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人的病     
国际上流行一句对中国很不好的批评:"中国人极自私。"凡属中国人民一份子,皆分担了这句话的侮辱与损害。办外交,做生意,为这句话也增加了不少麻烦,吃了许多亏!否认这句话需要勇气。因为你个人即或是个不折不扣的君子,且试看看这个国家做官的、办事的、拿笔的、开铺子作生意的,就会明白自私的现象,的确处处皆可以见到。它的存在原是事实,它是多数中国人一种共通的毛病。一个自私的人注意权利时  相似文献   

2.
大雪微蓝     
Sammie的笔名叫“微蓝”,一个很诗意的名字,很适合她忧郁却又不失活泼的个性。今天又是个阴天。Sammie从心底不舒服,好像不经意中眼泪就会掉下来一样。她不想哭,因为这样会让人长大得太快,换句话说,就会让人变老。Sammie抓起电话,将所有她知道的能说上几句话的人的电话全拨了一遍,不是没人接,就是不在家,偶尔有人的,也只是  相似文献   

3.
××: 上一次跟你讨论了推敲字句的问题,今天,还想就送个问题谈几点。文章的字句跟它所表达的意思之间的关系,上次说过,应当是一致的,也必须是一致的。此如,我们在课本里读到这样一个句子:“董存瑞是杰出的战斗英雄。”这些字学生是认识的,而学生如果知道一些董存瑞的英雄事迹,不管是从小人书里知道的,还是在电影里看到的,当他读到这句话的时候,一些过去已有的印象就会立即涌上心头;他把董存瑞舍身炸碉堡等种种具体英雄事例跟这句话联系起来,就懂得了这句话的意思。因为这句话跟那些事实是一致的。有的句子学生不懂它的意思,常常是由于他们没有某种具体的知识。比如,在课文中读到这样一句话:“大雪山上的空气非常稀薄。”这句话里的词一个个拆开来,比上一句容易懂得多;可是连成一句就不好懂。稀薄的空气是怎么一回  相似文献   

4.
我们说话、写文章的时候常常要用这些词,如“因为……所以”“非……不可”“不但……而且”“由于……才”“如果……就”等。这些词单讲没什么意义,只有在句子中连用才能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所以,该用这个词,而用了那个词,就会造成讲话讲得不明白的现象。或者,该用没用,也会出现病句。请看小黄莺写的这句话:我不锻炼身体,我生病了。啄木鸟医生诊断的结果是:这两句话缺少连接词,所以读后有点不明白。应修改为:因为我不锻炼身体,所以我生病了。病句1他下决心一定要学好语文不可。请填上病因:请你修改过来:病句2由于他努力学习,成绩提高很快…  相似文献   

5.
<正>"父母是因为相爱生下我们的,可为什么就不爱了呢?那他们会不会也不爱我了呢?"这是电影《快把我哥带走》中哥哥时分猜测妹妹内心想法时的一句台词。听到这句话时我就在想,会不会在那个年纪遇到这种情况的少年都会这么认为?就连敏子也―样。敏子是我的发小。少年时代,我在敏子的家里玩,  相似文献   

6.
《八小时以外》2013,(9):85-85
如果说谢霆锋生下来就是个明星,这句话一点儿也不夸张,因为至今尚未有人打破由谢霆锋创造的满月就上了香港杂志的封面这一纪录。  相似文献   

7.
“教是为了不教”,这是叶圣陶老先生的一句名言。现在这句话则成为了推行素质教育的名言。教是为了不教这句话可分为两部分,即手段和目的,教是手段,不教则是目的。也就是说经过教,待学生学会后,就达到目的,就可以不教了。这里涉及两个概念,一是“学会”,二是“会学”,学会强调的是结果,会学强调的是探索过程的能力。具备了这种能力,既会学习现实世界的知识,  相似文献   

8.
人们常说,管理是通过别人的手来完成工作。这句话基本上是对的,但是也害死很多人。很多人没听过这句话时,事必躬亲,做得很多。但是听了这句话以后,认为自己不能做,否则就不叫做管理,所以就变成什么事都不做。一个人由事必躬亲到什么事都不做,这是两个极端,都是错的。这句话我们要小心听。每个人多少自己做一点事情,同时也要通过别人来完成一些事,只是在比例上不同  相似文献   

9.
一、静少说话,多倾听。因为爱说话的人,本就失去了一分宁静的美。而且,言多必失。有句话是,三思而后行,三思而后言。二、缓有时候,做事,太快了,往往考虑不成熟,反倒容易失误。而且,你太过于热心,一种微妙的心理,也会使别人不那么自在、舒服。缓,还有个好处,就是可以在前人失败的基础  相似文献   

10.
分析句子的结构成分和层次,仅仅是一种静态的语法分析。这种静态分析是语法分析的起点,是一个人语法技能的基本功,因为不弄清楚语句的成分关系和基本层次,就不可能深入研究语句意义和语用价值。然而,我们还必须看到,静态的语法分析并不能深入揭示语法事实所要表达的意义、作用和规律。例如:“你放着罢,祥林嫂!”(鲁迅《祝福》)这句话从形式上看,是一个很简单的句子,语意也很明确,说话人四婶就是要阻止祥林嫂去动祭祀的供品。但是它对祥林嫂的威慑作用却非同小可。祥林嫂听了这句话之后,当时就“像是受了炮烙似的缩手,脸色同时变作灰黑,也不…  相似文献   

