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短跑是周期性的速度、速度力量与技术相结合的体能项目,力量素质是短跑运动员必备的主要运动素质之一,是掌握和运用技术、战术的基础。力量训练是短跑运动员训练的核心内容,科学合理地进行专项力量素质训练,是提高短跑运动成绩的关键。一、现代短跑运动技术特征现代短跑技术已经从传统的"后蹬式"转向"屈蹬式",其本质特征是以髋为轴的高速摆动平动运动,在整个跑的过程中,运动员是以前脚掌着地,足踵基本不接触地面,脚掌趾和踝关节肌群  相似文献   

2.
1.摆腿技术在现代短跑技术中的重要性传统的短跑技术强调后蹬作用的重要性,认为后蹬产生的反作用力是跑动唯一的动力,因此短跑运动员要加强后蹬技术的练习,提高后蹬力,以获得更多的前进动力。经过多年的发展,世界短跑成绩有了巨大的进步,取得这种进步的重要技术变化是改变了后蹬是唯一前进动力的观点,代之以强调摆动技术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现代短跑运动员专项力量特点的分析,指出现代短跑运动员专项力量训练必须摆脱长久以来形成的以提高后蹬效果为主的技术理论与训练方法,树立以髋为轴的高速摆动技术与摆动力量的指导思想。  相似文献   

4.
中学生短跑运动员专项力量及其训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短跑专项力量是运动员完善专项技术,提高运动成绩的决定因素。短跑专项力量训练必须重视以应为轴的摆动力量;以踝关节肌群为主的离心—向心收缩力量;以肩为轴的上肢摆动力量,才能使短跑的力量训练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王立新 《中华武术》2007,(12):48-49
短跑的专门性练习是掌握和提高短跑专项技术和成绩的重要手段,是初学者在有限的时间内能较快地掌握短跑技术所采用的主要练习方法。常用的专门性练习有小步跑、高抬腿跑、后蹬跑、车轮跑等。通过分析可以发现,这些练习与短跑技术动作结合得并不是十分紧密。跑的动作结构包括腿部的后蹬、摆动、着地缓冲动作、上体姿势和摆臂以及髋部动作,是支撑与摆动交替的周期性运动,其动作过程为:着地缓冲→后蹬→后摆→前摆。笔者通过对短跑技术动作的生物力学分析,对短跑专门性练习进行了设计与改进,并且经过多年的教学与训练的实践,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对几种现代短跑技术专门练习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引言传统短跑理论强调“后蹬是人体前进的动力阶段”,“后蹬力量越大,产生的加速度越大,速度越快,跑时要加大蹬地力量”。这种认识忽视了高速跑动过程中,人体各运动环节用力的共济性和系统性,缺乏对跑动中摆动腿摆动动作主导作用的深刻认识。有人把现代短跑摆动式着地技术看成是“屈蹬式”蹬伸技术,这种观点忽视了跑动动作协调配合的整体效益。我国学者王保成(1995年)提出,现代短跑运动和短跑技术的本质特征是以髋为轴的高速摆动——平动运动,髋关节运动是人体水平加速的关键环节。这种观点与国外大量有关研究资料相一致…  相似文献   

7.
一、短跑的特征 现代短跑运动最核心的东西就是以髋为轴的高速摆动一平动运动,以及在高速跑动中的放松技能。传统的短跑理论强调后蹬,破坏了用力的连续性,会使身体重心轨迹波动较大,降低了整体运动的效果,影响运动成绩。  相似文献   

8.
胡巍 《中华武术》2014,(10):20-21
单独论述"摆动力量"是因为现代短跑技术修正了传统的"后蹬脚是推动人体前进的唯一动力"的落后理论,转而强调摆动动作,既然现代短跑技术强调摆动动作,那么,摆动力量自然成为关注的话题,而在短跑训练中,重视蹬伸力量训练,忽视摆动力量训练的现象,目前仍然存在,因此,必须认真地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9.
我国学者王保成教授提出,现代短跑技术的本质特征是以髋为轴的高速摆动——平动运动,髋关节运动是人体水平加速的关键环节。新的短跑技术理论突破了我国传统的短跑技术理论,突破了后蹬是人体前进动力这一观点的束缚。  相似文献   

10.
现代短跑技术特征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现代短跑技术特征的研究,提出以髋为轴的高速摆动的短跑技术,及在训练中加强运动员髋部屈伸肌群均衡发展,为现代短跑训练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短跑技术中手臂摆动的力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众所周知,有力的后蹬是短跑产生加速度的基本动力。但在现代短跑技术中,作为补偿力,摆动与提高速度的联系正日益加深。对腿的摆动作用往往比较重视,而对手臂的摆动作用易被忽略。因此,本文将着重以力学的观点对短跑技术中手臂摆动的运动规律进行分析,以探讨手臂摆动的正确技术结构及肌肉的合理用力。一、手臂摆动时的环节受力分析为研究手臂摆动的技术结构,应首先分析手臂摆动至几个主要位置点时环节的受力。诚然,这些力仍属于静力范畴;但由于分析的观点,是基于在动坐标系上,观察手臂绕肩轴的运动。所  相似文献   

