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石油天然气钻探工程中,由于地质条件复杂,储层性质各不相同,在钻探过程中常出现井塌、埋钻和井漏等工程事故.聚合物钻井液体系,采用多种聚合物添加剂改进钻井液性能,针对不同储层特性配置独特配方,可以有效避免上述工程事故,大幅提高原油产量.以鄂尔多斯盆地西缘断褶带上的麻黄山地区为例,2002年以前该区采用传统钻井液作业.工程事故频发,大大限制了原油产量.2002年后采用聚合物钻井液体系,针对不同储层配置配方,结合适宜储层特点的储层保护措施,使该区块的原油产量有了重大突破.以MC-2井为例,初产50立方米/天,稳产20立方米/天.开辟了麻黄山地区石油钻探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2.
复合盐强抑制润滑钻井液是一种适应全程小循环钻进,有效控制井径,显著减少废弃钻井液排放量的钻井液体系,该体系在上部地层通过氯化钙钻井液实现小循环施工,目的层前加入氯化钠、氯化钾等无机盐进一步增强钻井液的抑制性。该钻井液抑制能力强、护壁性好、固相容量大、亚微米颗粒含量低、低滤失、润滑性好、适应性广、易转换,能有效控制井径,从而保证固井质量,有效保护储层。  相似文献   

3.
刘平均 《内江科技》2011,32(7):105-105
HH37P1是中石化华北分公司在镇泾油田布置的第一口水平井,该井开钻井眼大,钻井液上返速度低,容易出现井底沉砂,地层成岩性差、易发生地层坍塌等复杂情况。在施工中全井选用基聚合物钻井液体系,成功完成了施工任务。  相似文献   

4.
Q7P1井是江苏油田首口采用小井眼水平段多级分段压裂动用致密砂岩油藏的水平井。根据该井的油藏特点、井身结构以及小井眼钻井液性能要求,分析了钻井液技术难点,开展了钻井液体系配方优选和随钻跟踪研究。该井钻井施工顺利,钻井效果好,该井的成功钻探为江苏油田后续小井眼水平井钻井提供技术借鉴。  相似文献   

5.
针对在韦23-2,周44-3井实施“五个一”工程中存在的问题,在周44-4井“五个一”工程施工中,从钻井液的固相控制,携砂能力,井壁稳定问题,流变性调整,防定向仪器砂卡等方面出发,采用了暂堵型两性离子聚合物润滑防塌钻井液,同时制定出合理的钻井液维护处理方案。现场结果表明:该钻井液体系无用固相易控制,携砂能力强,抑制性效果好,顺利完成了钻进,电测,下套管和固井作业等施工,成功实现了“五个一”工程,大大缩短了钻井周期,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6.
联X44井由于地面布井条件极度受限,为满足地质中靶要求井眼轨道设计为帐钩型剖面,该剖面井眼轨迹难控制,摩阻与扭矩大,井眼清洁困难。针对该井特殊的井眼轨迹及地层特点,特选用复合有机盐钻井液体系完成三开钻进。现场应用表明,该体系润滑性能突出,抑制能力强,流变性好切力低,能满足帐钩型井眼条件下的钻井液性能要求,全井施工顺利,电测一次成功。  相似文献   

7.
全胜利 《内江科技》2011,32(10):117-117,145
目前,随着大牛地气田钻井技术的日益成熟,本文针对该地区钻井液体系、井眼稳定、减阻防卡和气层保护等关键技术进行了深入研究和实践应用,基本上形成了具有本气田特色的钾胺基聚合物钻井液完井液体系并且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及时解决井内遇到的具体问题,特别是通过控制钻井液分段性能的快速钻进技术,推动和加快了大牛地气田建设与开发的步伐。  相似文献   

8.
刘玉勇 《内江科技》2013,(2):125+135
本文分析了达深12井钻井液的技术应用,为了勘探大庆油田的储备情况,达深12井钻井深3000m,为了防止坍塌事故、提高井壁的护稳能力,抑制泥岩,采用了钾盐聚合物钻井液使其适应复杂的地下情况,提高原油的产量,保护施工井,避免事故发生,应用结果可知钾盐聚合物钻井液抑制能力强,且具有防坍塌、高润滑的特点,满足达深12井的施工要求。  相似文献   

9.
郝超 《内江科技》2014,(6):39-40
长北区块属于长庆油田勘探开发的重点区域,而CB7-3是长北项目上的一口双分支水平井,本文介绍了用于斜井段的KCl聚合物钻井液体系。该井在斜井段使用KCl聚合物钻井液体系有效的控制了"双石层"的垮塌,避免了PDC钻头泥包,有效的解决了大斜度、大井眼携岩难和煤层段坍塌等问题。并且以较低密度钻井液1.15 g/cm安全穿越刘家沟地层避免了因密度高使这一地层发生漏失引起的井下复杂问题;而且此钻井液体系表现出良好的润滑性能,用三只PDC钻头完成二开12 1/4"井眼的钻进,同时其中一只钻头进尺达到1669米,创造了这一区块的最高纪录。为该区块二开复杂井段安全、快速、优质施工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有力的技术支持。3  相似文献   

