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代数式在中学数学中应用非常广泛,而列代数式是学习《字母表示数》这一章的重点,会不会列代数式对学习公式、解应用题、表格数据处理等有很大的关系。为使同学们能简捷、快速掌握列代数式,现对列代数式数学问题的审题提出三种方法,俗称“审题三法”,希望对同学们有所帮助。方法  相似文献   

2.
第一章代数初步知识 巨复习要求] 1.了解用字母表示数和代数式的意义. 2.会列出代数式表示简单的数量关系,会求代数式的值;会运用公式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注:“简易方程”结合“一元一次方程”进行复习.) [例题与评注」 例1填空: 、1.代数式4(二一:)的意义是;代数式粤的意义 ’、~一、、--一“斌‘~‘、~—”、~一、b““切‘.、/、是2.列代数式表示: 二,二‘一二‘_一.,_1~~.,口、川比y勺1阴左阴d猫少万阴戮“足 乙 (2)“a、b的平方差与a、b的积的和”是; (3)“除以(二一3)的商是Zx的数,,是; (4)每支钢笔原价“元,降价20%后的售价是; (5…  相似文献   

3.
学会翻译     
小学里我们已学过用字母表示数.例如S=ab表示长方形的面积公式;S=vt表示行程问题中的速度、路程、时间关系等.初一学习列代数式就是在小学用字母表示数的基础上的延续与发展,其原则和方法基本上是一样的,但在深度和广度上有所提高. 列代数式实际上是一种翻译工作,就是把文字语言  相似文献   

4.
教学内容:九年制义务教育课本(六年级第二学期),第69页,5.1代数式。教学目标:1.理解代数式的概念,2.能知道一个数或字母也是一个代数式;3.能知道代数式与等式的区别;4.能把用语言表述的简单的数量关系列成代数式。教具准备:投影片。教学步骤:(新课导入部分)一、以旧引新。上课伊始,师启发谈话:同学们,我们已经知道,可以用字母表示数、运算律、公式等。(出示投影)  相似文献   

5.
初一《代数》第一章《代数初步知识》讲了代数式、列代数式、求代数式的值、公式和简易方程.这第一章的内容是学习代数的基础,代数的学习从这儿开始.那么应如何学好代数的初步知识呢?  相似文献   

6.
列代数式是“代数初步知识”一章的重点、难点,也是列方程解应用题的基础,它是把语言表达的数量关系用代数式表示出来.初学列代数式容易犯错误,怎样才能正确迅速地列出代数式呢?首先要记住教科书上对列代数式的基本要求和规则,其次是掌握一些数学术语,注意其中微妙的区别.一、列代数式的基本要求和规则。1.数与字母相乘时,乘号可以省略,把数字写在字母前面.例1用代数式表示:x的8倍与y的15的和.解:列出代数式为:8x+15y.2.数与字母相除时,应写成分数形式.例2用代数式表示:a与b的差除以2x与y的积.解:列出代数式为:a-b2xy.3.含有加减运算的式子…  相似文献   

7.
用运算符号把数或表示数的字母连结而成的式子叫做代数式.它是初一同学学习代数遇到的第一个重点,同时也是一个难点,是今后学习列方程解应用题的基础.学习这部分内容主要应学好以下几方面知识. 一、怎样列代数式 学习代数式首先要学会正确地列出代数式,要想正确地列出代数式,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1.列代数式首先应理解和、差、积、商、倍和乘方的意义.例如:a,b两数的和,表示为a+b;x的平方与y的平方的差,表示为x2-y2. 2.代数式中一般都含有表示数的字母,用字母表示数有时有一定的范围,要注意这些字母虽然可以取  相似文献   

8.
进入专题开始 ,希望你能根据“知能目标”所列项目举例说明 ,了解目前自己对本专题内容的掌握情况 ,以此督促自己做好补偿性学习 .“知能目标”可引导你回顾所学内容 ,并提高你对数学的认识 ,一定不要忽略了 !【知能目标】1 列代数式了解代数式的意义 ,能规范地书写代数式 ;能列代数式表示较简单的数量关系的语句 ;能进行一些简单公式的推导和应用 ,体会由特殊到一般 ,又由一般到特殊的思想方法 .2 整式解决有关整式的问题 ,首先要明确有关概念 ,如单项式、多项式、整式、同类项、合并同类项、幂及同底数幂等 .再者要掌握有关公式、法则 ,…  相似文献   

9.
《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数学教学大纲(试用)》(以下简称新大纲)指出:"学一些用字母表示数和简易方程,有利于培养抽象概括能力,也可以为进一步学习中学数学作一些必要的准备。同统编教材比较,义务教育教材适当增加简易方程的内容.包括用字母表示数,简易方程(ax×b=c、ax×bx=c),列方程解应用题。其基本要求是:会用字母表示数、常见的数量关系、运算定律和公式,初步理解方程的意义,会解简易方程,初步学会列方程解应用题。一、会用字母表示数、常见的数量关系、运算定律和公式。用字母表示数,教学要求是"会"。新大纲附…  相似文献   

