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水泥混凝土路面在长时间使用之后,极易损坏且修复困难。因此,处理大量的破碎水泥混凝土路面板是一个非常棘手的难题。文章基于实际工程项目,详细阐述了水泥混凝土路面板破碎的利用流程、涉及的技术难点及应对措施,为工程人员解决水泥混凝土路面板破除后的再利用问题提供了很好的参考和指导。  相似文献   

2.
水泥混凝土路面强度高,刚度大,使用寿命长,养护费用低,已被广泛地应用于高等级路面之。但由于设计、施工、养护等环节的疏漏,加上超载超限车辆的增加,导致路面产生断板、水泥混凝土破碎等病害,且发展十分迅速。而对于断裂、破碎板,严重影响平整度的,通常采用换板的方法进行处治。结合实际,针对这一技术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3.
水泥混凝土路面存在一些缺点和不足主要的是路面普遍存在裂缝和断板问题。水泥混凝土板产生断板后,对路面的使用品质及行车的安全和舒适性会有较大的影响。病害调查结果表明,混凝土板一旦产生了断板,其它病害就会伴随着发生,对于裂缝较宽的断板,如果不及时进行处理,还会使水泥混凝土板发展成为破碎板,使路面丧失承载能力。  相似文献   

4.
水泥混凝土路面在我国已有多年的使用历史,近年来,我国现有的水泥混凝土路面有相当一部分已接近或超过设计年限,随着交通量的增加,尤其是汽车轴载日益重型化,在连续荷载作用下,出现路面损坏,使用品质下降等情况,水泥混凝土路面最严重的病害路面板的断板直至破碎,而这种情况往往是由于板下脱空所引起的。如果能解决板底脱空问题,那么水泥混凝土路面的使用年限将大大延长,板下灌浆技术是很有效的解决办法.它是通过对水泥混凝土路面板下灌注水泥浆液、水泥粉煤灰浆液、水泥砂浆,充实板底脱空空隙,达到稳定水泥混凝土板块的目的,改善路面通车状况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真空灌浆技术在路面施工中的应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泥混凝土路面在我国已有多年的使用历史,近年来,我国现有的水泥混凝土路面有相当一部分已接近或超过设计年限,随着交通量的增加,尤其是汽车轴载日益重型化,在连续荷载作用下,出现路面损坏,使用品质下降等情况,水泥混凝土路面最严重的病害路面板的断板直至破碎,而这种情况往往是由于板下脱空所引起的.如果能解决板底脱空问题,那么水泥混凝土路面的使用年限将大大延长,板下灌浆技术是很有效的解决办法,它是通过对水泥混凝土路面板下灌注水泥浆液、水泥粉煤灰浆液、水泥砂浆,充实板底脱空空隙,达到稳定水泥混凝土板块的目的,改善路面通车状况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李立书 《今日科苑》2009,(24):99-99
水泥混凝土路面在我国已有多年的使用历史,近年来,我国现有的水泥混凝土路面有相当一部分已接近或超过设计年限,随着交通量的增加,尤其是汽车轴载日益重型化,在连续荷载作用下,出现路面损坏,使用品质下降等情况,水泥混凝土路面最严重的病害路面板的断板直至破碎,而这种情况往往是由于板下脱空所引起的。如果能解决扳底脱空问题,那么水泥混凝土路面的使用年限将大大延长,板下灌浆技术是很有效的解决办法,它是通过对水泥混凝土路面板下灌注水泥浆液、水泥粉煤灰浆液、水泥砂浆,充实板底脱空空隙,达到稳定水泥混凝土板块的目的,改善路面通车状况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水泥混凝土路面在我国已有多年的使用历史,近年来,我国现有的水泥混凝土路面有相当一部分已接近或超过设计年限,随着交通量的增加,尤其是汽车轴载日益重型化,在连续荷载作用下,出现路面损坏,使用品质下降等情况,水泥混凝土路面最严重的病害路面板的断板直至破碎.而这种情况往往是由于板下脱空所引起的。如果能解决板底脱空问题,那么水泥混凝土路面的使用年限将大大延长,板下灌浆技术是很有效的解决办法,它是通过对水泥混凝土路面板下灌注水泥浆液、水泥粉煤灰浆液、水泥砂浆,充实板底脱空空隙,达到稳定水泥混凝土板块的目的,改善路面通车状况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市的城市道路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水泥砼路面具有强度高、稳定性好和耐久性好、相对较长的使用寿命和前期养护费用较低等优点,在国内外公路建设中被大量使用。在车辆荷载和环境因素的长期作用下,水泥砼路面的路用性能逐渐衰变而出现露骨、开裂、断板、沉陷、错台、破碎、板底脱空等路面损坏,当路面的使用性能(平整度、抗滑能力和承载能力等)降低到限定底线标准,或者其承载能力已经不能满足交通需求时,可采用加铺沥青面层修复,提高路面使用性能,延长道路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9.
在正常养护情况下、水泥混凝土路面的设计使用年限为20至30年。但是,我国水泥混凝土路面在使用5至10年后,大多数出现了裂缝、破碎板、错台、唧泥、沉陷和接缝损坏等病害。由于缺乏科学的维修和养护方法,水泥混凝土路面的上述病害得不到及时和有效的维修。路面破损程度日趋严重,已严重影响了公路的服务水平和行驶质量。  相似文献   

