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寡人有疾     
一尘兄给我找台阶.说我忙。我本应该顺坡下驴的。然而,在档案部门摸爬滚打了20年,经验告诉我,这个地方是忌提“忙”字的。所以我的口头禅就是“不忙”“没事儿”。只好意思偶尔关起门来对办公室的人说忙。  相似文献   

2.
与几个朋友小酌,或许是酒精起了作用,一位友人突然失去了顾忌,大声说:"现在一些报刊和出版社的领导,说假话、说谎话的不少!"我闻后一惊,忙用手堵着他的嘴说:"不要乱讲,别人要说你诬告,你可吃不了兜着走。"他笑笑说:"我不是随便说说,我有证据。"坐在另一旁的那位凑起热闹:"什么证据?说出来让大家听听。"  相似文献   

3.
"最近忙不忙?"王总在电梯里满脸微笑地问身边的小强。"忙,非常忙。时间严重不够用,天天都要加班。"小强回答说。电梯门开了,王总没有说什么,径直走了。王总到办公室以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把项目主管老付叫来,"我上次和你沟通过想请你担任CEO,让小强接替你现在的位置,嗯……"王总  相似文献   

4.
"公"字当头 去年3月,我策划了《中国百强县·浙江巡礼》系列报道,组织部里同志分赴浙江省的百强县采访.出发前,我通过电话跟绍兴县委宣传部联系.电话那头,对方很高兴,但却不是很欢迎,一会儿说:"我们也没做什么,不值得宣传."我们再三要求采访并请求帮助.对方沉思了一番,说:"好吧,那你们报个价,需要多少宣传费?"我听后心里咯噔一下,忙反问道:"什么宣传费?"那人笑着说:"你们新闻单位宣传报道不都要宣传费的吗?"我便响亮地回答道:"我们的报道是不收任何宣传费的!"后来,我跟其他20个县委宣传部联系的时候,先说明来意,再强调一句"不要宣传费".结果,对方都愉快地接受了采访,我们也顺利完成了任务.  相似文献   

5.
经常有人问我,最近忙不忙?我的回答总是一个字:忙。在这个城市厮混,不整天说自己“忙”,都不好意思见人。今年的清明节是第一个“小长假”,照例以“忙”为理由拒绝了一些无谓的聚会,带上老婆、孩子和狗,到郊区的河畔喝酒、看书.躺着睡觉。  相似文献   

6.
"打杂",尤其是为文学青年"打杂",是鲁迅一生中为之倾注了大量心血的主要工作之一.1926年11月,鲁迅在厦门大学致信许广平说:"我先前在北京为文学青年打杂,到这里,又有几个学生办了一种月刊<波艇>,我仍然去打杂."(<两地书·七三>)1929年7月,鲁迅在致章廷谦信中又说:"上海大热,我仍甚忙,终日为别人打杂,近来连眼睛也有些坏了."(<鲁迅书信集>上卷228页)据鲁迅自叙,光1925年至1931年,他为青年作者、译者编校的译著书目就有19种.  相似文献   

7.
错位的礼物     
街坊陈叔星期天一大早就来找我,他说自己开的出租车与另外一辆出租车撞上了。对于这次交通事故的当事人他和一个叫李飞的司机各执一词,互不相让,最后交由交通大队来仲裁。听说交通大队的胡队长是我的同学,陈叔想请我帮他个忙。我说人家胡队长自从当了官就和我这样的平民百姓没多少来往了,我也帮不上什么忙。陈叔说只是想向我打听一下胡队长的家庭住址,到时候好登门拜访。  相似文献   

8.
1956年春天,老村长于致和推荐我到柏管寺乡供销社当售货员。从庄稼入到买卖入。握锄把子的硬茧手劈里啪啦打起算盘,挑粪筐的肩膀挑起下乡上门的货郎担,乡村的小商店,为方便农民群众,没有上下班时间,越是早晚越忙。半夜敲门也营业。我一心扑在那三尺柜台上,整日里忙推销、忙收购、忙进货、忙结帐,钱来货去。乡邮员送来报纸,我也无暇看,桌上堆起“报山”。而我下功夫啃的书本是:《会计基础知识讲座》。一日,我进县城购货。临行,中学毕业返乡的小李拉住我说:“你到书店帮我捎买几本书,行不?”我说:“没问题,一定办到!”可我们供销店从来没经营过书。到县城后,我先跑百货、副食、生产资料批发部,货购妥后已是快下班时,忙赶到县新华书店。书  相似文献   

9.
《报林求索》2012,(4):18-23
<正>杜俊,南京南站的客运值班员,负责检票放行、组织乘客上下车、与车长交接、站台安全防护、出口验票等一系列工作。杜俊说:"我经常是干一天一夜,累了就在沙发上睡一会儿。"采访他的时候,杜俊的嗓音已经沙哑。他说:"只要乘客顺顺当当、平平安安坐上车,工作不出问题,我就没白忙。"他的"微笑服务就是缩短与旅客沟通的距离"座右铭,就像一盏明灯时刻映照在他心里,  相似文献   

