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潇湘文学起源于远古时代帝舜的《南风歌》,经屈原、贾谊、柳宗元等一代大师的开拓与创新,使其成为一种独特的文学文本。但是,几经风雨削蚀,这种文学文本在最近的一个世纪中并未得到应有的关注。于此,经过对其历史传承的指认与对近20年来的潇湘文学的梳理,企图找出其本土化的一种趋向。  相似文献   

2.
3.
所谓"潇湘文学",可以泛指一切以湖南的人、地、事物为题材的文学作品、神话传说以及引喻联想,潇湘二水会流之处的永州是潇湘文学的写作重镇,代表作家即为柳宗元.柳宗元谪居永州的十年期间,创作的文学作品为其一生其他时期之冠.他一方面承袭屈原楚辞的传统,哀感自身;另一方面也因游历永州山水而体悟人生,笔者曾经探讨潇湘文学的意象情境,归纳出"恨别思归"与"和美自得"两种类型,柳宗元的永州文学作品正是体现了这两种意象情境的绝佳范例.受到潇湘文学影响而产生的潇湘图绘以"潇湘八景图"最为称著,"潇湘八景"之一的"江天暮雪"与柳宗元的<江雪>诗息息相关,研究潇湘山水画不可忽略柳宗元的重要性,因此,便将柳宗元置于潇湘文学与图绘的脉络中一并思考,以期突显柳宗元在"潇湘"母题创作中承先启后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所谓“潇湘文学”,可以泛指一切以湖南的人、地、事物为题材的文学作品、神话传说以及引喻联想,潇湘二水会流之处的永州是潇湘文学的写作重镇,代表作家即为柳宗元。柳宗元谪居永州的十年期间,创作的文学作品为其一生其他时期之冠。他一方面承袭屈原楚辞的传统,哀感自身;另一方面也因游历永州山水而体悟人生,笔者曾经探讨潇湘文学的意象情境,归纳出“恨别思归”与“和美自得”两种类型,柳宗元的永州文学作品正是体现了这两种意象情境的绝佳范例。受到潇湘文学影响而产生的潇湘图绘以“潇湘八景图”最为称著,“潇湘八景”之一的“江天暮雪”与柳宗元的《江雪》诗息息相关,研究潇湘山水画不可忽略柳宗元的重要性,因此,便将柳宗元置于潇湘文学与图绘的脉络中一并思考,以期突显柳宗元在“潇湘”母题创作中承先启后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6.
7.
8.
9.
10.
湘妃和虞舜的感情传说是中国最早的爱情故事。这个故事反映在今传最古老的典籍《尚书》、《山海经》、《孟子》、《楚辞》、《史记》、《列女传》等六大系文献中。在公元前1世纪的西汉时期汇编的《列女传》中,湘妃故事被列在100余篇传记的首位,称为“元始二妃”,在发生的时间和编载的时间上都是最早的。永州潇湘庙是湘江沿岸迄今仅存的湘妃庙之一,文章对庙宇沿革及其碑刻等作了初步考察。  相似文献   

11.
《潇湘涛声》是杨建平先生近年潜心诗歌创作的一部力作,共收录诗词曲近300首。细品《潇湘涛声》,仿若有一种幽兰之香自远而近,沁人心脾,给人以莫大愉悦与兴奋,总的概括起来,有四个方面的特点:一是言志,用诗词表达自己的志向、抱负和追求;二是哲理,让人读后深受启迪;三是览胜,观天下山水而开拓胸境:四是感怀,感人生短暂而自悟菩提。  相似文献   

12.
《潇湘文学散论》是杨金砖先生于2008年出版的一部有关潇湘文学方面的论文集,全书共分为三辑:即“文学潇湘”、“潇湘情怀”、“在水一方”。尤其是在第一辑中对潇湘文学的源流、发展过程进行了较为系统的论述。  相似文献   

13.
自舜帝南巡,崩于苍梧,葬之九疑之后,九疑、零陵之名便进入史册,尔后,便有潇湘、永州等称。柳宗元因革新失败,贬谪永州,作《永州八记》,从此,永州之名远播域内外,并成为中国文化的一大重镇。易先根先生受潇湘人文精神之熏陶,探舜迹古道,访柳、元遗踪,抒心中情怀。其最近结集出版的《潇湘夜雨》分6辑对永州的奇山异水、名人逸事进行了稽考与描摹,是一部讴歌潇湘大地的力作。  相似文献   

14.
湘妃和虞舜的感情传说是中国最早的一个爱情故事.这个故事反映在今传最古老的经典<尚书>、<山海经>、<孟子>、<楚辞>、<史记>、<列女传>等六大系文献中.在西汉时期汇编的<列女传>中,湘妃故事被列在105篇传记的首位,称为"元始二妃",在发生的时间和编载的时间上都是最早的.从最初的记录开始,湘妃故事就包含曲折复杂的多层情节,具有明显的爱情因素,视为两性关系的正面典范,在中国文化中占据正统的重要地位.文章在对潇湘意象试作界定的基础上,设计出了相关问卷并对答卷作了分析.  相似文献   

15.
本文主要是通过林黛玉的形象美、林黛玉的真善美、林黛玉的艺术美、林黛玉的爱情悲剧美四方面来分析林黛玉的潇湘妃子之美。  相似文献   

16.
自舜南巡,崩于苍梧,葬之九疑之后,九疑、零陵之名便进入史册,尔后,便有潇湘、永州等称,柳宗元因革新失败,贬滴永州,作《永州八记》,从此,永州之名远播域内外,并成为中国化的一大重镇,易先根先生受潇湘人精神之熏,探舜迹古道,访柳、元遗踪,抒心中情怀,其最近结集出版的《潇湘夜雨》分6辑对永州的奇山异水、名人逸事进行了稽考与描摹,是一部讴歌潇湘大地的力作。  相似文献   

17.
18.
王金梁先生是潇湘坛上的一位实力派作家,自1976年于《作品》上刊发第一篇小说以来,集腋成裘,近30年里,发表各类作品达数百件之多,并有不少作品获得读的好评。  相似文献   

19.
一年前的一个晚上,接到唐曾孝老先生的电话,说他准备编辑一本有关描写永州山水的散文集,要我与几位前辈联系一下,看他们是否有这方面的稿子?于是,我便与几位教授联系,从杜方智教授处获得一篇写道县月岩的文章——《月岩之奇》(曾刊于《人民日报》海外版),便复印下来,交予了唐曾孝老先生。尔后,虽有些许消息,但我还是未曾有多少指望。因为在当下社会,要出版一本书,没有经费基础,那只能是一种痴人说梦、纸上谈兵。但在此让惊讶的是,在唐曾孝先生的极力倡导与多方奔波下,《潇湘如画》一书不仅得以如期出版,而且从文章内容到封面装帧,从版式设计…  相似文献   

20.
王金梁先生是潇湘文坛上的一位实力派作家,自1976年于《作品》上刊发第一篇小说以来,集腋成裘,近30年里,发表各类作品达数百件之多,并有不少作品获得读者的好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