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洪泓 《天津教育》2022,(9):74-76
<正>课堂教学一直以来都是学科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对学生的成长有着直接的影响。而政治学科作为我国重点发展的学科之一,在学生思维培养,价值观念塑造等方面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然而当前政治学科在课堂教学中存在一些问题,不利于学生的思想政治学习,本文以高中政治课堂教学为例,对教学进行生活化,以提高教学效果。课堂教学是教师教学工作的灵魂,通过课堂教学,教师可以面对面与学生进行互动交流,开展一系列学科教学工作,而学生也可以更加直接快速地学习学科知识,提高自我素养,  相似文献   

2.
课堂教学是落实“双减”的关键环节,北京教科院基教研中心地理教研室从课标解读、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教学评价4个方面对北京15所学校的初中地理课堂教学进行了调研,发现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能够依据课程标准,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但存在情境利用不充分、问题链设计脱离情境等问题。为解决存在的问题,从目标、过程、评价3个维度探讨初中地理课堂教学策略,包括:突出学科育人,渗透德育功能;体现学科思维,促进学生发展;重视情境创设,设计学习任务;凝练核心问题,促进多维互动;以表现性评价,促进课堂学习;统筹考虑作业,提升学习效果。  相似文献   

3.
思维型课堂教学有利于建构学生思维,研发并应用可视化学习工具是引导学生学会学习的重要途径。可视化学习工具在思维型课堂中应用的整体教学思路主要有概念分析、问题统整、素材搜集、准备和整体教学设计等;主要教学活动设计有情景导入、借助列表以寻找证据、分享成果以形成思路、排除干扰以形成认知、总结学习以迁移应用等。  相似文献   

4.
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利用问题展开理答互动,已成为现代课堂教学的重要目标追求。教师要对理答问题进行科学预设,并适时进行调整,抓住问题投放时机,展开设计反思,以提升理答的层次性、适配性、及时性和思维性,促进学生学习思维的顺利成长,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5.
贺辉武 《四川教育》2022,(18):39-40
结构化单元教学设计可以帮助学生建构整体的认知结构和思维体系,让学生整体感悟学习进程。从数学学科看,教师进行结构化设计,可以让思维更深刻:从知识结构入手,整合单元体系;从练习设计切入,整合关键内容;注重方法结构,促进认知迁移;强调任务驱动,提升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6.
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应从英语学习活动观的视角重新审视教学设计,助力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文章以《牛津高中英语》模块四第一单元文章"Advertisements"的问题设计为例,提出:基于活动观的问题设计需要循序渐进,遵循学生认知规律;需要均衡适切,助推学生高阶思维;需要巧妙地串联学习理解、应用实践、迁移创新,凸显整节阅读课的隐性主线。  相似文献   

7.
变异理论认为学习源于变异。文章以化学键概念教学为例探讨变异理论在化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引导学生在不同概念的区分、对比中掌握概念的实质,从中掌握普遍规律,发展学科思维,实现概念教学的正向迁移,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进而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8.
对于初中生物教学视角的合理筛选,教师要有创新意识,利用多种教学辅助手段,创设多元学习情境、改进课堂教学结构、丰富实践活动形式,以成功激活学生学习思维,促进学生学科能力的成长。  相似文献   

9.
高中生物与信息技术的整合符合教学发展规律,对促进学生思维成长具有现实意义。课堂教学设计时利用信息技术搜集相关资料信息,可以为教学设计提供重要支撑;课堂教学过程中应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能够给学生提供更多直观感知的机会,激活学生的学习思维;采用模拟实验教学,也可以为学生提供更适宜体验的环境,帮助学生建立实践认知。  相似文献   

10.
<正>为了解决课堂教学中教师包办代替学生学习,学生学习停留在浅层学习上的问题,学校需要从转变教师教学思想和理念入手,确定教学原则,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深度学习”是近年来广泛讨论的一个教育专业概念,它涉及多个学段、多个学科。美国学者概括的“深度学习”是:所谓“深度学习”的本质,就是学习个体能够将其在一个情境中所学“迁移”于新情境的过程,从而解决新的问题,形成新的能力:  相似文献   

