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商业银行作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重要市场主体之一,同其他市场主体一样,既要在竞争中发展,也有可能在竞争中失利而退出市场。但是,相对于其他企业而言,商业银行的破产将会带来更大的社会影响,因此,建立符合本国国情的商业银行破产重整制度十分重要。鉴于银行业在国民经济中的特殊地位,银行破产重整不能简单适用一般商事企业法人的破产重整程序;基于本国特有的国情,银行破产重整也不能简单照搬外国银行破产重整制度。构建我国科学、实用、高效的银行破产重整制度,必须兼顾我国的金融法制现实,坚持与银行破产立法理念相一致的破产重整原则,设计适合中国银行业现状的破产重整启动程序,强化银行破产重整监督机制。  相似文献   

2.
我国新(企业破产法)的亮点之一就是引入了重整制度,它给予企业重生的机会,使破产法并不仅仅意味着企业的消亡,更意味着企业的重生。本文简要介绍了破产重整制度的优点、立法模式、适用范围等基本内容,着重分析了我国现行立法上的破产重整制度,体现了我国破产立法日益趋向国际化、成熟化。  相似文献   

3.
重整计划表决制度是破产重整程序中的一项重要制度,而在重整程序中意思自治及对其进行限制是利益平衡的必然要求,这一法律思想也体现在重整表决制度设计之中。作为我国破产法新创设的一项制度,重整表决制度在协调意思自治与法律强制方面仍有许值得商榷之处。借鉴外国先进的立法例,吸收其有价值的法律思想,是完善我国破产表决制度的一条重要路径。  相似文献   

4.
解析我国商业银行破产重整制度的构建,提出我国商业银行破产重整必须符合重整对象的特定性、满足及早介入的必要性、体现重整措施的积极性、兼顾各方利益的均衡性、发挥预防为主的优越性,必须坚持公开透明、最低社会成本、适度干预原则,必须建立有效的符合实际的破产重整监管机制。  相似文献   

5.
论公司重整     
公司重整制度作为现代企业破产制度的最新组成部分,已逐渐成为市场经济国家继和解制度之后防止大企业破产的重要法律制度。它是为克服和解制度的消极之处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的、更为有效的破产预防制度。本文从公司童整制度的产生、性质及功能,重整目的及对象,公司重整和破产前和解的区别等方面作一粗略论述,并对我国企业整顿制度的弊端及重整制度之立法作一尝试性探讨。  相似文献   

6.
本文介绍了国外公司重整制度的特点及主要内容,并以外国公司重整制度为借鉴,提出了建立我国公司重整制度的构想。提出公司重整制度,是国家预防大公司破产,保持社会良性经济运转秩序的一项措施。文章提出我国可以单行法的形式,制定《公司重整法》,其主要内容应包括,公司重整法的适用范围、公司重整的申请理由、公司重整的申请权人、公司重整人与重整监督人的选任、关系人会议的组成、重整计划以及重整的完成等。  相似文献   

7.
王思 《华章》2007,(6):112-113
新破产法的出台是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成果的彰显,其拥有诸多亮点,如扩大了破产主体适用范围引入了管理人制度、重整制度和跨境破产制度等.但是对亟需建立的合伙企业和自然人破产制度没有做出规定.  相似文献   

8.
企业重整制度已成为市场经济发达国家和地区为防止企业破产 ,提高市场经济运作效率、维护市场经济秩序的一项重要法律制度 ,而我国的《企业破产法》中未规定有重整制度 ,仅对全民所有制企业提出可以整顿且相关规定极为简陋。本文从在破产立法界极具影响的郑百文重组事件谈起 ,结合美国破产法在重整方面的相关规定 ,探讨重整制度的理论根基 ,并就我国的立法现状提出相应的立法建议和制度构想。  相似文献   

9.
破产重整制度涉及多方利益主体的协调与博弈,立法理应对各利益主体的利益进行全面的权衡,但在实践中,我国现行《破产法》对债权人的利益保护机制并不健全,本文主要针对债权人在破产重整中的利益保护问题做一探究,并针对立法中的不足,提出完善的措施,以期对我国的破产立法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0.
与正常经营状态下的公司相比,破产重整中的公司治理更趋复杂,关乎重整的成败,进而影响重整制度目标的实现。以重整计划为中心,探寻各利害关系人广泛参与的多边协商机制,是破产重整中公司治理研究的有效进路。通过分析重整计划提出、表决、批准、执行中的权利(力)配置与运行机制,评析我国《企业破产法》的成功与不足,提出了完善建议。  相似文献   

