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刁悟 《辽宁教育》2002,(2):113-114
一、创设情境   教师出示三球仪,使其正常旋转.   师:地球、月球的旋转有什么规律?   生:地球自转一周是一日,月亮绕地球旋转一周是一月,地球绕太阳旋转一周是一年.……  相似文献   

2.
一、激趣引入新课 师:同学们,谁知道我们居住在哪个星球上? 生:我们居住在地球上。 师:在地球上我们能看到哪些星体? 师;说得很好,我们看到的太阳、月亮和我们居住的地球这三个星球在宇宙中不断地运动着,它们是怎样运动的?你们想不想看一看? 师:好,我们一起来看一段录相。(电脑播放三球体在宇宙中运动的情景) 师:录相中这三个球体分别是太阳、地球、月亮。(教师边指边问,学生边看边答)地球绕着什么转? 师:告诉你们,地球绕太阳旋转一周 经过的时间是一年。(板书:年明亮绕地 球旋转一周所经过的时间大约是一个 月。(…  相似文献   

3.
一、激趣引新1.教师引导学生边拍手,边唱儿歌《太阳、地球、月亮》.2.揭示课题.多媒体投影屏幕显示:地球绕太阳运转一周,月亮绕地球运转一周,地球自转一周.  相似文献   

4.
一、创设情境教师出示三球仪,使其正常旋转。师:地球、月球的旋转有什么规律?生:地球自转一周是一日,月亮绕地球旋转一周是一月,地球绕太阳旋转一周是一年。师:非常正确,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有关年、月、日的知识。(板书:年、月、日)【意图】此种引入方式直观、生动、新颖,使学生切实感受到1日、1月、1年在时间上的含义,同时也引发了全体学生学习年、月、日有关知识的动机和欲望。二、探究新知(一)探究全年月份及各月天数。师:拿出不同年份的年历卡(教师为每组学生准备七、八个年份的年历卡),以组为单位思考、研究下列…  相似文献   

5.
教学目的 :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 ,能判断平年、闰年 ,记住大月、小月及每月的天数 ,会正确列式计算全年的天数 ;指导学生自学 ,培养学生的概括、归类能力。教学过程设计如下。导入新课首先 ,学生听儿歌《太阳、地球、月亮》 ;然后 ,计算机演示“三球转动” ,教师讲解 :地球绕太阳转一周的时间是一年(板书 :年) ,月亮绕地球转一圈的时间是一月(板书 :月) ,地球自转一圈的时间是一日(板书 :日)。接着 ,教师指出 ,年、月、日就是这节课学习的内容 ,它们和以前学过的时、分一样也是时间单位。新知学习学生学习年、月、日可由下面三步进…  相似文献   

6.
斗转星移,日月交替.月球绕着地球公转,地球绕着太阳公转,它们位置的变化,形成了年、月、日和四季. 1.年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周所需时间为一年.地球绕太阳一周,太阳的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往来一次,我们把这样  相似文献   

7.
一、创境激趣,导入新课1.(演示“三球”运动动画)老师和同学们一块儿边做动作边唱:“太阳大,地球小,地球绕着太阳跑。地球大,月亮小,月亮绕着地球跑。”然后老师指着动画演示解释:“地球围绕太阳公转一周的时间是一年,月亮围绕地球公转一周的时间大约是一月,同时地球还在不停地  相似文献   

8.
一加强直观演示.教师可用电动三球仪演示地球、月亮、太阳三者的运行规律,揭示地球绕太阳一周的时间是一年;月亮绕地球一周的时间是一月;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是一日.这样,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还能使他们了解时间单位之间的内在联系.二、重视规律的总结.课前可要求每个学生至少准备一份年历片或一本农家历(年份不限).课中让  相似文献   

9.
我认为正、反比例应用题的练习课分以下三个阶段进行比较合适.第一阶段:出示正、反比例基本题各一题让学生板演.正比例题:一颗人造卫星绕地球9周,需24小时,用同样的速度,绕地球15周需多少小时?反比例题:一批零件,计划每小时加工12个,50小时完成,如每小时加工15个,加工这批零件需用多少小时?板演后,引导学生观察比较,区别它们的异同.  相似文献   

