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殷敏 《收藏》2001,(10):80-80
《纪彩观音》纪念金币系中国人民银行于2000年3月份发行,由中国金币总公司总承销的一款以“观音菩萨”为主题、以当今世界最新科技“幻彩工艺”铸造的纪念金币。该《幻彩观音》金币全套1枚,面额10元,直径18毫米,含纯金1/10盎司,成色99.9%,总发行量为33000枚。该《幻彩观音》金币的正面图案为普陀山朝圣门、国号、年号;背面图案为观音浮雕像、幻彩背景及面额、“观世音菩萨”中文字样。目前,该《幻彩观音》金币的最新市场价为1050元,这一价格同时也是其面市以来的最高位。  相似文献   

2.
瑛子 《中国集邮》2001,(6):39-40
《幻彩观音》纪念金币系中国人民银行于2000年3月份发行,由中国金币总公司总承销的一款以“观音菩萨”为主题,以当今世界最新科技“幻彩工艺”铸造的纪念金币。该《幻彩观音》金币全套1枚,面额10元,直径18mm,含纯金1/10盎司,成色99.9%,总发行量为33000枚。该《幻彩观音》金币的正面图案为普陀山朝圣门、国号、年号;背面图案为观音浮雕像、幻彩背景及面额、“观世音菩萨”中字样,目前,该《幻彩观音》金币的最新市场价为1050元.这一价格同时也是其面市以来的最高价位。  相似文献   

3.
正爵是商周时期最具代表性的青铜礼器之一,明洪武年间采用瓷质礼器代替青铜礼器,使明清时期出现大量瓷爵(图1)。本文探究瓷爵的流变,根据其瓷制礼器的独特性,总结明清时期瓷爵的工艺、器形、纹饰特点,进一步分析陶瓷材质爵杯的审美特征及其被赋予的新文化内涵。瓷爵流变爵是古代用于盛酒和温酒的器皿,在祭祀时用于三献酒(李媛《明代国家祭祀体系研究》),盛行于商周时期,据出土的考古实物资料来看,其为圆腹,前有流后有尾,口沿处有两  相似文献   

4.
"法币(亦称国币)与金圆"邮票混贴封,以封上两种不同币制邮票面额的巨大反差为明显特征,有着深深的时代烙印,在邮史中属罕见。有关该封产生的时代背景、使用期限、邮资状况等问题,笔者作了一些粗浅的探索。1时代背景由于法币的严重贬值,民国政府实行币制改革,宣布自1948年8月20日起,废除法币,实行金圆券,同时规定金圆  相似文献   

5.
祝中熹 《收藏》2009,(4):92-96
《左传&;#183;成公十三年》刘子云:“国之大事,在祀与戎。”代表当时生产力最高水平、引领社会进步的青铜制作,集中体现了上述理念。青铜被大量用来制作礼器,礼器的首要功能是用于祭祀。祭祀的灵魂是人与神之间意念的沟通,这种崇高神圣的精神活动,需要通过庄严的仪式化和物象化来完成,用青铜铸造兵器,更在礼器制作之前即已盛行。早期的武器同时也是人们谋生的工具。  相似文献   

6.
正澳门特区发行的澳门生肖贺岁纪念钞,面额为澳门币壹拾元,于2012年元月开始发行,至2023年结束。每年一对,分别由中国银行澳门分行和澳门大西洋银行发行。基本特征生肖贺岁纪念钞主色调为红色,寓意喜庆吉祥。正面主景图案是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中国剪纸,体现十二生肖的形态,位置靠近左侧。正面右侧上方为中文和葡文行名,中间为光彩光变面额数字"10"和大写的中文"澳门币拾圆",下方是发行日期和两  相似文献   

7.
中国人民银行于2010年3月12日发行了以古典文学名著《水浒传》为题材的第二组金银纪念币,该套币2金3银共5枚,均为国家法定货币。其中有一枚5盎司彩色长方形金质精制币(见图),合纯金5盎司,成色99.9%,长64毫米,宽40毫米,面额2000元,最大发行量900枚,由上海造币有限公司铸造。这枚币铸造工艺精良,正背图案十...  相似文献   

8.
2010年11月9目,为纪念上海世界园艺博览会成功举办,中国人民银行发行了“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普通纪念币一枚(图1),该纪念币正面中间主景图案上海世博会会徽,上方刊“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名,下方刊“2010”年号;背面主图案为上海世博会吉祥物“海宝”形象,衬以黄浦街景和水纹图案,上方刊“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字样,左下方刊“1元”面额。  相似文献   

9.
张颖 《集邮博览》2011,(12):14-14
1956年1月1日发行的纪33M《中国古代科学家(第一组)》小型张是新中国首次发行的小型张。此枚小型张共有四种图案,以张衡、祖冲之、僧一行、李时珍画像为图,与相应的套票同图。其比同套纪33《中国古代科学家》邮票(1955年8月25日发行)晚四个多月发行。  相似文献   

