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笔者到市郊农村收集古钱币,一位老先生提供了一枚浙当百"咸丰重宝"刻花钱(见图)。该刻花钱制作规范、工整,刻花细腻、美观,包浆老旧、自然,是一枚不可多得的刻花钱。刻花钱是厌胜钱,是俗称花钱或吉祥钱中的一种。通常是在铸钱局所铸造的普通钱币上,刻上花卉等图案,以增加观赏性。也有的刻花钱是民间铸币,民间刻花,和民间铸造的各种厌胜钱一样。该浙当百"咸丰重宝"刻花钱,就是许多刻花钱中很难见到的一种。  相似文献   

2.
厌胜钱,亦名压胜、押胜钱,俗称花钱。追溯其发展历史,源远流长。自汉以来,就有铸造。它是我国古代钱币长河中一条重要支流。这枚顺风大吉纹厌胜钱,就是具有典型性的吉语钱。该钱,质地黄铜,圆形、圆穿、阔缘,直径4.7厘米,  相似文献   

3.
可人的花钱     
覃福香 《收藏》2016,(5):90
正"花钱"是"厌胜钱"的俗称。它不是流通货币,正面有文字和各种吉祥语,背面则有各种图案。自汉代以来花钱即有铸造,其款式种类多样。吉语花钱的钱文都是吉祥祝福的语汇,多用于社会交往、传递感情,寄托除凶辟邪的良好愿望和对幸福生活的美好追求,反映了古代的民间风尚和习俗。是品吉语花钱(图1),直径44.3毫米,厚2.3毫米。圆形圆孔,清  相似文献   

4.
徐浩楠 《收藏》2021,(3):39-41
有一类钱币,几乎历代民间均有铸造,材质多样,形状各异,纹饰粗细不一,但它们并不具备流通货币的职能。从历代泉谱给这类钱币的分类来看,被归为非正用品,并被称为“厌胜钱”或“压胜钱”,现今统称为“花钱”,也有人称之为“民俗钱”。  相似文献   

5.
周文昭 《收藏》2012,(2):106-107
花钱亦称厌胜钱、押胜钱、民俗钱等,为非流通货币。自秦汉以来铸行不衰,用以迎祥纳瑞、驱凶辟邪、平安祈福、观赏把玩。根据花钱的文意和图案,以及用途不同,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类:1.各种官铸的开炉钱、镇库钱、赏赐钱、祝寿钱、庆典钱等纪念品。  相似文献   

6.
《收藏》2017,(6)
正镂空花钱是采用透雕工艺技法,运用吉祥纹饰图案而铸造的一种花钱,属于厌胜钱。它始于汉代,定型于唐宋,盛行于金元时期,至明清逐渐冷落。南宋洪遵《泉志》中记述了一枚"轻影钱",并附有摹图,其文字记述:"洞冥记日:汉武帝升望月台,瞑望南端,有三青鸭宿台端。日色巳暗,青鸭为三小童,着青绮文襦,各握鲸文大钱五枚,置帝几前,  相似文献   

7.
晁一民 《收藏》2012,(3):106-108
花钱亦称厌胜钱、押胜钱、民俗钱等,为非流通货币。自秦汉以来铸行不衰,用以迎祥纳瑞、驱凶辟邪、平安祈福、观赏把玩。根据花钱的文意和图案,以及用途不同,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类:1.各种官铸的开炉钱、镇库钱、赏赐钱、祝寿钱、庆典钱等纪念品。2.用以辟邪保命的十二地支生肖钱、八卦钱、符咒钱、  相似文献   

8.
宋康年 《收藏》2014,(8):88-88
古代的厌胜钱又名花钱,其形状甚多,有方孔圆形、圆孔圆形、八角形、菱形、葵花形、葫芦形等,其纹饰图案也是异彩纷呈,不胜枚举。笔者介绍的这枚孝子图挂花钱,属于民俗文化中的异形花钱之一种(见图)。该钱呈葫芦形,上端云头有一小穿孔,便于系绳佩挂,亦称"挂花"钱。  相似文献   

9.
吴旭 《收藏界》2013,(10):77-77
在花钱的百花园中,有一种不但以厌胜钱的面目出现于集藏者视线中,也以另外一种身份存在,即赌场中的筹码币。笔者多年搜求,仅获二品。背均"一二三四"。面文略不同,其一(图1)为中华民国背"一二三四",直径21毫米,重3.4克,黄铜质。  相似文献   

10.
唐代秘戏钱     
金长宝 《收藏》2013,(11):101-101
笔者对古代花钱十分珍爱,在这些花钱上,有的铭铸着喜庆祝福的吉语,有的镌刻着精美繁复的花纹。另外。还有一种花钱雕刻着人们羞于启齿的房事情景,被称为“秘戏钱”。因秘戏钱为古人祈求多子多孙的压胜品,涉及房事,也叫“合欢钱”,俗称“春钱”“春宫钱”或“避火钱”。  相似文献   

