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论“时代女性”梅行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主要论述了茅盾《虹》中的梅行素,她是作者塑造系列“时代女性”形象中具有独特美学价值的人物。梅行素形象的塑造成功,说明了中国的新女性,当她们将个性解放和时代解放融为一体,并在革命的洪流中,克服了自己身上的弱点和缺点的时候,她们的生命就会闪出时代的火花。同时,梅行素这一形象的出现,标志着茅盾“时代女性”系列形象创造的完成,人们从中比较清楚地看到了茅盾的美学追求和美学理想。  相似文献   

2.
在我国现代文学史上,在小说中有许多的新型女性形象,她们都有着各自的特点,都非常的鲜活.而茅盾描绘的女性形象却具有与其他小说中形象不同的特点,茅盾小说中的女性形象是独特的,可以说是一种新型的女性形象.  相似文献   

3.
《水浒传》虽然是一部以男性形象为主的小说,但也塑造了七十多个女性形象。这些女性形象在小说叙事结构、情节发展中有着重要的、不可或缺的作用。她们是围绕男性人物展开的故事里的一个个叙事因子,承担着不同的叙事功能。  相似文献   

4.
《三国演义》是讲述三国时期各国政治与战争的小说,其中短暂出现的女性人物所展现的正面形象也为小说整体增添了不少色彩。无论是女性人物展现出来的温文尔雅还是巾帼豪情,都值得我们认真研究和深刻学习。通过对《三国演义》中正面女性形象进行科学系统的分类,分析每一类女性形象所体现的内在含义和社会价值取向,为全面了解整部小说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5.
陆文采、王建中合著的《“时代女性”论稿》一书,最近由沈阳出版社出版.这是一部对茅盾作品中的新女性进行全面而深入研究的论著;也是一部对我国现代女性文学探讨的论著.全书探讨了茅盾作品中的一系列女性形象,虽不能说是作家所创造的女性形象的全部,却可以说这些女性形象在作家作品中是举足轻重的.多年来,国内外有关茅盾创作的评述文章令人目不暇接,但抓住茅盾最倾心创造的女性形象群,将她们的思想、性情、行动、经历放在一定的历史背景下进行综合研究,并恰如其分地分析她们或正剧或悲剧的命运以及她们在社会中曾起过的积极或消极作用,从而对她们进行时代的评断和排列,却是十分新颖和引人入胜的.依我看来,《“时代女性”论稿》有如下特点.  相似文献   

6.
《祝福》是高中语文教材的经典篇目。笔者认为,小说中的祥林嫂的悲剧命运,不能不说和其他女性人物有密切关系,甚至可以说,就是这些和祥林嫂同性别的女性,直接将祥林嫂推向了命运的深渊。那么,小说中祥林嫂以外的女性如何"为难"祥林嫂的?她们为什么“为难”祥林嫂呢?从这些女性人物的角度,来解读文本,也可以很好的挖掘主题。一.女人们“为难”祥林嫂的表现第一个给祥林嫂命运带来重大转折的女性是她的婆婆。小说中,祥林嫂第一次来到鲁镇,是以一个寡妇形象出现的。  相似文献   

7.
在中国现代文学的人物画廊系列中,茅盾早期创作的“时代女性”形象群是一个独特的存在。“她们”真实反映了时代和生活.凭借其内蕴的丰富性和特异性一出场就为人们所瞩目。这些女性形象塑造方面的成功主要是受茅盾自身独特的生活体验、茅盾现实主义创作方法和作为一个男性作家作者在塑造女性过程中的无形介入等因素的影响。这一形象群无论是对中国现代文学史还是作家自身的整个创作历程都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8.
女性作为格非创作的关键词之一,成为解读格非及其作品不可或缺的一个视角,在他的新作《望春风》中塑造的众多女性人物,她们的创造透示了格非作为男性作家对女性的态度和观念,本文将结合女性主义批评理论,对作品中的重要女性形象进行分析,揭示格非女性书写的独特价值。  相似文献   

9.
王晓云《绿野之城》中的小说,塑造了性格鲜明、生动形象的现代女性群像,她们强烈的女性意识与传统的女性形象迥然不同.本文以这些女性人物为研析对象,从强烈的生命主体性、对自身潜力的不断挖掘、对理想生活的不懈追寻和对现代社会病相的深切体悟与无力对抗等方面,对其中的现代女性意识进行解读,以探析《绿野之城》的独特魅力.  相似文献   

10.
在世人心中,海明威小说中最令人无法忘怀的恐怕是海明威式的“硬汉形象”。他的多数小说就是以硬汉为中心的“男人小说”,而《永别了,武器》则是一部典型的“男人小说”。然而在形形色色令人印象深刻的男性人物下面,则是极度抽象化了的女性人物,她们在小说中起到的作用更像是“女性参照物”。本文也是第一次将海明威小说中的女性形象命名为“女性参照物”,借此来丰富关于海明威女性观的研究。  相似文献   

