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王阳明认为传统儒家所言“聪明睿智”实为契合与体现人类科学精神的真正理性智慧,学者唯有做心学修养工夫、祛除心灵因迷己逐物而昏愦壅塞的遮蔽状态,方能切实达致良知心体圆满本具之至上理性智慧。此一基于心性工夫证成的良知理性智慧,实源自个体对宇宙本体与人生本真的深层彻悟与内在觉解,故其不仅可超越体认形上本体世界的宇宙时空之维,更能融贯点化于形下现实的社会生活与人文世界,即引领知识技能之学,超越体认宇宙时空之维,发用于日用伦常与举业事功等社会活动。王阳明的良知心体智慧论对当代人类文明发展和文化建设具有不容忽视的重要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2.
"语丝体"散文是1920年代现代中国文学知识分子话语的成功实践.在新文化运动陷入低潮与知识分子思想阵营走向分化的"后五四"时期,语丝同人显示出对于新文化运动时期文学革命的继续坚持,这一点直接决定了"语丝体"散文主体话语的抵抗色彩.周氏兄弟作为语丝领袖,源于<新青年>时期文学革命身份的认同,使他们的"语丝体"抵抗话语在社群同人中表现得尤为突出,其中与现代评论派的论战成为集中表现.作为一种理性的拒绝与批判,"语丝体"散文的抵抗式话语在制胜论敌的同时,还表现出现代知识分子由启蒙主义者向个体言说者过渡的姿态,成为其寻找确认自我、呈现生命本真的通途,"语丝体"散文主体话语的意义功能与力量价值也因此更为丰厚深远,从而使之具备一定的超越性质.  相似文献   

3.
语言中主位—述位结构的组成方式可以揭示出文章的具体展开方法。通过分析主位—述位结构,我们可以发现作者内在的关注对象和文章的具体扩展策略。本文对《两位司机》和《倒霉的爱情》两篇文章的主述位分析,具体地展示了他们的主述位格式和文章扩展策略,从而揭示出主位—述位结构对文章构成和扩展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王阳明心学以"心体"立论,既强调普遍之理为心体的内容,又赋予心体特有的情感—心理体验。王阳明实现了普遍之理与个体之心的统一,理性与感性的统一。这种包含"二重性"的心体超越了朱熹"性即理"的观点,显现出心体特有的灵动性和内在的张力。心体的"二重性"对中国人灵魂和精神境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但是从心学历史演进来看,以二重性为表现形式的内在紧张,导致了王门后学的分化,在社会中产生了一系列问题。  相似文献   

5.
语言中主位—述位结构的组成方式可以揭示出文章的具体展开方法。通过分析主位—述位结构,我们可以发现作者内在的关注对象和文章的具体扩展策略。本文对《两位司机》和《倒霉的爱情》两篇文章的主述位分析,具体地展示了他们的主述位格式和文章扩展策略,从而揭示出主位—述位结构对文章构成和扩展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滁州学院学报》2021,(3):35-39
历来对一代文宗欧阳修诗词文的研究较多,但对其辞赋特别是《述梦赋》则关注不够。通过细致的文本对读,认为欧阳修《述梦赋》从创作思想、女性形象描写、环境铺陈、情感铺写诸方面,对宋玉辞赋进行了继承,同时又从赋体语言、赋体功能、赋体表现对象各方面有所超越,使辞赋这种传统文体焕发了生机,对把握中国辞赋文体的形成与发展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7.
张德彝一生8次出国,他勤于笔耕,详述海外之"奇",从<航海述奇>到<再述奇>、<三述奇>,直至<八述奇>,在近代士人日记中并不多见.他的"述奇"日记记载了他在西方之见闻以及他对西方文化的认识与看法,涉及科技文明、社会制度、风俗民情等方面,内容颇为丰富.受各种因素所限,张德彝对西方文化的认识和看法在一些方面可能存在偏差,甚或谬误之处.尽管如此,他的"述奇"日记为后人留下了关于早期中国人走向世界、了解世界的珍贵史料,在推进中外文化交流上还是做出了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8.
基于语篇的教学思想倡导"语言即语篇",把语言当作语篇来进行教学,这就要求在教与学中建立语篇概念.语篇作为多功能的构建体具有多重维度,即语言、社会和认知维度.听力语篇多维解读可体现在听之前、听之中、听之后的教学过程中,其中主述位结构在听之中语篇教学的整体理解中有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阅读议论文,首先必须对其文体特点有整体性把握.比如,论点是作者对所论述的问题所持的见解和主张,它常常居于篇首和篇末,也有居于篇中的,有的标题就是论点.论据是用来证明论点的事实和道理,有事例论据和道理论据两大类.论证是运用论据证明论点的过程和方法,常用的论证方法有事例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和归谬法.议论文的结构大多呈"引论"(提出问题)→"本论"(分析问题)→"结论"(解决问题)的形式.就推理过程看,有从一般到特殊和从特殊到一般两种形式.只有对上述有关议论文的基础知识了然于胸,阅读议论文才会有成效.  相似文献   

