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收藏》2017,(11)
正在北京画院的"笔砚写成七尺躯—一明清人物画"展中,有一幅非常特殊的肖像画——无款《张林宗肖像》(上海博物馆藏)(见图1)。2017年9月23日,上海博物馆研究员凌利中先生受邀在北京画院年会上做了"时穷节乃见,一一垂丹青——以无款《张林宗肖像》作者考为例析清初遗民书画特点"的主题发言(见图2),讲述了肖像画背后的张林宗及肖像画作者赵雪江的历史故事。  相似文献   

2.
《收藏》2016,(17)
正2005年仲春时节,旅美华人徐逢祥专程从美国飞赴上海,向上海博物馆捐赠了清代风俗民情画《苗蛮图》等家藏珍贵藏品。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上海博物馆书画研究部研究员钟银兰热情地接待了这位来自大洋彼岸的同胞。徐逢祥说:"我带来的古画和有关黄埔军校史稿是家父徐中岳珍爱的收藏品,今天,我代表我们家族将它捐赠给上海博物馆,可以回归祖国,有个圆满的归宿。上海博物馆闻名中外,古画捐给贵馆,我很放心!"钟银兰代表上博向  相似文献   

3.
李建栋 《收藏》2007,(7):171-171
《收藏》杂志2007年第4期刊登了天津冯厚生先生《难得一见的陈老莲山水画》一文。冯先生称其所藏陈老莲山水画为罕见之作,本人认为此图非陈洪绶真迹。  相似文献   

4.
金宝山 《收藏》2006,(6):134-134
2005年仲春时节,旅美华人徐逢祥专程从美国飞赴上海,向上海博物馆捐赠了清代风俗民情画《苗蛮图》等家藏珍稀收藏品。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上海博物馆书画研究部研究员钟银兰热情地接待了这位来自大洋彼岸的同胞。  相似文献   

5.
正2019年1月,上海博物馆举办"丹青宝筏——董其昌书画艺术"大展时,有两组董氏双包作品进行了对比展览,其中一组是分藏上海博物馆、故宫博物院的两本《佘山游境图轴》(下称"上博本""故宫本")。"故宫本"(图1),纵98.4厘米,横41厘米,水墨纸本立轴。上有董氏题跋:"丙寅四月,舟行龙华道中,写佘山游境,先一日,宿玩仙庐,十有四日识",落款"思翁",钤"玄宰"白文印,无递藏印。"丙寅"为明天启六年(1626年),董氏时年72岁。此作在众多出  相似文献   

6.
(一)近日《中国文物报》刊发了一篇署名为王乃栋的《故宫藏石涛<高呼与可图卷>的鉴定问题》(详见该报2006年1月11日7版)文章,该文以其“六大鉴定理由”否定了《高呼与可》(图1.纸本,40.2×518厘米,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是石涛的真迹,并以一件假石涛和假张大千题跋的赝品来做其否定理由的支撑点。为此,我认为有必要对王乃栋先生  相似文献   

7.
倪葭  杨旭 《收藏》2020,(2):36-41
金人武元直《赤壁图》(图1,下文简称"项本"),现收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图绘苏轼泛舟游赤壁的情景。众所周知,此卷曾为明代项元汴的旧藏。今传世的《赤壁图》前隔水上有项元汴题签,认为作者是朱锐。此后的300余年间,从明清至民国时期此卷被公认是朱锐所作,直至1937年由朱家济考证出此卷作者为武元直。而李日华在《六研斋随笔》中提到曾购得武元直《东坡游赤壁图》(下文简称"李本")。故一系列问题在晚明浮现出来:按生卒年判定,项子京在前而李日华在后,如果项氏已拥有《赤壁图》,那李本从何而来?项氏和李氏所拥有的《赤壁图》是否为同一卷,二人先后收藏?亦或是同名作品?还是常常出现的双胞胎案?《赤壁图》如属最后一种情况,那孰真孰伪?本文试图解答这些问题。  相似文献   

8.
马传德 《收藏》2013,(15):76-78
2012年是我父亲马定祥的好友李伟先诞辰120周年,上海博物馆为其出版了《纸上繁华——李伟先先生旧藏纸币掇英》,这是第一部介绍李伟先捐献纸币的藏品集。那天,上海博物馆周祥专程送来这本收藏纪念集,当时李伟先存美国的两个孙子李硕传、李颖传昆仲也在座(图1)。大家看了书都十分高兴。李伟先生于1892年,是我国著名的钱币大收藏家。他原先以收集中外金银币为主,收藏历代  相似文献   

9.
交椅     
杨国华 《上海集邮》2011,(11):11-12
2011-15T《明清家具——坐具》邮票第2图“明·黄花梨交椅”,不少人认为票图实物来源于上海博物馆。5月下旬,上海博物馆中国明清家具馆还特意将它陈列在显著位置,工作人员饶有兴趣地告诉观众,它即将被“搬”上邮票。这把交椅为著名收藏家王世襄旧藏,1998年由香港实业家庄贵仑收购后,捐给了上海博物馆。上博服务部印有这把交椅(图1)的明信片,每张售2元。  相似文献   

