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小说《饥饿艺术家》描述了一个对"饥饿艺术"爱得发狂的表演艺术家悲剧的一生。这位英雄式的艺术家是艺术的殉道者,他宁愿饿死也要捍卫人的尊严和艺术家追求艺术极境的权利。他似乎在隐喻着艺术家们在现代社会的命运。这篇小说一方面展现出一个荒诞、无情的异化世界,另一方面,饥饿艺术家本身也俨然是作家自身的写照。  相似文献   

2.
卡夫卡在《饥饿艺术家》中所体现的一种观点,即一种艺术的绝望,同时也是卡夫卡个人艺术创作的体验。在当时的环境下,这样一种超前的艺术,不但不被接受者所理解,而且创作主体性也遭受到了侵犯,这一系列的障碍都导致了艺术家对艺术的绝望。也许卡夫卡本身就是一部绝望的作品,当他泪流满面地捧着《饥饿艺术家》时,或许他想到的正是生命存在的意义—一切归于绝望。  相似文献   

3.
本文简要分析了小说家卡夫卡在其短篇小说《饥饿艺术家》中,展现的饥饿艺术家这一群体的饥饿心理。本文对作品的文字描写进行了分析,得出了饥饿艺术家最终沦为艺术殉道者的内在心理原因,将其归结为三个递进层面。  相似文献   

4.
在乔伊斯的作品中,流亡主题被赋予了重要意义。文章深入挖掘了《一个青年艺术家的画像》中的流亡主题原型,认为主人公斯蒂芬.迪达勒斯对流亡生活的选择源自乔伊斯文学传统的流亡母题的继承及他对个人生活经历的回顾与思考,同时乔伊斯对斯蒂芬的流亡故事的构思也成为解读他后续作品的重要原型。流亡主题不仅体现了斯蒂芬的灵魂拯救之路,也昭示了在充满饥饿、战争、贫穷的20世纪初期,流亡已成为艺术家走出迷茫与困惑以求得到的精神救赎之路。  相似文献   

5.
艺术家和鱼     
他是一个艺术家,事业与爱情摆在面前,两者都可轻易得到,可是,他选择了事业。 它与他一样,朴素到没有一点特点,可他偏偏认定了它。 他是在菜市场发现它的,他把它带回家,就这样,这只鱼来到了艺术家的世界。 艺术家会弹钢琴,弹他心中的忧;艺术家会画画,画他心中的伤。房子正中放了一 架破旧的钢琴,一块帆布挂在墙上,洁白如烟,墙角放着几支画笔和两个帆布包,这就 是艺术家所有的家当,当然还有鱼缸里的那条鱼。  相似文献   

6.
《旧约》中的"约伯记",是将人的精神如何在尘世中通过挣扎而求得新生,作了一个最为令人难忘的描绘。诗篇中的那位主人公约伯,他对于神旨的领悟,他的至死不渝的追求,不可遏制的冲动,则与艺术家十分相似。奥地利作家卡夫卡不仅身上流着希伯来人的血液,他的灵魂中也奔涌着《圣经.约伯记》中的思想感情。以《饥饿艺术家》为例,这篇小说的主人公明显地晃动着约伯的影子。饥饿艺术家所追求的永恒不灭的艺术,是一种"常人难以理解的高峰"。在这里,主人公正像约伯遭受大灾大难仍忠于上帝一样,他始终不渝地忠实于自己的艺术。为达到那不可企及的艺术境地,竟让自己无期限地饿下去,显示出他对艺术永不舍弃的追求。在某种程度上也可以说,饥饿艺术家就是卡夫卡为艺术而受难的自画像。  相似文献   

7.
著名艺术史家瓦萨里的《名人传》是我们了解意大利著名艺术家的重要史料,而且书中提到的了当时几位女性艺术家.书中女性艺术家的出现不仅助于我们了解他们对于艺术的贡献,而且为漫长的女性艺术史增添了华丽的篇章.漫长的艺术长河中,女性艺术家总是被淹没、遗忘,瓦萨里以独特的眼光发现并记录下了她们对于艺术的贡献.我们应该客观对待历史和现实中的女性艺术家,这样人类的艺术史才是完整的全面的.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卡夫卡短篇名作《饥饿艺术家》中"饥饿"所蕴含的精神意义进行文本解读。首先,饥饿与艺术本来就是一对悖谬,因此饥饿并不是艺术。再通过进一步分析文本,指出饥饿是一种自我独特性的生存方式。最后结合卡夫卡的生平,揭示出饥饿所暗含的自我生存困境的寓意。  相似文献   

