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多次在电视节目中听主持人讲“今天参加我们晚会的有来自两岸三地的当红歌手”一类的话:一些报纸不仅不时出现“两岸三地”用语.甚至偶尔还有“两岸四地”词语见报。此类“两岸三地”、“两岸四地”说在政治上存有歧义.我们的媒体不可采用.  相似文献   

2.
简化字在大陆推行了半个多世纪.历经几代人。1949年之后.简化字风波逐渐演变为两岸“繁简”地位之争。文字“大一统”.  相似文献   

3.
2011年3月两会期间.温家宝总理在中外记者招待会上回答记者关于两岸商签ECFA时,引用了《左传》中的一句话,“兄弟虽有小忿,不废懿亲”.用古语引出“兄弟话”.引发两岸民众好评如潮,一时风靡天下。自2003年3月温总理上任后.每每面对记者问起两岸关系时.多有类似的精彩引用。  相似文献   

4.
台湾佛光大学教授谢大宁2014年12月10日于《光明日报》发表《从反服贸学运看两岸文化协议》,提出两岸的问题其实是“文化认同”问题.而现今在台湾对简体字图书的进口与公开发行,虽规章上仍明文仅限“大专专业学术用书”,但在市场上已经形同全面开放,其他出版品,如杂志、报纸、有声图书等则仍须改以繁体字才能在台湾公开发行,也就是说图书这一载体,绝对是现阶段承载两岸文化,达成两岸“文化认同”不可忽视的力量.  相似文献   

5.
《新闻爱好者》2007,(7):47-47
31.台湾的一些社会团体如“中华道教文化团体联合会”、“中华两岸婚姻协调促进会”等有“中国”、“中华”字样者,应加引号表述。 32.不得将台湾称为“福摩萨”,如报道中需要转述时,一定要加引号。 33.南沙群岛不得称为“斯普拉特利群岛”。  相似文献   

6.
“未来的两岸交流.将是制度化的沟通再加上国共平台的互动。”  相似文献   

7.
20年前的9月14日台湾《自立晚报》记者李永得、徐璐”抢跑”.到大陆进行了两岸分隔38年之后的第一次新闻采访.轰动一时. 当年的中共决策层.面对不期而至的来自台湾民间媒体的采访要求.从促进台海交流、增进双方了解的大局出发.以乐观其成的心态和开放自信的姿态,给予了充分的配合和帮助,并明确指示“自由采访::台湾记者想采访谁,到什么地方采访,都要尽量满足,开放。” 在这样宽松的氛围中完成破冰采访之旅的两位记者日后回述道:”亲眼看到真实的大陆之后,不禁令我们感到过去几十年中.台湾当局所做的反共宣传是多么的僵化。”而他们的报道,经过大陆《参考消息》的转载,让平时看惯了大陆记者文风的读者们,闻到一股新鲜之风。 《自立晚报》抢先大陆行促使蒋经国加快开放台湾民众赴大陆探亲案的实施。自此.”台湾社会要求与大陆交流的力量.如万马奔腾,沛然莫不能御。”台湾老兵返大陆探亲、台商投资大陆、汪辜会谈达成“九二共识”、“江八点“提出、连宋络绎访问大陆……事实证明.尽管20年来两岸关系中有着这样那样的挫折和不和谐音,但由两岸新闻交流开启的台海民间交流之路越走越宽.目益成为保障台海和平的稳定器和促进两岸共同发展的推进器。 20年回眸,如何进一步发挥两岸媒体在促进台海和平互动中的角色.值得两岸同仁深思. 仅以此文纪念2007年中国记者节.[编者按]  相似文献   

8.
两岸变局     
陈水扁的“一边一国论”和公投立法提议,使大陆对其彻底失去信心和耐心,未来台湾局势充满变数。如果陈水扁和民进党执意要推进公投,则意味着宣示要“独立”,从而将两岸拖入战争  相似文献   

9.
《中国新闻周刊》2009,(48):24-24
12月21~25日,海协会会长陈云林率团再次到访台湾,两岸笫四次“陈江会”在台中举行。江丙坤说,各方关注的两岸经济合作框构协议(ECFA).并非此次协商的议题,也不会签署协议。  相似文献   

10.
2015年11月2日,由海峡两岸婚姻家庭协会主办.海峡两岸婚姻家庭服务中心、婚禧网承办,富德生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协办的两岸新人祈福暨“寻找两岸美丽新人”活动启动仪式在中国国家博物馆举行。星云法师亲自为12对来自海峡两岸的新人举行祈福仪式。  相似文献   

11.
新媒体时代下随着技术的发展和两岸关系变化,两岸传媒生态也出现新的变化。各具传播特色与风格的新媒体能够作为物质性基础给两岸新媒体生态提供新鲜血液以建立两岸“一身多形”的传媒矩阵。“看台海”建立的多形式媒介矩阵使两岸用户与媒介之间的关系也因此发生改变。用户的情感,行动将纳入新媒体与两岸形象的建立之中。在传播方式上,两岸用户和“看台海”平台的融合逐渐形成双向的互动。新媒体矩阵中拥有多种特色的传播方式,两岸“文化的共同性”在多元的传播方式中举足轻重,也逐渐成为牵动两岸人民最核心的关系纽带。通过对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的两岸新媒体平台“看台海”的结构形成与用户互动的分析,试图理解当下两岸传播新生态。  相似文献   

