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现在一般人都公认纸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对人类文明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实际上,自从16世纪以来,西方学者如英国哲学家佛兰西斯·培根(Francis Bacon,1561—1626)只列举印刷术、火药及指南针三大发明,纸并不在其中。自马可波罗以来,欧洲人一直都认为造纸术源自阿拉伯,以破布造纸是15世纪德国人或意大利人所发明。甚至19世纪中叶,西方的中国通还说纸墨是由西方传至中国。一直到20世纪初年,由于古纸在中国境内  相似文献   

2.
中国古代和朝鲜的文化交流公元4世纪前,中国造纸术传到朝鲜,7世纪又由朝鲜传到了日本。4世纪后半叶,当新罗统一朝鲜后,王号、年号都采用了汉文,以后还向中国派出遣唐使和留学生。10世纪以后,高丽设立了专管造纸生产的“纸所”,并向中国输出用他们的纸抄写的《大藏经》等儒、佛教的经典以及其它大量书籍。11世纪中国的泥活字印刷术传入高丽,约在13世纪中期,朝鲜发明了金属活字。14世纪初高丽在元朝首都燕京开设了万卷堂,探究儒学、史学、文学和  相似文献   

3.
埃及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远在公元3.000年前,古埃及人便已用盛产于尼罗河三角洲沼泽地带的纸草作为书写材料。它的近代报刊出现也较早,可以追溯到一个半世纪以前。十九世纪20年代,埃及创办了第一家印刷厂,叫作“布拉格印刷厂”(位于开罗布拉格区),或称“巴沙印刷厂”。从此埃及才真正有了自己的印刷机。此后不久,即到了1828年,埃及的第一家报纸——《埃及事件报》问世。开始时它用土耳其文刊行,接着以士耳其和阿拉伯文同时发行,后来专用阿拉伯文出版。《埃及事件报》创办时,埃及尚处于奥斯曼帝国统治之下,该报主要刊登政府法令及重大事件,并辟有文学和社会专栏。  相似文献   

4.
<正>2022年9月至12月,在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前后,习近平主席展开中亚、东南亚、中东之行,到访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印度尼西亚、泰国、沙特阿拉伯等5个国家,出席撒马尔罕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会议、巴厘岛二十国集团(G20)领导人峰会、曼谷亚太经合组织(APEC)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利雅得首届中国-阿拉伯国家峰会、中国-海湾阿拉伯国家合作委员会峰会等五大峰会。行程之紧凑、  相似文献   

5.
(一)历史和正在出现的趋势出版业首先诞生在古埃及、希腊和罗马,当时第一个职业抄写员开始在纸莎草纸(papyrus)或者羊皮纸上誊写。公元9世纪中叶之前,中国首先发明了木板印刷。中国在11世纪就使用了活字印刷,这是为避免抄写错误的一种改进。它比被认为是活版印刷发明者的德国人约翰尼斯·古腾堡(Johannes Gutenberg)早了400年。大多数欧洲人喜欢用活版印刷出版《圣经》和公文的标准版本。当然,有些教会、政府和大学的领导人反对活版印刷,因为他  相似文献   

6.
1991年11月21日深夜,联合国安理会通过正式表决,以11票赞成、4票弃权的绝对多数,选举埃及负责对外关系的副总理布特罗斯·加利博士为新的联合国秘书长,并决定报请联合国大会予以确认。1992年1月1日,这位埃及杰出的政治家和外交家,就成为联合国1945年成立以来第一位来自阿拉伯和非洲国家的秘书长。我对加利博士并不陌生,在埃及采访一些国际会议时、或在我国驻开罗大使馆举行的重大招待会上,常有机会见到他。然而,真正认识加利博士,则是在去年7月30日。那一天,经埃及外交部和新闻中心的  相似文献   

7.
12月11日,应埃及国家文明博物馆邀请,由江苏省档案局(馆)、南京市和苏州市档案局(馆)共同举办的《江苏与“一带一路”走进非洲展》在埃及首都开罗新建成的埃及国家文明博物馆开幕.这是我省档案部门积极响应习近平总书记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倡议,主动服务“一带一路”国家战略的又一举措.  相似文献   

8.
造纸术是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早已举世公认。蔡伦发明造纸为正史所记载《后汉书·蔡伦传》,对蔡伦首创植物纤维纸及其前因后果之叙述相当明确,使蔡伦发明造纸术之功为古今中外所公认。下面分四个方面介绍蔡伦发明造纸术情况的定论。 一 东汉蔡伦发明造纸术的史实,在《东观汉记》和《后汉书》等正史中均有明确记载。中国造纸术向世界传播的路线为东、西、南三条:向东于公元384年传入朝鲜,公元610年经朝鲜传入日本;向西于公元751年传入阿拉伯,并经此辗转传遍欧、美、大洋洲;向南于公元7至10世  相似文献   

9.
不久前,笔者随中国新闻代表团访问了科威特和埃及,同科、埃两国的新闻界人士进行了广泛的接触。科威特和埃及在阿拉伯世界乃至整个中东、北非地区有着重要的地位和影响,两国的新闻事业也较为发达,埃及的中东通讯社和科威特通讯社是这一地区最大的通讯社之一,埃及的金字塔报是最大的报社,科威特电视塔的高度列世界第五。它们每天都  相似文献   

