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浅谈高校学报编辑应具备的素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校学报是展示和交流高等学校科研成果的文化园地,发挥着传播信息、荟萃知识、繁荣学术、发展文化的重要作用.它集学术性与综合性于一体,因而对编辑人员提出更为严格的要求.可以这么说,编辑素质的高低体现和影响甚而决定该学报的学术质量和办刊质量.  相似文献   

2.
现今时代创办精品学报,不仅是社会的需要、读者的需要,也是学报自身生存与发展的需要。而要创办精品的学根离不开编辑的现代意识,即质量意识、责任意识和竞争意识等。只有具备较高的现代意识,学报才能变被动为主动,才能生存、发展、繁荣。  相似文献   

3.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5,20(12):F0002-F0002
在21世纪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需要发达的自然科学,也需要繁荣的哲学社会科学。理论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学术文化是一个民族生存发展的根基, 学报是大学的学术文化品牌。哲学社会科学发挥着认识世界、传承文明、创新理论、咨政育人、服务社会的重大作用。学术理论期刊是繁荣和发展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链条,学术理论期刊的编辑是我国哲学社会科学者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社科学报工作者既肩负着繁荣发展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历史使命,又担负着塑造高校学术形象、展示高校学术水平的重大责任。高尚的职业道德是我们广大社科学报工作者做人的准则,也是我们做好本职工作的基本素质要求。为此,我们倡议如下:  相似文献   

4.
高职学报编辑队伍建设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职学报是我国学术期刊界的一支生力军。由于高职学报起步晚,学术平台低,特别是编辑队伍建设滞后,使得高职学报在繁荣我国学术文化的同时,其生存和发展受到一定制约。加强高职学报编辑队伍建设,落实政策,优化环境,慎重选人,加强学习,不断提高编辑的综合素质和职业精神,是进一步办好高职学报的有效措施和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5.
高校学报是民国时期学术文化繁荣的重要载体,尽管经费窘困,但得益于校方划拨经费、学报销售收入、广告收入以及社会捐赠,民国学报得以生存和发展,成为政治动荡而学术繁荣这一悖论性现象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6.
高校学报是民国时期学术文化繁荣的重要载体,尽管经费窘困,但得益于校方划拨经费、学报销售收入、广告收入以及社会捐赠,民国学报得以生存和发展,成为政治动荡而学术繁荣这一悖论性现象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7.
高校学报是学术研究的物质载体,不仅承担着传播知识的任务,而且承担着传承文明、繁荣学术的历史使命。学报编辑作为学报内容的缔构者和把关人,他们的价值观和人文精神影响着学报的现状和未来。  相似文献   

8.
实现编辑工作现代化是新时代发展的需要,它可以提高编辑的工作效率,缩短学报的出版周期,增强学报的学术价值,使学报的发展充满生机和活力。  相似文献   

9.
编辑出版是文化生产和传播的基础环节,肩负起构建和谐出版,促进和谐文化建设的历史重任。作为21世纪学报的主人,编辑的精神面貌和学术水准将直接关系学报的未来。为此,从编辑的学者化定位与学报的办刊水平、学报的类发展困境与学报的可持续发展等方面,阐述了编辑的学者化定位与21世纪高校学报可持续发展具有密切的关联性。  相似文献   

10.
高校学报编排规范化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校学报编排规范是学报编辑工作中应遵照的模式。实施学报编排规范是提高学报质量的需要 ,是学术信息传播的需要 ,是存储检索的需要。目前一些高校学报在编排规范化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 ,编辑和论文作者应给以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11.
大学学报编辑所处的学术文化氛围、财政供养状态和高素质人群的独特特征,是使其成为有别于其他类型编辑的根源。着眼于学术、文化、教育、责任等职业素养的关联需求,导致了大学学报编辑除了基本的职责需要完成外,他们还以公益型为标志,以刊物为阵地,充分促使提升自身学术素养与学者研究共鸣,实现学术争鸣、文化传承、教育发展的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12.
编辑学者化是学报发展的客观需求。编辑学者化要得到落实,必须加强其实践上的可操作性。学报编辑的学者化应以编辑为本位,应根据学报需要和编辑从事学术研究的客观条件,寻求具有编辑特色的学者化之路。  相似文献   