10.
马传德 《收藏》2013,(8):76-78
2012年是我父亲马定祥的好友李伟先诞辰120周年,上海博物馆为其出版了《纸上繁华——李伟先先生旧藏纸币掇英》,这是第一部介绍李伟先捐献纸币的藏品集。  相似文献   

11.
对故宫藏赵之谦《楷书五言联》(图1),我同意石谷风先生的看法:“赵之谦于同治九年(1870年)42岁为益斋书《猛志逸四海,奇龄迈五龙》楷书魏体五言联,真迹为故宫博物院藏品。另一副对联(图2)书体、联文与故宫博物院藏品相似,此联删去‘益斋尊兄书’五字和赵之谦名款两方朱文印及红栏格,毫无挥洒自如、雄强浑厚的特点,是  相似文献   

12.
今年4月,中国邮政将发行《高逸图》特种邮票。《高逸图》是一幅纵45.2厘米,横168.7厘米的彩色绢本人物画,现藏于上海博物馆(图1)。2014年11月30日,荣宝斋(上海)"2014年秋季艺术品拍卖会"上,一件估价1000-2000元的拍品:上海博物馆关于购买靳伯声的唐孙位《高逸图》之文献(图2),以11500元成交。为什么这份年  相似文献   

13.
《收藏》2017,(9)
《十三女弟子湖楼请业图》现有三个版本,分别为上海博物馆所藏绢本设色手卷、2010香港佳士得春拍绢本设色手卷,及民国神州国光社1929年刊印珂罗版线装《湖楼请业图册》,其中国光社所印的底本并非前两本。各本引首、画芯、钤印均相近,但在细微处,仍存在较大差别。  相似文献   

14.
正七夕乞巧是古代画家热衷描绘的题材,流传至今的历代画作亦有多卷,但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的《汉宫乞巧图》最具代表性。此卷为明人仿仇英之作,虽非仇英真迹,却也是一部不可多得的大型明代风俗画卷,具有重要的历史和艺术价值。关于《汉宫乞巧图》  相似文献   

15.
郭亮 《收藏》2007,(9):96-97
2004年中秋,笔者到常熟萧氏后裔萧乾先生家同赏明月。萧先生拿出其祖父萧益友向常熟书法家翁忍华先生借抄《翁迂伯先生论书近言》《翁迂伯先生临阁帖》的真迹(图1~10)。品尝先辈遗墨,让人激动不已。  相似文献   

16.
范克平 《武当》2004,(3):12-13
民国十七年(公元1928年)国立南京中央国术馆首期教授班选用教材之一的《君子剑图解》(精选)一书,就是根据央馆顾问李松如先生所提供的手抄本绘制并编辑出版的。此为当时上海百新书店正式出版发行的该本真迹(现藏南京中华传统武术培训学校图书室)  相似文献   

17.
《收藏界》2007,(10)
钱慧安(1833-1911年),晚清画家,字吉生,号清溪樵子,上海宝山人。善画人物仕女,间作花卉和山水,光绪、宣统年间与倪田等人在上海卖画,名重一时。传世作品有同治十年(1871年)作《烹茶洗砚图》轴,藏于上海博物馆;光绪八年(1882年)作《听鹂图》扇,现藏于故宫  相似文献   

18.
正2019中国嘉德秋拍将推出重要藏品—启功先生旧藏金石碑帖及法书影本672种(图1),上自先秦金石,下迄近代碑刻,是先生一生心血的结晶,这批金石碑帖、法书影本是先生书学思想的来源,是成就先生的基石,是一部详尽的中国书法史,有着极其重要非凡的意义。这些藏品,在启功先生生前授课录像当中多有出现;先生所著《论书绝句百首》《古代字体论稿》等著作中所用碑帖之插图多出于此;先生撰写论文、题跋之内容皆从中而得。  相似文献   

19.
杨义忠 《收藏》2011,(6):55-56
《桃花岭图》设色卷本,纵30.2厘米,横101.3厘米。图前有明代周天球书《莘野阿衡》引首,图后有苏州书画名家王稚登、周天球、陈公瓒、张凤翼、张献翼等12人题画诗墨宝。我认为它是明代唐寅的作品。《桃花岭图》描绘的是江南秀丽的湖光山色,辽阔的江面上,碧波荡漾。  相似文献   

20.
清“四僧”之一髡残(石溪)《山林暮色图》,又名《秋高气爽图》)(图1)(见台北中华书画出版社1975年版《石溪画集》第23页、中国民族摄影艺术出版社《四僧画集》下卷第229页)。纸本设色,立轴,纵124.4厘米,横60厘米。美国纽约大都会美术馆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