11.
邹桂山 《收藏界》2011,(7):78-79
我国古代金银钱币,就至今出土和被发现的情况来看,其品种、类别、数量较多。在钱币面文方面,有历代的年号钱、厌胜钱、吉语钱、花钱;在币值方面,有小平钱、折二、折三至折十各种不同形态的大小钱。金银币的材质当然都是以金银为主,但这些金银币的金银含量却各有不同,也较为复杂。下面就金银币材质含  相似文献   

12.
几枚古银币     
董大勇 《收藏界》2011,(8):63-63
我国古钱中金银币数量很小,其中大部分是有特殊用途的,如开炉钱、厌胜钱、宫钱、官方庆典钱、镇库钱、寺院供养钱等,在流通钱币中极为少见。  相似文献   

13.
张泉林 《收藏》2009,(11):120-121
笔者藏有一枚永通万国厌胜钱,铜色青白,直径48毫米。此系老生坑传世品,上仍留有红斑绿锈,包浆熟旧,温润自然。其形制硕大,且精整规范。钱文书体为玉箸篆,章法合理,疏密有致,惜字口稍有漫漶。钱背穿上似为“必定如意”图案,穿下为一卷曲蜿蜒蛇纹,神态灵动悠然(见图)。  相似文献   

14.
黄正明 《收藏界》2012,(1):64-65
此品“奇”,就奇在对钱文有三种读法,除上、下、右、左对读“赵宝重兴”外,还可以从左、上、右、下读“兴赵重宝”和上、左、右、下读“赵兴重宝”,它既不是行用钱币,又非厌胜钱,而且许多泉谱都失载,也未见到报道。  相似文献   

15.
古币二品     
段宝红 《收藏界》2013,(5):72-72
一枚"驱邪降福"花钱古钱币除流通币外,还有一种花钱,它不作流通,专以赏玩、佩带、馈赠等用。花钱大多取意吉祥,内容丰富,为藏家所珍爱,其对研究古代民俗、宗教等有很高的价值。笔者藏有一枚花钱,为传世品,包浆自然熟旧,黄铜质。钱径45毫米,穿径10毫米,厚2毫米,重20克,品相上乘。正面钱  相似文献   

16.
魏咏柏 《收藏》2015,(3):99
笔者藏有一枚"洪武通宝"背牧童骑牛花钱,直径34毫米。正面为浑厚有力的"洪武通宝"四字。背面是牧童骑牛图,一光头牧童,手持横笛,骑在牛背,牛儿翘蹄回首,形象生动。"洪武通宝"是明太祖朱元璋洪武年间所铸制钱,形制同大中钱。"洪武通宝"背牧童骑牛图花钱,俗称"放牛洪武",多为清末所铸。形制有大有小,铜质有青铜、黄铜、淡红铜之分;牛有拖尾、摇尾之别;牧童有戴斗笠与光头两种。此既是民俗钱,又是吉祥钱。泉界关于"放牛洪武"花钱的争议颇多,有说是大明官方所铸,有说是民间私铸  相似文献   

17.
厌胜钱铸有辟恶驱邪、吉祥喜庆的图纹或诗文,给人以艺术和美的享受,惹人喜爱。铸造精良的厌胜钱多出于官炉,出于政府专门设置的钱监,带有强烈而丰富的历史信息,为研究我国悠久的文化和民俗风情提供了实证。笔者这枚  相似文献   

18.
不久前,笔者到城郊农村收集藏品,在一老者家中收集到一枚钱文为"辟邪"的厌胜钱(见图)。由于此钱在已出版的一些古钱、吉祥钱等图录上没有记载,所以,不少钱币收藏爱好者见到后,  相似文献   

19.
周少华 《收藏界》2010,(6):96-97
"别有厌胜供嬉戏,辟恶除邪迎利市。万年百岁祝康强,五男二女矜祥瑞。就中刻画何玲珑,绘事争同斧凿工。神仙佛怪一轮转,飞走虫鳞万态工。"这是董大勇先生编著的《中国花钱集藏指南》上刊载的清代赵子枚的《咏花钱歌》中的四句,现摘录下来供喜爱花钱的泉友欣赏。马定祥先生在《中国花钱》的序言中说:  相似文献   

20.
李维 《收藏》2014,(1):64-67
从汉代开始就有了“吉语钱”,又称“口彩钱”,许多吉利祝辞一直流传至今。吉语类花钱是压胜钱中最为庞大的一个门类,有的祈求长命百岁、升官发财,有的祈求兴商利市、安居享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