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农村教育均衡发展的策略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阐释了“均衡发展”的概念,分析了造成农村教育不均衡发展的原因,明确了农村教育均衡发展的意义,提出了实现农村教育均衡发展的策略:调整校网布局,推进办学条件标准化;关爱弱势群体,让学生都能接受平等、优质的教育;鼓励教师进修,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水平;实现校际之间各种资源共享,缩小校与校之间的差距。  相似文献   

2.
<正>义务教育要实现均衡发展,师资均衡是关键。实现师资均衡,区域内校际研修是一种很有效的方式。实践中,可通过"强弱"交流扶持薄弱学校教师的专业发展,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从而促进各中小学办学水平的均衡。一、多种形式开展校际研修活动(一)校际会课。聚焦课堂,以问题引导研修。课堂是教学改革的主战场,不仅是落实以学生发展为本、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场所,也是展示教师专业素  相似文献   

3.
柳谋 《陕西教育》2006,(11):7-8
创建教育强县是省政府提出的一项旨在提升农村教育整体水平和综合实力的战略任务。促进县域教育的全面、协调、均衡发展是“整体水平、综合实力”这八个字的本质属性。我省教育发展不均衡,特别是县域内义务教育发展不均衡的问题十分突出,社会反映强烈,各级政府正在采取多种措施予以解决。目前我省正在大力开展的创建教育强县活动,对推进农村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具有积极的现实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柳谋 《农村教育》2006,(5):38-39
创建教育强县是省政府提出的一项旨在提升农村教育整体水平和综合实力的战略任务。“整体水平、综合实力”这八个字的本质涵义,即指县域教育的全面、协调、均衡发展。目前我省开展的创建教育强县活动,对推进农村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具有积极的现实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怀柔区位于北京市最北部,地域南北狭长,学校散落分布,校际沟通不便,多年来教育师资和教育质量整体存在不均衡现象。为此,怀柔区成立了以区直、平原、山区三位一体的学区发展模式,以优质区直校带动学区内其他学校均衡发展。本文介绍了怀柔区小学第三学区利用怀柔区“双师课堂”智慧融合管理平台,通过“区内+区外”的“双师”教研经验,改善区域内教师教研水平。  相似文献   

6.
创建教育强县是省政府提出的一项旨在提升农村教育整体水平和综合实力的战略任务。“整体水平、综合实力”这八个字的本质涵义,即指县域教育的全面、协调、均衡发展。目前我省开展的创建教育强县活动,对推进农村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具有积极的现实的意义。一、率先推进县域内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当前工作的重点均衡发展教育是建立和谐社会和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条件,义务教育是实现教育公平的主要方面。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一个动态过程,是一项系统工程,更是一项长期任务。我们的终极目标是,在区域之间(省域之间、市域之间、县域之间和城乡之…  相似文献   

7.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加快建设教育强国。北京市延庆区从推进集团化办学改革入手,在管理机制、教师培训、教育教学、质量评价等方面形成了“一体化”集团管理模式,不断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为建设教育强国进行积极探索。通过加大教育投入力度、加速师资校际流动等举措,持续推动区域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这些举措,解决了城乡办学困难,在师资力量基本不变的情况下,破解了提升教师队伍整体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的难题,走出了一条行得通、见效快、效益好的创新之路。  相似文献   

8.
优化教育结构,促进教育均衡发展“是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的教育任务和要求。《义务教育法》也明确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合理配置教育资源,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2008年9月6日自治区出台的《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行动计划》明确指出,加强优质学校与农村学校及城市薄弱学校之间联合办学,优化均衡配置教育资源、消除大班额现象,提高农村中小学教师学历层次,缩小城乡和校际之间办学差距。  相似文献   

9.
基础教育发展的严重失衡及其所折射出的教育公平问题,已成为当前我国教育发展中亟待解决的课题。现阶段的首要任务是缩小区域内学校间的差距,解决区域内学校间发展不均衡问题,真正实现区域内校际教育的均衡发展。解决校际教育发展不均衡的问题,归根结底,是要促进学校办学条件和师资的均衡发展。其中,区域内校际师资的均衡发展是更为关键的问题。没有校际师资的均衡发展,就不可能有校际教育的均衡发展。  相似文献   

10.
一、地区初中教育均衡发展的涵义地区初中教育均衡发展是指地区初中教育系统内各组成部分以较快的速度、差距不至过大、保持整体和谐和整体功能的发展。这里的均衡发展主要指两个层面:一是学校层面上的均衡发展,不同的办学条件、办学基础的初级中学都要发展;二是群体层面上的均衡发展,不同层次的学生、教师与干部都要均衡发展。重点是学校层面上的均衡发展。地区初中教育均衡发展不是搞平均,而是缩小初级中学学校办学之间的差距;不是“一刀切”,而是鼓励办出特色;不是“削峰填谷”,而是“填谷登峰”、“填谷造峰”。  相似文献   

11.
优质与均衡是义务教育发展的精神内核。现阶段,我国义务教育发展的不均衡问题仍普遍存在。多年来,各地区开展了多种措施缩小校际差异,改善教育环境,促进良性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双减”政策实施后,学生课内外负担明显减轻,教育重新回归到学校这个“主阵地”。限制校外学科培训、减轻学生作业负担、提供延时服务、教师轮岗等实践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义务教育的优质均衡发展。但在“双减”的初期,这些做法也带来了一些新问题和新挑战。在“双减”政策逐步深入的关键时期,应实施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配套措施,通过促进教育分配公平、提高师资水平、缩小校际差异等方式,不断巩固“双减”成果,使“双减”政策与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有机结合、相互促进。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把大力促进教育公平,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作为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重要内容,并提出要统筹城乡义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实行公办学校标准化建设和校长教师交流轮岗,逐步缩小区域、城乡、校际之间的差距,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了进一步推动延安城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缓解“择校热”和“大班额”现象,使每名适龄儿童都能享受优质教育资源,2013年延安  相似文献   

