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牟建平 《收藏》2018,(12):24-37
齐白石的大写意绘画开创了近代大写意中国画的新高度,但他的绘画来源于哪里呢?如他自己所说:“青藤、雪个、缶庐三家门下。”其中,八大山人对他的大写意绘画影响很大,可以说是终生的,特别是早期画作,有很明显的八大山人画风痕迹,在齐白石的题画中,有很多关于八大山人的内容,所以研究齐白石,不能不研究他与八大山人的渊源。  相似文献   

2.
齐白石不仅是大画家,也是水平很高的书法家。齐白石自谓:"我诗第一,印第二,书第三,画第四",可见,他对自己的书法也是很自负的。特别是他的篆书,以碑写篆,刚健超纵,独树一帜。他的行书也以势胜人,极富金石韵味。身为赵之谦、吴昌硕之后的第三位"金石派大写意"花鸟画大师,齐白石的书法对他的写意画帮助很大,可以说,没有齐白石的书法,就没有齐白石的大写意绘画。因此,研究齐白石的书法,有助于我们了解他的绘画,且对他不同时期画作的鉴定也大有帮助。  相似文献   

3.
正齐白石是一位非常全面的画家,绘画题材非常广泛,除草虫、花鸟、山水、人物、鱼、虾、蛙、蟹、雏鸡外,尤其擅画芭蕉。徐悲鸿就曾认为,齐白石画的芭蕉十分出色。近代画家中,以画芭蕉见长的画家不多,齐白石应算一位,其笔墨奔放,墨气淋漓,如他自己所说:天然舒展。  相似文献   

4.
正诗人画家齐白石齐白石不仅是大画家、书法家、篆刻家,同时还是诗人,称之为"诗人画家",并不为过。齐白石曾在《齐白石作品选集自序》中写道:"作画凡数千幅,诗数千首,治印亦千余。国内外竞言齐白石画,予不知其究何所取也。印与诗则知者稀,予不知知者之为真知否?"齐白石生前自己说作诗数千首,并对他的诗与印的"知者稀"表达了些许不平。据统计,齐白石一生作诗达3000多首,这对一个画家来说,可谓相当高产了  相似文献   

5.
藤本植物是大写意画家喜欢的作画题材,明代的徐渭喜欢,明末清初的八大山人喜欢,近现代的吴昌硕、齐白石也喜欢。藤本植物包括紫藤、葫芦、葡萄、南瓜、丝瓜等等,若以绘画题材丰富而言,上述诸家首推齐白石,藤本植物也是他画得最多,其中尤以紫藤、葡萄为众,可谓精彩纷呈。  相似文献   

6.
杨静荣 《收藏》2009,(9):75-76
张大千先生是名噪中外的一代绘画大师,四川省内江市人,名爰,又名季、季菱,号大千居士,生于1899年。1948年迁居香港,后又旅居印度、法国、巴西等国,1978年定居台湾。1984年4月病逝于台湾。张大千的传统功力之深,技法画路之宽,题材风格之广,成就影响之大,世所罕见,誉他为一代绘画大师,可谓当之无愧。无论写意、工笔、水墨、设色,无不擅长,凡山水、花鸟、人物、走兽,无一不精,集文人画家、宫廷画家和民间艺术家于一身,雅俗共赏。他兼能书法、篆刻,对诗词、鉴赏、画史、画论亦有精深的研究。他画荷花和海棠及工笔人物独树一帜,俱臻妙境。他与齐白石被并称“南张北齐”,被徐悲鸿誉为“五百年来第一人”。  相似文献   

7.
孙大为 《收藏》2023,(8):4-6
<正>从古至今,中国画坛中画花鸟鱼虫的派别、画家绵延不绝,各有所长,画“虾”的却少,更不要说画虾自成一格、堪称一绝的少之又少,而白石老人正是这样一位画虾一绝的画家。叶浅予曾赞齐白石:“虾的精神状态,虾的有弹力的透明体,虾在水中浮游的动势。把艺术造型的‘形’‘质’‘动’三个要素完满的表现出来。这样丰富的内容,齐白石先生用的是极简练的笔墨,不能多一笔,也不能少一笔,一笔一笔可以数得出来”。以此可看出齐白石的虾已成为他绘画作品的代表“符号”。  相似文献   

8.
吴洪亮 《收藏》2012,(14):20-23
2012年,之于齐白石是个特别的年份。90年前的1922年春,经他的好友陈师曾推荐,齐白石作品参加了日本东京府厅工艺馆"中日联合绘画展览会"。所有作品皆被售出且价格可观,这使困顿于京华的齐白石感慨良多,作诗叹日:"曾点胭脂作杏花,百金尺纸众争夸;平生羞杀传名姓,海国都知老画家。"齐白石自称"从此以后,我卖画生涯,一天比一天兴盛起来"。因此,  相似文献   

9.
阎正  高育武 《收藏界》2011,(6):117-120,2
冯骥才是我国为数不多的运用文字炉火纯青的著名作家之一。然而,作为画家的冯骥才却鲜为人知,其实他的绘画作品,特立独行、面目清楚,有着极富魅力的绘画语言和个人色彩。他的画与他的小说散文比对起来亦毫不逊色。  相似文献   

