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邓羽 《兰台世界》2015,(2):63-64
习俗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是历史的见证,既是历史文化,也是档案文化。通过分析"行通济"习俗的起源及现代化转型,阐述了"行通济"的文化内涵及其档案文化特征。  相似文献   

2.
国家档案资源既是国家的宝贵历史文化财富,又是国家信息资源的组成部分,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2002年全国档案局馆长会议明确指出:"要加强国家档案资源建设".这是我国国家档案事业发展的重要战略举措,也是实现档案事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所在.本文拟对国家档案资源建设的创新问题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3.
<正>报业文化与报业经济、报业管理是决定报业发展的三大要素,一个报业集团的发展,不仅体现在经济指标的"硬实力"上,也体现在以文化为内涵的"软实力"上。文化是决定报业特色、报业品质的重要因素,而档案是报业集团历史文化资源建设的重要组  相似文献   

4.
企业档案不仅与企业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而且还蕴含着企业各方面丰富的信息资源和文化要素,它不仅仅是企业技术的储备,也是企业文化的储备。是企业的宝贵财富。一、企业档案与企业文化的联系企业档案和企业文化二者之间相辅相成,互相依托,有着不可割裂的内在联系。1.企业档案具有文化特性。企业档案作为记录企业成长、发展历程的载体,真实地记录了企业文化建设所需的全部资料。从内容来看,企业档案是企业文化的积淀,丰富的档案积淀着深厚的企业文化底蕴。记录着企业历史的档案,能充  相似文献   

5.
"行通济",是佛山一项影响深远、而又独具特色的传统民俗。其核心的仪式是"过桥",内涵是求行运、生子、发财。佛山人"行通济"特意绕行一些关键节点,反映了人们对于古镇的安全、命运、福祉的一种深度关注,实际上整合了桥亭铺区的神圣与世俗空间,以象征性仪式表达了佛山人在剧烈变化的自然和社会环境中确保地方神圣和世俗秩序的愿望。佛山人选择正月十六日"行通济",是在实际日常生活的基础上结合佛山作为工商巨镇的地方特性而形成的独特的社会文化实践。"行通济"民俗,实质上是将个人对于丁财、安全、福祉、秩序的要求,与地方的空间布局、信仰系统、地方历史人物和事件巧妙地交织在一起,以此建构人们的文化记忆。通过对"行通济"民俗仪式的解读,我们认为,民俗本质上是一种地方化的文化记忆,其意义在于加强地方认同。  相似文献   

6.
档案文化是在档案利用过程中对承载城市历史文化、地域文化的档案资源进行解读、编研而升华出的档案成果。伴随着记忆工程在档案管理领域中的渗透发展,档案记忆逐步成为研究档案文化的全新视角。在城市档案管理中,档案记忆承载城市的文化,通过文化同构等方式为城市档案文化建设提供信息资源和信息服务。档案文化不仅是一种文化资源同时还是一种文化品格和文化传承,档案文化承载着人类社会经济的发展脉络。  相似文献   

7.
国家档案资源既是国家的宝贵历史文化财富,又是国家信息资源的组成部分,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2002年全国档案局馆长会议明确指出:“要加强国家档案资源建设。”这是面对入世这一新形势,我国国家档案事业发展的重要战略举措,也是实现档案事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所在。本文拟对国家档案资源建设的创新问题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8.
臧茜玉 《兰台世界》2017,(16):20-25
21世纪档案信息化时代,档案网站已经日益成为档案馆强化公共服务职能和实现档案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重要窗口与平台,合理利用馆藏地方特色档案,加强档案网站地方特色资源建设,有利于打造档案网站区域特色,宣传地方历史文化,扩大档案网站影响力。基于上海市16家区县档案网站地方特色资源建设现状进行调查分析,提出针对性的改善建议,使其建设更加完善,日后为其他地区档案网站的地方特色资源建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档案馆是社会公益性文化机构,承担着"保存历史,传承文明,服务现实"的使命,档案资源建设是其永恒的主题。去年以来,东营市档案馆积极主动地开展当地红色文化档案资源的整合,大力加强特色档  相似文献   

10.
文化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档案事业是文化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档案部门不仅是政治建设、政权运行的重要基础,也是公共文化部门。其重要职责之一就是延续历史记忆、繁荣社会文化。推进档案文化建设,既符合国家关于文化建设的要求,又符合档案事业自身发展需要,是档案部门对档案及档案事业自身属性规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