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西方消费主义是西方思潮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随着我国经济及大众传媒的发展,渐渐地在我国社会中传播开来,对当代大学生造成了消极影响。本文从介绍西方消费主义思潮的产生及原因入手,详细分析了西方消费主义对大学生的影响,从而提出了应对西方消费主义对大学生的消极影响的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2.
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推进和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西方消费主义思潮迅速传入国内并蔓延开来,影响着当代大学生的消费观念和消费方式.思想政治工作者可以通过加强对西方消费主义的研究,加强对学生开展消费教育的研究,营造积极、健康、文明的校园文化等途径来预防和抵制消费主义对大学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以"消费主义倾向指标"的方式对珠三角高职学生的消费主义倾向进行了实证研究。实证表明:源于西方发达国家的消费主义已逐渐渗透到珠三角高职院校中来,近一半的学生的消费行为和消费观念具有消费主义倾向;消费主义的定义性特征在样本中得到明显的体现,所设计的消费主义倾向指标具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学生的校别、性别与生源地等个人特征对学生的消费主义倾向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消费主义是一种崇尚和追求过度占有和消费作为满足自我和人生目标的价值取向,以及在这种价值观念支配下的行为实践,产生于西方,改革开放以后开始在我国泛滥,冲击了人们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本文分析了西方消费主义冲击下我国大学生消费观念的突出特点,主要表现为消费的时尚性、超前性和炫耀性。指出了消费主义倾向对大学生的负面影响,最后提出了构建大学生理性消费观的措施。  相似文献   

5.
文化消费主义是消费主义思潮在文化层面的衍生和发展,是改革开放以后由西方逐渐渗透和蔓延至中国的一股外来社会思潮。不同于一般的社会思潮,其传播主体更加模糊、渗透方式更加隐晦、话语叙事更加柔和,具有更强的现实危害性。因此,有必要在深度考察文化消费主义泛起成因,揭示其本质所在,把握其渗透逻辑的基础上,从更清醒而精准的战略高度对其进行理论批判和实践纠治,矢志不渝地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优化文化治理环境。  相似文献   

6.
起源于西方的消费主义思潮已经在世界各地滋生蔓延。以高消费和符号价值消费为主要特征的消费主义思潮歪曲了消费原有的意义,与我国传统的消费观念相悖而驰。消费主义思潮在全球蔓延可以从经济、政策、哲学等方面探究其原因。西方消费主义思潮的蔓延,对我国现阶段的思想道德建设有较大的危害性。遏止消费主义的不良影响,引导和教育消费者形成科学的消费观可从多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7.
大学生消费价值观的非理性化是在全球呈强劲发展态势的消费主义对我国青年群体产生深刻影响的突出表现。消费主义文化意识形态的渗透、大众传媒消费主义倾向化的影响、消费主义符号象征意义的蚕食是问题产生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8.
消费主义对我国高校的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产生了重大消极影响,给我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带来了巨大挑战。客观认识和评价消费主义思潮,树立科学、理性的消费观,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加强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师队伍建设,构建良好的社会舆论和文化环境有助于克服消费主义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9.
当今社会大众媒介与消费主义正在走向共谋,引诱人们接受消费主义的意识形态,这其中电视又表现得尤为突出.电视作为一种把视觉与听觉结合在一起的全息媒介,其影响力不可小视.电视宣扬消费主义的两种主要手段是神话与涵化.考察电视与消费主义关系主要存在着三种理论范式,它们是使用与满足理论、传播政治经济学及文化研究.  相似文献   

10.
都市报作为中国报业市场极有价值和影响力的一员,已成为控制和引导都市消费文化的一支重要力量。它直接作用于都市人的消费观念和消费方式,从而影响都市消费文化。但是,都市报在日益浓厚的市场化影响下,也加速了对消费主义文化的传播。虽然这种消费主义倾向从积极意义上看促进了我国消费市场的国际化走向,但过分地传播和引导消费主义文化却与我国的实际国情不符,不利于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因此,都市报应朝着“整合型媒体”的方向发展,引导和传播符合我国国情的、成熟的、健康的消费文化。  相似文献   

11.
布尔迪厄的文化再生产理论产生于上世纪七十年代,是西方社会科学领域中具有代表性的社会批判理论之一。布尔迪厄的文化再生产理论以"惯习""文化资本""符号权力"等概念为核心,揭示出现代等级社会中阶级、文化与权力之间的关系,以及教育如何起到维护和再生产社会等级和结构的文化作用。美国大学的消费主义文化是在美国独特的教育环境下发展起来的,其再生产过程具有特殊性。同时,这种特殊的再生产也带来了值得思考和研究的特殊社会影响。  相似文献   