12.
胡巍 《中华武术》2013,(11):22-23
随着田径运动的发展,短跑运动技术也随之不断发展和改进,并逐渐形成较完善的现代短跑技术。现代短跑运动和短跑技术的本质特征是以髋为轴的高速摆动一平动运动。髋关节运动是人体水平加速的关键环节,新的理论突破了后蹬是人体前进动力这一观点的束缚,从现代短跑技术发展来看,传统的短跑专门性练习在动作结构、动作幅度、动作用力特征和心理适应性等方面,与现代短跑专项动作技术存在很多差异,应对其练习内容和方法加以改进,不断地丰富其练习内涵,使练习方法更符合现代化短跑技术的要求。因此,改进短跑的专门性练刁势在必行,特别是对青少年短跑运动员掌握短跑专门技术和提高专项成绩更为重要。  相似文献   

13.
短跑运动员专项力量训练新途径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6  
设计与选择使用专项力量训练的手段,首先取决于教练员对专项技术和专项力量本质认识的准确性和深刻性.现代短跑运动员技术的本质特征应视以髋为轴的高速摆动-平动运动.现代短跑运动员的力量训练应摆脱以垂直用力为主的大负荷杠铃练习,重视上下肢的摆动力量和支撑运动器官的退让与超等长收缩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14.
    
设计与选择使用专项力量训练的手段,首先取决于教练员对专项技术和专项力量本质认识的准确性和深刻性。现代短跑运动员技术的本质特征应视以髋为轴的高速摆动一平动运动。现代短跑运动员的力量训练应摆脱以垂直用力为主的大负荷杠铃练习,重视上下肢的摆动力量和支撑运动器官的退让与超等长收缩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15.
短跑运动员专项力量练习的设计与选择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如何设计和选择使用专项力量训练手段,首先取决于教练员对专项技术和专项力量本质认识的准确性和深刻性。现代短跑运动员应视为以髋为轴的高速摆动——平动运动。现代短跑运动员的力量训练应摆脱以垂直用力为主的大负荷杠铃练习,重视上下肢的摆动力量和支撑运动器官的退让与超等长收缩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16.
力量是各项体育运动动力的源泉 ,绝对力量是动力的基础 ,力量耐力是动力的保证 ,快速力量是动力的关键。这是我多年从事短跑专业训练和体育教学的一点体会。以往在短跑训练中要求学生体会“提腰送髋膝放松 ,两臂摆动快如‘风’ ,双眼平视向前看 ,加快前摆和后蹬”。随着短跑成绩的飞跃进步 ,短跑的技术结构随着场地改变而有所不同。塑胶道应重点体会“髋轴移动腰部带 ,前摆趴地放松快 ,臂部自然向下坐、两臂前后快速摆”。从传统的技术强调“后蹬”而转变为快速的大腿前摆和髋关节的迅速移动 ,踝关节的快速趴地。不论短跑的技术结构如何变化…  相似文献   

17.
在短跑教学中,一些教师强调跑动中的伸膝、伸髋及下肢的蹬伸能力,旨在增大步幅,提高短跑速度,却往往忽视了摆动效果和整体运动环节的协调配合,易造成身体重心在垂直方向的波动加大,降低整体水平运动的效果,影响水平运动速度的发挥和高速跑中的放松技术.现代短跑技术应视为以髋为轴的高速摆动--平动运动,这是短跑运动和短跑技术的本质特征.  相似文献   

18.
<正>一、对短跑摆动腿后摆的认识传统的短跑中一个复步技术包括:前摆、前摆后的下压、支撑、后蹬,分为前摆阶段、前支撑阶段、最大缓冲阶段、后蹬阶段。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训练方法和手段的不断创新,短跑的技术正由以前的后蹬式逐渐转变成以强调摆动能力为主的"以摆促蹬,蹬摆结合"的屈蹬式短跑技术,这种技术与前一种技术的主要区别就  相似文献   

19.
加强短跑运动员上肢以肩为加轴、下肢以髋为轴的高还摆动力量训练,对地提高摆动效果和速度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一、注重发展上肢力量提高摆臂的速度从短跑技术生物力学中知道,两臂以肩为轴协调而有力的快速摆动,不仅能吸收后蹬时反作用力的偏心力、维持身体平衡,而且也有利于促进步频和步幅的增长。纵观世界级优秀短跑运动员的体形特征可以看出,他们不仅上肢肌发达,而且背肌和胸肌也浑厚有力,似乎像举重运动员一样,在跑动中两臂摆动镀得极为存力,并能以高速度的摆动冲过终点。他们这一高  相似文献   

20.
一、短跑放松跑能力及其作用 1、短跑放松跑的概念 短跑放松跑能力主要是指运动员在专项运动中通过心理、生理和运动负荷等因素的合理调节,以保持神经系统和肌肉系统的协调配合,促进体能的合理消耗,从而优化速度结构以创造最佳成绩的能力,也就是在高速跑动的过程中通过心理和生理等因素的合理调节来发挥运动技术和体能的一种技能。 2、短跑放松跑的作用 从短跑运动技术来看,在大腿后摆(我们可以把后蹬动作认为是支撑腿摆动的延续)过程中,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