10.
长北区块属于长庆油田勘探开发的重点区域,而CB7-3是长北项目上的一口双分支水平井,本文介绍了用于斜井段的KCl聚合物钻井液体系。该井在斜井段使用KCl聚合物钻井液体系有效的控制了"双石层"的垮塌,避免了PDC钻头泥包,有效的解决了大斜度、大井眼携岩难和煤层段坍塌等问题。并且以较低密度钻井液1.15 g/cm安全穿越刘家沟地层避免了因密度高使这一地层发生漏失引起的井下复杂问题;而且此钻井液体系表现出良好的润滑性能,用三只PDC钻头完成二开12 1/4"井眼的钻进,同时其中一只钻头进尺达到1669米,创造了这一区块的最高纪录。为该区块二开复杂井段安全、快速、优质施工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有力的技术支持。3  相似文献   

11.
《内江科技》2015,(10):39-40
羊深1井为西南油气分公司在四川盆地川西坳陷石羊镇构造部署的一口预探直井,该井地质条件较为复杂,施工难度较大。本文主要采用优化的钾盐聚磺钻井液体系钻井,安全提前完钻,节约钻井成本接近10%。  相似文献   

12.
王磊 《内江科技》2013,34(5):18+41
在注聚开发过程中,随着聚合物累计注入量的增加,注入状况逐年变差,有35%以上的井油压与注入压力相当。有些井由于注入压力高,被迫注水降低注入压力后再实施注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注聚开发效果。本文针对注聚井不同的堵塞类型,开展自生热活化氧化复合增注技术室内研究,对目前现有的生热剂进行筛选评价,研究适合的生热体系,活性氧化解堵体系,进行复配研究,并对其复合注入工艺进行了优化研究。  相似文献   

13.
为提高钻井液环境友好性,研发了环保型去磺化钻井液体系,其基础配方为:3%预水化膨润土基浆+5.7%聚合物降滤失剂JY-1C+5%页岩抑制剂YFKN-C+3%润滑剂JHL-03+3%封堵剂JHS-01C。与现场应用的两种聚磺钻井液对比,该钻井液体系无毒、无污染、可降解,符合环保要求。  相似文献   

14.
李三杰 《内江科技》2009,30(3):106-106
本文结合史南油田的地层特点,优选了钻井液体系和配方。该钻井液体系具有很好的抗温、抑制、防塌、油气保护性能和润滑性能等,维护简便,性能稳定,在防止粘卡、井漏等方面具有很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CB8-3井是壳牌长北项目C8井丛的一口双分支水平井,目的层在山西组砂岩层。针对该井所在区块复杂地层特点,结合近几年的现场经验总结和大量的室内试验研究,在CB8-3井二开121/4〞井眼钻进中使用SJY-1强抑制钻井液体系,该体系具有强的防塌抑制性,扭矩和摩阻低,润滑性能好,井眼净化能力强,起下钻无阻卡现象,下套管顺利,SJY-1强抑制钻井液体系在CB8-3井的成功应用为该区块二开复杂井段钻进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有力的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6.
为解决钻井过程中井漏,减少对低压、低渗油气藏的伤害,研究了适用于七个泉等油田地层特点的微泡(可循环)钻井液体系。该技术对于地层压力系数在0.6~0.8,岩性多为砂质泥岩、细砂岩、砾石的七个泉等低压、低渗油田,有效的解决了由于钻井液密度对裸眼井段所产生的压力超过其破裂压力很容易引起的严重井漏问题。提高了该地区的钻井速度,有效地保护了油气层。通过在七4-13井成功应用微泡(可循环)钻井液技术,为该技术能够在该地区得到推广应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7.
聚合物驱油藏是由非牛顿—牛顿流体形成的径向复合油藏,油藏内的流体性质和渗流特征都发生了复杂的变化。针对注聚合物油藏,分析了其油藏特征、压力特征及聚合物溶液的流变性特征,建立了聚合物驱复合油藏试井解释模型,编制了基于聚合物驱油藏模型解析解的试井解释软件,并结合现场实测数据,分别用解析解方法和数值方法对注聚合物并和区块进行了解释。通过对解释方法和解释结果进行分析、对比两种解释方法的优缺点,找到了能较好地解决聚合物驱油油藏试井问题的试井解释方法。  相似文献   

18.
华桂友  舒福昌 《内江科技》2009,30(12):17-17,34
本文介绍了国外的一种新型的可逆的逆乳化钻井液,同时还综述了该钻井液体系的一些优良的性能和在世界部分油田的现场应用情况。此钻井液除了加入一种胺基表面活性剂外,其组成与普通的油基钻井液一样,在钻井过程中与普通的油基钻井液性能相当。当加入酸的时候,就会反转成为水润湿的钻井液,这样有利于清洗井眼并尽量降低完井损害。解决了油基钻井液提高钻井效率与改善油井产能之间的矛盾。  相似文献   

19.
本文对聚铵体系钻井液在延201—2井定向的钻井实践。  相似文献   

20.
联X40井是江苏油田一口钻井液施工难度较大的长裸眼定向井。¢215.9mm裸眼段长达2615.15m,裸眼跨度大,钻遇地层复杂。本文通过采用合理的钻井液体系及相关的施工技术措施,满足了长裸眼定向井施工的需要,钻井液性能良好,解决了深井长裸眼等复杂条件下的定向钻进防卡、防塌等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