12.
我国一些大学生被消费主义误导的典型表现是:认同消费主义式“过度”消费是推动国家经济发展的爱国行为,而此却是消费主义获得伦理上的“善”和政治上“合法性”的重要文化策略,其目的是要为资本主义全球扩张克服市场的有限性;误导大学生忽略经济发展具有整体性、长远性和持久性而混淆短期单纯的经济增长为经济发展;把以消费主义式消费拉动经济短期增长的策略解读为经济发展的长期有效政策,而遮蔽了消费主义在缓解经济困局的同时又把经济推入更深的困境.消费主义经济理念为大学生错误的消费观念和行为提供理论支撑,从而危害部分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同时也危及家庭的安乐、校风的良好与社会的安定.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鲍德里亚的"消费社会"理论入手,论述了我国新闻传媒消费主义的若干表现,继而探究了我国传媒产生消费主义的原因、传媒和消费主义的关系,最后指出应该理性的看待传媒的消费主义,认识到消费主义是一种必然,肯定其积极意义的同时,也应看到传媒消费主义的消极影响,传媒要正确引导消费,营造健康、合理的消费氛围,提高公众的消费品味,避免享乐主义。  相似文献   

14.
消费主义思潮是西方社会思潮的主要内容,它是20世纪初产生于美国的一种社会文化现象,主张无限占有社会物质财富,并不断贪婪追求无度消费,是一种主张消费至上的价值观与生活方式。消费主义思潮已对我国高校大学生群体的社会主义价值观造成了严重的冲击和挑战。因此,本文着重分析消费主义思潮影响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将消费主义思潮给大学生的消极不良影响消除至最低程度。这对于实现"中国梦"、构建具有新时代特征的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具有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出生于20世纪80年代的当代大学生作为现代社会青年精英群体,他们的消费方式无疑将深刻地影响到未来中国的消费方式,因此探讨媒介消费主义对于当代大学生群体的影响有着特殊的现实意义。媒介消费主义对大学生消费发生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媒介消费主义影响下大学生消费的矛盾性、大众媒介引领大学生消费时尚和媒介消费主义打造大学生消费的符号文化等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16.
李若衡  陈洁 《教育评论》2014,(3):99-101
受消费主义文化影响,部分大学生的政治信仰具有现实性、功利性、多变性、世俗性,表现为政治理想盲从、虚无,政治情感脆弱、冷漠,政治心理歪曲、异化,政治道德低下、庸俗,对执政党、政府与意识形态文化的认同出现危机。构建公民信仰教育机制当直面消费主义文化,在加强政治认知的基础之上对西方文化作深入的剖析,加强民族文化教育,加强政治道德教育与建设。  相似文献   

17.
“编辑中心制”是西方普遍采用的编采运行模式,传入我国后,引起学者热烈讨论。“编辑中心制”在我国的提出有着深刻的社会背景;编辑的中心地位不仅存在于新闻采编过程中,在文化建构和传播过程中同样重要;“编辑中心制”是与“传媒消费主义”对立的,“传媒消费主义”与我国的国情不符;“编辑中心制”的实现是由“编采合一”到“编采分开”再到“编采互动”的过程。  相似文献   

18.
走出消费主义陷阱,建设和谐型消费文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消费主义作为西方消费社会的主流价值观,正在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对人类的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造成日益严重的危害,而且还在侵蚀着人类的精神文明成果,造成各种文明危机和人性的异化。批判和驯服消费主义是实现人类可持续发展、保证精神文明建设不断进步的一个基本前提。应当在不危害基本生态价值的基础上建立起一种合乎可持续发展和精神文明建设原则的和谐型消费文化,大力倡导精神文化追求,注重市场经济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9.
消费主义在我国的广泛传播,对当前我国青少年的消费观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在对消费主义认识和理解的基础上,着重研究消费主义对当前我国青少年消费观带来的的负面影响,并从社会、学校、家庭等方面有针对性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20.
消费主义对特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消极影响与应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消费主义是西方社会思潮的重要内容,它是把消费作为人生最高目的和最大幸福的一种消费观和价值观,又以个人主义、功利主义、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为基础,并相互交织在一起.消费主义已经对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产生了很大影响,对特区高校部分思想政治工作的消极影响尤深.对此,应从全面讲解消费主义等西方社会思潮、加强正确的消费观和价值观教育等方面加以应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