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谢巧美 《科教文汇》2012,(30):74-74,87
教育观念是教育在人脑中本质属性的反映.对教育行为起着制约和指导作用。父母的教育观念,是影响家庭教育质量的核心因素。探索、研究家长的幼儿教育观念.对于提高家长素质.进而从根本上提高农村幼教教育质量.促进儿童全面发展及健康成长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2.
孙桂英 《科技风》2012,(24):209
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相辅相成,两者在教育学生成才的目标上是一致的.班主任是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桥梁,在与家长的交往中,班主任的言行是否得体,工作方法是否得当,就会直接影响对学生的教育能否适时、适当的进行,影响家长是否愿意配合你的工作,配合学校的教育,进而影响到教育的效果.因此,班主任与家长之间的沟通要注意技巧及方式,笔者根据自己的教育实践介绍了班主任与家长沟通的三步过程.  相似文献   

3.
魏夏南 《科教文汇》2020,(10):20-22,25
一直以来,家长陪写作业引发的新闻和吐槽在网络上热议不断。量大、形式难、责任错节的作业,不仅给孩子增添了学业的负担,也给家长带来了种种心理和生理上的不适。家长过多、过深地参与到了孩子做作业的过程中,扮演着复杂的角色,是家长产生焦虑的原因。从作业的内涵上看,家长在作业中的功能地位并不必要;作业量大、形式难的问题则需要教师通过科学设计作业的形式来得到解决。家长教育负担过重的深层次原因是学校教育对家庭教育的僭越使得后者沦为前者的附庸,而双方在各自领域充分发挥自身的作用才能达成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的目的。只有明确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功能定位分野,家校同心合力,才能给学生减负,使家长的焦虑得以纾解。  相似文献   

4.
本文在访问和考察澳大利亚和新加坡5所中小学和两所大学的基础上,结合文献综述,概括了家长参与学校教育、参与学校管理、家长教育、影响家长参与学校教育的因素等方面的现状。认为家长组织的建立可以促进家长参与学校教育的进程,同时也是对公民思想的培育。  相似文献   

5.
学前家庭教育是我国整个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儿童的发展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一些家长由于教育观念等方面的偏差,在学前教育方面步入了正规化、过度化、唯知化与高期望的误区。科学的学前家庭教育,必须避免正规化的训练,考虑儿童生理与心理的负荷量,瞄准儿童发展的关键期进行适度教育,以促进儿童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6.
本文在访问和考察澳大利亚和新加坡5所中小学和两所大学的基础上,结合文献综述,概括了家长参与学校教育、参与学校管理、家长教育、影响家长参与学校教育的因素等方面的现状。认为家长组织的建立可以促进家长参与学校教育的进程,同时也是对公民思想的培育。  相似文献   

7.
李红 《科教文汇》2010,(11):5-6,10
学前家庭教育是我国整个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儿童的发展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一些家长由于教育观念等方面的偏差,在学前教育方面步入了"正规化"、"过度化"、"唯知化"与"高期望"的误区。科学的学前家庭教育,必须避免"正规化"的训练,考虑儿童生理与心理的"负荷量",瞄准儿童发展的"关键期"进行"适度教育",以促进儿童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8.
朱三芳 《今日科苑》2005,(12):I0004-I0004
家长职业、家长化水平、家庭气氛、家长期望等对孩子的学习何品德有着重大影响。目前,家庭教育的类型可简分为三种:溺爱型、严惩型和理智型。前两种均属教育方法不当,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是提高全民族的化素质。但就现在而言,还应靠具有特殊作用的班主任帮助家长提高家教水平,形成“家校结合、家校共管”的教育模式,共同做好学生的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9.
和玉恋  赵丽 《今日科苑》2008,(2):248-249
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础,对人的一生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然而有些家长却不能很好地履行自己的职责,在家庭教育中存在着诸多问题。本文针对教养子女出现问题进行分析的同时,提出了改善家庭教育,促进子女健康发展的策略。  相似文献   

