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刘守华 《中国档案》2003,(12):49-49
2003年9月5日,在宣武区举办的纪念曹雪芹逝世240周年学术活动的新闻发布会上,中国红楼梦学会副会长蔡义江透露,经过文献档案考证及考古发掘证实,曹雪芹在北京的故居遗址已能确认为是“蒜市口十七间半”。应该说,这是一条“迟到”的新闻。早在1982年,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的研究人员就通过馆藏档案发现了这个线索。考证此事的第一历史档案馆研究员张书才先生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说,当时他们在第一历史档案馆现存的清代内务府档案中,发现了一件雍正七年(1729年)的“刑部移会”,其中载明:江宁织造隋赫德曾将抄没曹家的“京城崇文门外蒜市口地方…  相似文献   

2.
管卫中 《档案》2013,(2):27-33
《红楼梦》问世260余年来,曾令一代又一代的读书人掩卷唏嘘,吟咏至今.但是,曹雪芹本人的身影,却如行走在历史云海之中的仙人,时隐时现,时远时近,影影绰绰,凭你费尽目力,也没法看得清晰.曹雪芹活着的时候,是雍正、乾隆时期,距今也就三百年不到的光景.他应当是离我们最近的一位古代大文豪了,但就是奇怪,我们知道司马迁、李白、杜甫、苏轼、李清照……这些离我们更远一些的文学家的身世经历,却搞不清楚曹雪芹一生究竟是怎么活过来的.  相似文献   

3.
查弼纳奏报查抄李煦家产及审讯其家人史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于曹雪芹家世及李煦家世盛衰的档案史料,本馆曾先后公布过多篇。它对《红楼梦》作者曹雪芹家世和“红学”的研究,起了一定作用。现从馆藏内务府满文《上传档》中,译出雍正二年查抄李煦家产并审讯其子李鼎及家人钱仲璇、沈毅士等人的有关史料,予以公布,供清史和“红学”研究参考。  相似文献   

4.
这件档案,是从清内务府《行文档案》(满文)中选译的,系内务府为曹寅子侄曹顺等捐纳监生事致户部的咨文。这是目前所发现记载曹寅子侄的档案中时间最早、内容最为具体的一件档案史料,它为研究曹雪芹家世提供了前所未知的新内容。  相似文献   

5.
曹雪芹致富     
石平 《传媒》2000,(2):41-42
话说曹雪芹当年因断炊无食,眼花心乱,一时竟昏迷过去。不想这一睡觉睡了二百四十多年。悠悠一觉醒来,世事已是“看昨是而今非”了。  相似文献   

6.
一九八三年十一月,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公布了一份新发现的曹雪芹家世满文档案史料。这件档案的公布,引起了红坛的关注和重视,认为这对于进一步探索曹雪芹的生平家世,研究曹雪芹创作《红楼梦》的道路,以及素材取资、时代背景,具有密切的关系和重要价值。同时,由于这件新见档案与旧存档案之间有歧异,也向红学研究者提出了一系列的新问  相似文献   

7.
在一九八二年全国《红楼梦》学术研究讨论会上,我馆代表张书才同志向大会介绍了一件新发现的有关曹頫获罪问题的刑部移会,受到与会同志的重视,不少报纸发了消息。这是对我馆工作的鼓励和鞭策。为了使《红楼梦》研究者及时看到这件有关曹雪芹家世的档案史料,经我馆报请上级批准,决定将新发现的有关曹頫获罪问题的刑部移会汉文原件(全文)、满文原件(首尾部分)影印公布,并将汉文件略加标点分段,排印刊出。同时,将另外四件新发现的有关曹家的档案史料一并排印刊出,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8.
大学士张廷玉等议复陕西巡抚硕色荐博学鸿词事题本乾隆元年九月二十一日总理事务·经筵讲官·少保兼太子太保·保和殿大学士兼管吏部户尚书事加七级臣张廷玉等谨题,为钦奉上谕事。吏科抄出陕西巡抚硕色等题前事内开:据西安布政使司布政使程仁圻、署按察司督粮道席雍呈,蒙督抚两部院案验,雍正十三年十二月初六日准吏部咨,雍正十三年十一月初十日,内阁抄出奉上谕<“国家久道化成”至“特谕”一段,即雍正十四年十一月初九日上谕,故略——编选者注。>钦此。为此,合咨前去。钦遵查照施行。等因。到部院行司。蒙此。又蒙督抚两  相似文献   

