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人口流动与人口迁移人口流动是指不改变定居地的人口移动,如旅游、度假、购物、出差等。人口迁移是指一定时期内人口在地区之间作永久或半永久的居住地的变动。两者的区别表现在变动居住地时间的长短。环境自净能力与环境承载能力环境自净能力是对污染物而言  相似文献   

2.
2.直面环境问题 (1)环境问题的产生 环境对人类生产、生活的排泄物具有一定的容纳和清除能力(环境自净能力)。当人类向环境索取资源的速度超过了资源本身及其替代品的再生速度.或者向环境排放废弃物的数量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时,就会出现环境问题。  相似文献   

3.
鸟类是大自然生物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维护生态平衡的重要力量。因此,人类要与自然和谐相处,就必须把爱鸟、护鸟变为自己的自觉行动,大力维护生态平衡,让鸟类与我们同在一片蓝天下,同在一块土地上共生共存。目前,我省共有44个自然保护区,总面积达114万公顷,占全省总面积的7.28%。  相似文献   

4.
李晶 《生物学教学》2003,28(8):25-25
2001年人教版《生物学》七年级上册,“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这一节的教学中,怎样使学生懂得生态平衡的重要性,真正理解生态平衡的涵义呢?我想到了天平,用天平来巧解生态平衡这一教学难点。  相似文献   

5.
生态旅游对于自然保护区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昭山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资源富集,区位优势明显,具有重要的开发价值和潜力。运用SWOT分析方法,昭山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业开发的优势、劣势及面临的机遇和挑战进行清晰地呈现出来,可以促进昭山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20 0 0年 8月 1 9日 ,我国海拔最高、面积最大的自然保护区———三江源自然保护区正式成立。由江泽民总书记题写碑名的“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纪念碑奠基在长江源通天河畔。1 三江源自然保护区是中国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屏障“三江源”是指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发源地 ,素有“中华水塔”之称 ,对我国的生态状况及国民经济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在西部大开发生态环境的治理保护中担负着重要责任。建立三江源自然保护区 ,保护好分布在三江源地区的生态系统、生物物种及其遗传多样性 ,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西部地区包括四川、重庆、云南、贵州、广西…  相似文献   

7.
生态旅游是朝阳产业,它既有利于身心健康,也有利于游客亲近自然,提高自然保护区自养能力,在旅游中提高生态文明意识。湖南东洞庭湖自然保护区是我国重要的国际重要湿地自然保护区之一,动植物资源丰富。本文结合湖南东洞庭湖自然保护区的生态旅游资源开发现状,结合实际案例和数据,详细分析了东洞庭湖湿地生态旅游资源开发所面临的一系列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生态旅游资源开发对策,以推进湖南东洞庭湖生态旅游资源的进一步开发。  相似文献   

8.
生态旅游开发在我国旅游产业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自然保护区进行生态旅游的开发,可以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在科学的管理和规划指导下,以保护自然保护区的生态系统和资源为前提,实施具有可持续发展意义的旅游资源开发,可以有效缓解资金和社区发展的矛盾。首先分析了生态旅游开发对自然保护区的促进作用,并对当前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开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最后提出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开发管理的有效策略,以期为我国生态旅游产业的发展提供更多可参考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皇甫山自然保护区野生动物资源丰富 ,开发利用潜力很大。由于自然环境的人为毁坏和过度捕猎 ,部分种群数量明显下降。作者认为坚持保护、驯养、捕猎并举的原则 ,合理地开发利用 ,才能维持保护区的生态平衡 ,发挥其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0.
陈王钰 《生活教育》2014,(19):91-92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适时地、合理地渗透生态教育,对于帮助小学生树立良好的生态道德观,加强保护生态平衡的意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保持生态平衡是举世瞩目的可持续发展课题,受到了全世界的高度重视。本文拟从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渗透生态教育着手进行一些初浅的探索。  相似文献   

