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中国大学生讲英语时存在较为普遍的"中国腔",汉语的负迁移是造成这一现状的主要原因之一.汉语的负迁移主要表现在发音时衔接方式不同的干扰、节奏不同的干扰及语调不同的干扰.  相似文献   

2.
中国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受到母语的干扰,其效果常常是负向的,即汉语负迁移现象。母语迁移特别是母语的负迁移涉及到二语或外语学习的方方面面:从词汇到语法;从句子到篇章;从思维到文化。文章拟从以上几个方面探讨汉语负迁移对中国学生英语写作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母语迁移是外语交际中不可忽略的因素。母语迁移又分为正迁移和负迁移两种,其中负迁移会对外语习得和交际形成障碍和干扰。本文探讨英语交际过程中,词汇、短语、句子、话语等不同语言层面存在的汉语负迁移现象,并提出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4.
中国的英语学习者在写作中普遍受到汉语负迁移的影响,在词汇标点、句法及语篇层面都存在汉语干扰的痕迹。该文分析了汉语负迁移在英语写作中的表现及影响,并结合大学英语教学实践,提出应当增加语言输入,引入对比分析,培养学生英语思维。  相似文献   

5.
中国的英语学习者在写作中普遍受到汉语负迁移的影响,在词汇标点、句法及语篇层面都存在汉语干扰的痕迹。该文分析了汉语负迁移在英语写作中的表现及影响,并结合大学英语教学实践,提出应当增加语言输入,引入对比分析,培养学生英语思维。  相似文献   

6.
心理学将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称之为“学习的迁移”。积极的影响叫正迁移或迁移,消极的影响叫负迁移或干扰。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要促使学习之间的正迁移,避免或消除相互干扰。本文主要探讨在英语教学中如何利用迁移的规律,促使正迁移的产生,并减少或排除负迁移。 一、汉语作为母语在英语学习中的正负迁移 从语言角度来说,英语和汉语都属于语言学研究的范畴,但是它们又分别属于不同的语系和不同的语言形态类别。学生学习外语一般是在母语已掌握到一定程度之后开始的,而母语学习则得从零开始。在英  相似文献   

7.
日语学习中,汉语的正负迁移作用是共同存在的。正迁移能帮助学生更快地理解,而负迁移则对他们造成了不少的干扰。因此在学习时,我们正确运用正迁移,帮助学习,克服负迁移,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相似文献   

8.
在教学中,一种知识技能的掌握影响另一种知识技能的掌握,叫做“迁移”。如果影响是积极的,起促进作用的,叫做“正迁移”;如果影响是消极的,起干扰作用的,则称“负迁移”。中学英语教学中经常出现的负迁移,给教学带来很大危害,直接影响教学质量的提高。所以英语教学应自觉地发展正迁移,尽量减少负迁移。  引起负迁移的因素很多,但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种:  一、本族语的干扰  初中生在开始学习英语之前,都经过一段正规的汉语学习,能够说一口流利的汉语。他们已有的汉语知识和学习汉语知识的经验对英语学习会产生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学习的迁移作用早已为人们所熟知。在语言的学习中,母语的迁移作用较为明显。英、汉两种语言分属不同的语系,汉语的负迁移对我国学生学习英语起着很大的干扰作用。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意正确运用迁移规律,把汉语的负迁移转化成正迁移,以有效地促进学生英语知识的习得和运用。  相似文献   

10.
学习的迁移作用早已为人们所熟知。在语言的学习中,母语的迁移作用较为明显。英、汉两种语言分属不同的语系,汉语的负迁移对我国学生学习英语起着很大的干扰作用。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意正确运用迁移规律,把汉语的负迁移转化成正迁移,以有效地促进学生英语知识的习得和运用。  相似文献   

