然。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母教为天下太平之源",此研究旨在对现代女性成为贤妻良母、维护家庭稳定、促进社会和谐具有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2.
《红楼梦》是我国古代一部经典的古典小说,学者们对书中女性形象的解读与分析不计其数。为分析《红楼梦》中的女性意识和特征,找出形成女性角色们的悲剧的原因,分析并解读了林黛玉、王熙凤、薛宝钗三个最主要女性人物的艺术形象,感受封建社会下各位女性角色各异的生活方式和她们所具有的无穷魅力。  相似文献   

13.
冉晓莉 《重庆师专学报》2012,(1):119-121,125
赛珍珠的《大地》和张爱玲的《小艾》都蕴含着作者对中国女性命运的关注与思考,表达了她们对封建专制和男权制度的质疑和颠覆,以及对中国传统女性优秀品质的肯定和赞扬。她们以跨文化的视阈描写阿兰和小艾对女性价值的体验和醒悟,表达出各自独特的女性意识。  相似文献   

14.
“男耕女织”虽然是中国封建经济结构的重要特征之一,但是实际上女性参与农业生产劳动在古代也是一种常见现象。自西晋把纺织品作为一种税收开始征收,以后历代的赋税中也存在大量的纺织品,这其中包含了无数劳动妇女的辛勤劳动与付出,中国封建社会经济的繁荣发展也有她们的一份贡献和努力。  相似文献   

15.
赛珍珠和托尼·莫里森是美国著名的女性作家。两人的处女作《大地》和《最蓝的眼睛》中都描述了女性的命运与土地息息相关,对土地的依恋正是生态女性主义者所强调的女性与自然在孕育生命的特征上是具有相似性的,男性对女性的压迫,黑人对白人的压迫,就像人类对自然的压迫。这种共通性从两部作品中的女主人公身上得到了很好的体现。两部作品通过描述女主人公阿兰和克劳迪娅的女性意识,刻画了自然生态意象"土地"。赛珍珠和莫里森共有的"土地情结"深刻反映出两人的生态女性主义观点。  相似文献   

16.
赛珍珠是美国著名女作家,1938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赛珍珠在中国生活长达41年,一生与中国结下了不解之缘,中国和中国文化对其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本文将运用合作原则对《大地》中主要女性人物阿兰的话语进行分析,探讨阿兰的性格特征。合作原则有四条准则,然而在人们的对话中往往通过违背其中的一些准则来传递他们会话的隐含意义。  相似文献   

17.
《红楼梦》塑造了众多独特而又个性鲜明的女性形象,整部小说中第一个出现的女性人物香菱,生得模样齐整、性格温柔、娇憨天真,有着特殊的气韵.但在封建社会中,她不可避免地成了鲜活女性群体中的“应怜”者、男权传统藩篱束缚下的“隐形人”和封建社会“有命无运”的牺牲品.  相似文献   

18.
列女以贞洁为根本,她们是封建社会中妇女教化的楷模。宋代列女的时代特征非常鲜明。首先宋代列女呈现出两大反向走势:一是列女为丈夫殉死,这是一个非常盲目愚昧的误区;二是列女开始追求自强独立的人生价值。其次,死于战乱暴力的列女在《宋史·列女传》中也屡有记载,由此可窥见宋代的乱世特征。此外,妓女附在《列女传》中,体现出封建社会对女性价值取向的悖谬  相似文献   

19.
封建社会又是吃人的社会,女性处于弱势地位,一直备受欺凌,女性所受的压迫不计其数,其中以缠足和典妻最为典型。以缠足和典妻为例,论述封建社会对女性造成的伤害。  相似文献   

20.
在有两千多年历史的中国封建社会中,妇女一直处于被压迫、受歧视的地位,而诞生于封建社会晚期的《聊斋志异》中却描绘了大量有现代特色的新型女性形象,表现出女性自主、独立、不屈的优异品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