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安朴,在上海新闻界、美术界大名鼎鼎,圈内人都亲切地唤他"阿朴".已届花甲的他,是解放日报摄影美术部原主任、高级编辑,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他出色的美术编辑工作,使他获得了"上海韬奋奖"和"上海优秀新闻工作者"的称号.他卓越的艺术才情,使他获得了"绘画多面手"的美誉.  相似文献   

2.
京城"鼠族"寄居地下室 2007年国庆,读大二的李蒙第一次到北京.在他记忆中,印象最深的不是天安门广场.不是西单、王府井,不是他流连过的各种美味,而是那几天在地下室住着的日子. 李蒙没有想到,如今已成"北漂"的他,真的与地下室朝夕相伴. 22岁的李蒙如今是北京中关村一家软件公司的技术人员,每天下班后.他就回到那个被他称为"家"的狭小房间里.  相似文献   

3.
高士其,一位传奇式的作家!在时间上,他瘫痪了半个世纪又五年.在空间上,他以轮代脚,运动全靠别人推.人类赖以骄傲的丰富语言,在他口里,只有"嗯嗯"、"喔喔"的含糊音节,除了常年生活在一起的秘书高仰之(他一九八二年八月十二日因癌症逝世)和妻、子懂得外,他的"高氏语"只有天晓得.他写作,是把一管圆珠笔,插在他不能分开而僵直并拢一起  相似文献   

4.
做"土记者"的父亲带我入了新闻的门记得刚参加工作时,想得最多的问题,或者说最让我感到"纠结"的问题是:新闻在哪里?我大学的专业是高分子材料,和新闻完全不搭边.当然,也不能完全说是"一张白纸".我的父亲是我新闻职业生涯的领路人.他退休前一直是乡村初中的语文老师,一生最大的爱好就是新闻.他从20多岁给县广播站投稿开始,40多年来一直痴迷于"业余通讯员"这个他认为"最有意思的职业".直到现在,人们还经常看到他骑着自行车,穿行在广阔的田间地头.他总是在自行车把手持挂个包,随摊备掏出里面的钢笔和本子,记下他认为是"新闻"的事儿.然后熬个夜或者起个早,把稿子写好,传到电台和报社,之后就是准备在广播里听到或者在报纸上看到他的名字.那种幸福的期待,伴随了他40多年.  相似文献   

5.
金钊同志     
就"文革"前那一茬<大众日报>社的领导人而言,我接触最多的是金钊同志.我第一眼看到他时,他被推了光头,走在被诬为"牛鬼蛇神"的队伍里面,脸色铁青,一副怒气冲冲的样子.在那种时候和境况之下,他居然敢怒.这里那里贴满了"打倒"、"批臭"的大字报.  相似文献   

6.
胡适四岁丧父,与寡母相依为命生活了多年.在他十三岁时,由他母亲作主为他定了"终身大事",对方为一缠了足的村姑--江冬秀.一九一七年胡适留美归来,与江冬秀结婚.婚后生两男一女.在"五四"个性解放的高潮中,许多留学生都发动家庭革命,"革"了原包办婚姻的"命".胡适忍别人所不能忍,和江冬秀这样没有文化的"小脚太太"终生相处,白头到老.就此事,胡适也在同事、朋友如蔡元培、高梦旦、李大钊、徐志摩等人中受到特别的敬重.然而,胡适的个人生活并不像同事、朋友们想象的那样.他在江冬秀之外还有自己的爱,有自己的爱情生活.他不满自己的包办婚姻,想发动家庭革命,追求新的爱情的幸福,并进行了"尝试".但他"胆小怕事",尤其怕丢了"面子",伤了"美名"."革命"失败.这首无题诗便是他这场未遂"革命"的文字见证.  相似文献   

7.
Peter已经不能再被称为是一个中国人,他的护照上"国籍"一栏标得清清楚楚:澳大利亚.但他执拗地认为,"拿了个外国证就说自己不是中国人,纯粹胡说八道".不过,他还是更习惯让人叫他Peter,而不是他的中文名. 离开中国20年,他习惯拿起电话先说"hello"而不是"你好",但一旦聊起天来,一口道地的京片子还是立刻"出卖"了他.如今在悉尼靠开出租车谋生的Peter,笑称自己是现代版"祥子",所关心的话题和他的北京同行们也几乎没什么不同.  相似文献   

8.
大智者,若愚. 今年95岁的贾若瑜,赤水人,原名贾若愚.1937年,罗瑞卿建议他将若愚改为若瑜.父母当初给他取这样的名字,大概是希望他不要太过锋芒,但他为人处世,确有一点"若愚":庐山会议彭德怀挨批,上级要军事博物馆把彭德怀的陈列全部撤掉,馆长兼党委书记的他顶着不办;林彪风光无限时,他在会上只字不提军博要突出宣传"副统帅",为此获罪入狱;林彪出事后,让他揭批,他却说,"我在监狱,什么都不知道".他不怕权势,也不信权威.他一生做得最出彩的事,除抗战时期被誉为"游击大王"外,就是敢于坚持真理.  相似文献   

9.
一位老人感觉饿了,走进便利店,他抬头看看墙上的二维码,拿出自己的老年手机摇了摇头,无奈地走了.他招手叫车,几辆显示"空车"标志的出租车,从他面前呼啸而过,他不知道,这些"空车"早已被年轻人从打车软件上预订了.于是他转去坐公交车,听到司机师傅说请打开行程码和健康码,不会操作的他又"灰溜溜"地下车了.当他终于在路边等来了真...  相似文献   

10.
在中国数千年的封建社会中,晚清末代皇帝溥仪连同他的王朝已被历史尘封在故纸堆中.而他鲜为人知的"私塾"轶闻,却让我们见识了少年溥仪的可爱天性.他宛如邻家一位很"淘"的孩子,顽皮中透着率真,嬉闹中常惹事端.  相似文献   