11.
一、第一个句子:“他想:如果这句话是正确的,那么把这两个铁球拴在一起,落得慢的就会拖住落得快的,落下的速度应当比10磅重的铁球慢;但是,如果把拴在一起的两个铁球看作一个整体,就有11磅重,落下的速度应当比10磅重的铁球快。”这是一个难理解的句子,因为它结构复杂,是个?..  相似文献   

12.
中国人的病     
国际上流行一句对中国很不好的批评:"中国人极自私。"凡属中国人民一分子,皆分担了这句话的侮辱与损害。办外交,做生意,为这句话也增加了不少麻烦,吃了许多亏!否认这句话需要勇气。因为你个人即或是个不折不扣的君子,且试看看这个国家做官的,办事的,拿笔的,开铺子做生意的,就会明白自私的现象,的确处处可以见到。  相似文献   

13.
正他很小的时候,母亲就去世了。他们兄弟两个跟着父亲过,他是老大。他从小就和父亲不亲,甚至有点怕他,可能因为父亲是个不苟言笑的人,也可能因为他生性孤僻自卑。他一直觉得自己就是手掌上那根无名指,可有可无。和活泼的弟弟比起来,他安静得可以让人忽视,也真的被忽视了。童年、少年直至青年,长长的二十多年里,父亲和他没有过一次认真的畅谈,他和父亲的交流总是很简短的几句话,一问一答就  相似文献   

14.
苏格兰名作家及谐星劳得常打趣观众说:“你们比肩并坐了两个小时,没有一个和邻座的人谈话!”观众觉得他这句话真哏。于是,很少有人不转头和邻座交谈。就是这么简单容易。一句话,一个微笑,邻座的人就可能成为自己的朋友。在我们的一生中,我们时常会因为太自高自大,或者太自惭形秽而不得到好的友情。  相似文献   

15.
那些留在岁月中的名字,是否会如水泥板上的蓓蕾,开出地老天荒的花朵。——题记拥挤的公交车车厢里。我站在车门右侧,听风拂过车窗的声音。这时,我听到一个女孩子对身边的同伴说:“听过那句话吗?——‘我们因为不了解而在一起,我们因为了解而分开。’”我不屑地笑笑,自己也不清楚是因为不赞同这句话,还是因为觉得它肤浅。她的同伴喃喃地说:“这样啊……呵呵,那,我们永远都不要彼此了解,好不好?”然后,两个人相视而笑。我只是听到了两个字:永远,于是心里响起一个低低的声音,在说:“他们真是幸福的孩子。”我的眼泪差点儿就要落下。我也曾有过…  相似文献   

16.
每月提醒     
《父母必读》2013,(8):42-43
入园前,教会孩子两句话 孩子进入幼儿园,开始过集体生活,肯定不像在家里那样,几个大人围着他转,吃喝拉撒都有人惦记着。幼儿园里几个老师带几十个孩子,难免有照顾不周的地方。有的孩子因为不敢或不会跟老师表达,忍着渴或憋着尿,不仅会影响他上幼儿园的心情,而且对身体也会造成伤害,更容易生病。所以,一定要让孩子主动告诉老师他的需求。  相似文献   

17.
分析寓言《自相矛盾》(六年制五册第32课)的关键在于引导学生理解卖矛又卖盾的人所说的自相矛盾的两句话。“我的矛锐利得很,不论什么盾都戳得穿!”“我的盾坚固得很,不论什么矛都戳不穿它!”这两句话看起来容易理解,但对于三年级学生来说却往往是似懂非懂,因为这两句话夸耀的对象是两个:矛和盾。学生很难从这两句话所涉及的两个对象的关系之间找出自相矛盾的真正原因。那么怎样使学生理解这两句话呢?我在教学中采取的办法是不  相似文献   

18.
"碰到有难度的科学题目你就不行!"这是科学老师对我的评价。事实似乎也如此,比起科学,我更喜欢钻研数学。只是在他对我说这句话之前,我完全没有这种意识。尔后,这句话就像魔咒一样如影随形。每每我遇到难题,这句话就在我的脑海里盘  相似文献   

19.
89年全国高校统考试题第一部分第6题分析复句的结构层次,对下面一个复句列出四种供选择的答案:①我们不需要死记硬背,②但我们需要用基本事实的知识来发展和增进每个学习者的思考力,③因为不把学到的全部知识融会贯通,④共产主义就会变成空中楼阁,⑤就会成为一块空招牌,⑥共产主义者也只会是一些吹牛家。  相似文献   

20.
诗歌教学在整个初中语文教学里,可能是最弱的一块。因为有的地方中考不考,只考一点背诵、默写,因此,有的老师基本上就不讲了,比如我所在的北京市;也有的地区虽然中考会考赏析,但因为诗歌赏析太难,所以题目就会出得比较容易,基本上与赏析无关,也就是是否能读懂的问题,这同样也会使得在实际的诗歌教学中,有意识地弱化。鉴于此,对诗歌教学的基本问题进行一些深入的探讨,就变得十分必要而且迫切了。我以为,当下有两个问题十分突出,一个是基本任务,一个是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