9.
坐落在文化古城辽阳的曹雪芹纪念馆,1997年被评为辽宁"五十佳景"之一,为辽阳又添一处文化景观.  相似文献   

10.
l刃JJ.门.1日口,·明代档案·夭启崇祯防务档选刊崇祯十四年明清战防明档选.清代档案·顺治年间长芦盐政题本(上)雍正元年各省关税额史料封睑正初年京敲水利史料伺治初年湖北督抚藩桌道府官员履历光绪末年清廷整饰京徽银钱比价史料宜统元年各省户数统计表册洁末与英俄美日等国商业贸易史料载沐等王公亲贵履历顺治年间长芦盐政题本(下)台湾朱一贵抗i[?史料(.七》雍正年间云南水利史料卉访土尔启特回归奏折选译铜仁赵子淡率团众抗粮史料先绪,长年学政史料选载颗治年间两淮盐务题本台湾朱一贵抗清史料(中)道光五年议行潜粮海运事宜史料(上)清…  相似文献   

11.
前记:去年 4月 7日,南阳作家周熠先生在《河南日报》的文艺副刊上发表了一篇《新春读“红楼”》的文章,认为“曹雪芹及其补续者高鹗在《红楼梦》中,对于地方语,甚至是南阳方言和土语的运用,也极其成功”。周先生称:“阅读中不完全摘录,这样的方言和词汇就达百条。”周先生猜想,一是曹雪芹可能到中原采风;二是南乡文化历史的昌盛,可能对北京文化有所侵润;三是他身边的乳娘、仆童等可能是南阳人。  读了周先生的文章,感到十分亲切,极有兴趣。当时就给他的女公子、我的同事周岩森打电话。“留点版面”,我也要就《红楼梦》的方…  相似文献   

12.
《档案与社会》2002,(5):44-45
雍正七年编纂的《大义觉迷录》记载一则民间传闻:“圣祖皇帝(康熙)原传十四阿哥胤(礻题)天下,皇上将十字改为于字。”是说康熙传位遗诏原文是“皇位传十四子胤祯”(胤(礻题)原名胤祯,因雍正皇帝名胤稹,为避讳,胤禛当皇帝后,胤祯改名胤褪)。而康熙的第四子胤稹把遗诏的“十”改为“于”,“祯”改为“稹”,  相似文献   

13.
陈洁 《浙江档案》2012,(8):21-23
以《档案》与《大揭秘》为代表的档案栏目为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了新思路.今年年初,两家栏目均以“雍正”为主题制作了一至两期节目,取得了良好的收视效果.本文以此为研究对象,对比统计两者对于雍正档案的开发利用情况,归纳其共有特征.  相似文献   

14.
清代军机处,是清王朝在雍正八年(公元1730年)设立的一个中枢机构。初设时名“军机房”,雍正十年,颁“办理军机”银印,改名“办理军机事务处”。军机处的设立,标志着清王朝君主专制制度发展到了顶点。 但是,在较长的时期内,一些官私著述不承认它是国家的正式机构(直至嘉庆朝修《会典》时,才将军机处叙入)。笔者参加过军机处遗存档案的整理,拟对这一机构的设立、职掌、性质以及它在清王朝国家机构中的地位诸问题,作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15.
办理军机事务处,是清朝雍正年间设立的中枢机构。关于其成立的准确时间、名称演变等等,官私著述历来众说不一,归纳起来,可按年分为如下四种观点: 1.七年说。清人王昶的《军机处题名记》内称:“先是,雍正七年,青海军事兴,始设军机房……后六年,上即位,改名总理处。乾隆三(二之误——引者)年,王大臣请罢之,诏复名军机处。”今人张德泽先生的《军机处及其档案》、《清代国家机关考略》认为,雍正七年六月在内廷设立军机处。季士家先生认为军机处的设立经历了军需房、军机房、军机处三个发展阶段,并指出:“军机处成立于雍正七年六月初十日(1729年7月5日),当时的名称谓军需房。”南炳文先生认为“军机处设立于雍正七年,可能在二月十八日至五月十日之间。”庄吉发先生的《清代奏折制度》一书,旁证博引,论述军机处设于雍正七年,并考证了军  相似文献   