10.
李梅 《集邮博览》2013,(9):22-25
后母戊鼎,是商王祖庚或祖甲为祭祀母亲戊而作的祭器,是中国商周时期青铜器的代表作,原称"司母戊鼎"或"司母戊大方鼎"。出土于河南安阳,重832.84公斤,是世界迄今出土最重的青铜器,享誉"镇国之宝"的美誉。后母戊鼎通体高133厘米、口长112厘米、口宽79.2厘米,重达832.84公斤,是已发现的中国古代最重的单体青铜礼器,因鼎腹内壁上铸有"后、母、戊"三个字而得名。后母戊鼎发现于1939年,历经辗转,1959年开始作为镇馆之宝收藏于国家博物馆。这件青铜大鼎的铸造在商后期大约需要二三百名工匠的密切配合才能完成,这足以反映商朝中期青铜铸造业的宏大规模。中国邮政于1964年8月25日,发行了此图案邮票,志号:特63《殷代铜器》(8-8)。  相似文献   

11.
笔者收集的猴年贺年(有奖)明信片中,有3张背面图案套色移位,形成图案重叠,这3张明信片出自嗍,编号末尾4位数都是"2223"。"86222"的背面图案是剪纸《双鹤图》,套色横向移位3毫米,双鹤变成四只鹤,左上角的祥云变成两圈,邮政娃娃也变成双人了。"302223"的背面图案为剪纸《牧牛图》,"222223"的背面图案是剪纸《金鱼图》,套色移位情形同前,由此推断,它们源于同一印刷全张。  相似文献   

12.
孙艺灵 《收藏界》2011,(8):46-46
这件明代福建德化窑夔龙纹簋式炉(见图)仿商周时期青铜礼器簋的造型。夔龙为神话传说中的单足神怪动物,《山海经·大荒东经》描写夔是"状如牛,苍身而无角,一足,出入水则必有风雨,其光如日月,其声如雷,其名曰夔"。  相似文献   

13.
马冠武 《收藏》2009,(12):115-117
1999~2008年间,美国铸造和发行了面额为25美分50枚一套的各州流通纪念硬币。该币的正面主图仍然保留原有美国首任总统乔治·华盛顿的左向侧面头像(图1),只是文字结构上作了一些调整和变动。而币背则展示了各州最具特色的图案。对美国这套各州流通纪念币,杨云翔先生、黄在仁先生已分别在《世界硬币论坛》《钱币博览》等杂志上作了全面的论述。  相似文献   

14.
卢伯雄 《收藏》2020,(1):63-63
第四套人民币中的1元、2元、5元、10元正面衬托面额的纹饰,采用的是花鸟纹图案装饰。这些象征吉祥喜庆的民间艺术图案,在造型上采用了装饰性的表现手法,鲜明、活泼。所有这些花鸟图案的纹饰,与正背面主景主题思想融为一体,表现出鲜明而独特的中华民族文化风格。  相似文献   

15.
十五亿元能够买到什么?在抗日战争前夕,全国法币发行总额不超过十四亿元,1937年1月出版的《第六届全国运动大会报告》简装本的售价是一元五角。1945年日本投降时,全国法币发行额已达到五千亿元。  相似文献   

16.
本人集藏民国时中央银行等法币有一百多枚,其中一枚中央银行500元券法币在币面上印有"法币"字样,这在法币系列中是极少见的,因而  相似文献   

17.
仲文 《集邮博览》2009,(8):79-79
现在呈现在读者面前的是一张1999年版贰拾元面额的人民币。这张看似普通的人民币却有其不同寻常之处,即毛泽东主席头像的右眼外侧出现了一块明显的"遮白",使得眼部及相邻面部图案出现缺失。  相似文献   

18.
《集邮博览》2013年第一期开始,连续在"档案照登"栏目分别刊登了《邮电部公报》的两件"发行新图案普通邮票的通令"审批稿和一件"补登新发行普通邮票的图案的通知"审批稿,都是关于普6"不同图案普通邮票"的。其中第一期刊登的是关于发行普6前5枚的,即50元、200元、250元、800元、1600元的;第二期刊登的是关于发行普6后1枚,即2000元的;第三期刊登的是关于补登普6前5枚邮票  相似文献   

19.
田德林 《收藏》2015,(5):80-81
笔者藏有一张面额为本币"壹拾萬圆"的东北银行定额储蓄存单票样(图1),长248毫米,宽88毫米。正面主图上方是票券的名称,其下是面额,正中是加印的鲜红大字"票样",左边是该存单发行的7项说明,其中包括存单的性质、面额、存取、计息、兑付及挂失等内容。面额下方有存单的印制时间。正面最左侧是存单的存根。根据说明,本存单面额种类分为  相似文献   

20.
徐成 《收藏》2012,(11):75
中国人民银行于2010年3月12日发行了以古典文学名著《水浒传》为题材的第二组金银纪念币,该套币2金3银共5枚,均为国家法定货币。其中有一枚5盎司彩色长方形金质精制币(见图),含纯金5盎司,成色99.9%,长64毫米,宽40毫米,面额2000元,最大发行量900枚,由上海造币有限公司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