10.
《收藏》2020,(9)
正齐白石一生爱画花,他不仅擅长画梅花、牡丹、菊花、兰花,还将牵牛花、鸡冠花、海棠花、玉兰花、山茶花、雁来红等这些别人不常画的花都画出了彩,其中尤以牵牛花色彩艳丽,令人惊羡。齐白石爱画牵牛花,可能与他浓重的思乡情结有关。齐白石曾题画云:"我借山子晓霞山之西大岩之东岩之石,牵牛花常有,花大如斗。"齐白石从50岁就画牵牛花,一直画到97岁,在他生命的最后一年,还痴情于牵牛花。  相似文献   

11.
正齐白石不仅是大画家,同时也是近百年开宗立派、屈指可数的大篆刻家。傅抱石称齐白石的篆刻是"霹雳一声,开始了中国篆刻史上的新页",可谓评价甚高。其篆刻单刀直入,不削不作,刚健超纵,独树一帜。齐白石自谓:"我诗第一,印第二,书第三,画第四",可见他对自己的篆刻十分自负。身为赵之谦、吴  相似文献   

12.
正在梅、兰、竹、菊"四君子"中,齐白石画兰花数量最少,但水平却一点也不逊色,其特色贵在用墨,笔势纵横,构图也别致,在近代画家中独树一帜。齐白石画兰,不与人同,强调"脱画家习气,有独到处。"他画兰,确实做到了这一点。齐白石画兰,有书写性,金石味,前期用墨较浓,后期用墨求淡,然淡中带雅,有空谷幽兰之气,孤高脱俗,非常人所能及。  相似文献   

13.
《收藏》2016,(15)
正近日,笔者与几位画界朋友谈论20世纪中国绘画,其中一位竺先生以自己独到的眼光阐述了20世纪中国绘画三条脉络:"一条是以张大千领衔的传统派画家,代表画家还有吴湖帆、溥儒、贺天健、郑午昌、谢稚柳、陈少梅,稍后有陆俨少等;第二条为民间派画家,代表画家为齐白石,这一路画家还有陈子庄、黄叶村等;第三条为海归派画家,代表画家为徐悲鸿、林风眠,这一路有影响的画家尚有刘海粟、高剑父、高奇峰、陶冷月等。不过海归派在国际上最有影响和成就的当推林风眠。"  相似文献   

14.
王怡威 《收藏界》2014,(8):26-33
谈及中国近现代绘画,假如只推选一人为代表,那么这个人必定是齐白石。他就如一座高峰和一把标尺,彰显着中国画的笔墨情趣。他是集书法、篆刻、绘画、诗歌为一身的通才、大家,他的画至“简”至“朴”,至“拙”至“厚”。齐白石一生作画四万余幅,题材涉及花鸟、  相似文献   

15.
回味大师     
朱浩云 《收藏》2009,(7):14-16
20世纪中国画坛,高手流派之多。绘画题材之广、技法画路之宽,成就影响之大.可谓前所未有。而如果要选出20世纪中国画坛不可替代的画家,那么笔者认为,张大千、徐悲鸿、吴昌硕、齐白石、傅抱石、林风眠六位画家定是其中的人物。  相似文献   

16.
《收藏》2014,(8):F0003-F0003
1948年生于广东阳江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画家广东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馆员中央文史研究馆书画院南方分院副院长 我个人可能对谢天赐的作品有不同的评价。但是,有一点可以确定的是他给我们21世纪大写意花鸟画的发展提出了问题,这是他的一个有意义的积极贡献。因为大写意花鸟画自吴昌硕、齐白石以来,经历了潘天寿的变革。  相似文献   

17.
牟建平 《收藏》2018,(7):28-37
众所周知,在近代中国美术史上,齐白石是“诗书画印”俱佳的巨匠。他擅画花鸟、水族、山水、人物等多种题材。他的大写意独步百年,但也擅长精细一路,特别是其“工笔草虫花卉”画,代表了他绘画的最高成就,是齐白石赖以成名的招牌作品。  相似文献   

18.
喜接《齐白石作品选》北京邮票厂邮票印制车间的同志们,特别是照相修版工序的人,不乏艺术爱好者,厂里也有计划地向他们进行一些美术知识的教育,生产之余可以画画石膏像或静物写生,也经常到中国美术馆和其他博物馆观赏艺术品和知识性的展览。1979年,当大家得悉邮票发行局决定要发行《齐白石作品选》邮票时都很兴奋,因为齐白石是大家敬仰和崇拜的绘画大师,他的绘画作  相似文献   

19.
农夫 《收藏界》2014,(6):152-152,F0003
鱼,自古以来就是人们喜爱的绘画题材。远古时期,人们就将鱼的图形刻在石壁上,绘在陶器上,以寄托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古往今来,画鱼的画家不计其数。但真正有影响的作品也是屈指可数。清“四僧”之—八大山人朱耷,现代画家齐白石、潘天寿,其笔下“大写意”的鱼就颇有影响。  相似文献   

20.
李洪伟 《收藏》2014,(1):158-163
齐白石先生在中国艺坛上生活了近一个世纪,是一位绘画艺术继承传统锐意创新的大写意画家,是一位诗、书、画、印全面发展的艺术家,在中国当代美术史上具有崇高的地位。他一生勤奋耕耘,为社会为人类留下了数以万计的绘画,书法、篆刻、诗歌等艺术作品,备受人们的赞赏和喜爱,他精于花鸟、草虫以及虾、鱼、蛙、蟹等水族类,也擅画山水和人物,他以他的童贞和逸趣描绘对象,充满了丰富的生活情趣。他注重观察自然,师法自然,在长期的探索中几经"变法",融合文人画和民间艺术的表现技法,敢于突破陈规俗套大胆创新,使自己的作品风格独特,他不仅追求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