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语言教材中承载着文化传统与民族精神,本国文化与外来文化。本文将中加语言教材进行对比,并从两种教材的差异中找出其所反映出来的文化差异。  相似文献   

2.
在汉语教学过程中,中国文化的学习必不可少,它是使学习者更好的学习和理解汉语的必要基础,更是汉语魅力的体现.所以汉语教材中的中国文化因素尤为重要.对文化教学作过多的理论论证,其实际意义并不大,如何将语言与文化教学完美融合才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在汉语教材中中国文化因素的引入值得探究.本文论述了在对外汉语教学中中国文化的基石地位,对外汉语教材中引入中国文化因素的重要性,并浅谈在汉语教材中引入中国文化因素的内容及方式.  相似文献   

3.
语言与文化密切相关,学习一门语言意味着学习与其相关的文化.跨文化教学逐渐成为英语教学的热点和目的之一.本文以教材的文化内容为切入点,通过分析<新视野大学英语(读写教程)>的文化内容,了解其内容结构,从而了解其在跨文化教学中的适用性,并还为如何使英语教材适应跨文化教学提出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4.
语言与文化密不可分,语言教学不能独立于文化教育之外,这两者之间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对语言学习而言,文化因素至关重要,英语教师在教授语言的同时,不可忽视对学生进行文化知识的传授,才能使学生在跨文化交际中得体地使用英语.中学英语教学中应充分利用现有的教材和课堂进行文化导入,实施文化教育.  相似文献   

5.
教材中文言文的编排及相关知识的呈现是为了达成文言文的课程目标.根据课程标准中的相关叙述,文言文知识包括文言语言知识、文言文体知识及文言文学文化知识,文章在梳理教材中这三类知识的呈现状况的基础上,分析其与达成文言文课程目标的契合性,以期为教材编选文言文及呈现文言文知识提供启示.  相似文献   

6.
当前,中国语言文化学者试图整合研究方法,对语言、文化、交际、教学进行统筹研究.但在目前,专业俄语教学基础阶段的语言文化教学没有开设专门课程并配置相关教材,系统性差;实际教学多穿插进行,内容零散、浅显;并受制于教材质量和教师素养.故在专业俄语教学基础阶段要整合语言、文化、交际;只有在语言实践教学中,坚持语言与文化互动;循序渐进、适时适度、合理地渗透进典型文化知识; 运用语言与文化互动法、对比法、阐释法、交际实践法,以及多媒体和信息化手段,帮助学生形成跨文化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7.
语言与文化紧密相关,语言教学必须和文化相结合。本文在分析英语教学与文化相结合重要性的基础上,以初中《英语Goforit》教材为例,举出教材中涉及的文化内容课例并简要说明。探讨怎样在英语教学中灵活地导入文化知识,发展学生的文化意识,促进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海外汉语教材文化意识的调查和海外汉语教学环境的分析,我们发现目前海外汉语教材的文化意识普遍比较薄弱,远不能满足海外汉语教学与汉语国际推广的需求。应增强海外汉语教材的文化意识,实现语言与文化的并重,由单纯的语言型教材向语言文化型教材转变,满足海外学习者了解中国,了解中国文化的迫切愿望。  相似文献   

9.
中学生对西方文化了解甚微,应用语言能力薄弱,怎样在英语语言教学中建立一种“文化语言观”,克服交际过程母语文化的影响与干扰,消除母语妄化所带来的负迁移呢?笔者认为,在教学中应该重视教材的文化知识挖掘,从教材中品味语言功能内涵,从而提升学生跨文化意识和能力,使学生真正成为有能力的交际者。  相似文献   

10.
相对纸介教材,视听说教材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最大的优势就在于可以把教师要用较多的、复杂的语言才能解释清楚的概念一下子用影像展现出来,生动具体、直截了当.对外汉语视听说教材若能取材于以现实生活为素材的影视作品,不仅能为语言学习者提供真实的语言环境,促使其对汉语的词、句、结构、篇章乃至习惯表达有深入全面的理解;也能使其从教材中直观地了解我国现实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更有助于外国学习者正确理解中国的语言和文化.本文选择T四套2000年后出版的基于电视作品编写的对外汉语视听说教材作为研究对象,着重分析这四套视听说教材的取材和课文话题选择以及各自的优缺点,指出问题并对今后的汉语视听说教材的编写和视听说课程的建设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