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隐喻和转喻不仅仅是一种修辞手段和语言现象,而且是人类基本的思维方式。隐喻涉及两个不同概念域之间的关系,而转喻一般涉及同一个概念域的事物之间的关系。在介绍其概念界定的基础上,结合隐喻和转喻产生的认知理据,对突显性在隐喻和转喻思维中所发挥的作用进行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2.
许迎军  周雪 《考试周刊》2012,(57):70-71
隐喻和转喻不仅是一种修辞手段,而且是一种人们认知世界感知世界的一种思维方式。生活和学习中隐喻和转喻无处不在,培养学生的隐喻和转喻运用能力将对大学英语阅读教学有着重要意义。在大学英语的阅读教学过程中,存在大量的隐喻和转喻现象,引导学生利用隐喻和转喻思维理解和欣赏整个语篇是提高英语阅读能力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隐喻和转喻不仅是两种修辞格,而且是人类重要的两种思维方式;同时也是人类认识客观世界的认知方式.两者在修辞、认知及语义功能上都有着区别.隐喻是以事物间的相似联想为心理基础,其主要功能是对事物的描述;转喻是以事物间的邻近联想为基础,其主要功能是对事物的指称.  相似文献   

4.
认知语言学家认为隐喻和转喻不仅是修辞现象,更是认知思维方式。隐喻是通过另一类事物来理解和经历某一类事物的认知活动。转喻是在同一理想化认知模型中一个概念实体为另一概念实体提供心理可及的认知过程。隐喻和转喻理论为词义演变的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隐喻和转喻两种认知机制在英语饮食词语的语义延伸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人类认知手段的转喻和隐喻是词汇扩展的两种重要方式。文章以hand为语料,从隐喻认知角度来分析一词多义的现象。研究发现:(1)隐喻在词义延伸中发挥的作用大于转喻;(2)在词义延伸中有两种思维结构:一是以邻近性关系为基础的部分代整体的转喻思维结构;另一个是以事物相似性为基础的隐喻性联想思维结构。两种思维结构相互交叉,出现连续统的现象;(3)词义从本义向转喻、隐喻方向延伸的时候,离本义越远,修辞性就越强。  相似文献   

6.
一词多义是一种重要的语言现象,主要通过隐喻和转喻来实现。隐喻和转喻不仅是修辞手段,而且是两种重要的词义延伸的方式。隐喻以事物间的相似性为基础由源域向目的域映射,转喻以相邻性和突显性为基础在同一个域内实现事物间的映射。隐喻和转喻并不是截然对立的。  相似文献   

7.
传统意义上,隐喻和转喻只是被看作是在散文、小说、诗歌等文体中使用的修辞手段,没有被看作是促进外语学习的方法。然而,随着莱考夫和约翰逊的《我们来意生存的隐喻》一书的问世。隐喻和转喻不再仅限于文体的修辞手段,莱考夫和约翰逊指出隐喻和转喻存在于每个人的日常生活中,它们是一种认知现象,是一种思维方式。作为一种思维方式,对外语词汇教学起着重要的作用。概念隐喻概念转喻是一种有效的学习词汇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转喻作为一种修辞思维或认知心理运作,在人类生活的各个层面均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对转喻思维定义的描述,分析了转喻与隐喻的主要区别,并举例说明二者之间存在着意义上的连续性。转喻可为语言的使用和建构提供一种全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9.
曾芝兰 《文教资料》2012,(24):33-34
转喻不仅是一种修辞表达方式,也是一种基本的思维方式和认知工具,是一种重要的语言现象。在原型范畴理论框架下对转喻进行探索研究,有助于全面理解转喻的本质、生成机制及其功能,以进一步剖析语言中的转喻现象。  相似文献   

10.
多义词研究一向是语言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认知语言学认为多义词(polysemy)各个义项之间的关系不是任意的,身体和思维及词义之间存在紧密联系,多义词的扩展是以人的身体在客观世界中的体验为基础的意象图式基础上,通过隐喻和转喻的方式形成的。文章试图用认知中的原型理论、意象图式、隐喻和转喻理论来着重探析"打"的众多意义之间的关系模式,以及众多义项衍生的理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