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潘惠君 《家教世界》2012,(24):93-94
孩子不愿意和家长沟通,距离是那么明显地亘在彼此之间,却又令家长束手无策。有没有办法让大家找回彼此的信任,找回属于我们的亲密和默契?孩子成长的过程需要倾听,当孩子生气时,或者发生糟糕的事情时,应该先处理事情,而不是对人责备和批评。我们需要利用每个机会强调他们积极的一面。赞扬孩子的时候,赞赏他们的努力以及说出具体的事情,不要评价性格特点。父母要学会不辱骂的生气方式!在孩子长大的过程中父母要慢慢放手!让孩子自己独立,自己控制自己的生活!  相似文献   

2.
呀呀学语的娃儿人人爱,七八岁的孩子狗也嫌。常听家长和老师说:“气死我了,某某孩子简直是越来越不听话了。”各位家长和老师,请不要生气,这说明孩子已经长大了,逐渐地有主见了,遇事有了“主心骨”,这是好事,我们应该高兴而不是生气。有的家长总埋怨自己的孩子或邻家的孩子不听话,自己的东西不给小伙伴玩,家长劝说得越急,他就越自私,让家长难堪不已,而见了别的孩子的东西,无论是什么,都想要来玩,并且当玩够的时候,还想占为己有且不情愿还给人家。各位家长,请不要埋怨,这说明您的孩子智力发育非常正常。孩子都是自私的,如果孩子长大了还这么…  相似文献   

3.
最佳方案     
孩子一般是不会故意惹家长生气的。家长生气时,孩子往往会很难过,或因不理解他们的生气原因而奇怪,或因可能受到的责罚而害怕。家长应充分理解孩子的这种心理,在表达对孩子的不满和气愤时,应特别注意态度和方式,要让孩子了解你为何生气,不可用过激的言词伤害他,更不能用责骂来发泄。  相似文献   

4.
在一次家长座谈会上,我问家长,你们每天表扬孩子吗?你们当中有哪位家长每天表扬孩子三次,请举手。家长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没有人举手。有位家长说:如今的孩子让人着急、苦恼、生气,浑身都是问题,就差把我们家长逼成精神病了。临出门叮嘱他们上课守纪律别出声,可到放学的时候,家长又被老师请去。学习成绩在班级最差,就这样的孩子还  相似文献   

5.
一、家长对于身份的正确态度:(一)家长不是超人,也不是完美的人,家长只是平常人,所以,需要承认自己:胜败、心情、聪明、能力、对错。(二)家长与孩子有相同的需要,因为家长与孩子都是人,所以,尊重、公平对待、和蔼友善、赞赏、鼓励、安慰。  相似文献   

6.
家长的威信     
陆晓红 《山东教育》2002,(27):47-47
在一次家长活动中,偶然听到两位家长的交谈:“现在的孩子真是越大越难管教了。你说一句,他顶你两句,好像觉得还是他有理。”“可不,现在在孩子面前很难树立家长的威信,我有时管管他,他还说这个你不懂,听了真叫人生气……”这使我想起一个问题:现代家长应该在孩子面前树立怎样的威信?怎样树立威信?以下是我的几个观点。一、说到做到是树立威信的基础威信首先应让孩子对家长产生一种信任感,这不是靠说教或者打骂的方式所能建立的,家长言而有信才是最重要的。我女儿虽然只有四岁,但我还是信守“言必行,行必果”的原则,说好只要…  相似文献   

7.
儿童最好的老师是家长,最称职的家长是那些爱护孩子的好奇心、满足孩子求知欲的家长,而不是那些过早让孩子学习文化课程、过早地在“教”上下功夫的家长。童年是一个人成长的最关键时期,这个时期家长有所疏忽,就可能贻误孩子终身。请听——  相似文献   

8.
一天早上,我正在办公室打扫卫生,一对年轻的父母怒气冲冲地走进办公室,女家长眼圈红红的,男家长生气地说:“园长,幼儿园的老师是为人师表的,怎么能打人?我们的孩子说老师打人,他今天硬是不上幼儿园了,退园退园,我们不上了。”看得出,家长很生气。(可以理解家长的冲动,任何家长都不能接受老师打孩子这种事情,何况是小孩子。)我连忙说:“两位家长请坐,我来帮你们倒水。”  相似文献   

9.
美欣姐姐:您好!我的孩子今年刚上一年级,开学快一个月了,但看起来他很不适应新的学习环境,每每从学校回来,不是告诉我今天哪个小朋友现在随着时代的变迁,越来越多的家长文化素质很高,在教育孩子时更多的是采取西方的教育方式,例如:对孩子遵守纪律的要求不是很严,说话很随便,即使孩子说了一些不尊敬的语言,也不会很生气。认为在这样宽松的环境里,可以给孩子一个美好的童年,能够更好地发挥孩子的潜能。还有的家长让孩子自由地成长,对孩子的行为不加管束,放任自由。在这种教育方式下的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确实很聪明,学习成绩很好,可是却也养成…  相似文献   

