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更好地适应新时代的发展需求,我国对教育 进行了深入的改革。在教育改革的大潮下,小学道德与法治课 堂教学也做出了相应的改变。为了更好地顺应小学生对世界 认知和理解的发展规律’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以培养学生的核 心素养为教学目标,培养小学生的德育素养和法治观念,以此 来提高学生的日常道德涵养和法律认知。本文从核心素养的 内涵及价值入手,阐述了让核心素养成为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 主旋律的重要性以及方法。  相似文献   

2.
德育是教育的核心和根本,在小学阶段,只有高度重视德育,以德育促教育,才能让教育回归本质,推动教育教学改革。当前,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还存在诸多问题,主要体现在师生交流较少、学生实践不足、法治教学枯燥、文化渗透匮乏等方面,为提高德育效果,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需要从现存问题入手,改变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是德育的主阵地,在德育方面拥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因此,道德与法治教师需要加强对德育的重视,强化情感教育,用鲜活生动的案例开展德育渗透。文章分析了德育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重要性,提出了当前小学德育的不足,探索了道德与法治课程中德育的渗透策略。  相似文献   

3.
<正>思辨能力是道德与法治课的必备素养,培育学生思辨能力是道德与法治课的重要内容。在教学"全面依法治国",突破重点"全面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时,我采用思辨教学,让学生在质疑反思中获得价值引领、提升思维品质、增强法治观念、培养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4.
朱荣峰 《考试周刊》2024,(13):127-130
《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中强调“道德与法治课程需要培养的核心素养,主要包括政治认同、道德修养、法治观念、健全人格、责任意识”,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在此原则下应及时转换教育思想,明确课程的设计应顺应教育发展、时代发展,将培养学生核心素养视为教学的重点,为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让他们在良好的法治道德氛围中茁壮成长。文章立足于对新课标下小学道德与法治核心素养的分析,探寻资源整合、平等对话、情境激趣、拓展教学、深度实践等教学方法,致力于搭建高效课堂,为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相似文献   

5.
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跟现在教育倡导的核心素养是息息相关的,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在学习和今后工作生活中应有的品德和能力,而道德与法治教学,可以通过文字、图片、音频和视频的形式对学生开展相应的品德和法律教育,增强小学生对优良道德品质的认知和对法律的了解,有利于健全学生的"三观",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因此小学的道德与法治教学需要与核心素养相结合,核心素养在教学中也不能离开道德与法治教学教育。目前的道德与法治教学存在诸多问题,核心素养没有体现,教师不重视,就此探讨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教学方式。希望能够给相关教师进行道德与法治教学时起到一定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6.
伴随新课改的推进与教育的不断发展,2016年教育部将小学《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教材统编为《道德与法治》,新教材的编排更多的是注重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这也是新课改不断发展的体现。《道德与法治》学科的核心素养指的是学生成长发展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品质和能力,主要包括道德法治品质、健康生活品质、终身发展品质等,直接关乎到小学生的长远发展。但是,目前的道德与法治教学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方面并不尽如人意,这就需要进行从理念到实践等方面进行改革,树立以学生为本的理念,以核心价值素养为方向,确立明确的教学目标与内容,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以学生的实践经验为基础,加强交流与合作,充分整合课程资源,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本文主要以小学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材为例,探讨核心素养的聚焦与培养。  相似文献   

7.
陈立芳 《天津教育》2020,(1):177-178
2016年中国教育协会发布《中国学生核心素养》,引起教育界广泛讨论,其要求课程标准进行更新修订,思想品德课程更名为道德与法治。核心素养的提出在学界形成了浓厚的研究氛围,各地教育部门纷纷开发基于核心素养的课程。核心素养与素质教育不同,核心素养针对解决学生成长的问题,更具长远性,是伴随学生终身发展所应具备的基本核心能力。道德与法治是小学德育的重要渠道,在落实核心素养中,要勇于不断探索。本文参照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发展标准,探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核心素养的培育策略,为落实小学道德与法治科目中的学科核心素养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8.
在小学教学阶段,道德与法治是一门重点课程。随着教学改革的春风吹入小学校园,核心素养培养理念深入人心。因此,教师应该立足于核心素养的大背景,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融入创新的教学手段,为小学生探求多元化的学习路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巩固学生的知识基础、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构建小学道德与法治新课堂,全面推动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和发展,从而实现理想的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9.
《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中指出:小学道德与法治是一门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注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渗透、遵循学生认知规律和育人规律、体现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学科。小学道德与法治着眼于学生的道德成长、价值引领和行为引导,对小学生的健康成长有重要的意义。教师要创建小学道德与法治的高效课堂,以此来切实发挥道德与法治课程的社会价值。结合教学实践总结了几点教学心得与教育同仁分享。  相似文献   

10.
《考试周刊》2021,(63):142-144
小学生的道德与法治教育在小学教育中突显出越来越重要的价值,在核心素养的理念下通过有效的道德与法治教育能够对学校立德树人的教学任务进行有效落实,培养学生的法治意识和道德意识,提升学生的道德认知,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文章主要针对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措施进行有效探究,希望能够为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的开展提供有效的参考。  相似文献   