11.
破产能力是指有破产原因的债务人具有的法律上为破产程序之进行的资格。自然人破产是破产制度的基础和起点,正是在此基础上才产生了其他主体的破产制度。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赋予了自然人破产能力,我国尚未赋予自然人破产能力,而我国现已具备了建立自然人破产制度的现实基础。本文对我国赋予自然人破产能力的必要性与可行性予以探讨。  相似文献   

12.
吴多美 《铜仁学院学报》2010,12(5):13-17,31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有较多的创新之处,其中重整制度就是一种新设计的制度。但该制度的设计还存在诸多的不足。笔者试图比较该制度与他国或地区破产重整制度的区别,探讨律师在司法实践中可以对新《企业破产法》有关缺陷予以再认识等,从而促进新《企业破产法》的不断完善,并提高律师办案的水平和质量。  相似文献   

13.
对于建立我国个人破产制度,许多学者从实践的角度提出反对意见,认为在当前中国尚不具有可行性,主要理由是我国传统文化的消极影响,个人征信制度不完善,配套制度不够健全等。但基于目前我国的实际情况,笔者认为建立个人破产制度是完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14.
破产法是现代市场经济法制下,为市场主体提供的顺利退出市场的“安全门”。有效的破产程序则是破产法能够发挥效用的基础。尤其在经济危机与金融危机并存的当今世界,有序和有效的破产程序的稳定适用对于促进增长和竞争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也有助于防范和化解金融危机。在介绍韩国破产法律制度的基础上,将中国与韩国两国破产法律制度进行简要分析,继而为未来的比较研究做铺垫,以期为推动中韩两国破产程序的相互借鉴与学习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破产重整程序把企业置于中心,旨在拯救困境企业,其价值目标是多元、多赢的,在根本上是一种衡平,企业及与企业关联的各方需要退让出自己的部分权益,而使得整体利益最大化。破产重整程序中,除了利害关系人以外,还存在着外部主体。即主要讨论了破产重整中不同参与主体各自不同的角色。债权人与债务人恰在相互博弈中被赋予一定的角色。债权人在破产重整程序中发挥着最终控制以及监督的作用。在债务人自行经营管理模式下,债务人是破产重整程序进行的核心经营控制因素。在我国,还需要特别注意的是银行债权人在破产重整中的地位,这是由我国银行与企业的关系的特点所决定的。外部主体的介入旨在平衡利益,促成重整的实现。管理人是债权人与债务人之间的杠杆;法院是中立的裁判者。  相似文献   

16.
企业破产后依照传统公司法理论,企业在法律意义上的独立人格主体已经不存在。这种情况使得国家、社会和他人不得不为破产企业的环境侵权行为埋单。我国至今还没有健全的法律制度对此进行有效调整和规制,企业破产后的土壤污染防治责任已经成为社会实践对破产法和环境法的新要求。  相似文献   

17.
目前,我国高校贷款危机已成"既定事实",伴随着高校的债务危机和生源危机时代的到来,很多大学已经到了破产的边缘,设立大学破产制度有其现实的必要性。在国外,大学破产是件非常正常的事情,但我们很多人无法接受我国公立大学破产的原因就在于,不能正确的理解破产的含义、价值及其法律规则。事实上,大学破产并不是宣判"死刑",而是通过破产程序,让大学甩掉包袱,轻装上阵,实现再生。其中的关键制度设计,就在于大学重整及重整计划的履行。另外,建立大学债务预警机制、完善相关监督体制、修改相关法律是解决大学债务的根本之策。  相似文献   

18.
民国时期离婚率高的社会历史背景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国时期是一个承前启后的历史发展时期,各种社会因素都在向着近代化的方向发展。其中的婚姻状况就出现了近千年以来的第一次重大的变化,离婚率急剧上升。其原因主要与旧家族制度的破产,近代工商业的发展,思想的解放,教育的发展及法律制度的完善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