12.
’94大陆图书展览在台北展出期间,由两岸书展委员会主办举行了“两岸图书出版合作研讨会”。会场在“中央图书馆”的阶梯式报告厅,可容二三百人。研讨会分两场进行。第一场主题是“两岸图书出版现况与合作”,第二场主题是“图书出版事业与图书馆经营”。  相似文献   

13.
那丽 《记者摇篮》2005,(4):10-11
散文与通讯.一个是文学宝库中的精萃.一个是新闻体系中的精华。因为文体的隶属关系,这两者看上去就像银河两岸不搭界的“星星”.在各自的体系内发着璀璨的光芒。可就是这行走于两个轨道上的“星星”在相遇之后.就诞生了一种被现代人称之“散文式通讯”的新产物。因此有人说,散文式通讯是文学与新闻体裁嫁接出的珍贵品种.这是关于散文式通讯的“嫁接”说。  相似文献   

14.
“一中框架”,被认为是开启政治互动的重要信号。两岸互设办事机构指日可待,构建两岸新型关系则亟待民间先行 6月14日,参加了“习吴会”的中国国民党荣誉主席吴伯雄离京。次日,第五届海峡论坛在厦门启幕,为期一周。这一次吴伯雄受中国国民党主席马英九委托率团赴京,与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的会面,是中共领导层去年11月换届后,以及今年对台系统人事布局完成以来,国共两党高层首次举行正式会晤,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而紧随其后的海峡论坛,被寄望为“向下扎根,向上结果”的会议。  相似文献   

15.
台湾“名嘴”在大陆媒体中的角色衍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张燕娟 《东南传播》2010,(11):109-110
随着两岸交流的深入发展,从民间到官方,从文化到经济,两岸交流愈发常态化,甚至政治相关方面的交流也逐步浮上台面。借助这股东风,台湾“名嘴”尤其政论“名嘴”“登陆”,早已不是个案。和过去在台湾岛内评议时政为主不同,台湾政论“名嘴”们在大陆媒体上,更多扮演者两岸资讯传导员角色。透过“名嘴”这一媒介,大陆民众对现代台湾的了解,更加直观、深入;两岸深层次互动,也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16.
一点补充     
近读《新闻战线》1984年第10期所载《熟悉诗词楹联做好新闻标题》一文,拟对文中“两岸风光看不尽,一船笑声破浪来”与李白‘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千古名句之间不无蛛丝马迹”之说作一点补充。我认为,“两岸风光看不尽,一船笑声破浪来”不仅是以李白“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  相似文献   

17.
台“研考会”主委江宜桦3月12日说,随着最近两岸故宫的合作可能性,两岸档案联展可以期待,已交代档案管理局往这方面规划,只要两岸和睦气氛继续,“我想我们是做得到的”。据“中央社”报道,江宜桦12日上午于“立法院”答复质询时表示,两岸档案联展基本原则是展示不涉及机密的档案为主,过去两岸有很多共同历史曾有交集,但最机密的档案一定不会展出。他说,第十八届海峡两岸档案管理研讨会将于今年8月举办,“我个人当然是主观上有这个意愿,若能参加的话,我们会去参加,”但要看政治情势变化,届时会依规定提出申请。  相似文献   

18.
随着两岸关系朝着越来越开放的方向发展,两岸文化交流也愈来愈频繁、愈来愈深入,但文化交流中也出现了许多虽消耗了人力、物力和财力却未取得相应文化效益的问题.因此,当前我们应当在总结已有文化交流经验的基础上,深化交流渠道,改进交流体制,对两岸文化交流中的各种资源进行有效整合,以尽量达到资源的优化配置.文化品牌活动是两岸文化交流一种新的有益尝试,多年来,笔者所在单位一直致力于打造两岸民众“面对面”交流的文化品牌活动,如“两岸摄影家·两岸行”.本文结合实际工作经验,谈谈如何打造两岸文化品牌活动,进一步深化两岸人民“面对面”的文化交流与思想沟通.  相似文献   

19.
5月28日下午3时30分,人民大会堂,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紧紧握住了中国国民党主席吴伯雄的手。 相比三年前国共的“世纪之握”,两岸各界对“这一次握手”寄予了不同的期待。新华社报道说,这是新形势下国共两党领导人的首次会谈。而台湾媒体则解读为,“胡吴会”是海峡两岸执政党领导人的第一次正式会面。  相似文献   

20.
两岸从互称“共匪”与“蒋匪”,到互致“先生”再到“主席”与“总书记”冠之,称谓的变迁见证了两岸交往中由敌对走向交流的过程,随着互动加深,更多的中国式政治智慧在领带、伴手礼、捎话、问候等细节里被折射出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