10.
阿拉伯文学在古代是指阿拉伯半岛的文学,到中古是指阿拉伯帝国的文学,近代以后则是指阿拉伯各国的文学。阿拉伯文学是世界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历史悠久,内容丰富。我国接触阿拉伯文学的历史可以上溯到伊斯兰教及其经典《古兰经》开始传入之时。据说伊斯兰教创立不久就传入我国,唐代史籍已有记载。随着伊斯兰教的传播,一些学者和阿訇着手从事经籍的翻译和著述工作。早期流传的《古兰经》都是手抄本。1862年云南出现了木刻板的《古兰经》。1927年铁铮译的《可兰  相似文献   

11.
第29届开罗国际书展将于1997年1月18日至31日在埃及首都开罗举行。 开罗国际书展是非洲地区规模最大的书展,同时也是规模较大的国际书展,在世界上有着广泛的影响。埃及政府非常重视这项具有国际性的出版文化活动,埃及总统穆巴拉克曾多次出席书展开幕式。 埃及国际书展展销图书以阿拉伯文和英文版为主。虽然由于文字障碍,埃及人民懂中文的不多,但是对中国怀有深厚感情,对中国展品还是感兴趣的。为加强中埃两国文化交流,促进两国人民的友谊,进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介绍了中东阿拉伯国家的文化中心——埃及的新闻出版行业的相关法律法规、新闻出版管理机构,以及主流的报刊、图书出版机构的基本概况,并梳理了中国与埃及新闻出版业的交往历史.  相似文献   

13.
埃及是中东第一人口大国,阿拉伯世界的领头羊,苏伊士运河的守护者,强人穆巴拉克又在此经营数十年。近5年,埃及经济保持了6%左右的增长率,但失业和物价上涨问题突出。要穆巴拉克结束统治,这在几个星期前,还是不可想象的  相似文献   

14.
1.古代档案的种类有哪些? 主要有石刻档案、泥板档案、纸草档案、羊皮纸档案、蜡板档案、金属档案、棕榈叶档案和桦树皮档案。2.中国造纸术西传对外国档案工作有什么影响? 中国造纸术是通过阿拉伯国家西传的。公元751年传到阿拉伯国家,12世纪中叶传到欧洲各国,到14世纪欧洲已普遍使用纸张。17世纪末传遍世界。中国造纸术促进了世界各国文化的发展和文化  相似文献   

15.
《一千零一夜》是阿拉伯文学中的明珠。高尔基说,《一千零一夜》是世界民间文学史上“最壮丽的一座纪念碑”.《一千零一夜》,并没有一千零一个故事。1927年,由艾博·安突涅所校勘编辑。在贝鲁特出版的五卷阿拉伯文原本,全书共计一百三十四个故事.那么,这颗阿拉伯文学的灿烂明珠是怎么传入我国的呢? 1901年,中国从日文本、英文本选译了《一千  相似文献   

16.
天方夜谭     
《天方夜谭0nline》是上海唯晶科技(前风雷时代)制作的第一款网络游戏,并采用了著名世界文学作品《天方夜谭》为游戏背景。这部文学大作讲述了一千零一夜的故事,横跨欧,亚、非三大陆,从13世纪绵延一千多年,它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包括阿拉伯文化和中国文化等。而《天方夜谭0nline》游戏的画面风格则融合了文学作品中贯穿的那种文化风格,西从非洲大陆的金黄色大沙漠乃至于埃及的尼罗河风情,东至处处可见神庙的古印度及中国西域一带历经战火沧桑的神秘古国,全在游戏的包容之中。  相似文献   

17.
埃及是古老的阿拉伯国家。新闻事业历史悠久。几种主要报刊畅销阿拉伯各国。埃及报业深受英国影响,报纸版面仿照英国的大众报纸。所有报纸都受政府指导,指导方式是新闻检查和根据新闻条例对报纸发出的指示。号称独立报纸也是紧跟政府路线的。1974年,埃及取消大部分新闻检查。1975年,成立新闻最高委员会。1978年,取消文化情报部,进一步放松对新闻的检查。但绝大部分报纸仍为政府所有,编辑由总统任命。  相似文献   

18.
马莉 《传媒》2023,(2):24-25
<正>2022年12月,埃及时间5日晚7时、苏丹时间6日晚8时,阿拉伯语版《山海情》在埃及新日间电视台和苏丹舒卢克电视台黄金时段开播。2023年新年伊始,阿曼国家电视台也于当地时间1月6日晚7时,将这部承载着中国人民勇毅创造美好生活的奋斗大剧带给了本国观众。随着《山海情》的开播,已在38个国家开办了62场的“电视中国剧场”即将登陆中东广播中心(MBC),并陆续在阿联酋、伊拉克、阿尔及利亚、巴林、摩洛哥、也门等阿拉伯国家媒体平台展播。近年来,在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的指导下,宁夏广播电视台不断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为推动中国视听节目“走出去”做出有益探索,并取得显著成效。  相似文献   

19.
埃及,是同新中国建交的第一个阿拉伯国家。双方的建交曾受到某些西方国家的干扰,经历些许波折。但睿智的双方领导人共同创建了先民间后官方.先文化、经贸后建交的新模式。今年是新中国同埃及建交55周年,笔者特地查阅了外交部的相关解密档案,撷取那段峥嵘岁月中的些许点滴撰文纪念,、  相似文献   

20.
<正>1761年冬天的一个清晨,六个人乘船离开了哥本哈根。一个植物学家,一个语言学家,一个天文学家,一个医生,一个艺术家,还有为他们提供服务的侍仆,组成了从一开始就不喜欢更彼此不信任的小团体。这支远征队的目的地是也门,即阿拉伯菲利克斯——传闻中的“阿拉伯福地”,也是《圣经》中的圣地。因着性情、专业、阶级、民族等差异,探险队在种种纷争中一路前行,抵达了土耳其和埃及,之后便消失在严酷的沙漠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