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李太志 《英语辅导》2010,(2):187-190
由于缺乏语域或文体意识,商贸汉英翻译中存在文体修辞失误问题。采用比较法对原文(SL)的文体修辞色彩进行分析,找出译文的文体修辞失误之处,然后对症下药,从纵聚合轴上可替换的语义同义或近义词场中选择修辞恰当、文体得当的词,可纠正文体修辞失误问题。  相似文献   

2.
语义修辞是利用言语单位语义特点及相互关系构成的一类修辞方法,实际存在五个小的类别,即同义选择修辞、同义配置修辞、反义配置修辞、类义配置修辞和上下义配置修辞.语义修辞对语义单位的选择和配置依据的是语义本身特点和语义之间的关系,产生修辞效能所凭依的也是这些语义特点和关系.语义修辞与辞格是不同视角的分类,关系交错.  相似文献   

3.
同义词在语篇层面上具有修辞和衔接功能。同义词不仅指那些被纳入同义词词典的具备稳定同义关系的词汇。在特定的语篇中,本身并无同义关系的词或者本身只是近义或上下义等关系的词同样可以临时成为语篇同义词。语篇同义词灵活生动但难以捕捉。本文从语篇衔接的角度出发,论述了英语语篇同义词的概念及其在英语语篇中的重要作用,并尝试探析语篇同义词的生成途径和具体生成模式。  相似文献   

4.
王振民 《现代语文》2011,(11):26-28
互文又叫互文见义,是文言文中最常见的句式,指一些字数相同(或大体相同)、结构相同(或大体相同)的语句,各句在相对应的位置上,使用同义、反义或意义有关联的词,或同义互训,或上下文意互相呼应、补充的一种修辞方法。简而言之,就是指上下文义互相交叉,互为补充,“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相似文献   

5.
《广雅疏证》以类比手法说明的被释词与解释词之间音义关系的情况,包括:被释词与解释词之间存在词义引申关系、一声之转关系、两个被释词音近则共用一个解释词的义同关系,以及类比词前后的被释词相同或属于同一义类则其解释词相同或义同义近、被释词音同音近则其解释词义同义近关系。  相似文献   

6.
学习或欣赏艺术性的语言,除了词的逻辑概念义、语法义外,还要注意词的修辞义,研 究修辞也必然要分析到词的修辞义。语言的艺术性越强,词义的色彩越浓,修辞义越丰 富。  相似文献   

7.
戴小芳 《文教资料》2011,(21):32-33
语言中的各种材料,从意义之间的角度看,有同义的、反义的、类义的、上下义的等,同义在语言中是大量存在的。本文所要考察的网络缩略语与其原型语构成了一种同义的形式,并分析考察了在同义手段下的缩略语的类型及其所表现的修辞功能。  相似文献   

8.
本文首先分析了"被组合"产生的语义基础,并从"被"字句语法变异的角度研究了"被组合"的衍生机制,指出正是因为"被组合"与"被"字句在语法上有着显著的区别已经成为区别于语法构式"被"字句的修辞构式。此外,根据不同的标准将"被组合"区分为不同的小类,并指出各自凸显的构式义,文章最后总结出"被组合"产生的修辞动因是语言形式与事件图示之间的相似性。  相似文献   

9.
借代修辞与借代义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有人认为借代修辞是借代义产生的根源,当然有一部分借代义的确是从修辞借代演变而来,但修辞借代并非借代义产生的唯一根源。借代只是一种手段,当人们掌握了借代这种方法时就会运用它赋予词新的意义。借代是一种思维方式,它的产生早于修辞借代。  相似文献   

10.
量词可分为物量词和动量词两大类。本文着重谈物量词的近义性与差异性。从它们的比较中还可以看出,量词会产生一些特殊的修辞效果。充分了解量词的近义性与差异性,对解决在语言实际运用中出现的问题,更好地表情达意,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在定中结构中,英语形容词在句法上修饰中心语,但语义却指向句子中或语境中的其成分。本文运用语义指向理论和分析方法探讨了定中结构中英语形容词逻辑语义指向和特点及其翻译方法。  相似文献   

12.
同义变换分析是对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言语形式(语音、词语、句子、句组和篇章)之间可能存在的变换关系进行修辞个案分析的一种研究方法。本文以晋代志怪名著《搜神记》为研究对象,拟从同义变换的主要途径探讨《搜神记》同义修辞的内部规律。  相似文献   

13.
同义变换修辞是古汉语中一种很有效的修辞手段,是言语表达者一种主动积极的修辞活动,若变换得当,能够产生特别的修辞效果.本文以晋代志怪名著<搜神记>为研究对象,归纳出古汉语同义变换的三种修辞功能和语境对<搜神记>同义变换制约的四种表现.  相似文献   

14.
This essay explores the possibility that a rhetorical figure can create, maintain, and mediate a perspective of reality or worldview. By way of an extended example, the rhetorical figure of paradox is cast as an organizing construct, creating a kind of “order”; or logic among experiences and phenomena typically felt to be at odds with one another. The ways in which a “paradoxical worldview”; can come into existence syntactically, semantically, and pragmatically are specified. In addition, the range of reactions to a paradoxical worldview, for both users and non‐users are described. The essay concludes by identifying prototypes, parameters, and evaluation principles for the analysis of paradoxical worldviews. Thus, this analysis ultimately posits that any rhetorical figure can theoretically generate and control a worldview.  相似文献   

15.
同义句是外延意义相同的句子,它们的内涵意义往往并不相同。本文认为,同义句具有不同的修辞色彩,并根据不同的修辞准则,分析探讨了同义句的不同修辞色彩。  相似文献   

16.
运用同义变换分析法,对《搜神记》同义变换修辞的语义特色进行个案研究,可知其主要特色是模糊同义,体现为模糊概念及模糊命题的同义变换两大类型。  相似文献   

17.
以批评语言学为理论框架,着重探讨新闻标题的同义修辞现象,分析同义现象产生的原因及影响,试图找出报纸出版人或集团的价值判断与其标题之间的关联性。  相似文献   

18.
仿拟修辞手段的运用,使作者的批评和揭露有别于一般的直言表达,它营造了嘲讽、讥刺的戏谑效果,冷峻中有犀利的锋芒和机智的攻略,使人心领神会又印象深刻。当下,仿拟性创新词语成为一种时髦,但鱼龙混杂。仿拟修辞应有"积极性"和"消极性"的区别,在构造手法上有仿拟环节,在表达效果上有积极作用的修辞性创新可称为戏仿,凡是具有消极表达取向的应视为恶搞。"积极"的含包括语义、逻辑、语法上的健康性和建设性,"消极"的含义包括语义上的不健康、不正当性,逻辑上的不成立、不可接受性和语法上的不规范或破坏性组合。  相似文献   

19.
王希杰在修辞研究中始终如一地坚守着“同义手段”说这块阵地,对“同义手段”理论的研究大约经历了三个阶段:积累形成期;发展成熟期,延伸扩展期。  相似文献   

20.
在西方语言修辞的发展史上,“受众”经历了由兴而衰、再由衰而兴的过程。而现代修辞理论、实践都以不同的方式重视受众及其在修辞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受众是修辞情景的核心因素之一。在修辞过程中,受众意识影响着修辞内容、形式的方方面面。因此,为了获得合意的修辞效果,修辞者需要考虑受众的功能需要并与之积极合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