10.
老张退休已近两年了,组织上一直未调来新的局长,所以他用的桌椅就一直空着.抬头看见对面的空桌椅,我仿佛看见老张在那里坐着写字,或者站着,佝着背细致地为陈旧的纸张刷去灰尘、修补破损……偶尔有人从门前经过与他打招呼,他总是忙抬起头,眯上一会眼睛看清来人后说:"啊,是你,你看我这眼睛".  相似文献   

11.
张养华 《青年记者》2012,(24):55-56
我从1987年起在乡镇干通讯报道员,后来调到报社从事编辑记者工作,迄今已有25个年头。我觉得,做好宣传工作,必须沉下去,沉到基层,沉到生活的底层,多跑多思多交朋友,才能抓取到新闻的"活鱼"。多跑新闻是跑出来的。台湾诗人余光中先生说:"科技是忙出来的,文学是闲出来的。"余先生  相似文献   

12.
年方50岁的陈云林,在黑龙江省常务副省长的岗位上,已经度过了5个春秋了。“忙哇!”一见面,他就说忙。大儿子要考研究生,小儿子要考大学,这可谓家中的大事,但他无暇顾及。他除了主持常务,还分管财政、金融、体改、外事、人事、监察、计委、物资、劳动和省政府办公厅等等。可他话锋一转,又说:“忙是忙,但你们记者写的新闻,尤其是经济方面的新闻报道我是每天必看的。”  相似文献   

13.
字迹是否书写得工整虽对文章写得优劣或与稿件是否可用不能起绝对作用,但在一定程度上会有影响,而且这也反映作者的文学素养. 我过去给新闻单位投稿,在书写时,常写别字、错字、自造字.有一次,一位记者指着我的稿子说:“副食品的‘副’字你为什么老写成付款的‘付’?”我说:“这样写省事.”那位记者坦率地说:“我们不愿看别字、白字连篇的稿子,至少可以说作者书写是不认真的”.我忙答道:“对,今后一定改正.”打那以后,我不管给哪家新闻单  相似文献   

14.
的哥小任某夜驾车途中,见一个小伙子在路旁站立不稳,摇摇晃晃地挥手拦车。小任见那小伙面如白纸、呼吸急促,忙将他扶上车。那小伙说他姓司,在下夜班时突感心中特别难受,请的哥将他送回家。当车行至半路时,小司撑不住了,他艰难地对小任说:"我不行了,请送我到医院。"话刚说完,小司头一歪,昏倒在座位上。小任驾车—路狂奔,将  相似文献   

15.
"我经营这个报亭快10年了,2008年是最差的一年,"2009年1月6日,在北京繁华的中关村大街海龙大厦前经营报亭的张女士说,"以前是忙都忙不过来,现在是每天闲得发慌."报纸集体涨价和经济危机的双重冲击,使得2008年冬天的北京报业市场显得极度"寒冷".  相似文献   

16.
您好!我是一名摄影爱好者.这张照片是我和家人逛庙会时拍的。看到精巧别致的泥娃.“买两个。”我忙说。“这孩子,要说请。”奶奶忙打断了我的话。仔细观察这些泥娃娃觉得奶奶的话是有道理的,人们真正“请”的是那些泥娃娃所传达的美好寓意。  相似文献   

17.
偶然在一个旧纸袋里发现两本《蜜蜂》杂志,纸已发黄发脆,一碰就会掉下细细碎碎的纸片.在两本杂志的夹缝中又发现三页纸,原来是父亲丁景唐当时想写回忆《蜜蜂》的两个开头,题目为《采撷百花酿蜜忙——记1938年编辑<蜜蜂>文艺刊物》. 一个开头是:"鲁迅先生说过,一个人大可不必为自己孩提时的幼稚,穿开裆裤而脸红的.我也服膺先生此语.初生之犊不怕虎,没有当初的幼稚,何能茁壮长大成人.年青人充满活力和精力.有多方面的兴趣和爱好.1938年,是难忘的一年.这一年,我……"  相似文献   

18.
常听一些社长(台长)、总编辑感叹:"太累"。社长(台长)说:什么都要抓,发行、广告、人事、财务……大小事都找我,打个盹的时间都没有。总编辑说:最辛苦是管业务。上要服务大局,下要贴近百姓;新闻无小事,哪个环节都不敢马虎。可不是?一天忙到黑,还要加晚班,且日复一日,没完没了,真是忙碌、劳累啊!莫非真的没办法为自己"减负"?  相似文献   

19.
老百姓特别讲客套,每当来办公室办完事,临走的时候总不忘说一句:"那您慢慢忙!"听久了这句话,竟引发了我的一些思考:老百姓的这句客套话中是不是包含着对党员干部的新期待?反思我们的工作,"忙碌"似乎成为常态,也似乎成为托词。当老百姓关照我们"慢慢忙"的时候,我们有必要扪心自问,我们在忙些什么,是不是忙得实在,是不是  相似文献   

20.
终于见到李副区长了. 在崇文区档案局会议室,戴着眼镜,袭一款深驼色风衣,系一条咖啡色小花巾,五十开外的她兴致勃勃地踏了进来,热情地与先到的同志握手.当看到我时,她笑着摇头:"忙啊,太忙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