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韩延明 《作文与考试》2023,(Z2):168-169
<正>文题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近年来,短视频发展迅猛,短视频App成为仅次于即时通信的第二大网络应用。针对短视频发展现状,某地举办的“短视频与审美文化”研讨会讨论热烈。有人认为,短视频带来了共享文化,短视频的火爆彰显出当下审美文化的时尚化与草根化;有人认为,短视频体现的生活美学、互动美学等审美价值,给影视大众文化生产提供了新的视角;也有人担心,  相似文献   

2.
孙玥 《科教导刊》2019,(12):49-50
移动短视频的兴起,为人们的生活增添了一种全新的娱乐方式,但同时也在无时无刻的影响着人们的思想,尤其是对于正处于三观形成时期的大学生的思想而言。短视频的流行,正日复一日、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大学生的思想道德观念和价值行为方式,在这些影响中,不可避免的包含着一些消极因素,不利于学生的学习和成长。高校作为从事教育的专门场所,如何利用自己所擅长的课堂教学解决移动短视频带来的不良影响,是可以进行创新和探讨的。  相似文献   

3.
信息技术的发展,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许多便利。快手、抖音等小视频app的蓬勃发展,许多平凡的人得以展示自我,吸引了无数人的目光,成为了“网红”,网红时代也随之到来。不过,和一切新生事物一样,人们对“网红”的认识需要一个理性的过程,“网红”的异质性,使其注定是一把双刃剑。  相似文献   

4.
在“国内本土潮流品牌”复兴的语境下,短视频媒介凭借媒介固有的沟通行动机制不仅促进了受众消费国货,还反向驱动了国货产品制作。短视频媒介平台顺应消费者民族中心主义,不断挖掘符合“Z世代”群体的消费审美的视频内容,进而建构了“国货消费”的社会景观,让短视频用户成功地接受并推广国货品牌。网红经济嵌入隐形带货逻辑、数据算法嵌入受众媒介终端、媒介嵌入日常生活消费情景则是短视频嵌入国货消费的方式特征,是短视频发挥产品营销功效的优势所在。  相似文献   

5.
爱国主义教育是引导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环节。在互联网新媒体技术的普及下,短视频迅速成为人们生活娱乐的重要内容,但是短视频平台播放的内容良莠不齐,甚至存在一些误导和有害信息,对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通过监管、规范、提高意识、补齐漏洞等措施发挥短视频的爱国主义教育功能,方为爱国主义教育建设应对短视频迅速发展带来冲击的有效方法,是化挑战为机遇的重要渠道。  相似文献   

6.
新形势下,短视频 APP 风靡当今时代,短视频凭借其内容丰富、拍摄手段多样的优势,不管是老人,还是年轻人、孩子都以短视频为乐趣。大学生群体属于短视频 APP 的第一受众者,但是,三观没有定型,思辨能力不足,很容易受到不良的影响。短视频的迅速崛起,就像一把“双刃剑”,在给思想政治工作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受到了一定的挑战。此时,高校思政教育,就可以合理的使用短视频的优势,找到两者之间的契合点,正能量引领大学生的成长,为大学生的健康发展“保驾护航”。因此,本文首先提出需要分析的内容和问题,立足实际,探究短视频给思政教育所带来的影响,针对性的制定出科学的融合路径。  相似文献   

7.
<正>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发展与智能手机普及程度的提升为短视频技术和平台发展提供了更多可能。相较于传统大众传媒,短视频拍摄主体更为多元化,传播速度更快、范围更广、路径更为不可控。地域文化是某地风土人情的集中体现,将短视频运用在地域文化传播中,可以充分结合当地居民的创意,以拍摄内容的多元化推动当地地域形象的立体化。《新闻界》期刊《传媒与社会》栏目下的相关文章中,有学者对借助短视频营造“地方感”,传播地域文化的精神内核进行了详细阐述,明确了短视频在地域文化传播过程中的合理性与可行性。文章结合短视频的特点与具体案例,探讨短视频对地域文化传播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8.
赵雅欣 《中文自修》2023,(17):15-16
<正>“5分钟带你读完《红楼梦》”“5分钟读完《老人与海》”,这样的标题在短视频的海洋里已渐渐形成一种潮流,响应者也越来越多。然而,人们对“通过看短视频读书”的现象意见不一。诚然,将短视频和读书结合很有创意。文学的普及对于提升公民素养有很大的意义,而短视频是当下最火热的互联网内容传播方式。不用购买书籍,就能了解书籍的内容——通过看短视频读书确实降低了普通人接触文学的成本。且短视频时长很短,利用碎片化的时间便可“速通”一本书。在搞笑视频、网红炒作盛行的短视频平台中,“通过看短视频读书”被许多人戏称为“一股清流”。  相似文献   

9.
《考试周刊》2019,(27):69-70
伴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工作方式、学习方式也悄然改变着。智能手机走进了千家万户,微信等App产品走进了人们的生活,人们已经渐渐离不开它们。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给人们提供了便利。基于这样的背景,本文结合自己在利用微信平台对初中生进行课外辅导的实际情况下进行研究,总结经验。  相似文献   

10.
大众传媒利用它巨大的社会功能影响着社会的变化,渗透到社会组织和生活领域的各个方面,有学者称目前的社会为“媒介化社会”。以抖音、快手等短视频应用为媒介的新型“互联网+”教学在小学语文领域已经有了一席之地,其带来了海量信息的同时也产生了许多问题。本文通过对两个短视频App上关于小学语文教育的内容分析,从媒介素养的角度发掘其对学生产生的影响,最后给未来小学语文的发展提出了一点建议。  相似文献   