11.
<正>在进行课堂教学设计时,教师要利用多种教学手段,活化教学形式,促进学生生物学认知的顺利内化。其中,创设生活化的问题情境,可以激活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优化课堂探究形式,能够提升课堂学习品质;创新生物实验实践活动,可以有效塑造学生的综合素质。只有让课堂教学与学生思维形成多种契合,生物学教学才能获得成长的动力。1创设生活化的问题情境在进行生物学课堂教学设计时,教师要以学生的生活认知为基础,启动问题情境创设,符合学生思维的诉求。高中学生思想比较活跃,有主动探索的要  相似文献   

12.
刘永东 《教育导刊》2013,(12):89-90
当今课堂教学中,较多使用经过年级集备组集体研讨形成的较为合理的教学设计.然而在设计实施层面上,如何发挥教师个体的教学风格和促进学生思维提升却存在着诸多问题,丢失了教学本质和学科特点。笔者认为,课堂教学应不拘一格,抓住本质,顺着学生思维进行穿针引线的做“学问”,把学与问耦合起来。可“先学后问”,即学生先自主或合作学习,教师通过问题紧跟着概括;或“先问后学”,即通过问题引领学生思维.促进学生学习。  相似文献   

13.
为顺利实现小学与初中学习的有效衔接,可在小学中高年级尝试采用前置性学习,以问题来引导学生的课前预习。导学问题不仅是学生课前预习的向导。还是课堂教学的线索,其优劣直接影响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数学教学中导学问题的设计应该关注知识的迁移点、发展点、关键点,以及学生理解的盲点,鼓励学生的创新思维。  相似文献   

14.
分析“氧化还原反应”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基于深度学习理论和新课程标准要求,依托课前测试诊断学生认知起点,设计系列学习任务和持续性评价的教学方案;课中通过层层递进的问题解决活动驱动深度学习,采取多样化的评价方式促进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实;课后发挥拓展性学习任务和后测的评价功能,帮助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和学科思维解决真实问题,以实现自主迁移。最后,总结了在高中化学教学中推行深度学习的三点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15.
信息技术课程标准中把计算思维列为学科核心素养之一,小学生正处于发展计算思维的重要阶段,而以往教学方式在培养学生计算思维方面存在问题。结合小学Scratch教学内容,经过实践,得出了培养小学生计算思维发展策略:重新整合教学内容,分解教学任务;以问题为导向构建模型;寻找合理的算法;教学支架的合理使用;知识的迁移应用。结果表明,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更高,计算思维能力也得到提升。  相似文献   

16.
素质教育实施的深入促成以生为本施教的落实,形成向课堂要效率的教学新风气。让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体,提高自主学习能力,需要教师的调动和有效组织。问题是课堂教学的主线,是学生学科习得和思维提升的抓手。在初中历史实际教学中,可通过预先设计教学问题把教学内容串联起来,推动学生自主与合作学习开展,调动思维,挖掘能力,形成历史学科学习必备的阅读、思索、分析和获得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7.
在素养为本的教学背景下,如何基于学科理解设计与实施化学课堂教学是一项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基于学科理解的化学教学策略包括基于本原性问题的学习任务设计策略、基于认识视角的思维方式建构策略、基于概念层级结构的结构化策略和基于学科思想的知识迁移策略。上述策略可为素养落地与创新进课堂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8.
深度学习注重教学目标的明确性,关注学生的主动性,实现思维的发展性。日常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中可以:分析学情,设计层级化的教学目标;对接生活,设计脉络化情境;关注思维,设计梯度化问题三个维度着手推动深度学习的真实发生。  相似文献   

19.
有效的问题设计能提升课堂教学效率,促使学生主动学习和积极思维。本文基于英语学习活动观,以绘本When Animals Invade的教学为例,阐述教师如何基于文本、深入文本和超越文本进行问题设计,帮助学生在梳理与概括、分析与运用、评价与创造的过程中实现对语篇内容的理解与迁移,促进语言能力、思维品质、文化意识和学习能力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顾雪霞 《英语广场》2020,(5):127-128
问题是课堂教学的心脏,是培养学生们思维能力的催化剂。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全面落实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要求,站在思维品质的高度,指向学生的思维发展,以精良的问题设计,提高课堂教学的逻辑性与开放性,促进学生英语思维能力培养,帮助他们形成独立的英语思维,打破在死记硬背中记忆、拼凑的学习定势,实现英语学习的生活化、常态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