11.
大学英语写作中的汉语负迁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负迁移是由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差异而产生的。大学生英语写作中出现的中式英语大都源于汉语的负迁移作用。其原因包括:学生的语言知识不完善,不了解英汉语在词汇和句法方面存在的不对应现象。直接在写作中套用汉语的用法,从而导致负迁移;学生不了解英、汉语篇思维模式的差别,受汉语语篇思维模式的影响,产生篇章结构上的负迁移。因此,外语教学中应加强母语与目的语语言系统和思维差异的对比分析,减少和排除母语干扰,提高学生写作水平。  相似文献   

12.
本文针对当代中国大学生学习英语普遍遇到的汉语干扰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文章首先引入迁移的概念与分类,提出汉语母语对英语学习负迁移的概念,然后从英汉两种思维方式的异同方面入手探讨中外学生在组织语言方面存在的矛盾与问题,继而再从词汇方面逐步深入,具体分析当代中国大学生所遇到的汉语负迁移现象,并提出一些教学建议。  相似文献   

13.
谈翻译学习中词汇内涵意义的母语负迁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中国学生的英语学习中,母语负迁移是一个很普遍的现象。学习英语单词时,人们常将英语单词和汉语词汇一一对应,给这些抽象的字母组合赋予具体的汉语意义。然而英汉语词汇在内涵上有同有异,由于英汉民族文化渊源不同,英汉词义并不完全类同。本文主要对英汉语词汇内涵意义差异进行对比,探讨了翻译学习中词汇内涵意义的负迁移及其对翻译学习的启示。  相似文献   

14.
英语和汉语隶属于两个不同的语系,语调差别较大,大多数中国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受到母语特征干扰带来的大量的语言负迁移影响,给学习带来严重的阻碍。从语言迁移的视角对比研究英汉语调,可以为英语教学提供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5.
英语和汉语隶属于两个不同的语系,语调差别较大,大多数中国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受到母语特征干扰带来的大量的语言负迁移影响,给学习带来严重的阻碍。从语言迁移的视角对比研究英汉语调,可以为英语教学提供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以汉语为母语的中国日语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往往会受汉语的迁移影响,其中既有正迁移作用,又有负迁移作用,负迁移会对其习得产生一定的阻碍作用。本文以二语习得的负迁移理论为支撑,主要从句子结构的不同、形态差异、授受动词的界定、第一三人称的感情表达、使役被动态的低使用率等方面着手,分析学习者容易出现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徐捷 《时代教育》2015,(5):144-145
负迁移是由于母语和目标语言的差异而对语言学习产生的干扰或影响。由于汉语和英语的语法差异,导致中国学生在语法学习中容易出现冠词误用,语序不当,以及流水句等句法问题。负迁移导致的语法错误是语言学习中的一个必然过程,为了克服母语干扰,尽快实现从汉语到中介语再到英语的过渡,教师应在教学中具备负迁移的意识,采取中英比较,改错等方式,帮助学生熟练掌握语法知识。  相似文献   

18.
<正>中国学生大多数到三年级才开始学英语,农村学生可能还更晚些,此时他们的汉语思维已基本形成,汉语对学习英语的影响是不可避免的。这种影响心理学上称之为迁移。迁移有正迁移和负迁移。正迁移会起促进作用,对学习英语形成帮助,负迁移则为干扰因素,给英语学习带来一定困难,甚至造成语言偏误。因此教师  相似文献   

19.
王映晨 《考试周刊》2010,(42):132-133
众所周知,在二语习得过程中。汉语思维习惯常常会对学习过程产生影响。文章从本科生英语写作的角度出发,讨论如何把这一来自母语的干扰降至最小。首先,对语言迁移的相关知识进行了解释并介绍了目前中国大学生的写作状况以此来说明此研究的重要性。其次,从词汇、句法、篇章三方面将汉语对中国大学生英语写作的负迁移现象进行了具体分析。最后还着力研究了如何减少汉语负迁移。  相似文献   

20.
母语与目的语之间的差异造成了第二语言或者外语学习中母语的负迁移,这对中国学生的英语学习造成诸多障碍。本文用实证研究的方法,得出给以汉语为母语的英语学习者写作学习中造成负迁移影响的最大因素,帮助英语学习者消除母语负迁移对英语写作学习造成的干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