16.
明初,京内外大臣皆以奏本具奏,但因奏本用细字,字体必须用洪武正韵,又要于末幅标明字数及用纸张数。所以,永乐年间出现了书写较为方便的题本。自是题本、奏本并行。奏本自明代洪武年间定制至清代乾隆十三年废除,行之近三百八十年。对奏本是否用印问题,长久以来,学术界一般认为“清承明制,公事用题本,私事用奏本,题本用印,奏本不用印”。清代典籍认为这是沿自明代的规定,如《光绪大清会典事例》卷1042《通政使司》载:“乾隆十三年谕:向来各处本章,有题本、奏本之别。地方公事,则用题本;一己之事,则用奏本。题本用印,奏本不用印,其式沿自前明。”吴振棫《养吉斋丛录》卷23亦载:“顺治二年,命各衙门皆缮本章,而有题本、奏本之别。公事用题本,一己之事用奏本。题本用印,奏本不用印,沿明旧式也。”但据笔者考证,明代奏本不但可以奏公事,且规定必须用印,而公题私奏和奏本不许用印的规定,是雍正二年才开始实施的。  相似文献   

17.
“写作漫谈”专栏是探讨各类文体(包括报告文学、小说、散文、诗歌、政论等)写作理论和写作技巧的百花园,是研究写作一般规律、学习写作基础知识的园地。她既有别于“业务研究”(主要是新闻业务研究),也有别于“作品赏析”(主要是有针对性地评介一些作品)等专栏。办好这一专栏,有助于提高采编人员和通讯员的基本写作素质。本期发表的《曹雪芹写“笑”》就是一例。为了探索和界定这一专栏的内涵和特征,本刊拟筛选一些相关文章陆续发表,同时欢迎广大作者和读者也能推荐和撰写此类文章在本栏发表。  相似文献   

18.
会考府成立于雍正元年(1723年)正月,至雍正三年八月裁撤,存世不足三年。由于它具有准驳一切钱粮奏销事务大权,且由权位最重的怡亲王允祥、吏部尚书隆科多、大学士白潢、都察院左都御史朱轼任总理事务王、大臣,因此引起了清史研究者的特别关注。 馆藏会考府全宗档案共有115件,其中满文档案32件,其余为满汉合璧档案,现将汉文档案全部刊布,供研究参考。 ——编选者 王道瑞  相似文献   

19.
年初,中央电视台推出44集电视连续剧《雍正王朝》。该剧以其独特的历史魅力和艺术手法,刻画了一代帝王雍正的历史形象,观众都锁定频道关注雍正其人,“街谈巷议论短长,千秋功罪任评说”。电视剧不是历史教科书,让我们走出“戏说”,听一位历史档案工作者,依据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所藏雍正朝档案的记载,论述雍正在位期间禁革陈规陋习、整顿吏治、淳化民风的若干举措,从一个侧面向读者展现一个真实的雍正皇帝。  相似文献   

20.
1985年《历史档案》第2期,刊发了徐恭时同志题为《寅宣子系似丝梦——新发现的曹雪芹家世档案史料初析》的文章,恭时同志说,1983年11月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公布的《总管内务府为曹顺等人捐纳监生事咨户部文》(下面简称《咨户部文》),引起了红学界的关注和重视,对进一步探索曹雪芹的生平家世以及《红楼梦》的素材取资具有密切关系和重要价值;同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