10.
、.读下髑,完成下列要求: (1)在图中地球和哈雷彗吊绕太阳公转运动轨道上,绘箭头表示其运动方向。 (2)当哈雷彗星位于A、B、c 3点中的 点时其彗尾最长,原因是 。并在罔L}l A、B、c 3点分别绘出哈雷彗星的彗尾。 · (3)当哈雷芍星绕习一周,再次运转到A这个位置时,地球已绕日公转  相似文献   

11.
<正>通过教学实践,我悟出:适合学生的教学才是最好的教学。本文旨在以"年月日"这一内容的教学为例,详细探讨适合学生的教学。一、教学过程1.情景引入,自编年历(小博士太空探秘,用电脑动画模拟地球绕太阳一周,然后出示重要信息:地球绕太阳一周就是一年,即365天5小时48分46秒。)师:我们知道了地球绕太阳一周就是一年,那么,一年有几个月呢?  相似文献   

12.
在高一物理课本的阅读材料“月相”一文中提到:从地球上看,月亮从圆到缺,又从缺到圆,这是一种周期性变化,周期为29.5天.有同学提出疑问:“我们在前面讲万有引力时,不是说月球绕地球运行的周期为27.3天吗?怎么这里却是29.5天呢?”要说清这个问题还得从月球绕地球运动和地球绕太阳运动谈起.  相似文献   

13.
一、开普勒定律建立的历史回顾[1]16世纪末 ,出生于丹麦的天文学家第谷 (TychoBrahe,15 46~ 16 0 1) ,二十年如一日 ,仔细地观察并记录了行星在天球上的位置 ,绘制出上千颗恒星非常精确的星图 .他测量和记录了 2 0年来的行星位置 ,误差不超过 0 .2°.第谷描绘的宇宙体系 ,既不同于托勒玫(C.Ptolemy,约 90— 16 8)的 ,也有别于哥白尼的 .第谷认为地球不动并处于宇宙中心 ,月亮绕地球旋转 ,太阳率领除地球之外的五大行星绕地球旋转 ,且五大行星围绕太阳旋转 .由于第谷的数据精度比验证哥白尼学说所需要的要高得多 ,人们发现哥白尼的行星圆…  相似文献   

14.
概念辨析     
一、恒星月、朔望月 月球绕地球一周所用时间,为一恒星月.朔望月则是月相变化的周期.如图1:  相似文献   

15.
一、填空题(第1~4题每小题6分,第5~8题每小题9分,共60分) 1.假设地球绕着连接北极和南极的直线为轴自转一周所需的时间是23小时56分4秒,又设地球的赤道半径为6378.1 km.那么,当你站在赤道位置上随着地球自转,绕轴旋转的线速度是__米/秒(精确到米,π取3.1416).  相似文献   

16.
人教版高中地理新教材(试验修订本·必修)中的第一单元《宇宙环境》,历来是全书的重点、难点所在。笔者在和学生一起学习的过程中,发现该单元的教材、地理图册、填充图册中都有一些表达不准确、不合理甚至是不科学的地方,给学生理解造成了不应有的误会,需要进一步加以完善和修订。一、关于教材1.课本15页:“地球绕其自转轴的旋转运动,叫做地球的自转”含糊不清。这句话要解释的问题即为:什么是地球的自转,但表述中却使用地球的“自转”一词来说明地球自转的概念,犯了循环定义的错误。建议改为:“地球绕其中心轴(或假想的地轴)的旋转运动,叫…  相似文献   

17.
月球是离我们最近的一个天体,是绕我们地球旋转的卫星。但月球绕地球旋转的轨道并不是正圆形,而是椭圆形的,它离地球最近的距离是363300千米,最远距离是405500千米,平均  相似文献   

18.
地球与柑橘     
假设用绳子绕地球赤道一周,也同样用绳子在柑橘周围绕最大圈一周,现在把绕地球和绕柑橘的绳子各加长1m,此时,绳子都会离开地球和柑橘的  相似文献   

19.
课程标准:分析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课标解读:地球运动及其地理意义是本模块内容的重要基础理沦,对于认识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都有着重要意义。地球同时存在着不同的运动形式。在中学阶段,一般只研究地球的两种基本运动形式即绕地轴自转和绕日公转。  相似文献   

20.
1.假设用绳子绕地球赤道一周,又用绳子绕一个柑橘的最大圆一周,现在把绕地球的绳子和绕柑橘的绳子各加长1m,绳子会离开地球和柑橘的表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