10.
生命教育不应该只是生理与心理教育,还是对意义与价值探究的教育,以引导学生去思考生命,追求有意义、有价值的生命.教育哲学一直都在探讨教育意义与教育价值的问题,本文从哲学意义的思维与视野,提供对生命教育的哲学反省.哲学意义的反省提供给生命教育的理论基础,包括"对自我与存在的关怀" (即与自己的关系),以了解存在的意义;与"对伦理与现实的关怀"(即与他人的关系),以深化生命的价值;以及"对死亡与超越的关怀" (即与超越者的关系),以探讨人的超越向度.  相似文献   

11.
在古代和现代汉语中,表达"教师"含义的词汇很多,如师氏、保氏、师、师儒、师傅、先生、夫子、老师、博士、教授、助教、教谕、西席、讲师、教习、教员等等。但现代汉语的通称"教师"一词,却成型确定较晚,经历了从"师氏"到"教师"的漫长演变过程。  相似文献   

12.
说“腿”     
从共时和历时的角度,对"腿"的语义场以及其词义发展脉络进行了静态和动态的分析,认为从语义场的角度说,"腿"包含"人腿"、"动物腿"、"器物腿"、"火腿"四个子语义场;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看,则"股"、"胫"、"脚"等共14个词曾在历代典籍中有过"腿"义。  相似文献   

13.
周玉 《海外英语》2012,(1):279-281
Based on semantic theories this paper discusses and explains the different meanings of the Chinese character "shang"(上) in five Chinese phrases-"shang ji"(上级),"shang mian"(上面),"shang fang"(上访),"shang xue"(上学) and "shang ban"(上班).The author tries to analyze the usages of the Chinese character "shang" through vivid examples.In the end she categorizes the usages and meanings of the morpheme "shang"(上).  相似文献   

14.
中国美学理论的核心范畴“性情”、“灵性”和“情性”对译者的审美认知模式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译者对待中国文化史和道家思想的认知和接受,可通过异化策略在译文中留下深刻的印记。宇文所安深受中国诗学的影响,在译诗中显示了忠实于中国美学意蕴的诗性认知能力和开放的审美胸怀。  相似文献   

15.
日本的大学评估及其论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本的大学评估经历了自我评估、外部评估和认证评估三个阶段,与此同时,在日本学界围绕着大学评估也是论争不断,这些论争主要围绕着"为什么评估"(目的论)、"由谁评估"(主体论)、"评估什么"(对象论)、"如何评估"(方法论)来展开.认识日本大学评估的发展及其论争,无疑对我们深入思考中国的大学评估具有帮助.  相似文献   

16.
烹食(烹饪和饮食)词汇在汉语词汇宝库中占有一定的比例,这些词大都被赋予了深层的文化意义。由于比喻和人们丰富的联想,使得烹食过程中的器具(锅碗瓢盆)、材料(菜米油盐)、方法(烹炒吃喝)等可根据形貌、性状和用途等引申出“大锅饭”“、豆腐渣”“、捞油水”“、炒鱿鱼”等具有文化意义的新词语。  相似文献   

17.
意象是诗歌的基本艺术符号,是诗人感性、知性与客观物象的瞬间综合。大凡成熟的诗人,总是有相对稳定的意象符号,海子的"麦地"(麦子)、"村庄"等意象便属此类。在这些意象中我们不但可以更深层次地理解海子诗歌的丰富内涵,而且更有助于了解海子的人生轨迹及死亡原因。  相似文献   

18.
先秦“乐”的含义,除现今音乐之义外,它还是诗、乐、舞的总称。诗乐使诗在诗、乐、舞三位一体的乐的母体中占据了主要地位。周代的礼乐制度的确立与推行,客观上推动了诗的普及与发展,其典礼中由于音乐的分类,体现了诗的分类在诗的传播上的意义。但是儒家推崇雅乐和诗教立场,给先秦诗歌的发展和流传带来了巨大的损失。  相似文献   

19.
"非常"的语法化过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非常”的语法化主要有三个方面的条件:“非常”作为词组,意为“非同寻常”,其语义特征使其具备了演变为副词的基本条件;“非常+谓词性成分”的句法位置则是其最终形成的决定性条件;“非常+谓词性成分”使用频率的增多说明语用因素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程度副词“非常”的最终形成。  相似文献   

20.
对“不客气”和“别客气”进行多方面比较的结果表明:“不客气”和“别客气”在使用语境、词语增量和语法单位上存在差异;在语用上,“不客气”比“别客气”更礼貌。其深层理据在于:第一,“不客气”的主语是言者主语,“别客气”的主语是句子主语,而二者主语的分别是移情策略在言语交际中的运用;第二,语法化对语义的制约,“不客气”的语法意义是不必要客气,“别客气”的语法意义是不需要客气,“不客气”强调客观不必要,自然更易为听话人接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