10.
现在,家长们越来越重视培养孩子的特长和技能,往往替孩子选特长,定兴趣,找补习班,结果,有的孩子跟家长顶牛,横竖就是不干;有的孩子敢怒而不敢言,阳奉阴违。孩子厌学,家长生气,这样的苦恼让家长们伤透了脑筋。  相似文献   

11.
淘气是儿童的智慧表现孙荪孩子们淘气,往往惹得大人们生气。因之,许多少儿家长都喜欢听话的孩子,而不喜欢淘气的孩子。在学校里,听话的学生常常受到老师的偏爱,而调皮淘气的学生则往往成为老师批评、训斥的“靶子”。调皮淘气的孩子果真不是好孩子吗?其实不然!著名...  相似文献   

12.
一说起“考试”这两个字,哪个孩子不是眉头紧锁,唉声叹气呢?考试带给我们太多不必要的麻烦。许多家长因为自己的孩子考试成绩不理想,要生气好几天,而学生呢,也是自责得不得了。考试啊考试,你可把我害惨喽!每学期的期中、期末测试,从卷子交上去的那一刻开始,我就提心吊胆,生怕没  相似文献   

13.
我的孩子从小活泼可爱、聪明机灵、人见人爱。可自从上了小学便好像变了个人,不论大事小事,只要大人批评教育他,他就“强嘴”和我们对抗,让我们非常生气。现在孩子已经上四年级了,情况越来越糟糕。真不知以后怎么办。张东孩子“强嘴”,家长往往很生气,认为孩子不服教导,不尊重大人。许多家长还会因此打骂训斥孩子。其实,孩子“强嘴”有各种不同的情况,家长应当分析孩子“强嘴”的原因,找准“症结”,对孩子进行有效的教育。有时因为大人的批评与实际情况有出入,孩子才“强嘴”的。这是孩子为澄清事实而进行的“自我辩解”。这时候,家长应该耐…  相似文献   

14.
《顽皮娃娃》2009,(4):I0008-I0009
当孩子哭闹不止,或者以其他方式和家长对抗时,家长肯定会很生气。还可能会训斥孩子、打孩子或用把孩子关黑屋等方法来惩罚孩子,家长甚至还会恶狠狠地对孩子说出一些像“你怎么这么坏,你再这样,我就不要(喜欢)你了!”的话来威胁孩子。可是家长这样做不仅很难长期凑效。还会伤害孩子的感情,甚至会给孩子留下心理阴影。其实每个家长都是爱孩子的,  相似文献   

15.
李惠敏 《家长》2011,(5):31-33
孩子的问题其实大多是家长的问题。作为家长,我们需要给孩子更多的耐心,更多的陪伴,而不是更多的要求,以身作则、学会表达爱意和支持,那么孩子自然能够成为一个身心健康的人。  相似文献   

16.
孩子“犟嘴”,家长往往很生气,认为孩子不服教导,不尊重大人。许多家长还会因此而责骂训斥孩子。其实,孩子“犟嘴”有各种不同的情况,家长应当分析孩子“犟嘴”的原因,找准“症结”,对孩子实行有效的教育。  相似文献   

17.
孩子“犟嘴”,家长往往很生气,认为孩子不尊重大人,不听话。许多家长还会因此训斥打骂孩子。其实,孩子“犟嘴”有各种不同的情况,家长应当分析孩子“犟嘴”的原因,找准“症结”,对孩子实行有效的教育。  相似文献   

18.
谁都会生气     
<正>谁都有生气的时候,孩子也不例外。当孩子生气时他们不知如何适当排解,往往以哭闹的形式表达。爸爸妈妈怎么做才能帮孩子缓解生气的状态呢?以下推荐几本绘本,希望家长能和孩子共读,与孩子一同学习情绪管理,共建良好的亲子关系。  相似文献   

19.
苏州一中学问卷调查显示,八成家长不愿老师登门家访。这个结果足实让人困惑:家长不是个个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吗?家长不是个个抱怨不了解孩子  相似文献   

20.
当下,孩子作为每个家庭的核心,他们的幸福成为了父母乃至全家的努力方向.为了孩子能有个幸福美好的未来,家长们正不懈地努力着. 一、幸福到底是什么 有人说,一个幸福的人一定是身体与心灵自由的人,一个内心世界丰富的人,所以幸福一定是内在的,而不仅仅是大人在吃、穿、住、用方面对孩子的高度满足,也不是家长对孩子生活的大包大揽.我们应当明白:关注孩子内心是保障孩子幸福权利的起始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