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新闻线索的识别和和选择,是新闻采写者的基本功。有人说,世上没有没有新闻的地方,只有没有新闻敏感的记者。此话不假。在我们的周围,不是没有新闻,而是缺少发现,缺少一双“新闻眼”。只有发现,才有开掘。新闻线索隐含在事物运动的过程之中,隐含在众多的一般性事物之中,需要新闻人把它们筛选出来。  相似文献   

2.
新闻界有一句流传的口头禅:没有事实便没有新闻。而因为发现是客观事实转化为新闻报道的关键点,其实更可以说,没有发现便没有新闻,更不会有精品新闻。一、什么是新闻发现新闻发现是建立在新闻实践基础上的一种复杂的认识和思维活动,是新闻工作者通过对客观事物的主观认识,发现客观事物所蕴涵的新闻价值的过程。  相似文献   

3.
采访,是获得新闻的基本手段。没有采访就没有现代新闻事业,没有采访也就没有记者工作。谈话是新闻采访中的主要形式,谈话的目的是为了采集新闻事实,要求记者在有限的时间内,最大限度地挖掘出新闻所需要的事实材料。在我们整个新闻采访活动中,谈话采访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要想成功地接近采访对象,需要谈话,接近采访对象后,要得到有价值的新闻素材,也需要谈话。  相似文献   

4.
随着新闻写作形式的不断创新,有一种新闻不时出现在各类媒体上。尽管它也是以目击形式出现的,但它选择的不是已发生了的新闻事实,而是没有发生的,即“某某事情没有发生”。从没有发生的“新闻事实”本身理解,它似乎并不构成新闻;但如果将“某某事情没有发生”作为新闻事实,它又确确实实是已经存在了的。从这个意义上讲,它也可算作是新闻。也许因为这种形式在新闻作品中所占比例较小,也许因它本身就是某种分类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目前的各类新闻教科书尚无有关的专门分类与介绍。但从新闻采写实践的角度讲,这种新闻形式因其视角独特,在一些新…  相似文献   

5.
新闻到底有没有指导性呢?回答是肯定的。只是没有任何目的,不带任何倾向的纯信息传播恐怕是没有的。有的同志认为,新闻有没有指导性是无产阶级新闻同资产阶级新闻的根本区别。似乎新闻的指导性是无产阶级所独具的,而资产阶级新闻就不讲究指导性。  相似文献   

6.
要坚持新闻的党性原则和社会主义政治方向,我认为在新闻实践中应该正确认识和处理好三个问题:第一,新闻与新闻工作的关系。新闻要通过新闻工作者的工作得以传播。没有新闻工作者,没有现代化的新闻手段,新闻就难以广泛传播。这说明,新闻与新闻工作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凡是具有新  相似文献   

7.
任杰 《青年记者》2002,(9):25-25
笔者认为,新闻策划有广义和狭义之分。新闻策划的依据是客观存在的新闻事实,或者是即将发生的符合事物发展规律的新闻事实,它是人的主观能动性和客观事实的有机统一体。这里之所以说是“新闻事实”,是在强调客体的新闻价值。如果没有新闻价值,就没有进行新闻策划的必要和基础。  相似文献   

8.
毛玉西 《新闻战线》2022,(12):37-40
本文从全媒体时代背景出发,从四个剖面阐释了全媒体时代如何影响新闻语言和新闻生产,分析了新闻生产在主体、议题、工具、形态四个方面的巨大变化,明晰了全媒体时代新闻生产的“三不变”;坚持新闻真实性的本质没有变,新闻价值追求有意思、有故事、有意义的取向没有变,坚持“四力”要求没有变。  相似文献   

9.
没有精品意识,难以创造经典作品;没有经典作品,难以打造精品报纸。与一般的新闻作品相比,新闻精品不仅在题材上、写作上应该非同一般,其社会效果以及在新闻业务方面的效应,甚至在新闻队伍建设、新闻事业发展上,更是非同寻常。  相似文献   