10.
(一)简易方程 1.教学重点:解方程和列方程解应用题。 2.教学难点:用字母表示数;列方程解应用题。 3.基础知识教学要求:①初步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和作用,能够用字母表示常见的数量关系和学过的运算定律、计算公式,以及已知字母的数值时,求代数式的值的方法;②明确“a~2”的含义和读法;③直观地认识等式,初步理解方程的意义,弄清方程的解和解方程两个概念的不同含  相似文献   

11.
A.简易方程一、学习要求:1.知道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和作用,能够用字母表示数,表示常见的数量关系。学会根据字母所取的值,求含有字母的式子的值。2.初步理解方程的意义,会解简易方程。3.学会列方程解两、三步计算的应用题,能根据应用题的具体情况灵活选用算术解法或方程解法。4.通过复习能简单地整理出本章节的内容、知识要点,以及需要注意的地方、最难的地方。二、例题分析[例1]比x的6倍多5的数,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是。分析与解:x的6倍是6x再加上5,就得到所求的式子6x+5。[例2]用字母表示正方形的周长和面积公式。分析与解:正方形的周长…  相似文献   

12.
用字母代替数、列代数式表示现实世界中简单的数量关系,了解整式及其相关概念,运用合并同类项的法则以及去括号与添括号法则进行整式的加减运算,是同学们必备的数学知识和能力,能够帮助我们解决更多的与数量关系有关的问题,我们有必要对知识考点进行归纳剖析.考点1考查代数式概念.在具体情境中,能列出代数式并解释它的实际意  相似文献   

13.
代数式是整个初中数学学习的基础,是初中数学的重要内容之一.数学课程标准要求:在现实情境中进一步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能分析简单问题的数量关系,并用代数式表示:能解释一些简单代数式的实际背景或几何意义.  相似文献   

14.
列代数式就是把问题中与数量有关的词语,用含有数、字母和运算符号的式子表示出来.它是代数的基础,所以掌握好列代数式是十分重要的. 怎样才能正确熟练地列出代数式呢?以下技巧供同学们参考.  相似文献   

15.
初一代数(上册)包括代数初步知识、有理数、整式的加减和一元一次方程共四章.代数初步知识这一章指明了用字母表示数是代数的一个重要特点并提出代数式的名称和如何列代数式的问题.列代数式问题是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用含有数、字母和运算符号的式子表示出来,这是  相似文献   

16.
一、教材简析本单元教材分为三个小节:用字母表示数、简易方程和列方程解应用题。1.用字母表示数。教材通过用字母表示数、数量关系、运算定律、计算公式,使学生认识用字母表示数的简明性、广泛性和实用性。教材从具体的数到用字母表示的数,从用数目表示的算术式到用字母表示的代数式的过程,这样安排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抽象  相似文献   

17.
代数式漫谈     
新课标已把代数式内容安排在七年级到九年级,其间学生将接触到抽象的代数符号体系与代数方法.教师能不能结合数学发展史把代数式讲得生动活泼,对学生建立正确的数学观至关重要.为此,笔者与教师谈一谈代数式.为什么要用字母表示数?由有限个代数运算符号 、-、×、÷及乘方、开方将表示数的数码或字母连接而成的式子叫做代数式.在代数式中普遍使用字母表示数.为什么要用字母表示数呢?一方面,因为用字母表示数之后,可以简化语言.例如,把两数和的立方公式用自然语言表达,应该是:“两数和的立方等于第一个数的立方、第一个数的平方与第二个数的积…  相似文献   

18.
一、从整体出发,按纵横联系建立系统的知识结构。本册教材的知识结构由三条主干和若干个分支组合而成。三条主干就是三个知识的纵向联系:1、数→字母→用字母表示数→代数式→简易方程→列方程解应用题。  相似文献   

19.
揭秘代数式     
代数式引领我们由数走向式.由特殊走向一般.今天我们就来揭秘代数式. 一、用字母表示数 1.意义:用字母表示数,能把数量和数量关系简明地表达出来,使其具有普遍意义,从而为研究和叙述问题带来方便.例如,我们学习的运算律、公式、法则等都可以用字母表示出来,从而为我们研究和运用它们带来方便.  相似文献   

20.
进入中学,同学们首先要学习列代数式.列代数式是同学们学习《代数》遇到的第一个重点内容,同时也是一个难点.它是今后学习列方程解应用题等知识的基础.要正确、迅速地列出代数式,应注意以下两个方面:一、怎样列代数式代数式就是用基本的运算符号把数或表示数的字母连结而成的式子,单独的一个数或一个字母也是代数式.列代数式就是把文字语言表述的数量或数量关系,用数学式子表示出来.列代数式时应做到:1.弄清关键词的含义,分清数量关系.在列代数式时要弄清和、差、积、商、幂、大、小、多、少、倍、分、相反数、倒数、绝对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