11.
生态平衡是生态环境生态化过程中物质、信息、能量循环的一种相对的稳定状态。高等教育系统的生态平衡是高等教育系统内部各组成部分之间利益均衡的状态。《高等教育生态论》提供了一个从生态学理论系统分析高等教育生态环境运行的崭新视角,为深入认识并解决高等教育系统运行中存在的生态问题提供了可行性路径——生态化。在当下高等教育语境中,生态化的发展趋向是高等教育生态系统走向平衡的过程,是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的愿景。  相似文献   

12.
"生态位过窄"和"生态位重叠度"过高是当前云南各留学生招收高校普遍存在的问题。云南师范大学、昆明理工大学、西南林业大学、云南财经大学、云南中医学院以及昆明医学院的留学生招收生态位均处于2.0以下的较低水平;红河学院与云南师范大学之间,西南林学院与西双版纳职业技术学院之间两两生态位重叠度明显过高。这些问题严重影响着云南来华留学生教育系统的生态平衡,必要的生态质量控制不可或缺。  相似文献   

13.
"天人合一"是中国古代哲学一个重要的命题,其内涵非常丰富,渗透到中国传统文化的方方面面。"天人合一"思想中涵盖的仁爱待物、自然无为、慈悲情怀等内容在客观上涉及了正确利用自然资源、保护生态平衡等问题,对当代生态文明建设有一定的启示。  相似文献   

14.
为了加快实现西部地区教育信息化可持续发展目标,促进西部地区教育信息化发展中各因素和谐发展,本文从生态学视角分析了影响西部教育信息化发展的生态因子,提出了教育信息化发展的三个主生态因子及其所包含的各子生态因子,指出只有保持各生态因子协同发展,立足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角度,才能推进西部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实现系统动态平衡.提出了"以人为本"的西部地区教育信息化可持续发展的生态路径.  相似文献   

15.
翻译生态理论的核心问题之一是翻译的生态平衡。把握翻译生态平衡规律,能从根本上揭示翻译生态存在问题的实质,进而推进翻译生态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
浅析"高技派"建筑的生态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几个高级派的建筑实例的分析,解读高技派建筑在生态平衡和可持续发展方面的积极实践和探索,借此文抛砖引玉,激励本土建筑师投身到我国生态建筑和可持续发展的理论探索和实践中来。  相似文献   

17.
从生态-经济人类学的视角来看,鄂伦春族的经济类型变迁并不是适应森林生态系统的结果,相反是改变森林生态平衡的原因,不是按生态-经济规律自然进化的必然产物,而是在“单线进行论”基础上形成的“进步观”和“政府干预论”的支配下人为进化的逻辑结局。像鄂伦春族这样的小民族的未来发展道路,应在其拥有充分的“环境权”的前提下由其自主选择。  相似文献   

18.
教育是一个特殊的生态系统,教育生态平衡是教育事业健康发展的基本环境,素质教育从本质上说是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教育,只有在教育生态平衡的基础上才能够实现。讨论实现教育生态平衡、加快推进素质教育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19.
生态整体主义认为自然界是一个相互依赖的系统,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人类和其他物种一样,都是这个相互依赖的系统中的有机构成要素。在这个系统中,每一个生命的生存及其生存的质量。都不仅依赖于它所生存的环境的物理条件,还依赖于它与其他生命之间的关系。劳伦斯小说《虹》描写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共存的关系,探索两性关系中的“星际平衡”及灵与肉统一,蕴含着深刻的生态整体主义思想,对于解决当今生态危机具有深刻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0.
王充阊散文中蕴含着深刻的生态思想,其内涵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其一,自然界是一个具有自我生存自我发展能力的动态平衡系统;其二,人是自然的产儿,与万物平等、共生;其三,贪欲是破坏生态平衡的罪魁祸首,人应简单生活,回归自然;其四,科技的发展导致了生态平衡的毁坏,人应增强理性,重塑文明。这种生态思想既源于他对工业社会中入与自然的关系失衡现象的关注,也取决于他深厚的中西文化学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