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鞍山市档案局创办的档案信息网站于2000年国庆节前夕正式开通,目前用户访问量已达5400余人次,取得了一定的社会效益。建立档案信息网站,是档案部门在新的历史时期以新的手段开发档案信息资源为社会发展服务的一种新……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宏观上探讨军队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意义及发展,笔者认为:军队档案信息化建设是社会信息化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最终目标是将军队档案典藏纳入国家档案文献数据库,作为国家信息资源网和全国档案工作信息网的重要组成部分,从主要面向军队服务转变为依托公众信息网,面向整个社会、服务广大人民的档案信息网。  相似文献   

3.
陈颖  李晶 《兰台内外》2023,(1):10-12
为提高档案信息数字化建设进程,本文对新时代高校档案馆档案信息数字化建设现状与策略的研究,从提升高校档案馆工作效率、提高档案馆资源信息共享能力,阐述档案信息数据化建设的意义,提出现阶段高校档案馆档案信息数字化建设存在档案信息化资源较为分散、信息化管理标准与辅助技术尚未完善、档案信息数字化管理安全隐患较多等问题。为实现高校档案馆档案信息数字化建设,应遵循“抢救优先,利用优先,逐步扩展”的工作原则,完善高校档案馆档案信息数字化归档工作,建立档案新信息数据库与规范档案数字化管理目录,利用校内OA系统,建立起与档案馆的通信连接,实现数据库逐步与学校档案馆数字化建设工作的对接,健全档案信息数字化保障机制,科学配置数字化终端网络硬件,增设防火墙等防病毒软件,加强对网络病毒的安全防护。  相似文献   

4.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档案事业取得了迅猛的发展,档案部门在利用档案服务于经济和社会发展上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已成为有目共睹的事实。但是,随着信息社会的发展,社会档案利用需求正在发生着新的变化,各行各业、各阶层人士对档案信息范围的要求越来越广,呼声越来越大。为适应国家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社会,达到档案信息资源共享,加快实现档案信息资源开发、整合和利用就变成一项刻不容缓的任务。国家档案局正是清醒认识到这一问题的紧迫性和必要性,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向全国发出学习安徽省和县档案管理模式改革经验和深圳市档案资源整合的经验。笔者认为,安徽经验和深圳经验的精髓,就是从本地区、本部门实际情况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出发,使信息资源建设的触角由历史向现实延伸、由单一的机关纸质档案向多种类型、多载体档案延伸,到更广泛的领域和行业收集、征集档案资源,为国家档案资源建设注入新成分、新要素,逐步形成以国家综合档案馆为主体和机关档案室为基础、自治组织和私有档案为补充的、多元化的档案信息资源体系,不断探索符合本地区区域性档案信息资源整合模式,使国家档案信息资源得到科学配置和有效利用。  相似文献   

5.
对档案信息网络建设指导思想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结合实际,提出了档案信息建设需要明确的三个指导思想:一是从档案信息网络建设的根本目的是提高服务效率和质量出发,合理确定档案信息资源建设的范围,切实加强档案信息网络的安全;二是档案信息网络建设要正确处理与传统档案工作的关系;三是要用开放的思想指导档案信息网络建设,避免各自为政,科学设计工作流程,实现与大环境的有机融合。  相似文献   

6.
随着计算机和网络软硬件技术的极大发展和成熟,基于网络的数据库信息的信息处理及应用给整个社会的所有信息处理方式带来了革命性的飞跃。作为社会信息储存库的档案,应充分利用这些先进的信息处理技术,使档案更加充分的发挥作用。为了全面了解、掌握当前我区档案工作信息化状况,为更好的开展档案信息化建设提供规范的,建设性的意见,我们开展了对全区档案信息化建设工作的调研,以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在内蒙古档案工作暨表彰先进会议期间,内蒙古档案局召开“全区档案信息建设座谈会”,会上赤峰市档案局、鄂尔多斯市鄂托克前旗档案局、内蒙古党委办公厅、内蒙古电力勘测设计院等单位分别就档案数据库建设、档案信息网站建设、文档一体化及如何坚持“双轨制”原则等进行了大会发言,交流了较为成功的档案信息化建设的经验。内蒙古信息办领导到会讲话,强调指出档案信息化是全区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8.
松原市档案局把档案信息化建设作为“十五”期间一项重要任务来抓,不断加强档案基础设施建设、档案信息资源和人才队伍建设,推进了档案信息化进程。  相似文献   

9.
在信息社会,信息的传输与利用主要依靠先进的信息技术所构建的各种信息网络,档案信息资源的社会共享,也要基于各类网络的传输与利用。档案网络是分布式档案基础数据库的一个基础平台,档案网络建设是整个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基础,档案网络建设要紧紧依靠国家信息网络建设的大环境,充分利用各种政务信息平台、公众共享平台、商务网络平台,  相似文献   