13.
高等学校学报是适应高校学术事业发展的需要而诞生。学术性是高校学报的根本属性,没有任何学术研究价值的学报将会失去其存在的意义和价值。学报学术价值的高低取决于所刊文章学术价值的大小,而文章学术价值的高低则取决于学报编辑主体学术水平的高低。这就决定了从事学报的编辑必须有较高专业学术理论水平。又由于高校所设置专业的多学科性,决定了对学报编辑业务素质的要求是多方面的。编辑也只有努力钻研业务,提高自自素质,才能保证编辑在高校中的学术地位不改变。  相似文献   

14.
从学术期刊发展的角度看,要求编辑具备非常高的学术水平才能承担其选择学术稿件的重任,但主客观条件的限制使学术期刊的编辑很难满足这种基本要求,这就造成了学术期刊编辑的尴尬地位。从理论和逻辑上讲,学术期刊编辑的尴尬地位不可能彻底消除,但可以采取一定的方式缓解。在现实中,唯名论、提高编辑的学术水平和将编辑的部分职能外包都是缓解编辑尴尬地位的选择,其中提高编辑的学术水平是最有效的方式。  相似文献   

15.
学者化是学术期刊编辑成长与发展的必由之路,对于高校学报的青年编辑而言,提高学术素养很有必要,可以通过学历进修、参加学术会议、参与教学科研等方式来提升自我的学术素养。针对当下纷繁复杂的环境,一方面管理部门要重视青年编辑的培养;另一方面,编辑自身也要处理好各种关系,以求得自身发展与期刊发展的双赢。  相似文献   

16.
地方院校学报在栏目建设过中普遍遇到了两大难题:一是栏目设置几乎相同,没有自身特色,导致内容的同质化;二是受众面小导致发行量小,难以扩大自身影响力。要解决这两大难题,地方院校学报必须依托地方特色,突出栏目特色;通过提高编审人员能力与素质以提高特色栏目的质量,从而逐步形成自身的品牌栏目。  相似文献   

17.
In our reflective essay from our multiple perspectives as journal editors, peer reviewers, and published authors, we present ideas about editorial support, democracy, and innovation in the publishing process. As four tenured professors who work in universities in the states of Illinois, Virginia, Texas, and Kentucky, we are a community of editors who are committed to a transparent, service-oriented support process. Our collective experience has allowed us to shape numerous academic bodies of work, culminating in an experiential point of view that reflects a political take on the support role of editors. We include lengthy, databased statements from journal editors in the form of vignettes that underscore the importance of community-based, democratic editorial practices that are themselves simultaneously personal testimonials and political statements. Our call is intended to foster large-scale social change within the academic editorial culture through global understanding about the sensibilities of editors and reviewers as well as authors and publishers engaged in the complex work of publication review. Our academic goal is to enhance fair practices and inclusive opportunities, worldwide, through more relational, equitable, and supportive editorial practices.  相似文献   

18.
高校科技期刊复合型编辑培养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以高校科技期刊编辑培养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对于初步进入科技期刊编辑工作的编辑在编辑业务方面存在的特征,指出了科技期刊编辑培养过程中应注重政治意识培训、出版业务培训、学术理论培训、网络技术培训、继续教育培训、学术交流实践。  相似文献   

19.
Book Review     
Out of considerations as to the importance of university relationships with their various stakeholders, the primary objective of this research project was to identify the perceptions of academic journal editors regarding universities. Editors were asked to provide their perceptions on: (a) the relevance of universities to academic publications; (b) the mutual influence between universities and academic journals; and (c) the participation of editors in universities. Following initial exploratory research, we applied an online questionnaire and received a total of 276 responses from editors of indexed publications, enabling analysis of their perceptions. Despite editors recognizing the influence of universities on academic and scientific communities, our findings point to universities having failed in proactively reaching out to editors, especially surprising given the vast experience held by such figures. A better relationship might serve to enhance the university image and generate new opportunities for attracting resources.  相似文献   

20.
网络时代科技期刊编辑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国际互联网的飞速发展,给编辑尤其是科技期刊编辑带来机遇也带来挑战.结合编辑实践活动,分析了信息时代编辑运作模式和编辑活动的新变化,阐述了信息时代对科技期刊编辑素质的要求,探讨了科技期刊编辑在网络时代转变编辑意识,提升自己知识和能力,树立终身学习意识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