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枕形导体的空腔结构使它可以代替金属笼或金属圆筒,做静电屏蔽实验。它还可以很方便地演示孤立导体的净电荷只分布于外表面。以下四个实验是上课时实际用到的,效果很好。①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靠近验电器,由于静电感应,箔片会带上负电荷,负电荷互相排斥而使箔片张开。此时用一个枕形导体罩住验电器的金属  相似文献   

2.
用开口空心金属球做净电荷只分布在导体外表面的实验中,有时会发现当验电球与空心金属球的内表面接触后,把验电球移出与验电器上端的金属球(或板)接触时,验电器下面箔片也张开,这一现象解释如下:绝缘体是否绝缘良好,一方面取决于物质的本性,另一方面跟它所承受电压(或场强)的大小有关,在强电场的作用下,很多绝缘体都会变成导体.如果验电球的硬橡胶柄上沾着污垢或在空气湿度较大的情况下做实  相似文献   

3.
正1原装置的不足如图1所示验电器为物理实验室常用的一种图1箔片验电器。极薄、极轻的长方形金属箔片(俗称锡箔纸)一端弯出一个小圆圈后套在验电器金属杆的横轴上,并能绕轴转动。当带电物体与验电器上端的金属板接触时,锡箔片(兼作指针)就偏转,偏转的角度越大就说明物体带的电荷越多。但在使用箔片验电器的过程中,由于搬动、振动、使用方法不当等原因导致锡箔纸弯曲变形,因而不能很好地显示验电器的偏转及偏转角度的大  相似文献   

4.
通过针对学生难以理解或理解有误的几个概念:静电平衡状态、净电荷、空腔导体的净电荷只分布在外表面上,空腔导体的静电屏蔽作用等进行详细解答和分析,从而使学生能正确判定空腔导体的带电情况,空腔导体腔内,腔壳上、腔外的电场强度,电势大小的定性比较以及简单的定量计算。  相似文献   

5.
本文分别用电荷的体分布,面分布模型和虚功原理对真空中处于静电平衡的带电导体表面所受的张力进行了计算。  相似文献   

6.
不受环境影响的验电器浙江江山市第二中学郑德土验电器是电学教学中的常用仪器,用于检验电荷的存在,验证导体、绝缘体等实验。目前学校配备的箔片验电器和指针验电器,在使用性能上受周围环境(空气的湿度及灰尘)影响很大,特别在我国南方的梅雨季节,很难带电。在教学...  相似文献   

7.
静电实验,是中小学常做的演示实验。但该实验却容易失败,特别是在夏季的教室,即便是实验前将毛皮、丝绸、橡胶棒、玻璃棒都保证干燥、干净,却也不易成功。究其原因很多,但主要原因是空气潮湿,电荷在通过验电器上的金属杆时已跑掉,使电荷到不了箔片或到达的很少,导致实验不能成功或现象不明显。  相似文献   

8.
光电效应实验是课堂演示实验中的一个重、难点。做好此实验对于学生理解光的量子性和培养学生辩证唯物主义观点起到重要作用。我们采取如下两种方法进行实验。实验用品8~15W医用紫外杀菌灯管一支、锌板一块、静电计两个、铜网、丝绸、有机玻璃棒、毛皮、橡胶棒、普通玻璃一块,支架、导线等。方法一: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图1静电计锌板有机玻璃棒紫外光源操作方法一、在不给锌板带电的情况下:1将用丝绸摩擦过的有机玻璃棒放置在光源和锌板之间,(由于静电感应的原因)静电计的指针会张开一个角度,用手触摸一下静电计的金属导杆…  相似文献   

9.
1 尺子的刻度变密(1 )仪器 :装满水的透明玻璃杯一个 ,一把刻度尺。(2 )实验方法 :①将刻度尺竖直插入水中。②从玻璃杯上沿着尺子插入的方向向下看。(3 )实验现象 :①发现尺子在水面下的部分变短。②发现尺子在水下部分的刻度变密。图 1(4 )实验分析 (图1 ) :说明 :MM′为水面 ,AB为尺子与水面接触部分 ,AC为刻度尺 ,NN′为法线。步骤 :①先从A点发出一条光线AD ,由于光的折射 ,变为ED。②再由A点发出一条垂直于水面的光线AC。③第一条光线DE与第二条光线AC不相交。④反向延长折射光线ED和BC ,使ED的反向延长线…  相似文献   

10.
许多物理老师在讲摩擦起电时 ,都必须使用验电器来说明问题。教学时 ,往往发现验电器指针不偏转或箔片张不开现象 ,实验得不到有效验证。于是强加“同种电荷互相排斥 ,异种电荷互相吸引这个结论的正确性 ,而草草结束该课 ,学生很茫然。验电器指针不偏转 ,验电箔片张不开 ,究竟是什么原因呢 ?问题的症结在哪里 ?我带着这个问题进行了认真的探讨 ,下面谈谈验电器的保养与维修方法 ,仅供同行参考。1 验电器的结构目前的验电器主要有两种 ,即指针验电器与箔片验电器。这里只探讨指针验电器。它的构成如图 1所示。图 12 验电器的保养一个正常的…  相似文献   

11.
如图 1 ,将滑动变阻器的两个固定端A、B分别与电源两极相连 ,负载RL 两端分别与固定端A及滑动头C相连。接通电源后 ,AC间的电压 (即负载RL 两图 1端电压UL)仅是电源电压E的一部分 ,且随着滑动头C的移动而改变 ,故称分压电路。分压电路是物理实验中常用的基本电路。由于电路结构简单 ,实验中实验条件、器材的选择往往有较大的随意性 ,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实验效果。对电路进行实验研究并从理论上分析 ,能指导我们更有效地开展实验 ,而几何画板这一工具可使我们直观、方便地把握影响UL 大小的因素 ,同时更有效地解决真实实验中调…  相似文献   

