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阴阳学说是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的基础,这种学说制约着中国文化的发生、发展,它是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精髓。汉字文化的发生、发展也浸透着古代阴阳学说的思想光芒─—阴阳生克的辩证思想,它影响。制约着汉字的构形,汉字的演变、汉字书写等汉字文化学的各个方面。  相似文献   

2.
汉字教学不仅要提高儿童识字的效率.且要担负起传承汉字文化.实现通过汉字文化透视中华整体文化的功能.然而汉字与汉字教学的现实境遇令人担忧,从汉字文化的本体角度进行教学,不仅与汉字文化相适应,且符合儿童思维发展规律和多元发展目标.这也是文化本体论提出的理论基础.其意义在于使汉字教学得以"返璞归真";华夏复兴与民族认同感的增强.最后以本论为依据,认为新课程改革也需要寻根;缺失已久之"师道"需要复归.  相似文献   

3.
汉字不仅是记录汉语的符号,汉字还有着丰富而深刻的文化性,与中国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渊源关系。汉字是伴随着中国社会发展的需要而出现的,对形成丰富多彩、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有着不可磨灭的贡献。以"王""、法""、礼"为例探索汉字文化之意蕴。  相似文献   

4.
赵宁 《现代语文》2009,(9):119-120
利用汉语国际推广的契机进行中国文化的世界传播,是文化传播的一条重要途径.汉语国际推广以汉语教学为主要形式,但在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过程中,汉字教学却未能得到足够的重视.本文试从中国文化传播的角度来谈汉字教学的重要性.首先,简单论述汉语国际推广(或者说汉语教学)与中国文化传播的关系;其次,具体讨论汉字教学时文化传播的重要性;最后,针对如何结合文化因素进行汉字教学做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5.
汉字是中华文化传承与发展绵延不绝的载体,汉字教学可以借助信息技术的优势,突显它的工具性价值,为学生以后的阅读和写作服务,同时也要挖掘汉字自身所承载的文化内涵,引导学生了解祖国的灿烂文化,发现蕴藏于汉字中的思维方式、审美情趣、道德观念,增强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增进文化自信。  相似文献   

6.
目前社会上出现了"提笔忘字"、大学教授批改论文需要帮助学生查找错别字的现象.这些现象绝不是个别现象,说明了中国传统的汉字文化出现了令人担忧的前景.汉字具有总数多、常用字少的特点,是形音义的统一体,汉字可作为书法艺术.针对目前学校汉字教学存在的问题,我们认为应结合汉字的特点提高对汉字文化的认识,通过分析汉字的音形义来更好地掌握汉字;提高对汉字书法艺术的认识,培养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利用汉字构词灵活的特点,举一反三,掌握更多的汉字.  相似文献   

7.
王寒娜 《文教资料》2006,(22):73-75
绵延几千年的鬼神文化是中国俗文化的根基,它间接反映了上古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向我们展现精彩纷呈的上古文化风貌。本文通过对汉字的研究,探讨中国古代鬼神观念的起源、流变及由此而产生的鬼神文化。  相似文献   

8.
韩国传统文化的发展过程可以说是同中国文化交流的过程。汉字、儒学等中国文化两千多年前传入韩国以后 ,对韩国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中国文化 ,经过韩国文化的吸收和再创造过程 ,逐渐变成了韩国自己的文化  相似文献   

9.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汉字则是中华几千年文明连绵不绝的载体。汉字的悠久历史和不断地对外传播,逐渐构成了"汉字文化圈"。中国的汉字文化对周边各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同时把中华文明传播到世界各地。本文将从"汉字文化圈"、中国汉字文化在日本的传播以及汉字文化对日本文化的影响等几个方面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10.
汉字作为一种书面语交际符号,以其独特的表意特征和内部构成形式,承载了丰富的历史文化积淀,是中国人智慧的结晶。通过对汉字文化的解读,不仅能辅助对外汉字教学,同时可以帮助留学生了解更多中国文化。  相似文献   

11.
作为世界上唯一使用至今的表意文字--汉字,有其独特的艺术魅力.本文认为汉字不仅是汉语的书写符号,更是汉民族思想的载体,它蕴藏着汉民族的审美意识、伦理思想、哲学思想……而且还由此发展出独特的书法艺术.汉字是中华民族文化的坚实根基.  相似文献   

12.
对于汉字的发展来说 ,宋代是一个特殊的历史时期 ,当时的诸多社会文化因素对汉字发展产生了极其重要的影响。宋代经济的繁荣 ,教育的普及 ,底层文化的兴起 ,政治学术思想的斗争 ,以及文字观念的矛盾等等 ,都在汉字身上打下了深深的烙印 ,使得宋代汉字处在治与乱、正与俗的激烈碰撞之中  相似文献   

13.
李庚明  傅志超 《现代语文》2008,(2):80-80,87
汉字是一种语言符号,是承载文化的重要工具.汉字最突出的特点是以形表意,汉字与艺术相结合产生了独特的审美价值.对汉字审美意象的审读,对汉字形体的再设计,研究汉字字体设计与民族文化融合的重要性,可以为民族文化的发展起到多方面的促进和推动作用,从而进一步增强平面传达效果.  相似文献   

14.
汉字是表意文字,具有因义构形的特点,特别是早期汉字,形体与所记事物之间的关系极为密切.通过对汉字构形的分析与考辨,人们可以从中窥探出与所记事物相关的文化信息.汉字的悠久历史与其跨时代性的特点,更使它具有了很大的文化考古价值,成了研究历史文化及其变迁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5.
本文初步探讨了汉字的文化定义、文字发展与文明的关系、汉字的历史文化认识价值、汉字结构形态的变异和汉字造型中所蕴含的人文精神.从而使人们对祖国的语言文字有更深刻的认识与理解,并且了解汉字与中华文明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汉字,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它承载着厚重的历史,蕴含着深厚的文化积淀。追溯汉字文化渊源,可以让学生在丰厚的汉字文化气场中认识汉字、理解汉字、享受汉字,近距离地感受祖国灿烂的文字、文化、文明。  相似文献   

17.
中国的汉字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中国古代建筑也具有其独特的内蕴与价值。由于汉字具有表意性质,所以汉字本身就有着深厚的文化内涵。我们通过研究汉字可以了解古代生活,了解古代人民的社会风俗,更能了解中到国古代的建筑文化。本文通过探究汉字与建筑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的渊源与联系,具体的展现出汉字丰富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8.
汉字作为一种能够打破时空界限的表意文字,凝聚着深沉的社会文化背景。生育文化作为人类社会文化的组成部分之一,其面貌在汉字中必然有所记录。对与生育文化相关的汉字的原始构形理据进行汉字学角度研究,能够进一步了解中国传统生育文化及古代先民们的生育观。  相似文献   

19.
何平 《语文天地》2011,(11):22-23
汉字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它拥有悠久的历史与文化积淀。汉字凝结了先人智慧的结晶,历经时间的磨炼与洗礼,无论是字形还是内涵都发生了很大变化,以至于现代人看古代汉字有诸多的不解,但还是有很多汉字的形义是可以从文化角度来追溯与解释的。  相似文献   

20.
黄莉 《语文知识》2003,(3):29-29
汉字是流传数千年至今仍极为活跃的表意文字。它是先人以描摹客观事物特征或标志为基础创造出来的,由于它是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所以它的形体结构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通过分析汉字的形体结构,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中国古代文化。本文仅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