10.
档案信息化人才建设现状与对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信息化人才是推动档案信息化发展的动力,是档案信息化建设最宝贵的资源。重视信息化人才培养,提高档案从业者的信息素养和信息技能。是档案信息化建设的迫切任务。  相似文献   

11.
服务新农村建设是档案工作的一项长期的重要任务,文章认为档案信息服务在新农村建设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新农村离不开档案信息服务的支持,进而提出了当前档案工作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主要任务。  相似文献   

12.
抚顺市档案局紧紧围绕老工业基地振兴和发展,遵循“经济建设发展到哪里,档案工作就延伸服务到哪里”的原则,建立完善开发利用档案信息资源的指导管理机制,积极引导国有企业档案部门,紧紧围绕企业发展的中心任务,广泛深入开发利用档案信息资源,取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近几年来,全市各级档案部  相似文献   

13.
白云 《天津档案》2006,(5):19-20
《2006年天津市档案工作意见》第21条指出:“积极探索科学整合档案信息资源的新形式……。在滨海新区开展档案信息资源整合试点工作,制订《关于整合档案信息资源为滨海新区建设服务的意见》,以开发区数字档案馆建设为依托,实现滨海新区档案信息资源的初步整台。”通过学习,我认为这是一项综合性战略工程。是对滨海新区档案部门自身进行的深层次改革:实现这一工程,既会对档案理论产生新的突破。又会在档案工作实践上有新的创新。下面就这一问题谈点粗浅认识。  相似文献   

14.
档案是一种信息,而信息又是一种资源,档案理所当然也是一种资源。要想充分利用档案信息资源,更好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就要充分开发利用档案。几年来的实践证明,档案信息资源在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中,具有不可代替的作用,这不仅说明了档案信息资源的重要,同时也指出了对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工作也会有愈来愈高的要求。笔认为,开发档案信息工作要做到形散而神不散。  相似文献   

15.
韩宏良 《航空档案》2004,(10):66-67
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档案已不再局限于传统意义上的纸质档案,电子档案、档案数字化、档案信息网络化延伸了传统档案的内涵,也是档案事业发展的新方向。在国家档案局、中央档案馆制定的“十五”《全国档案信息化建设实施纲要》中明确提出:为了适应国家信息化建设和档案事业发展的要求,需要把档案信息化纳入国家信息化建设的总格局,以档案网络建设为基础,以档案信息资源建设为核心,以扩大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为目标,加快推进档案资源数字化、信息管理标准化、信息服务网络化的进程,促进档案事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服务。  相似文献   

16.
浅谈档案信息资源的合理配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档案信息资源建设是档案界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档案界围绕该课题,展开了热烈讨论,取得了丰硕成果。然而档案信息资源建设的核心——合理配置档案信息资源始终没有得到全面系统的解决,甚至可以说怎样合理地配置档案信息资源,已经成为阻碍档案部门与社会进行信息交流的“瓶颈”。  相似文献   

17.
档案信息化建设一路走好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内在理念首先,确保保存“社会记忆”功能的实现。对于档案部门来说,保存和延续“社会记忆”是立业之本,提供信息服务社会是强业之路。档案信息化建设必须要在实现“社会记忆”功能的基础上进行,它不仅要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来拓展和实现档案部门提供信息服务功能,更要确保档案部门保存“社会记忆”功能的实现。因此,在档案信息化建设中要加大对数字化档案研究的力度,解决数字化档案的长期保存与安全传输等问题。否则,“人类记忆”就会面临丢失的危险。其次,档案馆文化属性不能抛弃。档案信息化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必然…  相似文献   

18.
运用现代网络技术,是档案工作改革传统管理模式,加大档案信息资源的收集、管理及开发力度,简化工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扩大档案利用范围,最终实现信息化管理的有效措施。档案管理只有加快实现信息化建设步伐,紧跟信息社会发展潮流,才能从根本上突破传统观念对档案工作的束缚,使档案事业实现本质的飞跃。正因为如此,  相似文献   

19.
档案信息化,表达的是档案信息具备了某种性质或状态,档案信息广泛地流通于社会并服务于一定的目的,是档案信息化的重要标志。档案信息化建设与社会化息息相关,特别是与社会的档案意识相关。当代中国档案信息化的建设必需以加强档案意识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20.
馆藏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最终目的是加强档案信息资源的合理配置和科学管理,使档案信息资源实现数字化、标准化、网络化,以满足社会各方面日益增长的利用档案信息的迫切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