11.
张慧 《师道》2023,(12):14-15
<正>随着触屏手机和平板电脑的问世,人们的社会交往形式一下子从组织聚会转移到了指间交流,进而演变为通过手机、平板电脑等设备来社交、购物、点餐、追剧和学习等。借助手中的小屏幕,人们在一瞬间了解千里之外,甚至大洋彼岸发生的新鲜事儿,实在是方便。随着信息时代的飞速发展,短视频迅速走进了人们的生活,饭后躺在沙发上刷短视频,成为主流的休闲娱乐方式,不知不觉一两个小时就过去了。高兴起来自己也拍两个小视频传到社交账号与朋友分享,逢年过节一家人的团聚就更少不了拍个短视频来庆祝。网络上的短视频越来越多,传播无筛选,良莠不齐,  相似文献   

12.
曾柳娟 《教师》2023,(29):108-110
文章作者以中职电商专业短视频运营课程为研究对象,旨在培养中职生短视频策划、拍摄与运营的能力,从短视频运营课程任务、目标、教学团队、内容设计、教学方法与课程考核评价等方面进行了短视频运营精品课程设计的探索,最后总结并提出了后续课程开发的建议,为中职核心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3.
《滨州学院学报》2019,(6):86-89
发生紧急突发事件时,需要快速向外界求救。为了能快速多方式求救,开发了基于Android的紧急求救App。当意识到自己有潜在危险时,可以利用手机紧急求救系统进行求助。使用该App可通过发送预先编辑好的短信、分享位置、视频通信及拨打紧急联系人电话等多种方式进行求救。  相似文献   

14.
黄珊 《科幻画报》2023,(3):227-228
随着我国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各大短视频应用软件如雨后春笋,相继出现和崛起,短视频逐渐成了人们日常休闲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与此同时,短视频不光为我国高校思政教育带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更给教育创新工作带来了不小的挑战。因此,在短视频时代,广大高校应该努力促进传统思政教育的创新,让当代大学生的思想能够与时俱进健康成长,从而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本文主要对短视频广泛应用背景下高校思政教育的创新教学策略进行了深入探究,希望能为广大高校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5.
2016年App Store排行榜第一名爆红软件Faceu,在抢红包的热潮退去之后,成为了我们朋友圈里的刷屏利器。Faceu短视频和照片的萌萌哒就在于,都能实时提供美颜和滤镜的功能。美颜主要做磨皮美白的效果,滤镜则带着一些Instagram的味道。它与别的同类APP最大的不同,就是通过人脸实时追踪技术,可以在人脸上同步叠加具有动态效果的贴图和道具,减少了那种P图添加不同效果,每添加一层可能就要存一张图的麻烦事儿。于是,朋友圈里几乎都是崩溃的……  相似文献   

16.
以抖音为代表的短视频成为城市形象传播新载体,通过全新的传播符号构建了城市形象。利用内容分析与个案研究法,通过传播符号学理论分析短视频城市形象建构原理,以重庆网红城市形象符号建构为例,总结短视频城市符号挖掘规律与传播策略。在UGC为主的短视频生产模式下,利用短视频社交化传播方式优势,通过对城市形象符号的挖掘,能够塑造、提升与扭转城市形象。城市形象建构可以借助自然景观、历史文化、标志性符号等多种元素,引导短视频用户对城市形象相关短视频生产与传播,发挥短视频在城市形象建设与传播的优势。  相似文献   

17.
当下人们的日常生活被短视频所包裹,其中娱乐短视频更是深受青少年群体的热爱。娱乐短视频大致可分为拟人类、滑稽类、喜剧类,因具有参与性、碎片化、生活化等特点而备受青少年群体青睐。但它在给青少年带来娱乐和精神满足的同时,也产生了较多负面影响。因此,娱乐短视频需要有娱乐精神的引领和支撑,在传播内容上应该注重现实性、内涵性和价值性。  相似文献   

18.
通过分析抖音App上的数学教学短视频,总结出抖音教学短视频具有教学目标明确、教学形式新颖、授课方式多样等特点,有助于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能力。它与一般微课的主要区别是信息获取更加方便快捷,流量大,受众广。学生可以充分利用碎片化时间来进行学习和思考。  相似文献   

19.
网红经济及其各种网络衍生品正以潜移默化的方式深刻影响着社会生态的变迁,冲击着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发展。网红经济凸显了消费符号化,改变着大学生现代文化生活方式;网红经济从某种程度上影响了大学生真正的情感归属;网红经济带来人际关系的物化,其商业属性淡化了自律属性。网红经济碰撞下针对大学生正确价值观培育的研究显得尤为紧迫和重要,强化消费道德教育,创新消费行为与文化,探索协同合力育人的方式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随着网红经济迅猛发展与行业规范走向的同时并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重视外部环境对受教育者的影响,不断与时俱进,引导青年大学生树立和践行科学与健康的消费理念,注重和发展大学生精神与文化消费,进一步明确和培育大学生正确价值观,从而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育人实效。  相似文献   

20.
抖音因其内容、功能、算法、平台定位等多方面原因自问世以来在大学生中掀起了热潮,成为当前大学生热衷的音乐类短视频App,而随之带来的信息"碎片化"以及沉溺于"即时满足""娱乐至上"等负面问题成为当代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挑战.针对这些问题,思政工作者要提高思政教育的吸引力、掌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主动权并联合多方力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