11.
《水浒传》是我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它塑造了一系列的英雄好汉形象,其中也对多位女性形象进行了细致的刻画,她们对小说主题的揭示起了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通过对书中女性形象的分析,显示出男权文化下女性价值定位的异化。  相似文献   

12.
《聊斋志异》中描写了大批女性形象,她们在爱情婚姻家庭生活中既体现了女性美的一面,同时也反映了女性丑恶的一面,通过对女性丑恶面的反映更加突现了女性美的一面。在社会生活中,她们勇敢机智地同恶势力做斗争,各方面的才能也得到了充分地发挥,这些人物形象丰富了古代小说的人物画廊。  相似文献   

13.
《红楼梦》是我国古代一部经典的古典小说,学者们对书中女性形象的解读与分析不计其数。为分析《红楼梦》中的女性意识和特征,找出形成女性角色们的悲剧的原因,分析并解读了林黛玉、王熙凤、薛宝钗三个最主要女性人物的艺术形象,感受封建社会下各位女性角色各异的生活方式和她们所具有的无穷魅力。  相似文献   

14.
纵观茅盾所有的小说创作,我们不难发现,女性形象在他的小说中占有非常瞩目的地位,从而形成了一幅绚丽多姿的女性形象的艺术画卷。在这些女性形象中,蕴含着茅盾对生活的深沉思考,诉说了他寻求女性美的美学情愫,同时,也为他的小说增添了不尽的艺术魅力。正如有的论者所说:从“时代女性”的群像“终因茅盾的倾心尽力的描绘,而在文学史上灼灼生辉,成为一个自成体系的,具有永久艺术生命力的文学形象类型。”①不可想象,如果没有了这些独特的女性形象,茅盾的小说将会变得多么苍白而乏味啊!也正因为如此,对茅盾小说中女性形象的审视…  相似文献   

15.
张爱玲在小说集《传奇》中,以独特的女性视角参与了人物性格的塑造.经过比较,大体上可以将其中的女性形象分为三类:无母爱的扭曲者形象、有自我意识的反抗者形象和无自我意识的顺从者形象.在她们身上,反映了社会对女性的排斥、男尊女卑观念的遗害、女性心理的某些隐秘东西以及作者自觉的女性意识和对男权社会的反叛.  相似文献   

16.
本文主要从三个方面探寻苏童的长篇小说《米》中的女性形象,首先是从女性身份的层面来审视《米》中的女性形象,小说中女性所承担的女儿、母亲和妻子的身份都出现迷失、分裂,在一定程度上,女性特质出现异化;其次是从女性对男权社会的反抗方式来探究《米》中女性形象的独特之处,在《米》这部小说中,女性的反抗性和自身对男性的依附性也矛盾交织于一体,使文本中的女性形象具有了更加复杂深沉的内涵。  相似文献   

17.
本文主要从三个方面探寻苏童的长篇小说《米》中的女性形象,首先是从女性身份的层面来审视《米》中的女性形象,小说中女性所承担的女儿、母亲和妻子的身份都出现迷失、分裂,在一定程度上,女性特质出现异化;其次是从女性对男权社会的反抗方式来探究《米》中女性形象的独特之处,在《米》这部小说中,女性的反抗性和自身对男性的依附性也矛盾交织于一体,使文本中的女性形象具有了更加复杂深沉的内涵.  相似文献   

18.
《聊斋志异》塑造了一批形象鲜明的女性形象,她们不同于传统文学作品中的女性形象,她们是善良的鬼怪狐妖,她们敢于追求婚姻的自由,她们是不输男儿的女强人,她们是经商的奇才。本文通过对这些鲜活的女性形象进行解读来一窥《聊斋志异》的文化价值。  相似文献   

19.
《儒林外史》在刻画男性士子形象的同时,塑造了不少女性形象,广泛深刻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本文试从人物身份、行为方式和观念等方面把书中的女性分为四类:母亲形象、妻妥形象、妓女形象和“才女”形象,并结合当时的社会思潮,从传统文化和女性自身独特心理等角度对她们进行分析,进而探讨几类女性形象的成因。  相似文献   

20.
在鲁迅《故事新编》中《奔月》是唯一一篇涉及世俗婚姻的神话小说,小说中的嫦娥也是唯一一个重点着笔的女性形象。纵观鲁迅笔下为数不多却又意味深长、极具时代代表性的几个女性人物形象,她们都是在封建礼教下苦苦挣扎而不得生路最终走入死境的苦难女性。而嫦娥形象是鲁迅笔下女性人物命运死路以外的另一种探索,从世俗婚姻中的嫦娥的命运出路去思索女性另一种冲破死路的自我解放道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