9.
艺术家的意志特性和意志品质是决定艺术家成功与否的关键,艺术家特别需要坚定的目的性与不达目的决不罢休的顽强精神。无数事实证明,凡有成就的艺术家,都是最有意志力的人。艺术家意志的坚定性、独立性、果断性与目标性,不是生来就完全具备的。从造型艺术这方面来讲,一个人在刚接受造型训练时,对视觉美感的产生抱有特别的兴趣和期望,但当他拿起画笔进行描绘时,却会为自己拙劣的技法深受挫折,甚至没有勇气再继续下去。事实上,初学者在接受最初的造型训练时,往往连他本人都不敢相信眼前的事实———那么不像他所憧憬的作品,他会心情沮丧,并对…  相似文献   

10.
迷雾般的悖论——解析《饥饿艺术家》中的小说理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谢岑 《文教资料》2009,(18):8-9
卡夫卡是二十世纪最具有代表性的作家之一,他的作品始终散发着永恒的解读魅力.本文立足于卡夫卡的经典短篇小说<饥饿艺术家>,将感性阅读与理性分析相结合,通过解读这篇作品中表现出的可能性、隐喻、悖论等重要的特征来进一步完成对卡夫卡小说理论的深度解析.  相似文献   

11.
人民艺术家老舍的小学教师生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老舍1899~1966,原名舒庆春,满族,20世纪中国最重要的作家之一。著名作家巴金称老舍为“中国知识分子最好的典型”;著名戏剧家曹禺说他是“中国当代的人杰”;北京市人民政府授予他“人民艺术家”的光荣称号。他的小说《骆驼祥子》畅销美国,他的话剧《茶馆》轰动欧洲,相传“文革”期间瑞典人不知老舍已经投水身亡甚至准备给他颁发诺贝尔文学奖。伟大的人民艺术家老舍先生,于1966年8月24日在北京的太平湖边坐了一整天,25日清晨,人们发现他死在了太平湖,年仅67岁。老舍先生为什么会选择太平湖自尽呢﹖太平湖,一个当年北京不出名的野湖,只是渔民…  相似文献   

12.
《上海教育》2007,(8A):49-49
他是中国当代最具盛名的艺术家,他对视觉产业集团公司的尝试也开了中国艺术家的先河。他用绘画让世界了解了中国独有的品格与气质[编者按]  相似文献   

13.
尼采艺术家观论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尼采以强力意志为本体,阐述其艺术家理论。他认为艺术家及其创造行为本质是对生命本能和强力感的张扬。他的观点对后世艺术家有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刚刚参加了一个艺术家的追悼仪式。他英年早逝,生前宽厚纯良。朋友纷纷从巴黎、北京、上海飞过来出席,众多黑衣白衫和浅色花朵汇集一堂。艺术家A说:"那么多坏人,为什么不死,偏偏要死一个好人呢?"艺术家B摇头叹息:"我自己的葬礼,会来  相似文献   

15.
艺术家的气质和性格在艺术创造中有很大作用,气质影响艺术家的个性和艺术风格,影响艺术家对职业的选择和创造能力。性格是个性心理的核心特征。人的性格内涵无比复杂、生动和深刻。艺术家只有把握住了性格结构的完整性和矛盾性、确定性和变异性、复杂性与主动性,性格结构的表层和深层,才能创作出“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  相似文献   

16.
山洞壁画的绘画者是一些古怪的人,不是吗?不过——如果他们不是如此有个性和富于想象力的话,很可能就不去费工夫绘画——这个世界上也将错失这些伟大的绘画作品!你有艺术家的气质吗纵观整个历史,艺术家们常被认为有点与众不同。他们是有创造性的人,艺术家身上有一种东西,大概就是人们常说的艺  相似文献   

17.
凡六十年前到过延安的人,没有不知道王大化的.他能歌善舞,多才多艺,是陕北军民心目中真正的明星;他认真实践毛泽东主席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提出的"二为"光辉思想,率先擂响了延安文艺运动的锣鼓,为新歌剧创作开拓了道路;他是经毛泽东主席批准,正式被授予"人民艺术家"荣誉称号的第一人.  相似文献   

18.
街头艺术家     
在巴黎香榭丽舍大道第一眼看见这个装扮成卓别林的街头艺术家时.我还以为他是个“机器人”呢!  相似文献   

19.
教育是一门艺术,这毫无疑问,所以,班主任老师理应是艺术家。艺术家最重要的特质之一就是真性情的人。出自艺术家的真性情,从内心流淌、奔涌而出的作品才会具有感染力和震撼力。这就是为什么不同艺术家创作出来的作品各具特色。由此,我们也明白了每当我们阅读和欣赏艺术作品时,为何常常会被作品所蕴涵的特殊精神元素所触动。  相似文献   

20.
《青海教育》2008,(6):61-61
教育是一门艺术,这毫无疑问,所以,班主任老师理应是艺术家。艺术家最重要的特质之一就是真性情的人。出自艺术家的真性情,从内心流淌、奔涌而出的作品才会具有感染力和震撼力。这就是为什么不同艺术家创作出来的作品各具特色。由此,我们也明白了每当我们阅读和欣赏艺术作品时,为何常常会被作品中所蕴涵的特殊精神元素所触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