11.
足迹1 一位全国劳模的生日,每年都收到国家领导人的贺信. 他就是"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2010年9月7日,袁隆平80华诞.就在前一天,温家宝和贾庆林分别发来贺信,祝贺他80岁生日快乐. 温家宝在贺信中说:"隆平先生:您好!许久未见面了,甚念……"贺信最后祝愿他健康、快乐.  相似文献   

12.
我一直觉得,有些新闻对比着看比较有意思. 其一:"天才少年"韩寒首推文集. 讲一句有点尖刻的话,现在众多"韩迷"读"韩书",其实已经陷入"粉丝"追星的怪圈.韩寒深谙其中道理,所以在公开叛逆的外形、语言和文字下面,"欲擒之故纵之"这招玩得特别好,玩得特别出彩.谁都知道,现在支撑他高额赛车费用的,正是来自于他通过出版获得的天价版税.在赛车和出书之间,他自己也承认如果没有出书,也就没有他的赛车,这就叫"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相似文献   

13.
一个人的生平有时只能用时间或其他概念来编织. 施嘉干,一个出生在19世纪末的中国人,在20世纪的二十年代去美国留学,归国后成为一名工程师.他一生经历了多个不同的年代.他在不同的年代学习、创业,筑路建桥,设计工程.后来,他又经历了"文化大革命",成为一个七十高龄的"五七战士",直到1975年去世.他没有等到"四人帮"被打倒的一天,也没能看到改革开放,不然的话他会是一个完整意义上的近代中国百年沉浮的亲历者和见证人.  相似文献   

14.
他成功地运用"文化力提升竞争力"的应变生存模式,使山西安泽县快速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成为闻名全国、享誉国际的生态名县、千年古县.他的名字在山西政界、文化界掷地有声,不仅仅是因为他被誉为"中国改革十大新闻人物"、"关注民生、构建和谐"功勋书记、山西"十大文化创新人物",更重要的是他深邃的学术思想、超强的执行力以及勇于实践、敢于冲破传统束缚的勇气和魄力,令人折服.他就是县委书记梁若皓.  相似文献   

15.
他有点肥,朋友常常昵称他"肥黄",他也不动气.在朋友间,他还有一个花名:"文坛祭酒".这个绰号当然有点玩笑的成分,不过他在香港专栏界执笔将近30年,以非常感性的文字著称,如同他非常感性的人一样.  相似文献   

16.
我的一个同学在一家律师事务所工作,他一直认为我的工作很神秘,直言"心向往之已久".一切改变都源于他在2010年初注册了微博,从此以后,郑州下大雨飘雪花、社区居民举行所谓的"跨年演唱会"、一个交叉路口红绿灯坏了等等,都成了他发布的内容.作为他的粉丝,我也从他的微博得到一些有价值的线索.我们同学聚会,他套用了一段歌词送给我——"那时候我以为你很神秘,让所有的报道成了乐趣.今天我就成了你,才知道那也没什么了不起."在2011年记者节的时候,我也给他发了条短信:"哥们儿,记者节快乐!"其实,在我们身边,与我们一起分享记者节快乐的"非专业记者"又岂止他一人?  相似文献   

17.
老马 《北京档案》2002,(7):40-41
在档案部门经常听到"没钱"的叫喊声,你要他开展活动吗?"没钱";你要他订阅刊物吗?"没钱";你要他上等级吗,还是"没钱";你若再问他,为什么工作上不去,他自然仍是那句话,"没钱".俗话说,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没钱"二字竟成了某些档案人用来挡"兵"的"将",用来挡"水"的"土",实在叫人可悲可叹.不过听多了,也就习以为常,见怪不怪了.  相似文献   

18.
从企业跨界到高校,在从前几乎就是一条"不可逆行"的单行道.能够自如地从企业"逆行"到高校的,只有极少数人.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张亚勤便是其中一位.就在不久前,由他担任院长的清华大学智能产业研究院宣告成立.这是他加入清华的新身份.过往他的身份标签是百度总裁、微软全球资深副总裁兼微软亚太研发集团主席、微软亚洲研究院院长兼首...  相似文献   

19.
新民晚报原总编辑、中国晚报工作者协会名誉会长束纫秋先生,在他非凡的九十载人生旅程中,后大半辈子近乎都是在晚报岗位上度过的.他对中国晚报事业的贡献,委实达到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程度.老束为人低调,处事谨慎,不事张扬,他对晚报事业的拳拳之心和殷殷之情,全部倾注在平素对工作"安心、热心、专心"的实际行动之中.这"三心",可以说是老束对社会格言"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的最好诠释,也是他成功人生的真谛所在.  相似文献   

20.
牛玮一 《东南传播》2021,(10):89-91
"他者"概念自诞生之初便蕴含着与"自我"相对的意涵,经常被贴上愚昧、卑劣的标签,信息时代的讯息发达并未有效解决"自我"和"他者"的矛盾,尤其是在跨文化传播中,地球村内部依旧充满新的冲突和暴力.一方面,"我们"通过对"他者"的确认和排斥来完成对自我的身份认同;另一方面,作为人类认识世界的重要途径——新闻传播,也在不断对"他者"进行不平等的形象建构,记者作为新闻制作过程中的生产主体,把握着新闻生产的重要渠道,在"他者"观念这种二元对立思维的影响下,"他者化"报道的思维依然存在,并且直接影响着"他者"的媒体形象建构.跨文化传播本质上是不同文化间的精神文明交流过程,只有破除"他者"观念的二元对立思维,才能将跨文化传播变为一种共享、开放的传播形式,从而获得打破各文化间交流困境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