11.
当前,培育学生核心素养已成为教育的根本目标。核心素养下,教师应重视《道德与法治》课程的课堂教学创新,重视在教学过程中突出这一学科的生活性与实践性,调动学生的学习主体能动性,从而切实有效地改善教学质量,真正在教学中做到"立德树人"。为此,本文主要结合人教版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材内容及相关教学案例,分析在核心素养培育背景下开展《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创新的重要价值,探讨以核心素养为指引创新《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的具体策略,希望能够为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师提供具备参考意义的借鉴。  相似文献   

12.
张丽双 《新教师》2020,(3):69-70
所谓思辨,就是面对新情境、新问题,多方位、多角度地进行分析、推理判断,通过反复比较与辨别,最终形成自己的认识的思维方式。道德与法治学科的核心是形成良好的品德,实践证明,道德思辨的介入,更能在学生生活中引发真实道德冲突,促使他们进行深度体验和探究,提升思维品质,从而助力综合素养提升。现以统编版二年级教材为例,谈谈发挥道德思辨功能、提升学生学科素养的几点教学策略。一、文本阅读引思辨,奠基学生人文素养在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学中,常用的方法是让学生通过阅读文本了解知识、增强体验、领悟道理、指导实践。  相似文献   

13.
小学是语文学习的关键阶段,小学语文教学关系到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提升,关系到学生综合素养的培养。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小学语文教学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然而小学语文教学思辨课堂却仍然不够成熟,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思辨能力和思辨习惯均没有得到有效培养。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关注语言教学的矛盾点,通过认识矛盾来激发学生的思辨意识,在教学中关注文本语言的空白内容,以此激活学生的思辨观点。将思辨思想引入课堂是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效率的有效途径,能够在思辨探究过程中有效提高学生的言语品质,促进学生思想的成熟与进步,最终实现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形成。  相似文献   

14.
随着课程改革的推进,德育已经成为教育的首要任务。道德与法治课程是小学阶段的重点课程,是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素养和法治观念的关键平台,对于德育有十分重要的价值。与此同时,班主任是德育工作的主要推进者,两者应当相互协同、相互辅助,才能全面开展德育教学。所以,在教学中,德育应当与道德与法治教学充分融合。本文详细探讨了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渗透德育的策略,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打造思辨课堂是课程改革的需要,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要求。思辨课堂的构建需要多种因素相互配合、共同发力。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挖掘有思考价值的思辨点,架构有主题情境的思辨桥,创设有两难选择的思辨题,营造有宽松氛围的思辨场。  相似文献   

16.
核心素养是学生为了能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以及自身的终身发展所具备的能力与品格。在小学阶段,正是核心素养培养的关键时期,在这个时期对小学生进行道德与法治教学是十分必要的,以小学生自身的发展情况来选择相关的教学内容,让小学生在接受教育的同时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注重科学教学方式的应用,以此来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7.
邹晴晴 《家长》2022,(33):67-69
<正>道德与法治课程一直伴随着学生的整个成长阶段,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道德与法治课程对学生的要求越来越高,而要想学好该课程,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学习能力以及学习素养。道德与法治是学生连接生活和社会的重要课程,而核心素养关注学生在其培养过程中的体悟,而非结果导向。因此,要想使道德与法治贯彻到学生的生活中,就要在核心素养的基础上对小学生进行道德与法治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更倾向于教学内容启发性的设置、体验式的收获、思辨式的提升,从而使小学生能够通过道德与法治课堂,灵活转变自己的思维方式,  相似文献   

18.
王昭 《科幻画报》2022,(4):82-83
百年大计,教育优先。随着2014年教育部提出了《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如何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构建高效化的学科素养教育体系,已成为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的重要改革方向。因此,积极探索核心素养下小学德育与法治高效课堂建设路径是十分必要的。伴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小学德育与法治教学的模式也需要进一步优化,教师在开展德育教学时,要结合学生的个性特点,在教学实践中引入新的教学方法、教学理念,从而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他们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从而在无形中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为以后形成健康向上的人生观、世界观奠定坚实的基础。本论文将针对促进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效果的策略进行分析,并提出一些策略,仅供各位同仁参考。  相似文献   

19.
在道德与法治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立足于学生的实际,有意识地对学生的思辨能力进行培养,引导学生学会站在多个角度观察、探究、认知各类问题,进而促进学生法治素养以及思辨能力的提升。文章立足于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对培养学生思辨能力的重要性、原则以及策略进行了探究,以期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20.
《考试周刊》2020,(94):113-114
伴随着我国社会的高速发展,生活中出现了各种各样的违法问题,学生面临的诱惑越来越多。尤其是小学生,其价值观正处于形成阶段,利用《道德与法治》对学生的三观、行为进行引导十分有必要,它能够帮助这个阶段的学生形成独立人格,让学生在学习的时候,也能够成为一个具有良好行为习惯和价值取向的人,引导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品德习惯。只有这样,我国未来发展的栋梁才能具备优秀的品格和优异的能力。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是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中最为重要的一点,它决定了《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存在是否有意义。因此,文章分析了当前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核心素养培养的现状,探究了其意义,从而得出一系列关于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