10.
曹辉 《视听纵横》2009,(4):31-32
目前,一些新闻报道往往仅停留在单纯播出新闻事件本身,没有最大限度地把新闻做充分,欠缺对新闻报道的挖掘延伸,没有扩大新闻事件的社会影响力,当然,更谈不上发动社会力量来实现新闻价值的最大化。本人在多年的新闻实践中发现,延伸新闻可以实现多重效应,爆发出意想不到的能量。  相似文献   

11.
没有精品意识,难以创造经典作品;没有经典作品,难以打造精品报纸。与一般的新闻作品相比,新闻精品不仅在题材上、写作上应该非同一般,其社会效果以及在新闻业务方面的效应,甚至在新闻队伍建设、新闻事业发展上,更是非同寻常。  相似文献   

12.
新闻发现是新闻记者重要的业务技能之一。但是,在传统的应用新闻学格局中却没有新闻发现的地位。大学新闻系没有专门的新闻发现课程。新闻学辞典中甚至找不到“新闻发现”词条。本文试对新闻发现的内涵、外延及其在应用新闻学中的地位,作一番探讨。  相似文献   

13.
没有个性就没有区别,没有订制就没有特色。军事新闻摄影的个性订制,是区别于其他题材新闻摄影的关键。拍摄具有突出个性的军事新闻摄影作品,既是军队新闻宣传的需要,也是适应全媒体时代新闻激烈竞争的需要。  相似文献   

14.
钟贤 《新闻前哨》2003,(9):70-70
经济新闻是商品经济的产物,没有商品经济,就没有经济新闻。随着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商品经济的迅猛发展,经济新闻的地位和作用日趋重要,经济新闻的时代特征也越来越鲜明。同时对记者采写经济新闻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笔者认为,在对经济新闻的界定、本质把握的同时,作为一名驻站记者,采写经济新闻时  相似文献   

15.
在PC互联网时代,我们开始讨论媒体融合,很多报纸以最低廉的价格,将采集到的信息内容提供给了门户。而今天,门户已经消灭了纸媒品牌,没有一家纸媒在门户上有品牌。门户所有的新闻都是新浪新闻、搜狐新闻,没有某家报媒的新闻,没有《京华时报》的新闻。门户抢掠了报纸的收入,这是一个历史的必然,  相似文献   

16.
推进新闻策划选题在新闻报道中有效发挥了积极作用。这些多数是怎样指导和影响新闻报道策划的,而对新闻报道策划选题的一些关键要素研究和涉及较少。新闻策划选题的要素是构成新闻策划的必备条件,没有新闻策划要素就没有所谓的新闻策划选题。  相似文献   

17.
《羊城晚报》、《新民晚报》等许多晚报,都在一版之外,另于第二版设置综合新闻版,或类似综合新闻的地方新闻版。《唐山晚报》也如此。 综合新闻版既没有要闻版的优越位置,也没有要闻版的优先内容,只能甘居于新闻版第二。但  相似文献   

18.
“没有发现就没有新闻”,这一论点,已被越来越多的新闻工作者认识。但失去了受众的需要,被发现的新闻依然苍白而没有价值。因此,在新闻媒体之间日趋激烈的抢夺新闻受众的争雄中,在深层次的新闻改革中,认真研究受众心理,真正把新闻受众作为新闻活动的起点和归宿,作为新闻事业的主人和服务对象加以研究,不但显得非常必要,而且可以说是关系到新闻事业是否能够生存和健康发展的大问题。在此,本文试从新闻受众心理的内涵和实质、新闻受众心理的主要特征、新闻受众的群体心理三个方面,浅析新闻受众心理。不对之处,请方家指正。  相似文献   

19.
生活服务类报纸还要不要做新闻,做什么样的新闻?信报曾经为此徘徊过,最终落脚在以一种独特的方式来处理新闻."没有新闻就没有冲击力,就不能抓住读者",信报对新闻做了另类化的处理.  相似文献   

20.
“缺憾新闻”不容忽视“缺憾新闻”,这是我从一些记者的新闻报道中发现的。我之所以称其为“缺憾新闻”,是由于这种新闻使人看(或者听)过之后因其某种匮缺而遗憾——记者在新闻报道中该讲的没有讲或者没有讲清楚,受众想知道的没有说或者没有说明白,给人一个不明不白的疙瘩,使人憋得慌,闷得慌,甚或对其新闻的可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