10.
现代国民教育由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三大部分组成。家庭教育是指在家庭生活环境中。具有特定身份的教育者(家长)有目的地对有特定关系的受教育者(子女)实施的培养活动。与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相比,家庭教育有如下四个特点:内容上的广泛性——家长对于女进行的是做人所需要的全方位的教育,方法上的灵活性——家长可以根据实际需要不拘形式地进行教育,时间上的连续性——家长从孩子出生后就连续不断地对其进行教  相似文献   

11.
小学阶段的教育教学依然是我国教育领域需要关注的重要一环。为了进一步促进教育高效发展,使小学生更好地享受家庭教育成果,给予家庭教育充分重视,调动家长力量是极其必要的。引导家长回归家庭教育,让家庭教育的优势充分发挥,这将是小学家庭教育中需要迫切解决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2.
教育校园化的结果使得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严重脱节。教育是全社会的事,是全社会的责任,而家庭教育是最直接的,也是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加强家庭教育对孩子成长的影响,要不断加强家校联系,让家校的教育成为一体式的全方位的教育。通过加强家庭教育的认识,使家长重视家庭教育;积极引导家长进行试验,学会做"新父母";改变以往与家长联系的模式,以教师与家长之间建立起和谐友好的关系等有效手段来促进教育的均衡发展,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促进孩子身心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3.
石楠 《科教文汇》2009,(13):95-96
家长的准教育角色特征决定了其更需要专业教育的培养,针对家长的这一角色特征提出家长教育并指出对家长进行教育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调查统计表明,我国的家庭中有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家长缺乏科学的教育理论指导,面对孩子的教育问题感到无所适从,束手无策。这种状况使得我国的家庭教育无论在家长的教育观念上,还是在具体的教育方法上,都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沈瑞祥 《科教文汇》2023,(23):41-44
家庭教育指导对于家长做好家庭教育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事关家庭教育、家校合作、家校社协同事业的良性发展。根据家庭教育的特点和家庭教育指导工作的成人教育属性,从成人学习理论的视角出发,家庭教育指导者在进行具体的家庭教育指导工作过程中应该遵循的原则有促进观念转变、充分利用家长或监护人已有教育经验、在日常生活情境中指导以及具体问题具体指导等原则。  相似文献   

16.
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自我教育是个体成长与发展过程中经历的四种教育形式,它们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对个体不同的发展阶段起着不同程度的作用。本文从四种教育形式的关系入手,分析各个形式在个体不同发展阶段的作用,帮助家长、学校和个体形成科学的教育理念和积极的个体发展理念,力争在构建促进个体成长的教育模式上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自我教育是个体成长与发展过程中经历的四种教育形式,它们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对个体不同的发展阶段起着不同程度的作用。本文从四种教育形式的关系入手,分析各个形式在个体不同发展阶段的作用,帮助家长、学校和个体形成科学的教育理念和积极的个体发展理念,力争在构建促进个体成长的教育模式上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王莹 《科教文汇》2014,(5):158-159
家庭教育在孩子成长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管理好孩子的学习、成长是每位家长必须完成的一个课题,也是每个家长必须面对的问题,我们要深入研究,把这道难题攻破,让我们的孩子能健康地、快乐地成长。  相似文献   

19.
张英丽 《科学中国人》2014,(3S):224-224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经常会听到与教育有关的话题或问题,而最吸引我的则是有关家庭教育的话题。因为从读书起到参加工作,听到最多的是“学校教育”。社会群体、家长一直都非常关注学校,关注学校的升学率;关注学校的办学规模;关注学校的师资力量。然后,好的学校会让无数家长蜂拥而至,会努力给孩子选一个好班级,选一个好老师,家长以为,做到这些,孩子就应该可以成才,可以成人了。  相似文献   

20.
陈甜 《科教文汇》2007,(1):55-55
我国小学教育处于发展阶段,发挥出家长与学校双方面的作用对促进小学生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本文竺家长、教师、学生、学校、社会五个方面分析了家长参与学校教育的必要性,同时指出了我国此项政策实施的现实可行性,最后给出了美国的相应实践经验,为我国家长参与小学教育过程的思考给予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