10.
旧水泥混凝土路面常用的修复方法有:面层直接加铺法、破碎灌浆法、破碎换板法等几种常用方法,但不同程度存在基板难以稳固或路基压实不彻底,承载层软弱,造成新铺面层仍易损坏。并且因施工设备落后造成劳动强度大,施工作业速度缓慢、费用高、影响交通时间长等弊端,而冲击压实机能够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现简单介绍和分析冲击压实机的工作原理、压实效果和相应的施工工艺,以期在今后水泥混凝土路面的修复中,更有效地推广使用这种新型筑路机械和技术。  相似文献   

11.
仇文奎 《今日科苑》2007,(18):201-201
水泥混凝土路面在我国已有多年的使用历史,近年来,我国现有的水泥混凝土路面有相当一部分已接近或超过设计年限,随着交通量的增加,尤其是汽车轴载日益重型化,在连续荷载作用下,出现路面损坏,使用品质下降等情况,水泥混凝土路面最严重的病害路面板的断板直至破碎。本文尝试通过对旧水泥砼路面板唧泥、脱空等砼路面主要病害的分析,并对脱空的确定、灌浆加固机理、实施等进行了较详细的介绍和分析。  相似文献   

12.
旧混凝土路面加铺沥青混凝土路面是旧混凝土修复改造的一种重要方法,而沥青加铺层设计的技术关键则是如何控制和防止反射裂缝的发生.碎石化技术是指采用专有的破碎设备对原旧混凝土路面进行比较彻底地破碎,缩减混凝土板块的有效尺寸,从而降低混凝土板的缝隙在荷载和温、湿度变化下的位移,因此可以有效地防止反射裂缝的发生.本文简要介绍了碎石化技术的原理和工艺,重点介绍了碎石化技术的适用条件、技术关键和沥青罩面层的设计方法,为该法在我国的推广应用提供一定的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3.
针对目前我国旧混凝土路面改造中存在的问题,借鉴国外混凝土路面破碎技术,研究旧水泥混凝土路面改造中使用的几种不同冲击破碎技术的特点和施工要点和质量控制,为旧水泥混凝土路面的修复改造中破碎技术的选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近几年来,随着我国加大对交通基础设施的投入,水泥混凝土路面已在我国的公路网上占据较大的比重。由于水泥混凝土路面具有较高的强度、较大的刚度、较小的温度影响和较长的使用寿命等优势,被广泛应用在道路施工中。但是水泥混凝土路面却也有较多的接缝、对于超载问题比较敏感,易导致裂缝、破碎、下沉等路面病害问题。因此如果解决好路面的裂缝、破碎、下沉、桥头跳车等病害问题,对水泥混凝土路面进行养护,从而将公路的使用寿命延长、路面的承载能力改善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15.
随着城镇一体化建设进程的加快,旧路改造工程增多了,在旧水泥路面改造中施工单位多采用的是加铺沥青路面的方式,而且会应用碎石化技术,这有利于提高路面行驶的舒适度,还可以降低交通安全事故的出现的概率。在旧水泥路面沥青加固层设计中,设计人员需要做好控制与防止放射裂缝出现的工作,利用专业的碎石工具,可以对旧水泥路面进行彻底的破碎,这项操作有效减少了水泥混凝土板裂缝以及位移现象的出现,就碎石化技术在旧路改造工程中的具体应用情况进行简单的介绍。  相似文献   

16.
公路路基,是公路的线形主体,是路面的基础,是公路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路基承受由路面传来的交通荷载,是路面的支承结构物,它必须具有足够的强度、稳定性和耐久性.没有稳固的路基,就没有稳固的公路,一务优质公路,路基质量是关键,路基质量应从路基施工开始控制.本文重点介绍了公路土方路基的施工技术,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17.
公路主要承受和满足汽车荷我的重复作用和经受各种自然因素的长期影响,路基是公路的线形主体,是路面的基础,是与路面共同承担汽车的荷载作用.没有稳固的路基,就没有稳固的公路,一条优质公路,路基质量是关键,路基质量应从路基施工开始控制.  相似文献   

18.
水泥混凝土路面的断裂分析与处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泥混凝土路面的开裂断板对于行车速度、安全及舒适性具有重要影响。分析了水泥混凝土路面的开裂断板,探讨了水泥混凝土路面开裂断板的处治对策,并提出了相应的预防建议。  相似文献   

19.
水泥混凝土路面作为一种高级路面已在国内得到广泛采用,但其施工难度较大,掌握不严将会出现断板,造成很大的危害。现针对水泥混凝土路面断板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根据多年来的水泥混凝土路面的施工实践总结出具体防治断板的措施,以达到提高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水泥混凝土路面断板的是指水泥混凝土路面在修建和使用过程中由于板内应力超过了混凝土的强度而出现的贯穿混凝土面板整个厚度的不规则的横向、纵向、斜向、交叉断裂断板或角隅折断裂缝,它把水泥混凝土面板分成两块或两块以上,破坏路面结构的完整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