13.
<正>为了全面适应素质教育、新课程改革需要,也为推进吉林省舒兰市教育均衡发展,我市教师进修学校结合市域实际,自2004年开始探索出一种我们称之为区域性"以基地校为主,整体互动、专家引领"的教研模式。经过几年的实践探索,使我们摸索出了一条切合实际的教育均衡发展的新途径,对提高我县全体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一、建立促进各高中共同发展的"高中共同体",开展校际间合作交流,为推进区域高中教育的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14.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大力促进教育公平”、“逐步缩小区域、城乡、校际差距”、“统筹城乡义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实行公办学校标准化建设和校长教师交流轮岗”等改革目标和举措。  相似文献   

15.
在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进程中,县域内义务教育资源共享可以克服优质资源短缺和不均衡的困境,进而达到“节省成本”和“质量提升”的双重目的。但当前县域内教育资源共享依然不足,通过对西北三省四县的实证调查发现:教师资源共享整体不足且教学点问题最为突出、校际共享教育经费过程中对教学资源投入不足、教育物力资源共享缺失且校际呈现等级差异。其主要原因在于: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中公平与效率冲突导致共享理念被忽视;现行农村义务教育财政管理体制不完善,导致校际共享缺乏资源基础;教育资源共享机制缺失,导致共享主体间博弈难消除;学校布局过于分散,导致校际资源共享可达性较低。因此,各级政府应从建立共享理念、完善财政管理体制、构建教育资源共享机制、优化学校布局等方面着手,有效促进县域教育资源共享,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相似文献   

16.
倒店乡罗庙中学是云梦县最北端的一所农村初级中学,3年来该校一直保持着零辍学的记录,教学质量在云梦县名列前茅,学生在孝感市第二届艺术节上获得2个一等奖、1个二等奖.在全县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过程中,罗庙中学和云梦县其他农村中小学一样,在"办学条件、师资力量、教育质量"等方面都发生了质的变化. 2012年9月,云梦县高标准通过湖北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验收——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五项刚性指标"全部达标;从校际间均衡状况8项监测指标看,全县义务教育校际间差距较小,农村学校整体优于城区,综合差异系数小学为0.44、初中为0.32.但是,云梦县教育局局长王幼柏似乎"并不满足",他说:"均衡是一个目标,更是一个发展的过程,我们所追求的是区域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动态均衡."  相似文献   

17.
随着“两基”目标全面实现,“有学上”的问题已基本解决,“上好学”问题成为突出矛盾。由于吴忠市山川差别大,贫困人口多,地方财力弱,山川、城乡、校际之间教育发展不均衡,造成城市大班额、农村小班额以及择校等教育发展问题。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实现教育公平目标,就得统筹城乡教育。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推动全市教育均衡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8.
翟博 《教书育人》2006,(8):M0002-M0002
1.学校办学特色与教育均衡发展。办学要均衡,更要有特色。如何在实现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基础上,面对学校之间存在的客观差异,形成更多的能够满足学生个性发展需要的特色学校;如何处理好学校办学特色与教育均衡发展的关系,是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关键。2.教育创新发展与教育均衡发展。如何在教育均衡发展的思想指导下,通过建立相互竞争机制,不断激活学校向更高水平的均衡阶段发展,是教育均衡的关键所在。因为只有在教育均衡发展的过程中引入竞争机制,才能带动高质量高水平的均衡。要使均衡不断向深度、广度和高水平阶段拓展,必须抓住教师队伍这个核心,通过制度创新,激发教师和校长的职业活力、专业创造力和教育教学热情;必须通过引入竞争机制,不断增强学校的发展动力、活力,激励学校之间、区域之间向更高水平的教育均衡目标发展。3.弱势群体教育与教育均衡发展。弱势群体教育包括经济困难家庭子女的教育、残疾儿童少年的特殊教育、一些学习困难学生的教育、城市流动人口子女的教育等。弱势群体教育是教育均衡的难点,也是教育均衡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最近,位于浙江杭州下沙高教园区内14所高校的校领导在实行校际教师互聘的协议书上郑重签字,承诺高教园区内高校的教授、副教授和教学效果特别显著的讲师在上课、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带研究生、指导青年教师等方面进行合作。这意味着高教园区内的近万名教师不再为本单位所独有,学生也不用走出校门,就能够聆听到不同风格教师的讲课。实行校际教师互聘,打破教师单位所有制,是教育管理制度的一个创新,它对合理配置教育资源,促进一个区域内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进而促进教育的均衡发展,提高区域内教育整  相似文献   

20.
城市中小学校际发展不均衡源于历史上的“重点校”政策。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虽然国家逐步取消了“重点校”政策,中小学校际发展不均衡的状况却没有得到有效改观,甚至教育中的权钱择校进一步加剧和固化了校际发展的不均衡状况。在城市全部实施免费义务教育的今天,校际发展不均衡、教育公平缺失等问题依然突出。本文从制度分析的角度系统、全面地透视了城市中小学校际不均衡的内生性质与制度关联,为城市中小学校际均衡发展提供制度改进的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