12.
感应起电机巳普及全国中小学,可在静电教学中用来获得大量电荷和高电压,能做很多静电演示实验,由于其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不需增加任何电源和附件,只要顺时针方向摇动起电机就能在演示实验中达到其应有效应。但感应起电机并不是经常要用的仪器,一年中只用几次,由于长期存放在橱内,起电机玻璃圆盘上的铝粉箔片上的少量电荷因存放时间长而消失,当教学急需用时常常起不了电。据说明书介绍:“可用胶棒或玻棒摩擦后让圆盘带电?然后摇动起电机即可起电。”这样要花很多时间去摩擦胶棒或玻棒,让玻璃圆盘带足一定的电荷后才能  相似文献   

13.
(1)实验器材 :长纸带 ;方木块A ;托盘B ;测力计C ;砝码若干。(2 )实验装置 :如图 1所示。图 1(3 )实验方法 :将木块用测力计拉住 ,测力计一端固定在桌面上 ,木块A的下面放一长直纸带 ,纸带通过轻绳连接在托盘上 ,轻绳绕过固定在桌边沿上的定滑轮。实验时只要纸带运动 ,不管是否是匀速运动 ,木块A很块就处于静止而达到平衡状态。木块A在水平方向受到向前的滑动摩擦力f和测力计向后的的拉力F ,f =F ,因此从测力计可以直接读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改变A上的砝码个数可以较精确的找出滑动摩擦力大小和压力的正比关系。此外本实验还可…  相似文献   

14.
1 实验目的 (用途 )本仪器用于演示加速上升和加速下降时出现的超重、失重现象。2 仪器构造 (如图 1)图 1  用有机玻璃做成的小方箱A(像升降机的箱体 )里面有一弹簧B固定在底板C上 ,在弹簧B上放一个质量适当的物体D(如木块 ) ,在底板C的下面固定一电池盒E ,在小方箱A的一侧上下各固定一个 2 5V的小灯泡F、G ,在适当位置固定开关弹片H ,触点I、J ,箱顶固定一小绳K ,通过滑轮L到手摇轮M ,滑轮L可固定在天花板上 ,或固定在支架上 ,在箱底固定一小钩N ,用于挂钩码。3 原理摇动手摇轮 ,加速上升 ,物体D处于超重状态 ,…  相似文献   

15.
油轮在惰性化的过程中,由于惰性气体发生器也会产生带电的烟尘,因而将在载油舱的上部空间积聚静电电荷。本文从理论上探讨了带电烟尘的扩散形式和烟气空间电场的分布情况,并且根据实船试验的情况确定,当惰性气体系统发生故障或有空气进入载油舱时,积聚于油舱顶部空间的静电电荷是否已经达到危险值,即是否具有引燃上部油气的能力。试验证明,尽管其静电电位已经限制到诱发刷形放电所需的电位值以下,但是,如果有孤立导体存在,则足以产生危险的火花放电。  相似文献   

16.
二氧化硫的制取及其性质的实验河北承德民族师范学校闫小敏一、实验装置如图示:A——胶头滴管B——胶头滴管C——注射用青霉素瓶D——Na2SO3固体二、实验操作:在150毫升锥形瓶里加入少量Na2SO3,青霉素瓶内壁用水润湿,加入两块黄豆粒大的FeS,滴...  相似文献   

17.
1 教材中该演示实验的不足( 1 )按教材的做法让物体做匀速运动非常困难。教材中的实验装置如图 1所示。通过调整吊盘上重物的质量 ,使沿着拉力方向轻轻推一下木块时 ,木块图 1便能在桌面上做匀速运动。实际进行过操作的教师都知道 ,这是办不到的。有两方面的原因 ,一是长木板各部分的粗糙程度有差异 ,二是肉眼很难分辨是匀速运动还是变速运动。( 2 )不能从实验中得出滑动摩擦力跟压力的正比关系。( 3)不能较好地研究滑动摩擦力跟接触面积的关系。为此 ,我对该实验进行了仔细研究 ,作如下改进。2 实验改进内容改进后的实验器材和装置如图 2…  相似文献   

18.
静电铃的制作王鸿章(江苏省泰县白米中学)制作静电铃来演示同种电荷相互排斥是一个非常有趣的实验.制作方法1.将一直径约5毫米的金属锤(或小螺母)系于长约20厘米的细线的一端,悬挂在支架上.如图中几2.将半球形金属铃(如自行车转铃的一半)置于有金属尖的绝...  相似文献   

19.
我们对"指针式正负验电器"(本刊2008第3期刊登)做了简化和改进:用两个箔片代替指针,一个箔片只能在检验器带正电荷时摆起(如图1),另一个箔片只能在检验器带负电荷时摆起(如图2)。这样,就可以根据箔片摆起的情况判  相似文献   

20.
静电是指高电压、微电量的带电体。两种不同固体接触、摩擦分离后均带有正负不同极性的电荷。174 7年富兰克林开始规定了玻璃棒与丝绸摩擦后 ,玻璃棒带的电荷为正电 ,丝绸带的为负电 ;硬橡胶棒与毛皮摩擦后 ,硬橡胶棒所带的电荷为负电 ,毛皮带的为正电。两种不同固体摩擦后 ,一种带正电 ,一种带负电 ,许多种固体的带电情况排列起来 ,称摩擦起电序列。它是把带正电荷的物质排在前面 ,带负电荷的物质排在后面 ,由于实验条件不同 ,排列的结果不一定完全相同。1958年的资料 :玻璃、尼龙、毛皮、丝绸、纸、棉、封腊、硬橡胶、赛璐璐、聚氨酯、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